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天下為公!

字數:4404   加入書籤

A+A-


    天幕的畫麵,如同被按下了快進鍵。
    在南明遠征軍的強勢介入下,倭寇的攻勢被成功遏製。
    那支裝備著澳洲先進武器、由一群“格物學霸”指揮的軍隊,如同降維打擊一般,在正麵戰場上,將倭寇打得節節敗退。
    一場場經典的戰役,被後世載入軍校教科書。
    “津門保衛戰”,遠征軍先頭裝甲師,硬撼倭寇三個主力師團,利用精確的火炮計算和城市巷戰,將對方牢牢擋在城外半月,為後續部隊集結贏得了寶貴時間。
    “長江水上殲滅戰”,南明艦隊的鐵甲艦,用射程超過四萬米的巨炮,將倭寇的西進艦隊,送入了江底喂魚。
    戰爭的轉折點,來得比所有人預想的都要快。
    【校長牛逼!遠征軍牛逼!打得太爽了!】
    【果然,在絕對的科技代差麵前,什麽武士道精神,都是狗屁!】
    【不過……你們有沒有發現,本土朝廷在這場戰爭裏,好像……沒什麽存在感?】
    【何止是沒存在感,簡直就是豬隊友!遠征軍在前麵流血,他們在後麵扯後腿,什麽惡心事都幹得出來!】
    【最後要不是校長火了,直接派兵把南狩的朝廷給“保護”了起來,這場仗還不知道要打到什麽時候。】
    戰爭結束了。
    倭寇被趕回了老家,但華夏大地,卻已是千瘡百孔。
    而一個更嚴峻的問題,擺在了所有人麵前。
    這個國家,聽誰的?
    是那個被“保護”起來的本土朝廷?
    還是那支戰功赫赫,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南明遠征軍?
    天幕的畫麵,再次拉長時間線。
    數十年,彈指一揮間。
    【抗倭戰爭勝利後,校長並未立刻返回澳洲。他以“監國”之名,留在了本土,開始了他大刀闊斧的改革。】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澳洲的格物院體係,與本土殘存的格物院火種,徹底融合。】
    【一時間,無數在澳洲流行的技術圖紙和先進理論,如決堤的洪水般湧入本土。大明的科技樹,以一種匪夷所思的速度,開始了瘋狂的攀升!】
    天幕上,畫麵飛速切換。
    一座座嶄新的格物院在全國各地拔地而起,高聳的煙囪噴吐著工業的濃煙。鐵路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鋪開,將這個古老的帝國連接在一起。
    【他是一個合格的科學家,一個偏執的格物精神主義者,但他,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統治者。】
    【他太固執了。他將自己的先祖,那位被尊為“鬼相”的木正居,當成了唯一的正確答案。】
    【木公當年如何以首輔之身總攬大權,一言可決天下事,他也照著抄。他建立了以格物院為核心的技術官僚體係,大權獨攬,清洗異己,推行絕對的獨裁。】
    天幕的評論區,一條長評引發了所有人的深思。
    【校長他……抄錯了作業啊!他隻看到了木公“獨裁”的表象,卻沒有理解木公獨裁的內核!】
    【木公當年之所以大權獨攬,是因為他要用自己的威望和權術,為新生的“格物”之學,在那個壓抑的封建皇權體係下,撐起一片可以野蠻生長的天空!】
    【他的獨裁,是為了保護!是為了未來!】
    【可校長呢?他將“獨裁”本身,當成了目的!他迷信絕對的權力能帶來絕對的效率,他堅信隻要科技發展到極致,社會的一切頑疾都會迎刃而解!
    【他甚至不相信任何人,包括他自己提拔起來的技術官僚!】
    畫麵中,校長站在新建成的總格物院頂層,俯瞰著下方龐大而精密的工業區,眼神中充滿了狂熱的自信。
    但他卻看不見,在工業區之外,無數的百姓因為土地被征用、傳統手工業被機器取代而流離失所。
    他推行的新稅法,將所有的社會資源都榨取出來,投入到無休止的工業建設和軍事擴張中,人民苦不堪言。
    【他繼承了木公“天下為公”的理念,卻忘了木公同樣說過,“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他把所有的資源都投入了再生產,卻忘了分配。在他治下,蒸汽火車冒著濃煙飛馳,可鐵軌兩旁的百姓,卻連一口飽飯都吃不上。】
    數十年過去,校長的鬢角也染上了霜白。
    他開始回過頭來著手改造那個被他“保護”起來的腐朽朝廷。
    他以為,在見識到格物的偉大力量後,那些舊時代的蛀蟲會幡然醒悟。
    然而,他失敗了。
    麵對數百年根深蒂固的官僚體係,是無孔不入的陽奉陰違,是永無止境的扯皮和敷衍。
    他可以殺一個貪官,卻殺不盡所有貪官。他可以推行一個政策,卻無法保證這個政策在層層傳遞後不被扭曲。
    他雖然擁有了比肩木公的權力,甚至擁有了遠超那個時代的科技生產力。
    可他的身後,空無一人。
    朝廷依舊是那個腐朽不堪的朝廷,人民也未曾真正地擁護過他。
    【與此同時在世界的另一端,新的風暴正在醞釀。】
    畫麵切換到澳洲。
    校長的主力部隊離開後,北海軍閥趁機坐大,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他們也整合了澳洲北方的勢力,建立了與南明分庭抗禮的“澳北帝國”。
    而西方諸國,在經曆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沉澱和木聖寺之戰的震撼後,也迎來了技術爆炸的時代。
    鐵甲艦、鐵路、後裝線膛炮、中後期機槍……他們曾經望塵莫及的技術,如今已經迎頭趕上,甚至在某些領域,已經有所超越。
    【當校長終於騰出手,想要徹底解決澳洲內亂,整合全球華人力量的時候,他才發現世界已經變了。】
    【他當年的對手,那個曾經隻會開倉放糧收買人心的北海大帥,也鳥槍換炮。】
    【更要命的是,西方諸國為了遏製一個統一的、強大的華夏出現,開始明裏暗裏地支持澳北帝國。】
    【一場決定華夏未來命運的終極決戰,不可避免地到來了。】
    【校長堅信,絕對的獨裁,加上極致的生產力,最終可以造就真正的天下為公。】
    【他認為自己可以像先祖木正居一樣,成為整個國家的大腦,一個人計算出最優解,引領著整個國家的方向。】
    【從某些方麵來說,這個方法確實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一個國家走上彎路,避免無意義的內耗和扯皮。】
    【可所有人都忽略了一個最致命的問題:如果這個在前麵引領方向的人,本身就走錯了呢?】
    【那代價,就是他身後的億萬同胞,跟著他一同,墜入深淵。】
    天幕上的評論,讓奉天殿內的氣氛凝重到了極點。
    朱元璋看著畫麵裏那個鬢角斑白、眼神卻依舊偏執孤獨的身影,心中五味雜陳。
    這是一個英雄,但也是一個暴君。
    他拯救了華夏,卻又將它帶入了另一個泥潭。
    【就在這最壓抑,最令人窒息的環境下……】
    【同樣是格物院,這片由木公親手開辟、孕育了無數天才與瘋子的土壤裏……】
    【另一位偉人,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