第245章 靈異夥伴
字數:3926 加入書籤
我兒子小豆一歲三個月時,剛學會說幾個簡單的字。那段時間,他最愛說的不是“媽媽”也不是“爸爸”,而是一個令人揪心的字——“怕”。
事情開始於七月初的一個傍晚。我帶小豆從小區遊樂場回家後,他就變得異常粘人。平時活潑好動的他,緊緊抓著我的衣角,小腦袋埋在我懷裏,不肯下地走路。
“怕。”他小聲嘟囔著,這是他會說的不多的幾個字之一。
起初我沒太在意,以為隻是孩子常見的階段性膽小。直到那天半夜,我被一陣細微的啜泣聲驚醒。打開床頭燈,看見小豆坐在嬰兒床裏,渾身發抖,大眼睛裏滿是恐懼,小手指顫抖地指向我的化妝櫃方向。
“怕...怕...”他不斷重複著,眼淚無聲地滑落。
我把他抱到懷裏,輕聲安撫:“不怕不怕,媽媽在,什麽都沒有。”
可他仍然死死盯著化妝櫃底下那片陰影,仿佛那裏藏著什麽我看不見的東西。那天晚上,我不得不把他抱到大床上,他才在我懷裏慢慢睡著,小身子偶爾還會驚悸般地抖一下。
從此以後,每次進臥室,小豆都會表現出極度的恐懼。他不敢獨自在地板上爬行,不敢靠近化妝櫃,甚至連換尿布時都要緊緊抓住我的手。白天尚且如此,到了晚上更是變本加厲。有好幾次,他在深夜突然驚醒,尖叫著“怕”,渾身冷汗,指著那個化妝櫃底下,怎麽安撫都平靜不下來。
最奇怪的是,家裏養的橘貓“黃油”也開始對臥室敬而遠之。平時最愛在衣櫃頂上打盹的它,現在寧願窩在狹小的玄關鞋櫃上也不願進臥室門。有時它會站在臥室門口,背毛豎起,發出低沉的嗚嗚聲,盯著空無一人的房間某處。
七月中旬,小豆的恐懼似乎達到了頂點。他食欲下降,晚上難以入睡,即使睡著了也會突然驚醒哭鬧。我帶他去看了兒科醫生,做了全麵檢查,結果一切正常。
“可能是分離焦慮的表現階段,”醫生推測道,“多安撫,給他安全感,這個階段會過去的。”
但我心裏總覺得沒那麽簡單。小豆的恐懼太具體了,每次都指向同一個地方——化妝櫃底下那片我反複檢查過無數次的空處。
七月半那天,空氣中有種說不出的凝重。小區裏的老人們早早就在樓下燒紙祭祖,空氣中飄散著紙灰的特殊氣味。窗外的月亮又圓又亮,卻蒙著一層詭異的昏黃光暈。
那天晚上,我把小豆哄睡後,輕輕把他放回嬰兒床。他睡得不安穩,小眉頭皺著,小手緊緊攥著毯子邊緣。我疲憊地躺下,很快也進入了淺眠。
午夜時分,一陣清脆的電子音樂突然響起。我猛地驚醒,心髒狂跳。聲音來自隔壁兒童房——是小豆的玩具發出的聲響。
起初我以為可能是玩具故障,但那音樂響了一陣後停了下來,接著另一個玩具的聲音又響起了,像是有人按了開關。這太不尋常了,這些玩具都需要用力按壓才會發聲。
我推了推身旁的丈夫:“你聽到了嗎?”
丈夫睡眼惺忪地咕噥:“可能是電池沒電了,產生雜音。明天我去看看。”
正當我們說話時,兒童房又傳來一陣玩具鋼琴聲,這次不是隨機的雜音,而是有節奏的幾個音符,像是有人在試探著彈奏。
突然,主臥裏的小豆被驚醒了。他沒有哭,而是極度恐懼地縮成一團,小手死死指著化妝櫃方向,渾身劇烈顫抖,連哭都哭不出聲來。
我立刻把他抱進懷裏,感覺到他小小的心髒在胸腔裏狂跳。丈夫也徹底醒了,打開所有燈,拿起掃帚走向化妝櫃。
“什麽都沒有。”他檢查後說,但臉色並不輕鬆。
那一夜,我們幾乎沒合眼。兒童房的玩具時而不定時地響起,直到天蒙蒙亮才徹底安靜下來。
第二天一早,我對丈夫說:“這不對勁,我得去找人看看。”
通過小區保潔阿姨的介紹,我聯係上了住在城西的一位神婆。下午,我把小豆交給婆婆照看,按照地址找到了那位老人家的住處。
神婆姓趙,看上去七十多歲,頭發花白但眼神清亮。她住在一棟老式居民樓裏,家裏彌漫著淡淡的檀香味。沒等我詳細說明來意,她就先開了口:
“為孩子來的?有個小影子跟著他呢。”
我驚訝地點點頭,把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訴了她。
趙婆婆閉眼靜坐片刻,然後緩緩說道:“是個小娃兒,沒多大,三四歲的樣子。貪玩,沒惡意,但是嚇著你家娃娃了。”
她告訴我,這個小影子是跟著我們從外麵回來的,特別喜歡玩具,七月半那天晚上在兒童房裏玩得不亦樂乎。
“它不壞,就是孤單,想找伴玩。但你兒子陽氣弱,能感覺到它,所以害怕。”趙婆婆解釋道,“化妝櫃底下陰暗,它喜歡窩在那裏休息。”
我聽得脊背發涼,連忙問:“那該怎麽辦?”
趙婆婆準備了幾張符紙和一包香灰,教我如何在家中灑掃,如何在小豆睡前用溫水加一點點鹽給他擦洗額頭和手腳。她還特別囑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要強行驅趕,那會傷著它。好好說,給它指條路。今晚月亮圓,是好時機。”
臨走時,趙婆婆又補充道:“它說謝謝你家的玩具,它很久沒玩得這麽開心了。”
這句話讓我突然感到一絲心酸,恐懼中莫名生出一絲憐憫。
回到家,我按照趙婆婆的方法做了。丈夫雖然半信半疑,但為了孩子也配合著我。
夜幕降臨,我在兒童房裏放了一盤小點心和一杯清水,輕聲說:“小朋友,謝謝你喜歡我家的玩具,但這些是給小豆玩的。你該去你該去的地方了,那裏會有更多朋友陪你玩。”
說完這些話,我感到房間裏的空氣似乎流動了一下,那種莫名的壓抑感減輕了許多。
那晚,家裏異常安靜。小豆雖然還是有點不安,但沒有再突然驚醒。兒童房的玩具整夜沉默。
接下來的幾天,小豆的變化令人驚喜。他不再頻繁地說“怕”,敢自己在地板上爬行了,甚至有一次還爬到了化妝櫃前,好奇地往裏看了看,然後轉身向我伸出雙手要抱抱,臉上沒有恐懼隻有撒嬌。
一周後的早晨,小豆醒來後第一句話不再是“怕”,而是清晰地叫出了“媽媽”,然後露出了一個月來最燦爛的笑容。
我知道,那個不請自來小客人已經離開了。
如今小豆已經三歲了,活潑開朗,最愛在兒童房裏玩他的玩具車。有時我會看到他對著空處笑,仿佛在和誰分享快樂。但我不再害怕,隻是輕輕提醒他:“小豆,好好玩,記得分享哦。”
他抬頭對我笑,奶聲奶氣地說:“知道,媽媽。和小夥伴分享。”
我微微一笑,不再多問。有些秘密,就讓孩子保留著吧。畢竟這個世界那麽大,誰又能肯定沒有我們看不見的朋友呢?
隻是每年的七月半,我依然會在兒童房裏放一盤點心和一杯清水,輕聲說一句:“玩得開心,然後去你該去的地方。”
喜歡民間故事選集請大家收藏:()民間故事選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