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星圖初現
字數:2167 加入書籤
“感知引導”項目的確立,像一把鑰匙,為僵持的智能推薦係統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顧殤帶領著程序組,開始構建一個混合模型——既利用傳統的協同過濾和內容分析技術,也融入了基於葉羽琋那批“語義標注”數據訓練出的初步風格分類器。
工作變得更具探索性,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量化“溫暖”或“勇敢”?如何確保模型不會因為少量標注數據而產生偏見?討論和實驗成了程序區的日常。顧殤的話似乎比平時多了一些,雖然大多依舊是簡潔的技術指令,但他願意花費時間解釋某個算法選擇的深層原因,這讓團隊的年輕人們受益匪淺。
與此同時,葉羽琋這邊的工作也進入了收獲期。美術組產出的“特殊構件”庫日益豐富,涵蓋了從科幻星艦殘骸到江南水鄉廊橋的各種元素。策劃團隊設計的“星塵杯”首屆創造大賽——“初光·家園夢想家”的詳細規則和宣傳頁麵也已準備就緒,隻待技術平台就位便可上線。
社區平台的ui界麵經過數輪打磨,變得簡潔而充滿活力,核心的展示、點讚、評論、分享功能均已實現。負責前端開發的同事甚至偷偷做了一個小小的彩蛋——當用戶的作品獲得一定數量的點讚時,展示頁麵會飄落一陣細微的、如同星塵般的光點效果。
整個工作室像一個精密咬合的齒輪組,每一個部件都在為最終的亮相全力運轉。
一個月後,內部測試服務器上部署了“創想家計劃”的完整初版。
這一次的測試,範圍擴大到了全公司。測試通知發出的那個下午,工作室的成員們都不約而同地有些緊張。這不再是單一功能的驗證,而是一個完整生態的初次麵世。
測試開始。登錄,進入家園係統,琳琅滿目的構件庫,流暢的動態拚接體驗,然後是重頭戲——進入“星辰畫廊”展示平台。
起初是寂靜的探索。測試者們埋頭搭建著自己的小家。但漸漸地,隨著第一批作品被上傳到畫廊,漣漪開始擴散。
“快看這個!把家園建在了一棵虛擬的大樹上!怎麽想到的!”
“哇,這個未來風的城市沙盤太酷了!求問那個懸浮車是怎麽做的?”
“我喜歡這個田園小屋,好溫馨,感覺像回到了奶奶家。”
“哈哈哈,這個‘歪歪扭扭歡樂屋’太有才了!作者一定是個有趣的人!”
畫廊的展示算法雖然還是初版,但基於“感知引導”模型的推薦,已經開始顯露出其潛力。喜歡精致田園風格的玩家,會在首頁看到更多類似風格的作品;偏愛宏大科幻建築的玩家,則會被引導至充滿金屬與流光的世界。雖然還不夠精準,卻已經讓測試者們感受到了“被理解”的萌芽。
社區功能也開始活躍起來。評論區內充滿了友好的提問和真誠的讚美,“靈感導師”的申請也開始出現。那個點讚後的星塵光點彩蛋,更是引發了一陣陣小小的驚喜。
顧殤和葉羽琋沒有參與搭建,他們站在後台監控著一切。數據監控屏幕上,用戶活躍度、作品上傳量、社區互動指數等曲線都在穩步上升,係統負載平穩。
葉羽琋看著屏幕上那些不斷湧現的、充滿個性的作品標題和玩家之間熱烈的互動,嘴角始終帶著笑意。她側過頭,看向顧殤。
顧殤正專注地盯著服務器性能監控界麵,確保係統在高並發下依舊穩定。但他的嘴角,也帶著一絲幾乎難以察覺的、鬆弛的弧度。
“看來,”葉羽琋輕聲說,帶著如釋重負的喜悅,“我們真的點亮了一片新的星圖。”
顧殤的目光從屏幕上移開,落在她明亮的眼眸中,那裏映著後台數據的流光,也映著他的身影。
“嗯。”他應道,聲音低沉而肯定,“星圖已現。”
這不僅僅是一個功能的成功上線,更是一個世界的初步成型。無數孤獨的創造力,將在這裏找到展示的舞台,找到共鳴的回聲,找到連接的紐帶。而他們,作為這片星圖的繪製者,站在起點,看到的卻是無限延伸的、充滿可能與希望的未來。前路漫長,但第一步,已然穩穩踏出。
喜歡你是我生命裏最大的驚喜請大家收藏:()你是我生命裏最大的驚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