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永樂傳家寶的含金量!
字數:4306 加入書籤
【樓上的,別說信了,換我,我能把傳國玉璽塞他手裏,求他別退休!】
【我們來盤算一下,就從朱棣這兒算起。】
【靖難起兵,天下視之為反賊,是誰,第一個在北平城頭,豎起“清君側”的大旗,為他正名?是木正居!】
【冰城血戰,五十萬大軍圍城,是誰,潑水築冰城,又是誰,在朱棣援軍趕到之前,死死守住了北平?是木正居!】
【北伐瓦剌,是誰,製定了以戰養戰、經濟絞殺的百年大計,讓大明鐵騎的後勤線延伸到了草原盡頭?還是木正居!】
【救駕之功,定鼎之功,開疆之功,安邦之功……你們數數,古往今來,哪個臣子能一身兼之?】
【可這些,都還不是最重要的。】
另一位網友,發出了一條讓朱元璋都瞳孔一縮的評論。
【你們別忘了,木公最開始是洪武大帝欽點的狀元!是建文帝想倚為臂膀的人!
他放棄了青雲直上的捷徑,選擇了當時看來九死一生的燕王朱棣!】
【這份從龍之功,這份在所有人都把你當成反賊時,依舊壓上身家性命的追隨,這是什麽?】
【這他媽的,是白月光啊!】
【樓上的,沒那麽黑!】
【自古功高莫過於救駕,可木正居救的駕,光是史官記載的,朱棣就一隻手都數不過來了!】
【對!這哪裏是臣子?這是上天派下來輔佐你朱家的神仙啊!
他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為了自己的家族,不是為了子孫後代,而是真真正正的,為了這個國家,為了華夏!】
【他所求的,隻有一個——一個強大的,繁榮的,永不墜落的大明!】
【他不要爵位,拒絕封王,就是為了告訴所有人,他木正居的一切,都將隨著他的死亡而煙消雲散,他不會給朱家留下任何一個權臣世家!】
【現在,我終於理解仁宗和宣宗為什麽那麽信任他了。】
【一個沒有後顧之憂的“鬼相”,他的一切謀劃,一切考量,出發點,都隻會是“為了大明好”。把國家交給他,還有什麽不放心的?】
【所以,你們明白了嗎?】
【在後世的史書野聞中,他有一個遠比“鬼相”流傳更廣,也更能概括其一生的尊號——】
【永樂傳家寶!】
【臥槽!傳家寶!這個稱呼,絕了!】
【太形象了!你見過誰家防賊一樣防著自家傳家寶的?
不都是小心翼翼地供起來,擦得鋥亮,生怕磕了碰了,然後一代一代傳下去嗎?】
【沒錯!這完美解釋了永樂三代的所有操作!他們不是不懂帝王心術,他們是把帝王心術,用到了更高明的境界!】
【什麽境界?】
【信任,就是最高明的帝王心術!】
【當一個臣子,他的功勞大到你無法賞賜,能力強到你無法製衡,忠誠純粹到你無法懷疑,而且還沒有子嗣……
這個時候,你還想著用那些下三濫的手段去猜忌他,去打壓他,那你就是天下第一號大傻逼!】
天幕裏,朱瞻基勉強止住了淚水。
他從地上爬起,重新端起那個盛著三十兩白銀的托盤,深吸一口氣,推開了書房的門。
嘎吱——
門開了。
朱棣看著孫兒的背影,最終還是沒有跟進去。
他轉過身,背靠著冰冷的廊柱,緩緩滑坐在地。
寒風吹過,他卻感覺不到絲毫涼意。
他想起了就在不久前,他還因為木正居的權勢過大,對是否要“封入朝不趨,讚拜不名”而有過片刻的猶豫。
“唉……”
一聲長歎,在空曠的庭院中響起。
“咱真該死啊!”
朱棣抬手,狠狠給了自己一個耳光。。
“不就是個九錫嗎?不就是個入朝不趨嗎?咱竟然還他娘的猶豫了那麽幾秒!”
“咱真該死啊!”
書房內。
原本沉凝的氣氛,隨著朱瞻基的闖入,瞬間被打破。
背對著門口的徐妙雲猛地回頭,看到自己孫兒紅腫的雙眼,和手中那個刺眼的托盤,心中一緊。
“瞻基?你……你這是做什麽?”
朱瞻基沒有回答。
他躬身行禮後繞過徐妙雲,一步一步,走到那個從始至終都未曾回頭的青色身影麵前。
然後他高高舉起手中的托盤,那三十兩白銀在燭光下,反射著冰冷刺骨的光。
他低下頭,聲音沙啞,“孫兒……前來……”
“給木師……送撫恤金。”
轟!仿若驚雷,徐妙雲僵在原地,大腦一片空白。
撫恤金?
給誰的撫恤金?
給木師的……?
她看著自己跪在地上,泣不成聲的孫兒。
又看著那個背對著她,依舊如山嶽般沉穩的男人。
一個讓她頭皮發麻,讓她渾身冰涼的猜測,不受控製地湧了上來。
難道……
不可能!
絕不可能!
木家那幾個孩子可是從小跟瞻基玩到大的,怎麽會......?
就在她心神劇震之際,木正居緩緩轉過身,臉上沒有憤怒,沒有悲傷,平靜得讓人心慌。
他伸出雙手,從朱瞻基顫抖的手中,接過了那個托盤。
動作很穩,很輕。
他低頭,看著托盤裏那整整齊齊的三十兩白銀。
然後,在徐妙雲和朱瞻基那不可思議的目光中,他笑了。
非冷笑,也非苦笑,而是一種帶著幾分欣慰的笑聲。
徐妙雲和朱瞻基都看呆了。
他為什麽笑?
這種時候,他怎麽還笑得出來?
木正居抬起頭,強撐著笑意,故作欣慰的開口。
“殿下,娘娘,你們看。”
他舉起手中的托盤,“撫恤金……”
“咱們大明的撫恤金,終於能一文不少地,發到將士們的手上了。”
他的目光掃過朱瞻基,掃過徐妙雲,最後落在那三十兩銀子上。
“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