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太初歲序
字數:4367 加入書籤
良久,‘蜂巢’內傳來聲音:“明經…明經…明經。”
蜂巢轟然碎裂,無數字符虛影如雨灑落,一個身著儒袍,頭戴高冠,須發半白的消瘦男子虛影,緩步走出。
崔玉突然跪道:“師叔!您還記得我嗎?”
男子的虛影微微晃動,空洞的目光掃過崔玉,卻最終落在李逋身上。
他開口時,聲音像是從宇宙盡頭傳來:“佛說有因才有果,而我觀三千道,皆如無根之水。此方世界,字無演化,道無蹤跡,為何?”
李逋無法回答,但他其實也有同樣的感受。
就拿頡文縣舉例子,封建王朝的製度都是逐步試錯,不斷改進的。如今孝廉製還在盛行,怎會突然半截蹦出科舉製。這讓他想到一個可怕的可能——或許這個世界根本沒有所謂的發展。
就像一座憑空出現的高塔,沒有地基承載,隻見文明的磚石憑空堆砌,卻不見黏合的砂漿。文字自太初時便凝固成完美的符號體,永恒不變。無萬物皆流的演化,在這裏沒有出現。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既無質料因的累積,亦無形式因的蛻變中所誕生的天地,隻有兩種可能。
……
“溯源者,必遭天罰!”那男子虛影突然厲聲嗬斥,打斷李逋的沉思。
“前輩究竟是誰?”李逋問。
虛影不答,隻是走到他身邊,抬手點向眉心。
李逋隻覺一道冰涼的氣息衝入神識空間,連接元神,仿佛有無數眼眸在翻閱自己的記憶。
問蠱如同一隻被侵犯領地的雄獅,不停向它咆哮。
“原來如此。”那男子虛影輕撫元神:“既來之,則安之。”
等待李逋反應過來,那虛影已經走遠。
“師叔留步!”崔玉喊道。
“執念散,明經死,文侯亡,斬情滅欲,吾隨武王,神化太序,庇護一方!”男子虛影化作點點熒光開始消散。隨著最後一個字落下,虛影消散的地方,留下一團瑩白如玉的物質,懸浮在半空中。
在那團物質裏,能看到一隻蠱蟲和一枚刻著‘儒’字的潔白玉簡,正在緩緩融合。
王猛激動得渾身顫抖,連聲音都變了調:“傳說十二轉巔峰蠱蟲融合大道玉簡,可通過無我劫,誕生出太初歲序!原來傳說都是真的!”
李逋一臉懵,但仍裝著聽懂的樣子:“說的對,說得對。”
崔玉茫然的看向他:“你知道?”
李逋咳嗽幾聲,王猛解釋道:“所謂‘太初歲序’乃是數師夢寐以求的境界。此境無欲無求,是元神趨於絕對理性的產物,一旦達到此境,便可神融於大地,連接龍脈,調控方圓千裏內的風雨旱澇。”
他激動的咽咽口水:“簡直而言,一方土地下隻要存在太初歲序,可永保風調雨順。”
崔玉聽完,震驚不已。
李逋拍拍他的肩膀:“書到用時方恨少,小玉兒,你這碗水還淺著那。”
崔玉斜他一眼:“沒吃夠腦瓜崩?”
李逋忙捂著腦袋,退後幾步。
崔玉道:“蠱修跨入十三轉,一縷魂靈融‘天道’,受蠱神轄製。我曾聽師傅提到過,明經師叔一直不願走這條路。沒想到他竟會選擇化身為太初歲序。”
杜長纓問:“那這些孽獸是怎麽回事?”
王猛解釋:“明經前輩,因執念所誤,元神遲遲無法融合道簡。而蠱蟲是欲望的產物,自然不甘心供‘理智’驅使,不斷反抗下,怨念汙染周圍的蟲豸,這才孕育出嗜血的孽獸。”
李逋撓頭:“可這些孽獸為何會‘保佑’頡文縣十幾載風調雨順?它們索要祭品有何用?”
崔玉說:“文侯蠱增強力量,需食‘聰慧腦’,這點不奇怪。至於為什麽‘保佑’頡文縣,也很好解釋,蠱蟲謹遵交易之道,不受‘嗟來之食’。”
李逋點點頭,他記得趙臣好像也說過類似的話。
幾人屏息凝神,靜靜注視著太初歲序融合完畢,又在空中緩緩展開。那團白色的物質,如同活物般舒展、蠕動、收縮,每一次脈動都引得周圍地氣隨之起伏。
約莫半個時辰後,光芒漸斂,一根瑩白的觸須探出,卷著一方青玉盒遞到李逋麵前。
玉盒上有幾行小字:謝小友助我破除執念,無他物可贈,僅以此物聊表心意——侯明經絕筆。
李逋剛打開盒蓋,隻見盒中靜靜躺著一枚巴掌大的白玉龜甲,甲背上刻著《明經靈符錄》五字。
見崔玉腦袋湊過來,李逋忙合上玉盒藏在身後。
“看什麽看?”
“十枚萬蠱金丹,賣不賣?”
“一百枚都不賣!”
“一百枚就一百枚!”崔玉立刻答應。
李逋喉結滾動,正猶豫間,林疾突然撲上來抱住他的大腿:“姐夫給我吧!我給您當牛做馬!”
想了想,李逋還是把玉盒遞給林疾。
王猛在旁教他如何使用:“先取出龜甲,滴血認主。”
林疾忙咬破指尖,將血珠落在龜甲上的刹那,他腰間那柄青銅書刀自動飛出,在龜甲正中劃出一道金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甲殼應聲而裂,一道道玄奧的符籙圖像如群鳥歸巢般湧入少年眉心。
崔玉痛心道:“明經師叔畢生鑽研的靈符集,竟便宜這個小混蛋!”
林疾盤坐入定,漂浮在上空的太初歲序,竟自斷一絲觸須,緩緩飄入他的天靈中。就在眾人驚愕之際,整個山洞開始劇烈震顫,碎石簌簌落下。
“快走!”
崔玉背生蟬翼,帶著幾人倉皇衝出墨池,順手抄起還在抄起昏迷不醒的狀元、榜眼、探花三人逃至山腳下。當他們回頭望時,隻見巍峨的鳥羽山竟如流沙般緩緩下沉,轉眼間化作一片平坦的地麵,仿佛這裏從未出現過山峰。
這時,身後突然傳來一聲撕心裂肺的怒喝。
幾人隻見那狀元、榜眼、探花三人跪倒在地,望著沉沒的鳥羽山失聲痛哭。
“你們毀了本縣的氣運!”三人怒斥。
“誰讓你們多管閑事!”縣官侯從善匆匆趕來,臉色鐵青地指著李逋等人。
“以活人祭祀換取風調雨順,終究不是正道。”王猛歎道。
“用我們三人的命換全縣三年豐收,有何不值!“狀元郎猛地抬頭,眼中布滿血絲:“你們這些所謂的上差,怎懂得百姓疾苦!”
崔玉上前一步:“滾,否則死。”
侯從善被這殺氣所懾,隻得悻悻揮手,讓衙役攙扶三位才子離去。
回軍營的路上,李逋不解地問他:“為何不告訴他們真相?”
崔玉撂下四個字:“人心難測。”
李逋不明其意,王猛壓低聲音解釋:“古籍記載,太初歲序食之可長生,久服則輕身成仙。正因如此,世人又稱它為。若消息走漏,又不知要掀起多少腥風血雨。”
正說話間,李逋忽見崔玉凝神眺望。遠處有一騎烽火,正向他們疾馳而來:“報!河間王送四王子回國途中,遭遇刺殺,生死不明!”
喜歡蠱道無常請大家收藏:()蠱道無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