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各方大佬
字數:4080 加入書籤
一石激起千層浪。
夏飛能作為陳墨冉的助手。
參加下周那場神仙打架般的學術交流會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在午飯前就傳遍了整個心外科。
“聽說了嗎?陳主任要帶夏飛去參加那個中西醫交流會!”
“真的假的?那可是咱們院裏今年最重要的學術活動了!連王副主任都沒拿到名額,怎麽會輪到一個實習生?”
“什麽實習生啊,人家是青苗計劃的特聘專家!”
“你沒看穆家的陣仗嗎?這叫背景通天!”
“背景再硬也沒用吧?這畢竟是學術會議,他夏飛除了運氣好治了個穆老,還有什麽拿得出手的資曆?論文發了幾篇?主持過什麽國家級課題嗎?”
“就是,這事兒陳主任辦得確實有點不妥,太偏心了。”
“咱們科裏這麽多博士、博後,哪個不比他更有資格?”
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讓整個科室的氛圍都變得有些詭異。
而這股風暴的中心,正是在副主任醫師王正明的辦公室裏。
“砰!”
一本厚厚的柳葉刀被狠狠地摔在桌子上,發出沉悶的響聲。
王正明臉色鐵青地靠在椅背上。
他今年四十有五,博士畢業後在協和心外科摸爬滾打了近二十年,才坐到今天副主任的位置。
自問論資曆、論學術成就,在科裏除了陳墨冉,無人能出其右。
為了能參加這次會議,他提前半年就開始準備,托關係,遞材料。
甚至把自己壓箱底的一篇研究成果都報了上去,結果還是石沉大海。
可現在,這個機會,竟然被一個二十出頭連正式編製都沒有的毛頭小子給搶走了!
“王主任,您別生氣,為這種事氣壞了身子不值得。”
他手下的一個主治醫生一邊給他續上熱茶,一邊忿忿不平地說道。
“陳主任也真是的,就算那小子有兩下子,可這畢竟是代表咱們協和臉麵的大事,怎麽能這麽兒戲呢?”
“讓一個嘴上沒毛的小子去,這不是讓外人看咱們心外科的笑話嗎?”
“就是啊,王主任。”
另一個年輕醫生也跟著附和:“誰不知道您在心髒搭橋技術改良上的研究,在國內都是頂尖的。”
“這次的中西醫結合,明明就有相關議題,您去才是最合適的!讓夏飛去,他懂什麽?難道上去表演針灸嗎?”
聽著手下人的打抱不平,王正明心裏的火氣更盛。
他不是嫉妒夏飛的才能,而是無法接受這種不公。
“資曆!規矩!”
“醫院是什麽地方?是講究論資排輩、講究貢獻和積累的地方!”
“我王正明,二十年兢兢業業,發表的論文沒有五十篇也有三十篇!”
“他夏飛有什麽?就憑著那點不知道從哪學來的江湖把式,治好了一個特殊病人,就能一步登天,騎在所有人頭上了?”
他越說越氣,甚至整個人都有些發顫了。
“這已經不是偏心了!這是對我們所有勤勤懇懇工作的老醫生的羞辱!”
辦公室裏的幾個下屬噤若寒蟬,不敢再接話。
王正明在辦公室裏來回踱步,眼神陰鷙。
可是他也明白,陳墨冉既然發出了消息,那就說明院長點了頭,已經無法更改。
但他不甘心。
“好,很好……”
王正明停下腳步,眼中閃過冷笑:“我倒要看看,你陳墨冉費盡心機推上去的這個天才,到底能在那種級別的會議上,掀起什麽風浪來。”
“可別到時候,丟的不僅是你陳墨冉的臉,更是我們整個協和的臉!”
辦公室裏的風波,夏飛並非一無所知,但他根本懶得理會。
王正明之流的嫉妒和非議,在他看來,不過是通往山頂路上的幾聲犬吠,連讓他回頭看一眼的資格都沒有。
他現在所有的心神,都沉浸在了陳墨冉給他的那份厚厚的資料裏。
接下來的幾天,夏飛幾乎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頭紮進了這片信息的海洋。
白天在醫院裏隻是象征性地露個麵,大部分時間都待在自己的住處,潛心研究這份文件。
“這……”
當他真正開始仔細翻閱那份與會者名單時。
饒是以他的心性,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名單的前半部分,是來自國外的西醫專家。
一個個金發碧眼的名字後麵,跟著一長串令人眼花繚亂的頭銜。
“約翰·史密斯,美國梅奧診所心胸外科主任,人工心髒瓣膜小型化技術的開創者之一。”
“邁克爾·威廉姆斯,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主攻腦機接口與神經再生,在《自然》和《科學》上發表過數十篇論文。”
“山本宏,東瀛帝國大學附屬醫院首席專家,在靶向藥和基因編輯領域享有盛名。”
……
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現代西醫金字塔尖的人物,是各自領域的絕對權威。
若是放在平時,這些人中的任何一個來到華夏,都足以引起一場醫學界的轟動。
而現在,他們將齊聚一堂。
夏飛的眼神裏閃過一絲凝重,但並無畏懼。
這些西醫大牛雖然厲害,但他們的理論和技術,終究還在現代科學的框架之內,對於擁有岐黃問道殿的他來說,並不神秘。
真正讓他感到震撼的,是名單的後半部分,那些來自國內的中醫與會者。
與西醫專家們清晰的履曆和學術成果不同。
這些中醫大師的介紹,往往隻有寥寥數語。
“孫啟明,國醫聖手,藥王孫思邈一脈的嫡係傳人,精通百草藥性,尤擅疑難雜症的方劑調配。”
“華衍,正骨大家,相傳其祖上與神醫華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一手正骨推拿之術出神入化,據說能重現早已失傳的麻沸散部分奇效。”
“張景之,當代醫聖,其家學淵源可追溯至東漢張仲景,對《傷寒雜病論》的理解早已超越純粹的學術範疇,診斷之能,近乎於道。”
“李元昌,本草世家傳人,其先祖乃是著下《本草綱目》的李時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