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老年朱元璋和老年朱棣登場!

字數:4173   加入書籤

A+A-


    這幾行字落下,三個平靜的湖麵被巨石砸入,滔天巨浪湧起!
    洪武朝。
    朱元璋剛從“聯合國”的震撼中回過神來,看到這行字,眉頭瞬間擰成了一個川字。
    沒有木正居?
    他下意識回想起天幕之前提起過的種種。
    若是沒有他,大明會怎樣?
    後世之人那句“國祚減壽兩百年”的戲言,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
    ……
    另一方時空,永樂十九年,北平,皇宮。
    “第五次了!”
    “漠北的韃子,又聚起來了!阿魯台那廝,以為朕老了,提不動刀了?”
    身著一身常服龍袍,已顯老態卻依舊威勢不減的老年朱棣,正吹胡子瞪眼地盯著跪在下方的三個人。
    為首的,是身形臃腫的太子朱高熾。他低著頭,一副“您說您的,我聽我的”的模樣。
    他身後,則是身材高大,一身悍匪之氣的漢王朱高煦,以及眼神飄忽的趙王朱高燧。
    “爹,國庫真沒錢了。”
    朱高熾一臉苦相:“前幾次北伐,掏空了家底。下西洋又是無底洞。編纂《永樂大典》,更是耗費無數。”
    “如今四海升平,百姓需要休養生息。再打,真的打不動了。”
    “大哥!你這說的什麽屁話!”
    在他身後,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兩兄弟,則是一個勁地給大哥使眼色。
    “大哥,話不能這麽說!”漢王朱高煦急了,“韃靼屢犯我大明邊境,不打,難道留著他們過年?錢的事,再想想辦法嘛!”
    “就是就是,”趙王朱高燧也跟著幫腔,“父皇禦駕親征,乃是揚我大明國威!區區錢糧,豈能成為阻礙!”
    “你們倆站著說話不腰疼!”朱高熾一聽,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戶部不歸你們管,你們當然說得輕鬆!
    “你們知道為了填上北伐的窟窿,我連覺都睡不著嗎?頭發都掉了多少根!”
    他說著,還煞有其事地摸了摸自己那本就不算濃密的頭發。
    龍椅上,朱棣看著這三個活寶兒子,太陽穴突突直跳。
    這幾個月,為了北伐的軍費問題,他跟這個大兒子已經吵了不下八百回。
    可這胖子就跟茅坑裏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翻來覆去就三個字——沒錢!
    正當他準備用皇帝的威嚴,強行壓下所有反對意見時。
    嗡!一道刺目的金光,毫無征兆地從殿外蒼穹之上爆開!
    整個天地,在這一瞬間,仿佛被鍍上了一層純金。
    “護駕!”殿外侍衛的驚呼聲此起彼伏。
    隻見那高遠的天穹之上,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塊巨大無比的金色幕布,遮天蔽日。
    “天生異象……此乃祥瑞啊!”朱高熾最先反應過來,連忙找補。
    “父皇威德感天,天降祥瑞,正應了此次北伐之功!”漢王朱高煦立刻跟上,一記馬屁拍得震天響。
    祥瑞?朱棣有些懷疑。
    就在四人驚疑不定之際,天幕之光影變幻。
    【平行世界:《沒有木正居的大明》】
    朱棣父子四人,同時愣住了。
    平行世界?
    木正居?
    這是誰?
    還不等他們想明白這兩個詞的意思,天幕畫麵陡然一變。
    那是一座他們無比熟悉,卻又顯得有些陌生的宮殿。
    殿內,一個滿頭白發的老者,正由一個年輕人攙扶著,顫巍巍地從龍椅上站起。
    老者雙目緊閉,臉上布滿了老人斑,可那股不怒自威的帝王氣度,卻仿佛刻在了骨子裏,哪怕衰老也無法磨滅分毫。
    “爹……”
    謹身殿內,永樂大帝朱棣看著天幕上那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喉嚨滾動,竟是下意識地喊出了聲。
    自從父皇駕崩,他被建文那小子攔在京外,連最後一麵都未見到,隻能遙遙祭拜,至今已是二十餘年。
    二十多年了,他隻能在夢裏,見到那個會拿著鞋底抽他的男人。
    可現在,他活生生地,出現在了眼前。
    “孫兒……拜見皇爺爺!”
    朱高煦和朱高燧也反應過來,與朱高熾一同,“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滿臉的不可思議。
    這祥瑞……竟能讓逝去之人重現?!
    而另一邊,洪武朝的朱元璋,看著天幕上那個比自己還要老上二三十歲的自己,也懵了。
    “這是……咱?”
    他摸了摸自己還算硬朗的臉,又看了看天幕上那個連走路都需要人攙扶的“自己”,感覺整個世界都開始變得不真實。
    天幕畫麵中,那個老邁的朱元璋,在皇太孫朱允炆的攙扶下,走下禦階,環視著滿朝文武,用盡最後的力氣,說出了那句讓後世藩王奉為圭臬的言論。
    “日後,若是朝中有奸臣作亂,各地番王盡可領兵進京,勤王鋤奸,確保大明基業傳至千秋萬代!”
    話音落下,謹身殿內老朱棣的眼睛,瞬間亮了!
    他猛地一拍大腿,激動地指著天幕對三個兒子道:“看見沒!看見沒!爹他老人家親口說的!”
    “咱當年,就是奉的父皇遺詔!咱是順位繼承!”
    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三人抬起頭,看著自家老爹那副“我早就說了你們不信”的得意模樣,麵麵相覷,嘴角抽搐。
    爹啊……
    皇爺爺說的是勤勞的“勤”。
    您幹的,可是生擒的“擒”啊!
    這能一樣嗎?
    不等他們腹誹完,天幕畫麵再轉。
    旌旗獵獵,殺聲震天。
    一個年輕的、與禦座上的永樂大帝有著七八分相似的親王,身披甲胄,橫刀立馬。
    他振臂高呼,“傳檄天下,奉天——靖難!”
    這一幕,讓永樂朝的朱棣,臉上的笑容凝固。
    也讓遙遠時空中,洪武年的奉天殿前,那個剛剛還在得意忘形的少年朱棣,“噗通”一聲滑跪在地,恨不得找塊磚縫鑽進去。
    而龍椅之上的朱元璋,則是臉色一黑,抄起禦案上的硯台,想都沒想,就朝著小朱棣的方向砸了過去!
    “咱讓你“勤王鋤奸”,你給咱來個“擒王鋤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