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才壓群英耀八方1

字數:5968   加入書籤

A+A-


    “是這樣的!”
    終於,省委常委、秘書長何有為似乎想到了措辭,一邊斟酌,一邊回應江振邦的問題:
    “省委考慮到…你呢,不僅是興科集團的董事長,更是…更是這個興寧國企改革的總設計師,興科上劃省屬的分配方案呢,也是你最先提出來的。”
    何有為剛開始還有些磕巴,但逐漸流利起來:“讓你來,最能代表興科的真實想法。至於興寧市那邊,等我們省委有了初步意見,會再找他們溝通的。”
    然後,何有為話鋒一轉,半開玩笑地看著江振邦:“而且我可聽說了,你要給興寧市爭取那麽多股權,主要是因為你自己就是興寧人,想給家鄉多謀點福利。年輕人有這份情懷是好的,但你這麽做,可是給我們省委出難題嘍。”
    都是見過了世麵的大領導,第一時間雖然沒反應過來,但很快也找到了理由。
    並且,攻守易型啦!
    何有為的一句話,就巧妙地消解了江振邦質疑興寧市不來參會的合理性,並把江振邦為興寧爭取利益的行為,定性為“家鄉情懷”和“給組織出難題的不懂事”!
    你個老陰B,私下對我笑嘻嘻,大會上對我搞襲擊!
    “這樣啊。”
    江振邦平靜道:“我提議為興寧市保留30%的股權,確實有您說的那方麵的私心,但是,我負責任的講,這方麵的因素,微乎其微,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江振邦決定開始正式的發起衝鋒號角了!
    而一眾領導們,聽到他的說辭後,紛紛來了興趣,想聽聽這個年輕人怎麽解釋。
    江振邦用一個地抑揚頓挫的語調,情真意切地說道:“或許,我的想法有些天真,我的行為有些自不量力。但是關於興科的股權分配方案上,我是從全省,乃至全國,國企改革的大局,來看待這個問題的!”
    “興寧市的孫書記和劉市長與我想法一致,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領導,肯定比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也考慮到了這個層麵!”
    江振邦掃視一圈,沒人開口,心中冷笑,都是等著讓我多說多錯,好找茬呢是吧?
    索性,他繼續道:“首先,此前興科通過媒體的宣傳,讓全省、全國都知道,興科集團的起死回生,是在興寧市委市政府采取果斷措施、拿出鐵腕反腐的手段、給予堅強領導下的結果。這是我們奉省國企改革的成功典範!”
    “但現在,省裏要把興科上收,僅僅憑借五百畝工業用地與5000萬的低息貸款,一分真金白銀都不出,連30%的股權都不給興寧市留下,外界會怎麽看?關注我們奉省改革進程的媒體會怎麽報道?”
    “更重要的是,如此對待興寧,全省十四個地級市,上百個縣級行政區的幹部們會怎麽想呢?”
    江振邦的語速不快,卻帶著一種層層遞進的壓迫感。
    “確實,都是國有資產,都是國家的,隻是管理方式變了。”
    “但是,其他縣市區的領導,看到這一幕,會不會誤以為;誰積極改革、誰承擔風險,最後成果就與誰無關?”
    “這會不會挫傷其他縣市級政府拯救本地國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他們以後是會選擇等、靠、要,還是像興寧一樣闖、幹、試呢。”
    “這對於在全省範圍內,形成千斤重擔眾人挑的改革局麵是正麵影響多一些,還是負麵影響多一些?”
    “其他縣市區會不會覺得,自己辛辛苦苦搞改革,好不容易盤活了一個企業,眼看企業做大了,結果卻要被上級以一個違背商業邏輯的低廉價格輕飄飄地拿走?”
    “如果他們這麽想了,那他們以後還有沒有動力去啃硬骨頭,去推行傷筋動骨的經濟體製改革?”
    “如果沒有了這個動力,延誤了我們整個奉省老工業基地轉型的關鍵時機,中樞……又會怎麽看待我們奉省的領導班子呢?”
    一連串的反問,讓會議室裏再次鴉雀無聲。
    這些類似的話,在昨天的省委常委會中,也有人提過。
    但沒這麽係統,也沒這麽露骨。
    其次,由江振邦這個當事人,這個被譽為‘國企改革的旗手’‘天才廠長’的年輕人親口說出來,分量和衝擊力截然不同。
    “咳~”
    一直沉默不語的省委組織部長王誌成幹咳一聲,打破了沉默,他扶了扶眼鏡,平靜道:“小江,以你的年齡,你能想這麽遠,很不錯,難怪能寫出縣域經濟報告這樣的雄文。”
    王誌成話鋒一轉:“不過,你的這些顧慮,組織上早有了考慮。對於興寧市領導班子在改革中做出的貢獻,我們一定會肯定和獎勵的。”
    “比如,給孫國強和劉學義同誌破格提拔,給足他們政治上的待遇。其他縣市的幹部看到了,自然也就明白了,隻要肯幹事,能幹成事,組織是不會虧待他們的,這不也是一種動力嗎?”
    江振邦聞言,臉上露出了然的神色,隨即又浮現出一絲遲疑。
    “王部長,我能不能再問個問題……如果說錯了,您可千萬別見怪。”
    “您說的這種方式,是不是,一種用行政手段來解決經濟問題的辦法?這……是不是也違背了我們經濟體製改革,要政企分開、按市場規律辦事的初衷呢?”
    “這種方法,它科學嗎?”
    一擊必殺。
    就算你之前在常委會說我好話,我一樣也要懟你!
    對不起,立場不同而已!
    會議室裏,眾領導麵色不一,但心裏卻對江振邦的問題給問住了。
    說白了,王誌成是在想用官帽子去換股權。
    但這不正是最典型的行政幹預嗎?這不正是改革想要摒棄的東西嗎?
    一時間,幾位剛才還言之鑿鑿的省領導,臉上都有些掛不住了。
    另一位在會議上沒怎麽發言的常務副省長黃毅,此刻也開口了:“對於興科集團管理層和技術骨幹預留30%的股權激勵池,我是讚同的。”
    “我們搞改革,就是要解放生產力,調動人的積極性。興科能有今天,離不開以江振邦同誌為首的這批年輕幹部的敢闖敢幹。給他們激勵,讓他們分享企業發展的紅利,這是應該的,也是必要的。”
    黃毅話鋒一轉,聲音沉穩了幾分:“但是,我們也要看到,興科集團一旦上劃為省屬國企,未來的發展重心,無論是‘小靈通’項目,還是更廣闊的海外市場,都將依托於省一級的平台和資源。
    “從這個角度看,興寧市在未來興科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就無足輕重了,還讓興寧市占據30%的股權,這與它未來的貢獻和責任,是不太匹配的。”
    “我認為呢,興寧不是不能留股權,但30%這個比例…還是有點偏高,最好再降一降。”
    黃毅的態度很明顯,可以給興寧市留股權,但不能這麽高。
    而專職副書記趙國斌,再次開口:“興寧市作為興科集團的誕生地,勞苦功高,這一點誰也不能否認。”
    “但是,興科集團升格為省屬國企,其所有權代表就從縣級政府變更為省級政府,這是國有資產分級管理的基本原則。”
    “如果興寧市依然保留股權,那興科就並存了縣級和省級兩級政府的資產管理權,這權責不清,名不正言不順,未來必然會導致管理上的混亂,與我們政企分開的改革大方向是相悖的。”
    趙國斌說完,省委副書記、奉陽市委書記周學軍;省委常委、濱州市市委書記鄭陽兩個人,繼續照著他這個思路先後發言。
    很明顯,他們還是不死心,想要向江振邦施壓,讓他這個方案的提議者改變分配模式。
    等江振邦這個全國知名的天才廠長軟了下去,興寧市那邊就好辦了。
    而江振邦耐心聽完,有些無奈:“領導說的都對,但興寧市的孫書記和劉市長都不在,對領導們指出的這些問題,我回答不了啊。我雖然是興科董事長,但興科的老板不是我,是興寧市委市政府,是興寧市六十多萬人民群眾。”
    “實際上,按照我個人想法,我看還是維持現狀吧。”
    江振邦頓了一下,道:“我估計孫書記和劉市長也是這麽想的,而且呢,興科上收這個事兒,不是興寧市和我們興科主動提的,是少康省長和方省長提的。”
    “我覺得,現在興科在興寧市的領導下發展的就很好,權責就很清晰。像領導說的那樣,如果歸了省裏,權責就會不清晰了,那幹嘛要上收呢?”
    江振邦嘴巴不停,進一步進攻:“另一方麵,興科換了個新老板,彼此又需要重新磨合,很可能會影響到當前公司的高速發展。”
    “至於小靈通項目,省裏就盡力而為吧,即便興科不歸省屬,也是咱們奉省的企業,我相信,領導們肯定不會坐視不理的。興科升格上收與否,都沒什麽必要。”
    你一句,我一句。
    更像談判了!
    但是,江振邦1VN!!
    會議室內陷入沉默,各位常委們都不開口了。
    這要是在會場上繼續跟江振邦辯論起來,無論輸贏,如果傳了出去……太難聽了!
    即便是現在,已經有些副省長在捂著嘴笑了!
    方清源又看向金瑞澤,這次沒用餘光,隻見金瑞澤望著江振邦,眼神驚奇。
    隨即,金瑞澤轉頭看向方清源,將眼鏡摘下了一點,露出一個耐人尋味的笑容:你教的?
    我可沒有,不要亂說!
    方清源搖頭也笑了笑,然後看了一眼對麵的羅少康。
    “哈哈~”
    羅少康收到信號,立刻也笑起來,打破了這尷尬的寂靜:“金書記,方省長,各位領導啊……現在你們信了吧?我早就說過了,這位江董雖然年齡不大,但絕對是個談判高手,邏輯縝密,滴水不漏。”
    “我當初親自帶隊,聯合經貿、國資、體改多個部門,在興寧跟他談了整整四個小時,最後都敗下陣來,這可不是我們無能啊,是他太狡猾了!”
    “嗬嗬……”
    沉悶的會議室裏,終於再次響起了笑聲,隻是這笑聲裏,多了幾分複雜和無奈的味道。
    你媽的,這是二十出頭的小夥子?
    懂技術,懂管理,懂經濟還懂市場,對政策理解極其到位,嘴皮子和臨場反應還這麽高超?
    誰讓他來的?
    還不如先找興寧市的兩個主官談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