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雙向救贖成長

字數:5702   加入書籤

A+A-


    第六十八章 雙向救贖成長
    徐父那通電話帶來的漣漪,並未在封瑤心中持續太久。它更像一劑強心針,讓她更清晰地認識到,前路雖有挑戰,但她已非昔日吳下阿蒙。將微起波瀾的心緒妥善收納,封瑤的注意力很快回到了當前最緊迫的兩件事上:論文瓶頸,以及即將到來的徐家之行。
    次日,封瑤便帶著整理好的思路和那些困擾她許久的難題,敲響了周明教授辦公室的門。
    周教授見到她,臉上露出和煦的笑容,仿佛早已預料到她的到來。“是封瑤啊,進來坐。我正想著,你差不多該來找我了。”他指了指辦公桌對麵的椅子,目光掃過她手中那份寫滿筆記的文件夾,眼中帶著讚許。
    封瑤心中一暖,那份因求助而產生的細微忐忑瞬間消散大半。她將自己對“動態情緒權重因子”的理論深化構想、遇到的數學建模困境,以及數據驗證層麵的疑慮,條理清晰地陳述出來。
    周教授聽得十分專注,不時在本子上記錄幾筆。待封瑤說完,他並未直接給出答案,而是拋出了一連串啟發性的問題:“你覺得你目前模型最大的‘動態’特性體現在哪裏?是隨時間變化,還是隨交互語境變化,或是隨用戶個體特征變化?它的‘權重’本質,是概率性的,還是確定性的?你希望這個模型最終解釋什麽,預測什麽?”
    這些問題如同精準的手術刀,一層層剝開了封瑤腦海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混沌,迫使她必須更深刻地審視自己構想的核心。她時而凝神思索,時而與周教授激烈討論,辦公室裏的空氣都仿佛因思維的碰撞而變得熾熱。
    “你的想法很有價值,切入點也很巧妙。”周教授最終總結道,語氣肯定,“但正如你所感,理論基礎需要夯實。我建議你,不要急於構建龐大複雜的模型,可以先從一個最簡化的核心假設出發,用最嚴格的數學語言去定義它,然後尋找或設計一個小而精的數據集去驗證這個假設。比如,你可以先從‘單一情緒維度在短時序對話中的權重變化’這個小課題入手……”
    周教授的一席話,如同在迷霧重重的森林中為她指明了一條清晰的小徑。他不僅指出了方向,還推薦了幾篇非常對口的經典文獻和一套適合她現階段的數據處理工具。封瑤離開辦公室時,感覺壓在心口的那塊巨石被移開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清晰的目標和躍躍欲試的動力。
    她立刻投入了新的研究節奏中。白天,她按照周教授指點的方法,重新梳理理論框架,沉下心去研讀那些之前覺得晦澀難懂的數學論文;晚上,她在實驗室的電腦前,一點點地調試代碼,處理數據。過程依然艱苦,時常會遇到新的難題,但那種清晰感受到自己正在一點點攻克難關、知識邊界在不斷拓展的感覺,讓她甘之如飴。
    徐卓遠將她的努力和進步看在眼裏,欣慰之餘,守護的方式也悄然變化。他不再隻是送餐和陪伴,有時會在她對某個數學推導百思不得其解時,看似隨意地路過,點出一兩個關鍵概念,引導她自己去查閱資料;有時會在她數據處理卡殼時,分享一個更高效的算法思路。他始終恪守著“引路人”的界限,絕不越俎代庖,卻總能在關鍵時刻,為她點亮一盞燈。
    與此同時,徐家周末的聚會,也像一道淡淡的背景音,縈繞在兩人之間。徐卓遠抽空簡單向封瑤介紹了方家的情況,方父與徐父是多年好友兼合作夥伴,方婧比他小一歲,如今在另一所頂尖大學讀金融,從小便是長輩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優秀且……頗具個性。
    “她性格比較直率,有時候說話可能不太注意方式,”徐卓遠斟酌著用詞,“如果她說了什麽讓你不舒服的話,不用在意。”
    封瑤隻是笑了笑,眼神平靜:“沒關係,我明白。”重活一世,她若還在意幾句無關緊要的言語譏諷,那便是白活了。她更在意的,是如何在這場聚會中,展現出與徐卓遠比肩的從容與得體。
    聚會前一天,封瑤特意抽出半天時間,仔細斟酌了衣著——一條簡約大方又不失柔美的米白色連衣裙,搭配一件淺色針織開衫,清新溫婉,恰到好處。她甚至細心地向徐卓遠詢問了徐父徐母大致的喜好,準備了得體的見麵禮——一套品相上好的茶葉給徐父,一方真絲繡帕給徐母,不算貴重,卻足見用心。
    她的這份鄭重與從容,讓徐卓遠心中悸動不已。他看著她細致準備的模樣,仿佛看到了未來她與他共同麵對更多人生場景的縮影。他伸出手,緊緊握住她的,低聲道:“別緊張,一切有我。”
    封瑤回握住他,笑容溫靜而有力:“我不緊張。我隻是想讓他們知道,站在你身邊的人,值得。”
    周末傍晚,徐卓遠駕車帶著封瑤駛向那個位於城西、環境清幽的別墅區。越是接近,前世一些模糊而不安的記憶碎片便隱隱浮現——那是她從未被正式邀請踏入的領域,象征著疏離與高高在上的審視。但這一次,當她看著車窗外漸次亮起的溫暖燈火,以及身邊駕駛人沉穩的側影,心中那片小小的陰霾很快被堅定的光芒驅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徐家的別墅低調而雅致。他們抵達時,客廳裏已隱約傳來談話聲。徐卓遠輕輕握了握封瑤的手,然後推開了門。
    客廳內,徐父正與一位氣質儒雅的中年男子方父)坐在沙發上品茶,徐母則陪著一位衣著時尚、妝容精致的年輕女孩方婧)在落地窗邊欣賞一盆蘭花。聽到動靜,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了過來。
    方婧的目光尤其直接,帶著毫不掩飾的打量,從封瑤的頭發絲掃到鞋尖,那雙漂亮的眼睛裏,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審視和比較。
    “爸,媽,方叔叔,”徐卓遠神色自若地打招呼,然後側身,將封瑤輕輕引至身前,聲音清晰而穩定,“這是封瑤。”
    封瑤適時地上前一步,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微笑,不卑不亢地微微躬身:“伯父,伯母,方叔叔,你們好。打擾了。”她的聲音清亮悅耳,姿態落落大方,沒有絲毫怯場。
    徐父放下茶杯,目光在封瑤身上停留片刻,相較於電話裏的模糊印象,眼前這個女孩的沉靜氣質讓他眼底閃過一絲訝異,他點了點頭,語氣還算溫和:“來了,坐吧。”
    徐母也走了過來,她保養得宜的臉上帶著社交式的微笑,接過封瑤遞上的禮物時,客氣地道了謝,但那份客氣中,帶著一種天然的疏離感。
    最耐人尋味的是方婧。她踩著高跟鞋走近,笑容明媚,話語卻像裹著蜜糖的細針:“這就是封瑤學姐吧?總聽徐伯伯和卓遠哥提起你,說你特別厲害,拿了區域賽的金獎呢!真是沒想到,學姐不僅能力強,長得也這麽溫柔漂亮。”她說著,目光似是無意地瞟向徐卓遠,語氣親昵,“卓遠哥,你藏得可夠深的呀。”
    這話聽著是誇獎,實則暗藏機鋒,隱隱將封瑤定位為一個“意外”和“被隱藏”的存在。
    若在前世,封瑤或許會因這隱含的比較和微妙的態度而瞬間自卑退縮,但此刻,她隻是保持著得體的微笑,迎上方婧的目光,語氣平和坦然:“方婧學妹過獎了。金獎是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卓遠他在項目裏給了我們很多關鍵指導,能和他一起學習、進步,是我的幸運。”
    她四兩撥千斤,不僅謙遜地回應了誇獎,更自然而然地將徐卓遠拉入同一陣營,強調了彼此是“一起學習、進步”的關係,巧妙地化解了那份被刻意營造出的疏離感。
    徐卓遠適時地接話,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肯定:“封瑤的‘動態情緒權重’構想是項目核心,李院士也讚譽有加。她的能力和潛力,有目共睹。”他說話時,目光始終落在封瑤身上,那份維護與認可,清晰無比。
    徐父聞言,眼中若有所思。徐母臉上的笑容則微微頓了頓,重新打量了封瑤一眼。
    方婧臉上的笑容僵硬了一瞬,隨即又恢複如常,隻是不再試圖將話題圍繞在封瑤身上,轉而和徐母聊起了最近的時尚潮流。
    接下來的晚餐,氣氛表麵上算是和諧。封瑤舉止得體,用餐禮儀無可挑剔。在長輩問話時,她回答清晰有條理,談及自己的專業和項目時,眼神清亮,言語間透露出紮實的功底和清晰的思考,既不誇誇其談,也不畏縮怯懦。當話題轉到她不熟悉的領域時,她便安靜傾聽,偶爾點頭微笑,姿態從容。
    徐父偶爾會問徐卓遠幾句學業和未來規劃,徐卓遠的回答簡潔而有力。他說話時,會不時自然地給封瑤布菜,動作熟稔而體貼,這些小細節,無聲卻堅定地表明著他的態度。
    晚餐後,徐父將徐卓遠叫到書房,似乎有事要談。客廳裏,隻剩下封瑤、徐母和方婧。
    方婧似乎找到了機會,笑著看向封瑤,語氣帶著幾分好奇:“封瑤學姐,聽說你家裏是開小吃店的?真羨慕你,生活一定很多姿多彩,不像我們,整天被拘著學這學那,挺沒意思的。”
    這話語中的優越感和隱隱的刺探,幾乎不加掩飾。徐母也端起茶杯,看似隨意,實則關注著封瑤的反應。
    封瑤心中微哂,麵上卻依舊溫婉,她抬起眼,目光清澈地看向方婧,聲音柔和卻帶著力量:“是啊,我父母經營著一家小店,雖然忙碌,但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生活,我覺得很踏實,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堅韌和樂觀。至於學習,”她微微一笑,“無論是課堂知識還是生活實踐,隻要能讓人成長,都有其價值。就像方婧學妹精通金融時尚,我在專業領域努力深耕,我們隻是在不同的道路上,追尋各自的價值而已,談不上誰更精彩。”
    她不回避自己的出身,反而將其轉化為一種正向的品質,同時不卑不亢地肯定了自我道路的價值,將對方隱含的貶低巧妙化解。
    徐母看著封瑤,眼中第一次露出了些許真正的訝異和思索。這個女孩,似乎和她之前想象的,不太一樣。她身上沒有那種小家子氣的畏縮,也沒有急功近利的討好,有的是一種內核穩定的從容與通透。
    這時,徐卓遠和徐父從書房出來。徐卓遠徑直走到封瑤身邊,自然地牽起她的手,對徐母和方婧道:“時間不早了,明天還有課,我送封瑤回學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徐父點了點頭,對封瑤道:“嗯,路上小心。以後有空,可以和卓遠常回來。”
    這句話,雖平淡,卻無疑是一種初步的接納。
    離開徐家別墅,坐進車裏,夜晚微涼的空氣讓人精神一振。徐卓遠沒有立刻發動車子,而是側過身,深深地看著封瑤,眼中是毫不掩飾的讚賞與驕傲:“今晚,你表現得非常好。”
    封瑤靠坐在椅背上,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臉上才露出一絲屬於這個年齡女孩的、帶著點俏皮的疲憊,笑道:“比寫論文還耗神些。不過,”她轉頭看他,眼中星光點點,“總算沒有給你丟臉。”
    “你從來都不會給我丟臉。”徐卓遠握住她的手,語氣鄭重,“封瑤,是你讓我看到了更好的可能性。”是她的出現,她的堅韌與蛻變,照亮了他原本按部就班、略顯清冷的人生軌跡。
    車子平穩地行駛在回校的路上。封瑤望著窗外流轉的燈火,心中一片寧靜與滿足。學術的高峰,她正在穩步攀登;他世界的門檻,她已憑借自己的力量,坦然邁入。
    這一次,他們的奔赴是雙向的。她在努力走向他,而他,始終在她身邊,為她披荊斬棘,也為她照亮前路。成長的陣痛、外界的審視,都無法再讓她退縮。因為她知道,內核的力量,源於自身的強大,也源於身後那雙永遠支撐著她的、溫暖而堅定的手。
    喜歡重回校園開啟逆襲人生請大家收藏:()重回校園開啟逆襲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