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萌蘖
字數:2000 加入書籤
平靜的沉澱期裏,並非沒有波瀾,隻是這波瀾來自於內部,來自於那些在寬鬆土壤中悄然萌發的新芽。
一個午休時間,策劃組新來的實習生小雨,怯生生地找到葉羽琋,遞上了一份厚厚的、裝訂整齊的文檔。封麵上手寫著幾個字:「“星塵”玩家社群文化觀察與生態拓展構想」。
葉羽琋有些意外,示意她坐下慢慢說。小雨顯然有些緊張,但談到自己觀察到的現象時,眼睛立刻亮了起來。
她指出,玩家社群中已經自發形成了許多基於共同興趣的小圈子——有專門研究複古建築風格的“懷舊派”,有癡迷於搭建複雜機械結構的“工程黨”,有專注於微縮景觀和造景的“袖珍世界愛好者”,甚至還有玩家自發組織起了“線上建築遊覽團”,由創作者親自擔任導遊,講解自己的設計理念。
“羽琋姐,我覺得我們現在官方提供的平台和功能,更像是一個巨大的、開放的‘建材市場’和‘展覽館’,”小雨比喻道,“但玩家們已經開始不滿足於此了,他們渴望更多的‘社交場景’和‘文化認同’。我們是不是可以……順勢而為,提供一些工具或者舞台,讓這些自發的生態更加繁榮?”
她接著提出了幾個具體的構想:比如在畫廊平台增加“興趣標簽”和“同好圈”功能,讓分散的玩家能更容易找到組織;比如官方可以授權和支持玩家組織一些非競賽性質的、主題更垂直的線上活動;甚至可以嚐試與一些在社群中已有影響力的頂尖創作者進行更深入的合作,邀請他們參與部分構件的設計,或者開設官方的“大師課”……
葉羽琋聽著小雨條理清晰、充滿熱情的闡述,心中又驚又喜。這份觀察報告的角度非常新穎,跳出了固有的功能優化思維,觸及到了社區生態和文化構建的更深層次。這正是她在沉澱期希望看到的——團隊成員主動的、發自內心的思考與創造。
幾乎在同一時期,程序組那邊也傳來了“意外之喜”。阿明在完成日常維護任務之餘,帶著幾個同樣對圖形技術感興趣的同事,利用之前顧殤重構底層架構時預留的擴展接口,偷偷搞出了一個“環境光影實時演算”的技術演示。
這個演示並非顧殤要求的任務,完全是他們的興趣使然。演示中,玩家搭建的家園可以隨著遊戲內虛擬時間的流逝,呈現出不同的光照效果——晨曦的薄霧,正午的烈陽,黃昏的暖暉,夜晚的星月光輝,甚至還能模擬簡單的天氣變化,如細雨蒙蒙或雪花飄落。
雖然這隻是一個非常初期的、存在很多技術瑕疵的演示,但其展現出的潛力卻讓人眼前一亮。動態的環境光影,無疑能將玩家創造的靜態世界,賦予更強的沉浸感和生命力。
阿明有些忐忑地將演示拿給顧殤看,生怕這種“不務正業”會被批評。顧殤看完演示,沉默地操作了一會兒,測試了在不同結構下的光影表現,然後隻問了一句:“性能開銷評估做了嗎?”
阿明一愣,趕緊匯報了初步的測試數據。顧殤聽完,點了點頭,沒有表揚,也沒有否定,隻是說:“把技術文檔整理出來,納入後續版本可行性評估列表。”
這已經是極大的認可了!
葉羽琋得知後,笑著對顧殤說:“看來,我們寬鬆的政策,真的讓地裏長出好東西了。”
顧殤看著屏幕上阿明那個還顯粗糙的光影演示,眼中閃過一絲幾不可察的讚賞。他“嗯”了一聲,算是回應。
萌蘖的新芽,或許稚嫩,卻代表著生機與未來。無論是小雨對社區文化的深入思考,還是阿明對技術可能性的自發探索,都預示著“星塵”的世界,正在從他們幾個核心締造者的手中,逐漸生長出屬於自己的、更繁茂的枝椏。
這比任何外界的讚譽,都更讓他們感到欣慰和振奮。因為他們知道,一個真正有生命力的世界,最終必將由生活於其中的每一個“居民”共同塑造。而他們,願意做那個提供陽光、雨露和肥沃土壤的園丁,靜待花開。
喜歡你是我生命裏最大的驚喜請大家收藏:()你是我生命裏最大的驚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