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國子監內起爭鳴,舌戰群儒揚新學
字數:4733 加入書籤
前朝密藏的線索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漣漪尚未平複,另一場沒有刀光劍影,卻同樣關乎理念與未來的“戰役”,已在帝國最高學府——國子監,拉開了帷幕。
事情起因於蕭辰升任侍講學士後,按慣例需至國子監講學一次。
這本是走走形式的官麵文章,通常講些經義注解,四平八穩,大家麵子上都好看。
然而,蕭辰遞上去的講題,卻讓國子監祭酒差點揪掉自己幾根寶貝胡子——《淺談格物與實學》。
格物?實學?這玩意兒能登大雅之堂?能擺在聖人經典麵前講?
消息一出,國子監內那些以扞衛聖賢之道為己任的博士、助教們先炸了鍋。
尤其是幾位以理學正宗自居、平日裏就看蕭辰這“幸進”之輩不順眼的大儒,更是義憤填膺。
“黃口小兒,安敢在此褻瀆聖賢之地!”
“格物?那是工匠賤役所為!實學?無非奇技淫巧!豈能與我等微言大義相提並論!”
“必須駁斥!絕不能讓其謬種流傳,蠱惑監生!”
於是,原本可能門可羅雀的講學,因這突如其來的“爭議性”,變得一票難求。
講經堂內,人頭攢動。
前排是須發皆白、麵色肅然或隱含怒氣的博士、助教;後麵則是黑壓壓一片年輕的監生,眼神中充滿了好奇、質疑,乃至幾分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興奮。
窗外天色有些陰沉,雲層低垂,悶雷隱隱,仿佛也預示著這場講學不會平靜。
堂內燭火通明,卻照不散那股無形的、劍拔弩張的氣氛。
蕭辰一身青色學士常服,從容步入堂中,立於講席之後。
他目光平靜地掃過下方神色各異的麵孔,心中了然。
今日,注定不是來講課的,是來“打仗”的。
他剛開口,簡述“格物”並非摒棄經典,而是通過對萬物之理的探究,以印證、甚至補益聖人之道,話未說幾句,一位姓周的老博士便按捺不住,霍然起身,打斷了他。
“蕭學士!”
周博士聲音洪亮,帶著不加掩飾的責難,“老夫聽聞你欲倡‘格物’,敢問,鑽研那木工鐵藝,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何益處?
莫非能讓人明心見性,領悟仁恕之道?莫非能替代聖人經典,安邦定國?”
此言一出,不少老成持重者紛紛點頭,看向蕭辰的目光充滿鄙夷。
年輕監生中也響起一陣竊竊私語。
來了。
蕭辰心中毫無波瀾,甚至有點想笑。他早料到會有此一問。
“周博士問得好。”
蕭辰不氣不惱,反而微微一笑,從講席下取出幾件東西——一塊木板,一個簡易的木製支架,還有幾塊大小不一的石頭。
“格物之力,或許不能直接讓人明心見性,但或許能讓人……更清楚地‘看’到這世間之理。”
他隨手將木板架在支架上,做成一個極其簡單的杠杆。
“便以此物為例。請問諸位,若一邊放重物,一邊用力,如何才能最省力?”
這問題簡單,有監生搶答:“自然是力臂越長越省力!”
“不錯。”
蕭辰點頭,隨手將一塊大石放在短力臂一端,然後手指輕輕在長力臂末端一壓——“起!”
隻見那需要壯漢才能抱起的大石,竟被他一根手指輕鬆撬起!
眾人皆目瞪口呆!!!
堂中頓時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不少人都瞪大了眼睛,尤其是那些年輕監生,更是看得目不轉睛。
這現象他們或許模糊知道,但如此直觀、甚至略帶戲劇性的展示,卻是第一次見。
蕭辰放下石頭,淡淡道:“此乃杠杆之理。若用於搬運重物、興建水利、乃至軍中器械,可省卻多少民力、兵力?
若不明此理,空談仁政愛民,遇大石擋路,是耗費千人之力肩扛手抬,還是巧用一木,輕鬆撬動?孰更近‘仁’,孰更合‘道’?”
周博士臉色一僵,張了張嘴,卻沒說出話來。
另一位姓錢的助教見狀,立刻起身反駁,矛頭直指蕭辰曾提過的“光學”:“縱然有些許取巧之用,也不過末技!
聽聞蕭學士還妄言什麽‘光線折射’,此等虛無縹緲之物,與我等何幹?
莫非能當飯吃,能當衣穿?”
蕭辰似乎早等著他,又從袖中取出幾麵打磨光滑的小銅鏡和一塊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水晶類似凸透鏡)。
他也不多言,調整銅鏡角度,將窗外透入的雖然陰沉但尚有)光線反射、聚焦於一點,落在提前準備好的一小撮幹燥艾絨上。
起初眾人不解其意,但幾個呼吸間,那艾絨竟冒起縷縷青煙,隨即“噗”地一下,燃起了一簇小小的火苗!
“嘶——!”
堂內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憑空生火?這……這近乎法術了!
“此非法術,亦是光之理。”
蕭辰平靜地熄滅火焰,“若用於軍事,可作信號傳遞,可於晴日聚光引火,擾亂敵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若用於民生,或許未來可助百姓更易取火。
錢助教,此物可能當‘火’用?可能省下鑽木取力之勞,讓百姓多一刻歇息?這,是否也算一絲‘仁政’?”
錢助教麵紅耳赤,訥訥不能言。
蕭辰趁勢,引經據典:“《大學》開篇即言‘致知在格物’。
朱子亦雲‘即物而窮其理’。
先賢早已指明,求知需從探究事物本身之理開始。
晚輩所為,不過是循先賢之路,將目光稍稍投向這天地萬物,而非僅僅局限於故紙堆中。何錯之有?”
他目光掃過那些臉色變幻的保守派,語氣帶著一絲淩厲:“莫非諸位認為,聖人著經,是為了讓我等後人隻會死記硬背,墨守成規,而對這日升月落、草木枯榮、杠杆水火之妙理視而不見,甚至斥為‘異端’?
若如此,才是真正辜負了聖人所期許的‘格物致知’之本意!”
“說得好!”
監生隊伍中,一個年輕的聲音忍不住激動地喊了出來。
隨即,更多被點燃了好奇與思考火焰的年輕學子紛紛出聲附和。
“蕭學士所言極是!”
“格物之道,大有可為!”
“我等願學!”
講經堂內的氣氛徹底逆轉。
保守派博士們麵麵相覷,他們引以為傲的經典大義,在蕭辰一個接一個直觀、甚至堪稱神奇的“格物”演示麵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他們想要反駁,卻發現對方句句引據經典,根本無法扣上“離經叛道”的帽子,反而自己若再強辯,倒顯得迂腐不堪,不通情理了。
窗外,醞釀已久的雨終於落下,嘩啦啦的雨聲衝刷著殿宇,也仿佛衝刷著這座古老學府中某些積年的塵埃。
蕭辰看著台下那些眼中重新煥發出光彩的年輕麵孔,心中微定。
思想的種子已經播下。
或許短時間內無法改變那些根深蒂固的老頑固,但隻要能在年輕一代心中種下質疑、求索、重實的種子,便是今日最大的成功。
新學的星星之火,已在這帝國最高學府,悄然點燃。
喜歡鎮乾坤!現代兵王攜九鳳殺瘋了!請大家收藏:()鎮乾坤!現代兵王攜九鳳殺瘋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