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封瑤挑戰學術高峰
字數:5929 加入書籤
第六十七章 封瑤挑戰學術高峰
區域賽金獎的榮光,如同一層溫暖而透亮的蜜色糖衣,均勻地包裹著“星橋”團隊的每一位成員。校園裏,那些曾經投向封瑤的探究與揣測目光,如今已被由衷的欽佩與欣賞所取代。論壇裏偶爾還會泛起一絲酸澀的漣漪,但很快便消失在更多真誠的祝賀聲中。封瑤走在熟悉的林蔭道上,腳步是前所未有的輕快與堅定。她享受著這來之不易的平靜與認可,像久旱逢甘霖的植株,努力汲取著這份滋養。但她的內心比任何人都清楚,這絕非終點,甚至不是途中驛站,而僅僅是一道通往更廣闊天地的門扉,門後,是嶄新的、也更嚴酷的挑戰。
《人工智能前沿》的邀約,像一顆投入心湖的巨石,激起的漣漪遠比金獎帶來的波瀾更深、更廣。最初的興奮與激動如潮水般退去後,裸露出的便是巨大的壓力礁石。她反複摩挲著那張記錄了編輯部聯係方式的便簽,紙張的邊緣幾乎要被她的指尖磨平。腦海中,兩個聲音在激烈交鋒。
前世,她蜷縮在自我構建的脆弱殼裏,連在課堂上的公開發言都會緊張得聲音發顫,掌心沁滿冷汗。像《人工智能前沿》這樣的頂級期刊,對她而言是存在於另一個維度的星辰,連仰望都覺得光芒刺眼,不敢奢望。而今,這顆星辰竟然主動向她投來了微光,帶著不容置疑的肯定,也攜著沉甸甸的、幾乎讓她喘不過氣的期望。
她渴望獨自完成這次挑戰。這不僅僅是為了向外界證明自己,更像是一場精心準備的儀式,一場與過去那個自卑、怯懦、永遠躲在角落裏的靈魂徹底告別的獻祭。她想看看,剝離了“星橋”團隊的光環,脫離了徐卓遠這位“學神”的保駕護航,僅憑自己重生後拚命積累的知識、努力拓寬的眼界和一點點磨礪出的堅韌心性,她究竟能走多遠,能攀登到怎樣的高度。
然而,學術論文的嚴謹性與理論深度,遠非一場比賽的應用型陳述稿可以比擬。當她真正沉下心來,紮進學校圖書館那浩瀚的文獻海洋中時,才更深刻地意識到其中的艱難。“動態情緒權重因子”這個概念,在區域賽的應用場景中展現了其巧妙的潛力和不錯的現場效果,但要將其上升到足以被頂級期刊認可的理論高度,需要更堅實的數學建模作為骨架,更龐大、更精細的數據作為血肉,以及更嚴格、可複現的實驗驗證作為基石。一連幾天,她像上了發條的陀螺,埋首於圖書館那被書本包圍的卡座裏,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連午飯都隻能用幹硬的麵包草草應付。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推導公式和靈感碎片,但關鍵的突破點卻始終如霧裏看花,捉摸不定。
徐卓遠將她的忙碌、她眼下淡淡的青黑,以及她偶爾對著窗外凝眉思索的怔忪神情盡收眼底。他大致猜到了她在為什麽事煩惱——那天她接到電話時,眼中瞬間迸發出的、如同孩童見到漫天煙花般的光彩,以及隨後迅速陷入沉思、眉宇間染上輕愁的模樣,他都清晰地看在眼裏。他沒有急於詢問,更不曾試圖幹涉。他了解她內心那份不容觸碰的驕傲與堅持。於是,他用他自己的方式,沉默而堅定地扮演著守望者的角色。他會“恰好”在她忘記飯點時,帶著她喜歡的、還冒著熱氣的餐點出現在圖書館門口;會在她深夜拖著疲憊身軀從圖書館返回時,提前熱好一杯溫潤安神的牛奶,靜靜放在她宿舍樓下的宿管阿姨那裏;會在她偶爾交談中流露出迷茫與疲憊時,不著痕跡地轉移話題,牽起她的手,在夜色籠罩的操場上漫步,說些無關緊要的閑話,隻為讓她緊繃的神經能暫時鬆弛。
他知道,她需要這片獨自翱翔、證明自我的天空。而他,願意做那個永遠亮著燈塔、隨時準備接納她的港灣,確保她不會在追尋星辰的途中,因迷失方向或遭遇風雨而折翼。
這天晚上,封瑤正對著一堆複雜得令人頭暈目眩的數學模型公式苦戰,感覺太陽穴都在突突直跳,手機屏幕適時地亮起,是徐卓遠的消息:「下樓,帶你去個地方,換換腦子。」
封瑤揉了揉酸澀至極的眼睛,沒有多問,一種莫名的信任讓她順從地披上外套下了樓。徐卓遠就站在宿舍樓前那棵正值花期的桂花樹下,夜風拂過,帶來清甜馥鬱的香氣,他手中拿著一個看似普通的淺灰色文件夾。
“去哪裏?”封瑤仰起臉,好奇地問,聲音裏帶著熬夜後的微啞。
“一個能讓你放鬆,也許還能找到點靈感的地方。”徐卓遠牽起她微涼的手,語氣溫和而篤定,掌心傳來的溫度悄然驅散了她心頭的些許煩躁。
他帶她來到了學校實驗樓頂層的天台。這裏平時少有人來,略顯空曠,但視野卻極佳,可以俯瞰大半個校園的燈火在夜色中閃爍,如同跌落人間的星辰;抬頭望去,則是無垠的浩瀚星空,銀河淺淡的光帶橫亙天際,神秘而壯麗。
“怎麽樣,這裏是不是比圖書館那方寸天地更開闊?”徐卓遠倚在冰涼的水泥欄杆上,微笑著看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封瑤深吸一口微涼而清新的空氣,胸腔中積壓多日的滯澀煩悶似乎真的被這廣闊的天地稀釋了不少。她看著遠處蜿蜒的路燈勾勒出校園的輪廓,宛如一條地上的星河。“謝謝你,卓遠。”她輕聲說,話語中滿是了然與感激。她知道,他總能精準地捕捉到她的情緒需求。
徐卓遠將手中的文件夾遞給她:“看看這個。”
封瑤疑惑地打開,裏麵並不是她預想中的、可以直接套用的資料或答案,而是一些精心篩選、打印出來的關於情感計算和權重模型最新研究方向的綜述性文章摘要,以及幾位國內外該領域極具影響力的知名學者的公開課鏈接和參考書目清單。更讓她心動的是,每一條信息後麵,都附有徐卓遠用挺拔字跡寫下的簡潔清晰的批注,一針見血地點明了可能對她有啟發的關鍵點,或是提出了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我沒有幹涉你論文具體內容的意思,”徐卓遠的聲音在夜風的包裹下,格外清晰而沉穩,“這些隻是路徑指示牌,或許能幫你看清當前領域的地圖,減少一些摸索的時間。但具體的探索路線,每一座山峰的攀登,都需要你自己用腳步去丈量。至少,希望這些能讓你少走一些彎路,節省些精力。”
封瑤握著那薄薄幾頁紙卻重若千鈞的文件夾,指尖微微顫抖。他沒有替她走路,甚至沒有攙扶她,卻細心地為她清除了路障,點亮了沿途的燈,補充了行囊裏的補給。這種深刻理解並尊重她獨立性、卻又在細節處無微不至的守護,讓她喉頭哽咽,眼眶不受控製地發熱。前世今生,顛沛坎坷,從未有人如此懂她,如此珍視她內心那份看似不切實際的夢想與成長中必然的掙紮。
“我……我確實遇到了瓶頸。”封瑤終於開口,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將這幾日獨自承受的困惑和盤托出,“理論深化比我想象的難太多了,我感覺自己的數學基礎和對前沿理論的把握,還遠遠不夠支撐起一篇能入《人工智能前沿》法眼的高質量論文。有些地方,我感覺已經觸碰到了天花板。”
“這很正常,甚至可以說是必經之路。”徐卓遠語氣平和,沒有絲毫意外,仿佛早已預料,“從一個閃爍著靈感火花的創新點,到一篇邏輯嚴密、論證紮實的學術論文,本就是一次痛苦的蛻變和升華。感到困難,說明你正走在正確的、陡峭的上坡路上,而非在平坦的原地踏步。”他頓了頓,側過頭,目光深邃地看向她,“封瑤,記得周明教授嗎?他在情緒計算和多模態人機交互領域深耕多年,學術造詣深厚,而且為人正派,提攜後進。或許,你可以嚐試向他請教。他不是會直接給你答案的人,但他絕對是最好的引路人,能幫你撥開迷霧,找到正確的方向。”
一語點醒夢中人。封瑤豁然開朗,眼中重新燃起近乎熄滅的光芒。是啊,她怎麽忘了這位學識淵博、治學嚴謹,且從項目初期就一直對他們“星橋”團隊抱持著真誠鼓勵和關注態度的長者!周教授幾次旁聽他們的討論,提出的問題都切中要害,給了他們很多啟發。“我明白了!”她語氣中帶著振奮,“我明天就去請教周教授!”
就在這時,徐卓遠的手機不合時宜地震動起來,打破了天台上的寧靜。他看了一眼來電顯示,眉頭幾不可查地蹙了一下,眼底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但還是很快接了起來。
“父親。”他的聲音恢複了平日裏的沉穩,聽不出太多波瀾。
電話那頭,徐父的聲音比上次通話時似乎更加清晰,語氣中也帶上了一絲不易察覺的、近乎溫和的語調:“卓遠,沒打擾你休息吧?”
“沒有,您請講。”
“嗯。李院士今天下午和我通了個電話,”徐父的話讓徐卓遠和一旁隱約能聽到聲音的封瑤都微微一愣,“他特意提到了你們那個‘星橋’項目,尤其是封瑤那個女同學提出的‘動態情緒權重’概念,說很有靈性,不是空中樓閣,理論基礎也打得比較牢靠。李院士的為人你知道,嚴謹得近乎苛刻,他很少這麽直接地誇獎年輕人。”
徐卓遠看了一眼身旁瞬間屏住呼吸的封瑤,眼中帶著與有榮焉的溫暖笑意,對著電話沉穩回應:“是封瑤她自己足夠努力,也確實在這方麵很有天賦。我們團隊隻是提供了支持。”
“嗯。”徐父在電話那頭沉吟片刻,似乎在斟酌詞句,隨後忽然問道,“你們最近課業忙嗎?下周末家裏有個小範圍的聚會,你方叔叔一家也會來,他女兒方婧,你還記得吧?小時候常來家裏玩,和你一起學過鋼琴的。如果方便……你可以帶封同學一起回來吃個便飯。”
這話一出,連一貫喜怒不形於色的徐卓遠都感到了明顯的意外。父親口中的“方叔叔”是集團重要的商業夥伴,家裏的此類聚會向來帶有一定的社交屬性和潛台詞。如此明確地主動邀請封瑤,這已不僅僅是認可她在學術上的能力,更是一種試圖將她納入自身家庭社交圈的明確信號。這意味著徐家,至少是徐父本人,開始真正正視並願意接納她的存在,而不僅僅是一個模糊的、“兒子比較在意的女同學”的概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徐卓遠沒有立刻回答,而是下意識地看向身邊的封瑤,用眼神傳遞著詢問與確認。
封瑤離得近,電話內容聽了個大概,心中亦是波瀾起伏,難以平靜。她清楚地明白這個看似隨意的“便飯”邀請背後所蘊含的分量。這不再是簡單的同學間的往來,而是正式涉足徐卓遠的家庭領域,那個在她前世零碎記憶和今生隱約感知中,門檻極高、關係複雜、甚至可能對她這樣背景的女孩抱有固有偏見的家庭。一絲本能的緊張如冰線般掠過心頭,但隨之湧起的,更多的是破釜沉舟般的堅定。
她迎上徐卓遠探詢的目光,沒有絲毫猶豫,用力而清晰地輕輕點了點頭。既然決定要和他並肩前行,跨越前世未能逾越的鴻溝,那麽這些遲早都要麵對。重生一次,她連命運都敢抗爭,又怎會畏懼一個家庭的審視?無論是學術的巍峨殿堂,還是他身後那個看似壁壘森嚴的家,她都要憑自己的努力、智慧與真誠,堂堂正正地走進去,並且,穩穩地站住腳。
徐卓遠得到她肯定的回應,心中一定,對著電話平靜地說:“好的,父親。我和封瑤確認一下周末的安排,稍後給您回複。”
掛斷電話,天台上陷入短暫的寂靜。隻有夜風拂過衣角的細微聲響,以及遠處城市隱約傳來的、如同背景音般的嗡鳴。星空之下,兩人對視著,都能從彼此眼中看到那複雜翻湧的情愫——有麵對未知挑戰的凝重與審視,有對即將踏入新領域的思量,但更多的,是源於彼此信任與陪伴的、那種可以共同麵對任何風雨的篤定。
“怕嗎?”徐卓遠輕聲問,伸手,極其自然地幫她理了理被風吹亂的幾縷發絲,動作輕柔。
封瑤搖搖頭,唇角揚起一抹溫柔而自信的弧度,映著星輝的眼眸亮得驚人:“有你在,還有什麽是可怕的呢?”她頓了頓,低頭看向手中那個承載著無聲支持的文件夾,又抬起頭,望向遠處那片由無數燈火構成的、溫暖而充滿生機的璀璨“星河”,“論文,我要寫,而且要寫得漂亮。你家的宴會,我也要去,而且要坦蕩從容。無論是學術的崇高殿堂,還是你家的客廳,我都要憑自己的努力和能力,一步一步地走進去,然後,穩穩地站住了。”
她的聲音不大,卻像初春破冰的溪流,帶著一種不可阻擋的、破土而出的力量。曾經的軟肋,已在愛與堅韌的烈焰中反複淬煉,化作保護她前行的最堅硬的鎧甲;而曾經依賴的鎧甲徐卓遠的庇護),如今也內化為了讓她敢於獨自翱翔、搏擊長空的底氣與後盾。親情與愛情的雙向奔赴,自我接納與成長的不斷淬煉,正在將這個曾經脆弱卑微的靈魂,一點點塑造得更加強大、更加完整、更加光芒初綻。
喜歡重回校園開啟逆襲人生請大家收藏:()重回校園開啟逆襲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