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臨安繁華夢

字數:5872   加入書籤

A+A-


    是夜,匠作營核心工棚內,白日試射的那尊“洪武大炮”炮身巍巍矗立。
    道衍和尚獨自一人立於炮旁,枯瘦的手指輕輕撫摸著炮身上那些粗糙的符文,嘴角噙著一絲莫測的笑意。
    工棚陰影處,一個壓低的聲音悄然響起,說的是某種晦澀的方言:
    “‘種子’已種下,‘雷音’已響徹。明王會喜歡這份‘禮物’的。”
    道衍並未回頭,隻是指尖在某一個符文上輕輕一點,那符文極其微弱地閃爍了一下,隨即隱去。
    他低聲輕笑,用同樣的方言回應,聲音輕若蚊蚋:
    “佛亦有金剛怒目,亦需雷霆手段。豈不聞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
    “ 下一步該讓‘佛朗機’的圖紙,‘意外’地出現在匠作營的廢料堆裏了……嗬嗬……”
    陰影中的聲音沉默片刻,再次響起,帶著一絲疑惑:
    “大師,我們如此襄助明主,對抗‘灰瞳’乃至那天庭,究竟所為何求?”
    道衍和尚抬起頭,透過工棚的縫隙,望向夜空中那輪冰冷的弦月,眼中狂熱盡褪,隻剩下深不見底的幽潭。
    “所求?貧僧所求乃是一片能讓我佛門‘新法’暢行無阻的清淨國土啊。”
    “而這‘新法’需以烈火與鋼鐵來開辟。”
    ……
    江南,臨安府。
    不同於西陲的肅殺、江淮的緊繃,此間仿佛仍沉浸在一場繁華舊夢之中。
    運河舟楫如梭,市舶司外商帆雲集,街肆酒樓鱗次櫛比,笙歌笑語不絕於耳。
    趙匡胤定都於此,憑借江南豐沛的物產與發達的水係,大宋勢力如同一株依水而生的藤蔓,迅速蔓延,牢牢掌控了吳越核心之地。
    皇宮雖暫借前朝舊殿,卻已修繕得頗具氣象,少了幾分汴梁的雄渾,多了幾分臨安的秀雅與精致。
    殿內,趙匡胤一身常服,正與心腹謀臣趙普對弈。
    棋盤上黑白交錯,殺機暗藏,但趙匡胤的神色卻略顯鬆弛。
    “陛下,近日市舶司奏報,來自南洋、琉球的海商較往年多了三成,賦稅大增。蘇杭絲坊、景德瓷窯也已恢複全盛時七成產能。水師新編練的‘車船’已在太湖試航,其速迅捷,轉向靈便,確為水戰利器。”
    趙普落下一子,慢條斯理地匯報著政績,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自得。
    “善。”趙匡胤微微頷首,目光仍落在棋盤上,
    “民生恢複,國庫充盈,乃立國之本。水師之事,尤要加緊。這江南之地,水網縱橫,舟師強,則門戶固。”
    他頓了頓,似不經意問道:“各地州府,可還安穩?”
    “托陛下洪福,各地歸心,並無大亂。隻是……”
    趙普略一遲疑,聲音壓低了些,
    “隻是近來,市井坊間,乃至一些士林清議中,多有議論,稱陛下偏安一隅,雖有仁德,卻失卻一統天下之銳氣。甚至有人將陛下與西陲暴秦、河東李唐相較。”
    趙匡胤執棋的手微微一頓,隨即若無其事地落下,淡淡道:“哦?都說了些什麽?”
    “無非是些狂生妄語,說秦有虎狼之師,唐有關隴銳騎,皆是以武立國,銳意進取。而我大宋雖有富庶,卻恐重文抑武,終非……”
    趙普後麵的話沒說,但意思已然明了。
    趙匡胤哈哈一笑,隻是笑聲中並無多少暖意:“重文抑武?他們懂什麽!打天下需用刀兵,治天下卻需文治。朕當年……罷了。”
    他似想起陳橋舊事,眼中閃過一絲複雜,隨即擺擺手,“由他們說去。待我大宋根基穩固,兵精糧足,何愁天下不定?”
    然而,他眉宇間那一絲不易察覺的陰霾,卻並未逃過趙普的眼睛。
    便在此時,殿外傳來輕微響動,一名內侍躬身入內,呈上一封密信:“陛下,曹彬將軍八百裏加急。”
    趙匡胤神色一肅,接過密信拆開。
    曹彬被他派往與大明勢力接壤的邊境鎮守,並暗中監控江淮動向,他的加急信,絕非尋常。
    信很快看完,趙匡胤的臉色沉了下來,將信遞給趙普。
    趙普快速瀏覽,麵色亦是微變。
    信中所寫,正是劉伯溫所知關於西陲嬴政、李唐李世民重現,以及那駭人聽聞的“天庭”、“巡天鏡”之秘!
    曹彬的探子顯然也付出了巨大代價,才從流民、商賈乃至一些潰兵口中拚湊出這些零碎卻驚人的信息。
    “嬴政…李世民…竟都……”
    趙普撚著胡須的手微微顫抖,顯示其內心極不平靜,
    “還有這天庭…巡天鏡…陛下,若此情報為真,則天下格局已非群雄逐鹿,實乃亙古未有之巨變!”
    趙匡胤起身,踱步至窗前,望著宮苑內精心修剪的花木,沉默良久。
    臨安的繁華安逸,仿佛被這封密信撕開了一道口子,露出了外麵冰冷而殘酷的真實世界。
    “曹彬還報,近日江淮明軍調動頻繁,朱元璋麾下徐達、常遇春似有大舉練兵之意。且其境內似有驚天動地的雷鳴之聲傳出,地動山搖,恐非尋常練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普補充道,語氣愈發沉重。
    雷鳴之聲?地動山搖?
    趙匡胤猛然想起之前零星聽到的、關於朱元璋得了一個古怪和尚、在研製什麽“大殺器”的傳聞。
    西有暴秦複蘇,河東有李唐崛起,鄰邦大明又得詭異助力……
    而他的大宋,似乎還沉醉在江南的暖風裏。
    一股強烈的危機感,前所未有的席卷了趙匡胤的心頭。
    他猛地轉身,目光銳利如刀:“不能再等了!”
    “陛下?”
    “傳旨!”趙匡胤的聲音斬釘截鐵,
    “一,即刻密令石守信?,加快新軍編練,尤其是重弩營與水師陸戰軍的組建,所需錢糧器械,優先供給!
    二,命曹彬加強邊境戒備,增派哨探,給朕死死盯住朱元璋的一舉一動!
    三,開放內庫,重金招募能工巧匠,尤其是精通火藥、機括、舟船者,朕要的不是吟風弄月的文人,是能造出克敵利器的大匠!”
    “陛下聖明!”
    趙普立刻躬身領命,他知道,官家終於被徹底驚醒,那股深藏於體內的開國雄主之氣,依然強勁。
    “還有,”
    趙匡胤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精光,“給朕備一份厚禮,朕要親自去拜訪一下……錢王後人。”
    錢氏府邸,位於西子湖畔,亭台樓閣,極盡雅致。
    錢弘俶,昔年吳越國主錢鏐之孫,自納土歸宋後,雖無實權,卻在江南士族與舊吳越遺民中享有極高聲望,且錢家世代經營海外貿易,家資巨萬,暗中掌握的航運力量不容小覷。
    趙匡胤微服來訪,錢弘俶雖驚疑,卻禮儀周到地將這位大宋皇帝迎入密室。
    “錢公近日可好?”趙匡胤寒暄道,語氣頗為客氣。
    “勞陛下掛心,老朽閑散之人,賞花觀魚,了此殘生罷了。”錢弘俶須發皆白,神態恭謹中帶著疏離。
    趙匡胤微微一笑,也不繞圈子:“錢公過謙了。朕今日前來,是有一事相詢,亦有一事相求。”
    “陛下請講。”
    “錢家海船,可曾至過極東之地?可曾聽聞海外有仙山?或有異常之事發生?”趙匡胤緊緊盯著錢弘俶。
    錢弘俶渾濁的眼中閃過一絲微不可查的波動,沉吟片刻,才緩緩道:
    “海外茫茫,奇聞異事自是不少。仙山縹緲,未曾親見。然……先祖確曾遺留片語,言及極東深海之處,時有迷霧鎖天,舟船誤入者,偶見金光衝霄、巨影浮沉之異象,然多視為海市蜃樓,未曾深究。”
    金光衝霄?巨影浮沉?趙匡胤心中一動,這與那“天庭”、“巡天鏡”是否有某種關聯?
    “那朕所求之事,”
    趙匡胤身體前傾,壓低聲音,
    “朕欲組建一支遠航船隊,探索極東深海,所需向導、舟師、海圖,乃至足以抵禦風浪的巨艦,皆需錢家鼎力相助。此事若成,於國於民,功在千秋。錢公若願助朕,錢家往日榮光,未必不能重現。”
    錢弘俶沉默良久,枯瘦的手指輕輕敲打著椅背。
    趙匡胤的條件,既是大餅,也是威脅。
    他深知這位皇帝的手段。
    最終,他緩緩開口:“陛下有命,老朽敢不盡力?錢家願出海船十艘,經驗豐富之舟師百人,並提供先祖所遺海圖副本。隻是深海莫測,吉凶難料,望陛下知曉。”
    “如此甚好!”趙匡胤滿意地點點頭。
    離開錢府時,趙匡胤心情稍緩。
    探索海外,或許能找到關於“天庭”的線索,甚至其他機緣。
    然而,他剛回到宮中,還沒來得及歇口氣,又一封緊急軍報送至他案頭——來自西線,與大唐勢力接壤的邊境。
    軍報是石守信?親筆所書,字跡淩厲,透著一股焦灼:
    “陛下:唐將李靖,近日頻繁調動兵馬於邊境,其斥候已多次越界窺探我方防務。
    末將偵得其軍中新裝備一種可快速組裝的輕型投石車與強弩,射程驚人,疑似得能工巧匠改進。
    恐其不日將有異動!
    末將已嚴加戒備,然唐軍勢大,若其真欲南侵,我軍防線恐壓力巨大!請陛下速定奪!”
    喜歡九州爭天命請大家收藏:()九州爭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