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景國禦前會議

字數:5394   加入書籤

A+A-


    俗語言:“立春雨綿綿,九九倒春寒。”
    京都城籠罩在陰冷的雨霧中,街道上行人稀少,巡城的衛兵踏著泥濘,穿過一座座坊市。
    天色微明之時,太極殿外,尚書左仆射賈謐身著紫金官袍,玉帶纏腰,率領六曹官員等候。
    六曹百官恭順的站在簷外,任由細雨浸透衣裳。
    雨霧中一道素色人影徐行而來。
    那人一襲黑麻衣,手持竹傘,等那人走到雨簷下,賈謐笑道:“柳先生貴為祭靈司司主,卻侍從不帶,轎子也不乘,自己巴巴地冒雨走來?好清貧!”
    祭靈司司主柳玄霰抬傘,露出一張清臒的臉:“雨小路不遠,何必帶人?”
    賈謐道:“那也不必穿的如此寒酸,我府裏有不少好衣服,改日派人給你送去。”
    柳玄霰隻淡淡回了句:“禮莫大於喪,家師喪期未過,不應著華裳。”
    賈謐不好再說什麽。柳玄霰的師傅是祭靈司大祭司,也是當今皇上的祖輩。他清清嗓子,問:“那幾個老家夥商量出來結果沒有?”
    柳玄霰沒有回答,閉目養神。
    太極殿外,細雨未歇,緊接著尚書令,丞相司馬威走來,身後跟著奉天司司主顧九方和鎮蠱堂司長祝夜山。
    按常理,司馬威以尚書令之職統轄群臣,本應是賈謐的頂頭上司。
    然而新皇遷都後,朝廷改製,增設吏、兵、戶、禮、刑、工六曹,由尚書左仆射為首,逐漸取代九卿的職能,成為行政核心。
    所以名義上,司馬威位極人臣;實則,他這個丞相之位不過是虛銜而已,實權都在賈謐手中攥著。
    賈謐嘴角微揚,扭頭與六曹侍郎說笑。
    待司馬威走到雨簷,賈謐探出一隻手,接著雨水:“丞相,春雨貴如油,今年又是一片豐收景象啊。”
    司馬威道:“但願吧。”
    顧九方道:“等荀司主趕來,賈大人再說這話不遲。”
    賈謐剛要駁斥,就見霧蒙蒙中,風信堂司長澹台塵攙扶著一位拄拐的白胡老者,緩緩而來。
    賈謐使個眼色,侍從立刻抱著羅傘跑過去擋雨。
    那拄拐老者正是演化司司主——荀蒼。
    荀蒼一把將傘打倒,衝著賈謐喊道:“這傘擋得住雨,可擋不住心寒!”
    賈謐壓低聲音咒罵:“不識趣的老家夥。”
    荀蒼甩開風信堂司長澹台塵的手,顫巍巍踏上台階,枯瘦的手指撕下門上貼的“宜春“二字。
    “荀司主,希望今天能有個結果。”賈謐道。
    “哼,半個月前議事,你們就說上計簿有誤。這次老夫親自帶著風信堂司衛,走遍各州核驗。”荀蒼掏出懷中油紙包裹的賬冊:“白紙黑字,你們還敢不認?”
    所謂上計簿是風信堂向朝廷匯報的統計報告,其中包括財政收支、人口、土地等數據。
    賈謐對上荀蒼灼人的目光,淡淡道:“認不認在天意,我們這些做臣子的,無權論斷。”
    悠揚的鍾聲驟然響起,沉重的殿門在雨幕中打開。
    金鑾殿內燭火搖曳,禦座上的帝王木然端坐,龍座後的珠簾,隱約可見一名女子的輪廓。
    京營節度使皇甫合,帶甲士走來:“諸位大人,請入殿議事。”
    賈謐率先進殿,六曹官員緊隨其後,烏壓壓的人群,將荀蒼和澹台塵擠到一旁。
    荀蒼拄著拐杖,挺直脊背,神色倔強。
    顧九方上來攙扶他:“老哥,您這身子骨跟他們較什麽勁。”
    荀蒼道:“老夫倒要看看,今天他們麵對白紙黑字,還如何狡辯!”
    太極殿內,炭火熊熊,溫暖如春,景國本年最後一次禦前會議即將舉行。
    按大燧製度,演化司位於三司之首,禦前是要賜座的。荀蒼等待半晌,見天家沒有賜座,眼珠掃過那道垂簾,頓時心涼半截。
    果然,還沒等他開口,賈謐上前一步,竟也掏出一本上計簿,朗聲奏道:“太後、陛下,自四月大旱以來,我朝共征祭童五千,皆自願獻身,以祈國泰民安。承蒙‘蠱神’庇佑,這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如今市井糧價,鬥米僅值三十文,比之大燧盛世,還要低廉。
    此皆乃陛下仁德,太後垂拱之功,實乃千古未有之盛世!”
    殿內群臣紛紛附和,讚頌之聲不絕。
    荀蒼猛地以拐杖頓地,厲聲喝道:“荒謬!”
    殿內驟然一靜。賈謐挑眉:“荀司主,何出此言?”
    荀蒼掏出賬冊,手指因憤怒而顫抖:“老臣走遍各州,親眼所見——所謂‘自願祭品’,實則是強征孩童,逼得百姓家破人亡!至於糧價,太平地區,一鬥粟已高達五百三十文,叛亂地區更是有價無市,餓殍遍地。”
    賈謐故意輕笑一聲,顯得格外刺耳:“哪來的叛亂?荀司主誇大其詞,不過就是幾個小蟊賊而已。”
    簾後,太後賈鳳指尖輕輕一扯,絲線牽動,鐵鉤紮進皇帝司馬仲的皮肉。
    憨傻的司馬仲渾身一顫,機械性地開口:“朕不通政務,還請太後裁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賈鳳淡淡道:“將簿子呈上來。”
    侍從接過賈謐和荀蒼的奏本,恭敬遞入珠簾之後。
    太後賈鳳先翻看賈謐的上計簿,唇角微不可察地揚起,顯然十分滿意。待她展開荀蒼那本賬冊時,眉頭不由緊皺。
    “荀卿年逾古稀,仍不辭辛勞,親自核驗,實乃國之棟梁。”賈鳳道。
    “太後聖明。”荀蒼深深一揖。
    不料,賈鳳話鋒一轉:“不過,朝堂議事,講究的是證據確鑿。荀愛卿的奏本既然與賈卿的勘驗結果有出入,何不當眾宣讀,請諸位愛卿一同參詳。”
    太後示意身旁的男寵高子微。
    高子微捧起荀蒼的奏本,朗聲宣讀:
    臣奉旨巡視景國各州,遍曆豫、兗、青、徐諸州,所見民生凋敝,吏治腐敗,今據實陳奏,伏乞聖鑒。太平州郡,如潁川、陳留、彭城等地,鬥米百文,市井蕭條。更有官倉虛報存糧十萬石,實則黴爛過半,商賈囤積居奇,民戶十室九空,樹皮草根掘盡。
    南方各州士紳與郡守勾結,大肆兼並土地,已成常態……戰亂之地,如西京附近州縣,自祭祀‘蠱神’以來,糧道斷絕,大旱後又起大疫,官府不施藥,反以關城封鎖,焚村以絕瘟,幸存者聚集,又名乞活軍,在西北一帶作亂。
    蠱神祭,如荊州一帶:去歲四月,征“祭童“八百,言稱自願,抽簽選取,實則為強掠貧家子女……臨淄等地,祭祀蠱神後依舊是大旱不停,麥苗尺許,枯焦若燎,本年幾乎是顆粒無收。
    伏請陛下:罷淫祀、釋童俘、懲貪官、速賑濟。”
    荀蒼歎道:“朝堂諸公所賀盛世,老臣不敢苟同,隻得唯以死諫!”
    銅漏滴答,殿內死寂。
    賈謐側首看向六曹侍郎:“荀老說的可是真的?”
    六曹侍郎出列,伏地高呼:“回太後,各州上計簿皆經我等複核,絕無虛報!所謂‘餓殍遍地’‘強征祭童’,隻是小部分地區。荀司主所言誇大,純屬危言聳聽之詞!”
    賈謐滿意頷首,目光又轉向風信堂司長澹台塵:“澹台大人,你親自核驗過各州,荀老所言可有依據?”
    澹台塵道:“荀司主所記確有其事。”
    賈謐眯起眼:“哦?”
    澹台塵額頭沁汗,急忙補充:“但僅是局部所見,不可一概而論!譬如潁川糧價雖高,可洛陽、長安等地米價平穩;荊州祭童一事,也僅是少數巫祝借機斂財,非朝廷本意。”
    “澹台塵!!”
    荀蒼怒喝一聲:“你隨老夫親赴各州,親眼所見餓殍塞道、孩童被擄,如今竟敢朝堂改口!”
    澹台塵歎口氣,目光看向丞相司馬威。
    丞相司馬威緩步出列:“朝堂議事,何必動怒?荀司主忠直,澹台司長謹慎,皆是為國考量。不如這樣,由老夫再遣欽差核查,若真有貪腐害民之事,嚴懲不貸,也好還天下一個明白。”
    賈鳳在簾後:“丞相老成謀國,就依此議。”
    賈謐道:“臣推薦六曹各出一人,去各州巡視。”
    司馬威道:“老臣推薦祝夜山為欽差,巡視各州。”
    賈鳳沒有表態,隻是說再議。
    荀蒼掃過滿朝朱紫,皆為黨爭之人。
    澹台塵受到脅迫、司馬威和稀泥,連顧九方也不願為他說句公道話。而那柳玄霰更是唇角噙著笑,像在觀賞一出猴戲。
    荀蒼仰頭,見憨傻的皇帝,如木頭般坐在高高的龍椅上,喉中迸出三聲慘笑,拐杖鬆手,老軀栽倒,官帽滾落,散開滿頭亂發。
    賈謐道:“荀司主老了,老了。”
    賈鳳道:“來人,扶荀卿去太醫院靜養。”
    喜歡蠱道無常請大家收藏:()蠱道無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