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蓮心·謀局

字數:10744   加入書籤

A+A-


    次日,暖陽毫無保留地傾灑在後宮的宮牆殿宇之上,給這平日莊重森嚴的所在添了幾分柔和的色調。佩思卿於殿內端坐在銅鏡之前,任由宮女精心梳理發髻,幾支簡約卻不失雅致的步搖被輕輕插戴妥當。她略施粉黛,望著鏡中那張姣好麵容,微微頷首,旋即起身,蓮步輕移,踏出了自己的宮門,向著禦花園徐徐走去。
    甫一踏入禦花園,微風便裹挾著馥鬱的花香撲麵而來。她款步前行,不多時便來到了池塘邊。池中,荷花與睡蓮肆意盛放,粉白相間的花朵在碧綠荷葉的簇擁下若隱若現,恰似嬌羞的少女,惹人憐愛。佩思卿向來鍾情於荷花與睡蓮的高潔姿態,然而,在她心底最偏愛的,始終是那並蒂雙色蓮。
    隻可惜,自從先帝與先後相繼離世後,這後宮之中便再難尋覓到並蒂雙生蓮的蹤跡。這並蒂雙生蓮,生來便比尋常蓮花嬌貴許多。往昔,先帝得知她的這一喜好後,特意頒下旨意,命人在民間廣尋擅長養花植卉的能工巧匠,專為她培育這並蒂雙色蓮。那些日子裏,池塘中時常能瞧見並蒂雙生蓮的美麗倩影,一根藤莖之上,兩朵花兒相互依偎,色彩絢爛奪目,令人賞心悅目。
    先帝駕崩之後,佩思卿深知當今陛下顧硯舟心思難測,她憂心那些曾受先帝之命為自己培育雙生蓮的百姓會因此受到牽連,被顧硯舟忌憚。於是,她暗中將這些人喚來,賜予他們一筆豐厚的財物,足夠他們回到家鄉後安安穩穩地度過餘生,而後讓他們另謀生路去了。自那之後,她便覺得這池中大概再不會有並蒂雙生蓮出現了。
    可今日,當她的目光不經意間落在池塘中時,竟驚喜地發現,一朵並蒂雙色蓮傲然挺立在一片荷葉之間。一根藤上,神奇地綻放出兩朵截然不同顏色的蓮花,一朵如冰般湛藍,冷冽而神秘,仿佛藏著千年的幽夢;一朵似火般豔紅,熱烈而張揚,好似燃燒著無盡的欲望。這兩種顏色同時出現在並蒂蓮上,實在是世間罕有。即便是從前那些技藝精湛的能工巧匠精心培育之時,也難以培育出如此色彩鮮明、令人驚豔的並蒂雙色蓮,更遑論如今那些人都已不在,這池中竟還能出現這般奇跡。
    因為這朵並蒂雙生蓮的出現,禦花園內比往日熱鬧了許多。不遠處,幾個妃子身著色彩豔麗的宮裝,三三兩兩地圍聚在一起,嘰嘰喳喳地閑聊著。佩思卿本就無意與她們周旋,便打算裝作充耳不聞,繼續沉醉於欣賞這池中的蓮花。可誰能料到,她們的話題卻陡然轉到了她的身上。
    “喲,瞧啊,那不是皇後娘娘嗎?今兒個可真是稀奇,姐姐竟有這般閑情雅致來這禦花園閑逛了。”一個身著淺粉色宮裝的年輕妃子,用手中的絲帕掩著嘴,巧笑嫣然地說道。她身旁穿著鵝黃色宮裝的妃子也趕忙附和:“姐姐向來是陛下心尖上的人,自然有這份閑心。哪像咱們姐妹幾個,整日被困在這宮裏,除了發呆,就隻能做做女紅,無聊透頂了。”
    佩思卿聽到這話,神色依舊平靜如水,蓮步輕移,款步走到她們跟前,輕聲細語地說道:“妹妹們這是說的哪裏話。這禦花園景色如此迷人,陽光又這般溫暖和煦,妹妹們也該多出來走走轉轉,莫要辜負了這大好春光才是。”那淺粉色宮裝的妃子輕輕哼了一聲,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不屑,卻依舊笑著回應道:“姐姐倒是會說漂亮話哄人。誰不知道這禦花園如今能這般受陛下看重,還不是因為姐姐您呀。”
    佩思卿心中暗自歎了口氣,麵上卻並未露出絲毫異樣,她的目光再次緩緩落到那朵並蒂雙色蓮上,思緒也隨之飄向了遠方。
    佩思卿思緒飄飛之際,那幾個妃子的議論聲仍在身後若有若無地傳來。“聽說啊,陛下昨夜又宿在姐姐宮中了,姐姐這恩寵,當真是旁人望塵莫及啊。”“哼,誰知道姐姐用了什麽手段,能把陛下迷得這般神魂顛倒。”
    佩思卿充耳不聞,她靜靜地凝視著那朵並蒂雙色蓮。冰藍的花瓣上,露珠緩緩滾動,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幽思與哀愁;火紅的花瓣則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恰似燃燒著熱烈的情愫與渴望。這一冷一熱,相互映襯,恰似她在這宮中的處境,表麵看似風光無限,內裏卻暗藏著諸多無奈與苦澀,宛如被金絲牢籠禁錮的鳥兒,徒有華麗外表,卻失了自由與真心。
    微風輕柔拂過,荷葉沙沙作響,蓮花輕輕搖曳,仿佛在低聲訴說著那些不為人知的心事。佩思卿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想要觸碰那嬌嫩的花瓣,可在指尖即將觸及的瞬間,卻又猛地停住。她深知,這看似美好的一切,如同這並蒂雙色蓮般,美麗卻又脆弱,隨時可能在這深宮中如夢幻泡影般消逝,徒留一地破碎的回憶。
    正當她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時,一陣清脆悅耳的笑聲突兀傳來。循聲望去,隻見蘇曼殊領著一眾宮女緩緩走來。蘇曼殊今日身著一襲月白色宮裝,衣袂飄飄,宛如仙子下凡,每一步都似踏在雲端,輕盈而優雅。她款步走到佩思卿身旁,盈盈下拜,聲音清脆如銀鈴:“姐姐,曼殊聽聞禦花園中開了並蒂雙色蓮,特來觀賞,沒想到姐姐也在此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佩思卿回過神來,微微一笑,宛如春日暖陽般和煦:“妹妹來得正好,這並蒂雙色蓮確實難得一見,妹妹可好好瞧瞧,莫錯過這等美景。”蘇曼殊抬眸,目光落在蓮花上,眼中閃過一絲驚豔與讚歎:“早就聽聞姐姐喜愛這並蒂雙色蓮,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當真是世間罕有的奇景。隻是……”她微微皺眉,秀眉輕蹙,似有滿腹思索。
    佩思卿挑眉,眼中滿是溫和的鼓勵:“妹妹但說無妨,不必顧慮。”蘇曼殊輕聲道:“這並蒂雙色蓮雖美到極致,可終究生長在這深宮中。這池塘再大,也不過是一方小小的天地,花兒被困於此,即便開得再絢爛奪目,又有何用呢?終究逃不過這被束縛的命運。”佩思卿心中猛地一震,蘇曼殊的話,仿佛一把銳利無比的劍,直直刺進她的心底,讓她瞬間清醒,直麵這看似繁華實則殘酷的宮廷生活。
    是啊,這宮中的一切,看似繁花似錦、熱鬧非凡,實則不過是一場虛幻縹緲的美夢。她雖備受陛下寵愛,可在這權力交織、人心叵測的後宮之中,又能安穩度日幾時呢?那幾個妃子的閑言碎語,不正是這後宮爭鬥的小小縮影嗎?表麵的和顏悅色下,暗藏著多少嫉妒、怨恨與算計,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正思索間,遠處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原來是顧硯舟身邊的大太監李福氣喘籲籲地跑來。李福到了近前,急忙行禮,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急:“皇後娘娘,陛下這會兒在禦書房,正急著找您呢,讓奴才趕緊來請您過去。”佩思卿微微一怔,與蘇曼殊對視一眼,那一眼中似有千言萬語,旋即整了整衣衫,輕聲道:“既如此,那我便去一趟。妹妹,你且在這好好賞玩,莫要辜負了這美景。”蘇曼殊福身,恭順說道:“姐姐請便,妹妹自會留意,姐姐放心前去便是。”
    佩思卿隨著李福離去的身影,在禦花園的小徑上逐漸遠去,隻留下那朵並蒂雙色蓮,依舊在池中孤獨而絢爛地綻放著,見證著這後宮的風雲變幻與悲歡離合。
    佩思卿隨著李福匆匆離去,禦花園裏的氛圍卻並未就此平靜。蘇曼殊望著佩思卿消失的方向,眼神中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情緒,那情緒複雜而深沉,轉瞬又恢複成那副溫婉可人的模樣,仿佛方才的異樣從未出現。她輕輕踱步到池邊,伸出纖長如玉的手指,小心翼翼地觸碰了一下荷葉上的露珠,看著那晶瑩的水珠滾落,濺起一圈微小的漣漪,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意中卻似藏著無盡的落寞與感慨。
    “美人,這並蒂雙色蓮如此奇異美妙,當真是世間少有的景致啊。”蘇曼殊身旁的貼身丫鬟綠綺輕聲感歎道。蘇曼殊微微頷首,目光卻依舊牢牢停留在那朵蓮花上,輕聲喃喃自語:“奇異是奇異,可終究也隻是一朵花罷了,再美又能如何?不過是困於這宮中的囚徒,空有美麗的外表,卻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
    不遠處,那幾個方才議論佩思卿的妃子,此時也圍了過來。淺粉色宮裝的雲妃率先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酸味:“蘇美人,你覺得這並蒂雙色蓮,是不是意味著陛下與皇後娘娘的感情如同這花兒一般,緊緊相依、絢爛美好呀?”
    蘇曼殊輕輕一笑,那笑容溫婉卻又帶著幾分深意,宛如春日微風,輕柔卻又暗藏力量:“雲妃妹妹,這花兒雖美,可到底長在這宮中池塘裏。這宮中的事兒,哪能像表麵看起來這般簡單純粹。陛下與姐姐的感情,又豈是我們這些做妹妹的能隨意揣測的。這後宮之中,恩寵如流水,今日得寵,明日或許便失了聖心,一切皆是無常啊。”
    一旁的柳妃也附和著:“蘇美人說得在理。隻是這皇後娘娘,如今可是陛下眼前的紅人,這恩寵不斷,怕是要風風光光一輩子咯。”蘇曼殊聽著,眼神微微一凝,那一瞬間仿佛看穿了這後宮的一切虛妄,旋即又笑道:“柳妃妹妹,這後宮之中,恩寵不過是過眼雲煙。誰又能保證,今日的風光無限,明日還能依舊呢?說不定哪日,便會被這無情的後宮爭鬥所吞噬,一切皆成泡影。”
    幾個妃子聽了蘇曼殊的話,皆是微微一愣,相互對視間,眼神裏都透露出幾分思索與觸動。而蘇曼殊則再次望向那朵並蒂雙色蓮,目光深邃如淵,仿佛在透過這朵花,看穿這後宮中隱藏的無盡秘密與殘酷真相,那目光中既有對命運的無奈,也有對未來的迷茫。
    與此同時,佩思卿在李福的引領下,快步走向禦書房。一路上,她的心中不禁泛起陣陣疑惑與不安。陛下突然宣她前去,究竟所為何事?是朝中政務上遇到了棘手難題,想要與她商議對策?還是後宮之事又有了新的變故,亟待她去處理?她的腦海中,各種可能如走馬燈般不斷閃過,每一種猜測都讓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手心也漸漸沁出了冷汗,畢竟在這複雜的宮廷之中,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引發軒然大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禦書房外,佩思卿定了定心神,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內心的緊張與不安。她輕輕整理了一下衣衫,確保每一處褶皺都平整妥當,這才邁步進了書房。顧硯舟正背對著她,站在窗前,手中拿著一卷書冊,然而他的目光卻並未落在書頁之上,而是緊皺著眉頭,凝視著窗外的景色,似是在思索著什麽至關重要的事情,那背影中透露出無盡的疲憊與憂慮。
    禦書房內。
    “臣妾,拜見陛下。”佩思卿蓮步輕移,身姿婀娜地踏入殿中,朱唇輕啟,聲音溫婉而恭順,宛如黃鶯出穀,清脆悅耳,隨即緩緩盈盈下拜。她的裙擺如同一朵盛開在地上的牡丹,明豔又端莊,散發著一種與生俱來的高貴氣質。
    顧硯舟聞聲,原本低垂的眼眸迅速抬起,看向佩思卿的瞬間,眼中那濃厚如墨的陰霾竟悄然散去幾分,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他抬手,動作輕柔且帶著幾分急切,說道:“卿卿,快起來,不必多禮。”聲音裏帶著一絲疲憊後的欣慰與安心,仿佛隻要她在身邊,所有的煩惱都能暫時拋卻。
    待佩思卿緩緩起身,顧硯舟大步走到她身邊,自然而然地拉過她的手,那雙手寬厚卻因操勞政務多了些粗糙與老繭,引著她來到一旁的雕花楠木椅旁坐下。盡管他試圖掩飾,可臉上那藏不住的憂慮,還是如烏雲般籠罩,讓人一眼便能看出他內心的沉重與煎熬。
    “卿卿,這幾日朕為朝中之事煩悶不已。”顧硯舟輕輕撫著她的手背,動作一下又一下,仿佛想從她這裏獲取些許慰藉與力量,語氣裏滿是難以言說的疲憊與無奈,那疲憊仿佛來自靈魂深處,“前朝局勢波譎雲詭,複雜得如同亂麻,有些人似乎忘了自己的本分,在暗中興風作浪。他們的所作所為,已然讓朕的朝堂陷入了危機四伏的境地。”說到此處,他微微皺眉,眼神中閃過一絲狠厲與決絕,那是被背叛後的憤怒與不甘。
    佩思卿聞言,心猛地一緊,她本就心思通透、聰慧過人,瞬間明白顧硯舟話裏深意,知曉朝堂怕是已暗潮洶湧,一場風暴即將來臨。隻是她並未點破,而是眨了眨那雙含情目,眼中滿是關切與溫柔,輕聲問道:“陛下可否明示,究竟是何事讓陛下如此憂心忡忡?臣妾願為陛下分憂解難,哪怕隻是略盡綿薄之力。”她的聲音輕柔,卻帶著讓人安心的力量,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
    顧硯舟微微歎氣,那聲歎息仿佛承載著整個朝堂的重量與天下蒼生的福祉,目光緩緩望向窗外漆黑如墨的夜空,好似那裏藏著他的萬千思緒與無盡煩惱,緩緩說道:“有些先帝舊臣,自持資曆深厚,在朝堂上根基頗深,近來行事越發張狂,全然不顧朝堂規矩。他們結黨營私,排除異己,小動作不斷,已然威脅到朝堂安穩。更有甚者,竟妄圖顛覆朕的統治,扶持先太子複位。”他的聲音低沉,透著壓抑的憤怒與深深的無奈,那憤怒如即將噴發的火山,隨時可能爆發。
    佩思卿心中已然明了,顧硯舟所指正是老臣謀反之事。她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那些老臣往日在先帝身邊的身影,他們曾為先帝出謀劃策、征戰沙場,為江山社稷立下汗馬功勞,那一幕幕場景仿佛就在昨日。猶豫片刻後,她突然起身,雙膝緩緩彎曲,在顧硯舟麵前緩緩跪下,姿態虔誠而堅定。
    “陛下,求您饒過那些老臣。”佩思卿聲音輕柔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宛如山間清泉,雖柔和卻有著不可阻擋的力量,“他們為先帝效力多年,或許隻是一時糊塗,受人蒙蔽。若陛下輕易處決他們,一來恐寒了朝中老臣之心,往後無人敢全心全意為陛下盡忠,朝堂之上再無真心輔佐之人;二來也難免被人說陛下不念舊情,這於陛下的聖名有損啊。陛下乃天下之主,當以仁慈之心感化眾人,方能贏得民心,穩固江山社稷。”她微微仰頭,目光懇切地看著顧硯舟,眼中滿是期盼與哀求,那眼神仿佛能融化世間最堅硬的心。
    顧硯舟微微一愣,似乎沒想到她會突然下跪求情,隨即俯身想要扶起她,雙手輕輕握住她的胳膊,那雙手有力卻又帶著小心翼翼,生怕弄疼了她,說道:“卿卿,你快起來,此事並非你想得那般簡單,他們的行徑惡劣至極,已經危及到朕的統治根基。他們的陰謀一旦得逞,這天下必將陷入戰亂,百姓又將生靈塗炭。朕身為帝王,不能因一時的婦人之仁而置天下蒼生於不顧啊。”
    佩思卿卻固執地跪著,眼中漸漸泛起淚光,如清晨荷葉上的露珠,盈盈欲滴,那淚水裏飽含著她的悲憫與無奈:“陛下,臣妾明白朝堂之事複雜萬分,可臣妾也知曉陛下仁善。還望陛下念及先帝與他們往日的情分,從輕發落。臣妾願為陛下分憂,若是能尋得機會,臣妾願去勸誡他們,以女子的身份,用柔軟的方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們迷途知返。臣妾相信,隻要陛下展現出寬容與仁慈,他們定會幡然醒悟,重新為陛下效力。”她的淚水順著臉頰滑落,滴在冰冷的地麵上,濺起微小的水花,仿佛是她內心痛苦的寫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顧硯舟看著她,眼中滿是憐惜與糾結,內心在國法與舊情、理智與情感間不斷拉扯,仿佛置身於冰火兩重天。他抬起手,似乎想為她拭去淚水,卻又停在半空,那隻手微微顫抖,如同他此刻顫抖的內心。最終長歎一聲,將她扶起,動作輕柔而緩慢,仿佛她是世間最珍貴的寶物:“卿卿,你心地善良,隻是此事幹係重大,稍有不慎,便會釀成大禍。朕不願讓你涉險,你是朕的心頭寶,朕舍不得你有任何閃失。你若有個三長兩短,朕即便坐擁這天下,又有何意義呢?”
    佩思卿輕輕搖頭,發絲隨之輕輕擺動,堅定道:“陛下,臣妾不怕。隻要能為陛下分憂,為了這江山社稷的安穩,為了天下百姓能安居樂業,臣妾萬死不辭。況且臣妾並非毫無辦法,臣妾自幼熟讀經史子集,知曉如何與人周旋。臣妾會小心行事,定不會讓陛下失望。”她的眼神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那光芒仿佛能穿透層層陰霾,照亮這混沌的朝堂局勢。
    顧硯舟思索良久,內心天人交戰。一方麵是朝堂的穩定與自己的統治權威,那些老臣的行徑確實讓他怒不可遏;另一方麵是佩思卿懇切的請求和她的安危,他實在難以抉擇。最終無奈且擔憂地點頭:“既然卿卿心意已決,朕便依你。隻是你行事一定要萬分小心,每一步都要深思熟慮。朕會暗中派最得力的暗衛保護你,若有任何危險,立刻停下,莫要逞強,明白嗎?”他雙手緊緊握住她的手,仿佛想把所有的擔憂與關切都傳遞給她,掌心的溫度裏滿是眷戀與不安。
    佩思卿眼中閃過一絲複雜難辨的神色,那是被命運裹挾的無奈,以及對前路未知的恐懼。她微微顫抖著雙唇,最終還是輕聲應下。此刻,在這看似華麗卻又處處透著冰冷的宮殿裏,她仿佛置身於荊棘叢中,每一步都可能被刺痛。
    她深知,去勸誡那些老臣,無疑是踏入了一個危機四伏的絕境,稍有差池,便會粉身碎骨,萬劫不複。可促使她邁出這一步的,並非是眼前這個身為帝王的顧硯舟。
    如今,表麵上看,朝堂安穩,百姓安居樂業,一片太平盛世之景 。然而,佩思卿清楚,隻要先太子還活著,那些前朝舊臣便不會真正歸心於顧硯舟。那些老臣,曾在先帝身邊鞍前馬後,為先朝的穩固立下汗馬功勞。如今他們暗中動作,試圖擁立先太子,不過是念著舊主,恪守著他們心中的忠義。
    佩思卿想起往昔先帝在時,也曾與大臣們齊心協力,開創這繁華盛景。那時的朝堂充滿朝氣,君臣一心,百姓也能在太平盛世中享受生活。如今看到這些大臣麵臨生死危機,她實在於心不忍。為了保住他們的性命,為了不讓朝堂的暗潮湧動打破這表麵的和平,為了讓百姓能長久地在這看似平靜的世道中生活,她甘願以身涉險。哪怕前路是無盡的危險和未知的陰謀,她也咬著牙,握緊了拳頭,在心底暗自發誓,定要竭盡全力。
    離開禦書房,佩思卿仿佛被抽去了渾身力氣,腳步虛浮地回到宮殿。她癱坐在妝台前,眼神空洞地望著銅鏡,鏡中映出的那張麵容,雖依舊絕美,卻被憂愁刻下了深深的痕跡。她下意識抬手,動作遲緩地取下頭上鳳釵,“當”的一聲,鳳釵重重磕在妝台上,聲音清脆,卻敲不醒她滿心的沉重與迷茫。
    往後幾日,佩思卿閉門不出,在宮殿內反複權衡思量。她將所有可能出現的狀況在腦海中一一預演,甚至精確到了夫人們每一個細微的表情、每一句可能的回應,以及自己對應的措辭與神態。為了這場至關重要的會麵,她茶不思、飯不想,每一個細節都在心底打磨了無數遍。
    禦史大夫夫人生辰宴當日,天還未破曉,宮殿內便忙碌起來。宮女們輕手輕腳地穿梭,為佩思卿梳妝打扮。她身著一襲素色蜀錦宮裝,麵料輕柔順滑,上麵用細膩的金線繡著精致繁複的纏枝蓮花紋,隨著她的一舉一動,花紋仿若有了生命,在日光下熠熠生輝,既不失皇後的尊貴,又透著淡雅與親和。發髻上,一支溫潤的羊脂白玉簪子挽起烏發,簪頭雕刻著栩栩如生的鳳凰,展翅欲飛;耳垂上,一對圓潤的珍珠耳墜輕輕晃動,每一步都帶出細碎的光影,舉手投足間盡顯端莊優雅。
    佩思卿踏入宴會現場,刹那間,原本熱鬧喧囂的大廳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停下手中動作,紛紛俯身行禮,動作整齊劃一,整個大廳隻回蕩著衣袂摩挲的細微聲響。
    “皇後娘娘大駕光臨,真是令寒舍蓬蓽生輝啊!”老臣夫人滿臉堆笑,小步疾走迎上來,臉上的褶子都因笑意而堆疊在一起,眼中滿是敬畏與惶恐,說話間,還不時用手帕輕輕擦拭著額頭沁出的薄汗。
    佩思卿嘴角上揚,露出恰到好處的溫和笑容,聲音軟糯卻清晰地說道:“聽聞夫人今日生辰,本宮特來道賀,願夫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歲歲安康。”說完,側身示意身後宮女呈上賀禮,是一幅裝裱精美的名家所繪《麻姑獻壽圖》,畫卷展開,麻姑仙子的神韻躍然紙上,色彩明豔卻不失雅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宴會中,佩思卿手持精巧的茶盞,淺抿一口香茗,眼神看似漫不經心地在人群中遊走,實則敏銳如鷹,迅速鎖定了幾位與謀反之事緊密相關的老臣家眷。她深吸一口氣,平複微微加速的心跳,調整好臉上的笑容,蓮步輕移,款步走向她們。
    “幾位夫人聊得這般歡快,本宮可否一同聽聽呀?”佩思卿笑語盈盈,語氣輕鬆隨意,仿若隻是尋常姐妹間的相聚閑聊。
    夫人們聞言,先是一愣,隨即慌亂起身,裙擺都被帶得晃動起來,動作急切又略顯笨拙地行禮,臉上堆滿了討好的笑容。其中一位身著深紫色錦衣的張夫人,臉上的笑容有些僵硬,連忙說道:“娘娘折煞我們了,不過是些家長裏短的瑣碎事,讓娘娘見笑了。”說著,還緊張地用手理了理鬢邊的碎發。
    佩思卿輕輕擺手,動作優雅,示意眾人坐下,自己也緩緩落座,姿態端莊。她看似不經意地擺弄著手中的絲帕,輕聲說道:“本宮聽聞,最近朝堂上有些風吹草動,各位大人每日忙於政務,想必十分操勞吧。”她微微抬頭,目光似有若無地掃過眾人,看似隨意,實則敏銳捕捉著每個人的表情變化和細微反應。
    一位身著月白色羅裙的李夫人,輕輕皺眉,臉上浮現出濃濃的擔憂之色,忍不住輕輕歎了口氣,語氣中滿是無奈:“唉,朝堂之事,我們婦道人家實在不懂,隻知道老爺們整日愁眉不展,回了家也是唉聲歎氣,飯都吃不下幾口,看著就讓人心焦。”
    佩思卿心中一動,知道關鍵時刻到了。她微微前傾身體,眼神真摯而誠懇,語氣溫柔卻有力地說道:“本宮雖身處後宮,卻也深知陛下一心係於江山社稷,隻為百姓能安居樂業。如今這太平盛世,來之不易,皆是先帝與各位大人多年努力的結果。若是因一時的紛爭而打破,實在是令人痛心。各位大人都是先帝舊臣,追隨先帝多年,想必和本宮一樣,都希望這天下能永享太平吧。”
    夫人們聽到這話,相互對視一眼,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與猶疑,一時間都沉默不語,氣氛瞬間變得有些凝重,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緊張的氣息。
    佩思卿見狀,接著循循善誘:“陛下一直敬重各位大人,也念著先帝與各位的舊情。若有什麽誤會,大家坦誠相見,坐下來好好商議,總能找到解決之法。可若是一時衝動,做出無法挽回的事,那可就追悔莫及了。”她的聲音溫和卻堅定,每一個字都說得清晰有力,仿若重錘,一下下敲在眾人的心上。
    這時,張夫人猶豫了一下,嘴唇微微顫抖,聲音帶著一絲顫抖說道:“娘娘所言極是,隻是……有些事,我們實在做不了主啊。老爺們自有他們的打算,我們勸了也沒用,還惹得他們心煩。”說著,臉上露出委屈又無奈的神情。
    佩思卿看著她,目光堅定而充滿鼓勵,安撫道:“夫人不妨再勸勸大人,以和為貴。陛下是英明之主,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忠心輔佐,朝堂定會更加穩固,各位大人也能留下千古美名。可若是走錯一步,不僅大人自身性命難保,整個家族都要遭受牽連,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
    夫人們默默點頭,眼神中少了幾分抗拒,多了幾分思索與動搖。佩思卿從她們的神情變化中,知道自己的話已經悄然種下了希望的種子。
    宴會結束,佩思卿回到宮中,疲憊地癱倒在榻上。她望著窗外漸漸暗沉的天色,夜幕如墨般緩緩降臨,星星點點的燈火在黑暗中搖曳閃爍,恰似她此刻迷茫卻又懷揣著一絲希望的心情。她不知道自己的這番努力能否扭轉乾坤,也不知朝堂的風暴是否會就此平息,但她已然竭盡全力,接下來,隻能靜靜等待命運的安排 。
    喜歡三生緣,三生劫請大家收藏:()三生緣,三生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