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不能隻講技術,還得講政治!
字數:6146 加入書籤
按照興科集團既定的流程,眼下還不是副總裁的郭長友,作為通信與信號事業部下麵一個項目組的組長,取得了技術突破,理應第一時間向他的直屬上級,也是集團董事會董事兼總工程師何文明匯報。
再由何文明這位技術總負責人,對成果的真實性、技術指標進行核實,然後整理成條理清晰的報告,匯報到董事長江振邦這邊。
可現在,郭長友越過了何文明。
哪怕是很多沒工作的大學生都知道,這是越級匯報,犯了職場大忌。
郭長友這樣一個在NTT和華未那種等級森嚴的大企業裏摸爬滾打過的精英,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騙鬼呢。
而且,這已經不是郭長友第一次越過何文明了。
實際這也要怪江振邦,自從他把郭長友從華未那邊挖過來,委以小靈通項目組組長的重任,並許諾了副總裁的位置後,郭長友的大部分工作匯報,都是通過馮子豪直接遞到他這裏的。
原因就是小靈通項目初創,江振邦非常重視,為了趕進度,不得不親自過問,沒辦法在意流程上的小瑕疵。
而何文明見狀就放手了,全心盯著其他部門的研發業務。
其次,為了盡快推動小靈通項目,江振邦給了郭長友太多的特權和資源,幾乎是傾全公司之力支持,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這種超規格的重視,無形中就為郭長友提供了一片可以無視規則、野蠻生長的土壤。
另一方麵,就是郭長友自身的問題,他這位天之驕子,打心眼裏瞧不上何文明這個總工程師。
小靈通項目組新招募的這群人,個個都是名校畢業,履曆光鮮,是真正的天之驕子。
他們心裏有傲氣,也有野心。
對於江振邦這個年僅二十二歲,卻名滿全國的天才廠長,他們是認可的。
畢竟,全國媒體把江振邦的事跡都報道了,他那份點石成金的商業能力,那份不占一股的公心擺在這。
而且人家真舍得給下屬砸錢,又能給足情感關懷,剛才,江振邦讓馮子豪趕快訂生日蛋糕給大家慶功,就是細節處的體現。
而且江振邦管理手腕也是很高超的,剛柔並濟,絕不會讓下屬摸準他的脾氣,從而生出輕慢懈怠的心理。
所以,無論新來的老人,目前都對他江振邦是服氣的。
但是,對於總工程師何文明,他們心裏就不那麽服帖了。
何文明今年剛滿四十,雖是廠裏的元老,可學曆隻是個大專,技術能力也停留在模擬電路和家電維修的層麵。
讓他帶著一群碩士、博士,去做小靈通,指導涉及核心網、數字信號處理的尖端通信項目……何文明真沒那個能力。
那這在郭長友這幫人看來,你沒能力,憑什麽坐總工的位置,做我們的領導呢?
技術領域,能力為王!
你能力不行,就不能做我領導,我的話你聽不懂,我做的事兒你辦不了,你憑什麽領導我呢?
人心裏的不服,就會通過行動表現出來。
郭長友,青華本科,郵電碩士,東大博士,還在NTT和華未幹過,履曆金光閃閃,讓他去聽一個連正經大學都沒上過、靠著老經驗在廠裏混了二十年的“土八路”指揮,他心裏能服氣才怪了。
時時刻刻想著取而代之,才是這幫驕兵悍將的真實心態。
而這,就是山頭主義表現了。
一個組織,尤其是一個正在急速擴張、人員構成複雜的組織,山頭主義和派係苗頭的出現,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眼下的興科集團,除去兩家子公司不算,本部內的團團夥夥也已經初具雛形。
第一派,是陳玉彬、王輝、何文明、高誌遠等錦紅廠的老領導班子,以及由原錦紅廠技術骨幹和老員工組成的“錦紅派”。
他們是興科的基石,忠誠度最高,親眼見證了江振邦如何將一個瀕臨倒閉的爛攤子,奇跡般地打造成如今的明星企業,對江振邦這個董事長極為擁護和信賴。
但他們的短板也同樣明顯,學曆不高,知識結構老化,讓他們去搞一搞小家電生產、組裝一下VCD還行,真要讓他們去搞核心網、搞數字通信,那就是趕鴨子上架,力不從心了。
另一派,則是“奉大派”,或者說,是江振邦的親信派,他們是馮子豪、蕭瀟等江振邦的朋友、同學,以及奉陽工業學院的師生們,這是江振邦的嫡係部隊,也是他一手培養的班底。
這批人天然與他這個董事長緊密綁定,大多在各個部門擔任中層幹部,是興科集團承上啟下的中堅力量。
他們的忠誠毋庸置疑,能力也是足夠的,但缺點也同樣存在,那就是普遍年齡不大,工作資曆尚淺,還需要時間去成長和曆練。
而現在,第三個山頭,已然悄然崛起。
那就是以郭長友為首,江振邦用高薪從各大名企挖來的精英組成的“精英派”。
不叫小靈通派,是因為小靈通項目組中,也有些錦紅派和奉大派的人在裏麵。
精英派的這幫人個個名校畢業,能力高超,工作經驗豐富,工資和能力,都是興科集團裏最高的那一批。
他們是興科未來的希望,是三駕馬車戰略能否成功的關鍵。但同時,他們也是最桀驁不馴、最難管理的一群人。
眼下錦紅派、風大派、精英派這三派之間還算和諧,沒什麽大矛盾。
而且錦紅派和奉大派,這兩派正在趨於融合,沒有什麽明顯的色彩。
精英派雖然野心勃勃,但目前隻是在小靈通研發領域一枝獨秀,大家處於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
不過等未來小靈通被量產出來,精英派以及通信與信號事業部的話語權得到增強,那時就該有衝突了……
江振邦對這些自然心知肚明。
黨內無派,千奇百怪。黨外無黨,帝王思想。
一個團隊內部,有點派係之爭,是符合客觀規律的。
沒有,那才叫不正常!
江振邦的工作,不是去消滅山頭,而是做好那個最高處的平衡者,讓這些派係在競爭中相互促進,共同把興科這艘船推向更遠的大海。
而郭長友屢次越級的行為,還是巧妙需要敲打一下,不能太過分了。
但人家眼下畢竟取得了大功勞,未來還要指望他賣力,江振邦不能批評,連委婉的批評也不可以,隻能采用語言的藝術了……
“原型機是萬裏長征第一步,今天,咱們邁出了這一步,非常值得慶祝,但別忘了我們的目標啊,興科準備做出一整套小靈通無線市話的端到端解決方案的,現階段遇到了什麽困難,你跟我講一講吧。”
江振邦換了個話題,決口不提郭長友越級匯報的事,仿佛他剛才隻是隨口一問,轉頭問起了小靈通研發後續的難點和所需資源。
他是要爭取把省委擴大會議上跟領導們吹的牛逼實現的。
興科不僅僅要成為一個消費電子廠商,而是要借著小靈通這塊技術門檻相對較低的跳板,一躍成為能與中星、華未以及其他國際大鱷們掰手腕的大型通信設備供應商和係統集成商。
這是一個從造玩具到造體係的維度躍升。
難度天差地別,但一旦成功,興科集團將徹底擺脫家電企業的桎梏,真正踏入高技術壁壘、高利潤、高話語權的通信產業牌桌。
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PHS技術本身。
它不像GSM或CDMA那樣壁壘森嚴,但PHS技術門檻較低,看似沒什麽前景,卻暗藏機遇。
隻要肯砸錢,肯梭哈,興科這個後來者,就能憑此彎道超車,積累資金和市場,後麵再轉型飛升。
麵對江振邦的問題,郭長友也有所準備,一一作答,但他臉上的興奮卻漸漸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絲猶豫和憂慮。
江振邦察覺到了他的情緒變化,便對跟進來的蕭瀟和馮子豪擺了擺手:“你們去忙吧,我跟郭組長單獨聊聊。”
“好。”
兩人立刻起身離開。
房間裏隻剩下他們兩個人,氣氛安靜下來。
郭長友遲疑了片刻,扶了扶鼻梁上的金絲眼鏡,終於還是忍不住開了口。
“江董,有句話……我不知道該不該說。”
“說嘛,咱們之間,不要有顧慮。”
江振邦身體向後靠在沙發上,給自己找了個舒服的姿勢。
郭長友壓低了聲音,神情嚴肅了起來:“小靈通這個項目,你真的那麽看好嗎?”
“現在國際上的主流是GSM和WCDMA,咱們國家也將GSM作為首選技術,因為通過GSM的核心網才能平滑演進到未來的3G。PHS這項技術……”
他苦笑一下,言語中滿是技術人員的較真和無奈:“雖然你之前說過,它隻是過渡,我也理解,但現在我越是深入研究,就越覺得PHS的天花板太低了。”
“它有很多天然的缺陷是沒辦法解決的。比如不能在高速移動中通話,基站覆蓋範圍小,需要大量布設,而且它本質上是無線固話,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移動通信。”
“我們現在已經投入了這麽多,後續還要投入更多。萬一,我是說萬一,我們把小靈通量產出來後,部裏突然政策突然收緊,一紙文件下來明令禁止……到時候我們這上億的投入,可就要損失慘重了。”
這番話,代表了當下絕大多數通信領域專業技術人員的主流看法。
在當下任何通信行業的資深人士看來,PHS就是一種非主流的、注定要被淘汰的技術。把寶押在上麵,風險實在太大了。
聽完郭長友的肺腑之言,江振邦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嗬嗬一笑。
“郵電部要分家的事兒,你知道嗎?”
郭長友皺眉:“有所耳聞,中樞要搞政企分開。所以在94年,電子部、電力部等多個部門,出資成立了東國聯通公司與東國吉通公司,擁有全業務牌照,打破了東國電信的壟斷。”
“去年95年,郵電部還以郵電電信總局的名義,進行了企業法人登記,也成立了公司…這些事兒,和小靈通這個項目有關?”
“息息相關!”
江振邦感慨道:“不然我幹嘛要拉著省裏搞呢……你記住了,小靈通這個項目在我國的成敗,不能單純的用科技和商業市場的眼光來看待。”
微微一頓,江振邦意味深長:“無論是我國,還是其他任何國家,你都要講政治,你以後帶隊搞科研,也要講政治。”
“你不講政治,不守規矩,是絕對帶不好隊伍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