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華夏人向來不以成敗論英雄
字數:4936 加入書籤
天幕畫麵,在“奉天靖難”的呐喊聲中,緩緩定格。
【一個,是太祖皇帝的臨終遺言。】
【一個,是燕王棣的起兵口號。】
【當“勤王”變成了“擒王”,一場叔侄相殘的悲劇,已不可避免。】
【然而,這並非今日之重點。】
【我們今日要探討的,是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在後世史學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大明不能失去木正居,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而永樂三代,便是這句話最典型的佐證。】
【那麽,倘若曆史的長河,在最初的源頭,拐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彎。】
【那個名為木正居的“鬼相”,從未出現過。】
【大明,又將何去何從?】
【那綿延了六百餘年的國祚,又能否再次上演?】
這一段話,看得老年朱棣時空的四人,全都愣住了。
雖然文字古怪,但意思卻清晰無比。
隻是這意思,讓他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朱棣摸了摸自己的胡須,盯著天幕上的那幾行字,一遍又一遍地咀嚼著。
木正居?
大明不能失去他?
他搜遍了自己的記憶,也想不出朝中有哪個臣子,叫這個名字。
“高熾,”他沉聲開口,“你覺得這個木正居,會是何人?”
太子朱高熾跪在地上,沉吟了片刻,抬起頭。
“依兒臣看,這天幕所言,或許……有些誇大其詞。”
“但其中也透露出一個訊息。這位‘木正居’,日後定是我大明朝的一位肱骨之臣。”
“天幕言‘大明不能失去他’,又特意點出我們‘永樂三代’。”
“會不會是說,此人將來會成為一位……權臣?他憑借手中的權力,輔佐了我們祖孫三代,甚至……拯救了大明?”
“權臣?”
朱棣低聲咀嚼著這兩個字,眼神有了變化。
大胖的這個猜測的確有幾分道理。
能讓後世史書給出“大明不能失去他”如此之高的評價,足以證明此人的權勢與功績,必然已經達到了臣子的頂峰。
然而,老年朱棣在沉吟片刻後,卻緩緩搖了搖頭。
“一個權臣,權力再大,能大到哪裏去?”
“總不可能,比皇帝還高吧?”
“咱不信,我大明朝會出一個連君王都無法掌控的臣子。”
他瞥了一眼自己那三個兒子。
老大仁厚,但絕不昏聵,深得文官集團擁護。
老二勇悍,手握重兵,是天生的將才。
老三精明,善於權衡,最懂鑽營之道。
還有瞻基這個孫兒,更是自幼聰慧,文武雙全,是自己最看好的繼承人。
隨便拎出來一個,難道還拿捏不了一個臣子?
“一個臣子,無論他多有能力,隻要君主不昏庸,就永遠翻不起浪來。”朱棣得出一個結論。
“倘若一個臣子的權力,真的大到能與皇權抗衡,甚至淩駕於皇權之上,”他冷哼一聲,“那這個國家,離亡國也就不遠了。其亡國之因,必在此人!”
洪武朝。
禦花園的涼亭裏,朱元璋拿起筷子,夾了一塊肥瘦相間的東坡肉,慢悠悠地放進嘴裏。
他一邊吃,一邊看著天幕,腦子裏也在飛速盤算。
“按照後世之前的說法,咱大明,至少延續了六百多年……”
“這其中,又有二百年,是那小子的功勞?”
他掰著手指頭,開始心算。
“六百多,減去二百,那不還剩下四百多年?”
他低聲念叨著。
四百年……
這個數字,讓他那顆被“四不掏”氣得不輕的心,奇異地平靜了下來。
自古以來,王朝更迭,如潮起潮落。
周朝八百年,已是前無古人。
漢朝分東西,合起來不過四百載。
強盛如唐,算上武周,也未及三百年。
他朱元璋,驅逐韃虜,光複中華,若能創下一個綿延四百年的漢人王朝,死後到了地底下,也足以昂首挺胸,去見列祖列宗了!
“四百多年……哼,也還算過得去。”
朱元璋又夾了一筷子青菜,心中默默地想。
這麽看來,那個叫木正居的小子,雖然妖孽,雖然讓他這個開國皇帝都感到忌憚,但終究也隻是錦上添花。
我老朱家江山的底子,還是硬的!
想到此,他心情舒暢了不少,連帶著看旁邊那個裝鵪鶉的小朱棣,都順眼了幾分。
而另一個時空,洪武30年,奉天殿前。
已經年近70的朱元璋,在皇太孫朱允炆的攙扶下,坐在了一張錦墩上。
周圍的太監宮女早已被他遣散。
空曠的廣場上,隻有祖孫二人,靜靜地仰望著天幕。
“六百年……嗬嗬……”
老朱元璋那張滿是褶皺的臉上,露出一個莫名的笑容。
“咱這一輩子,值了。”
他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年紀,對世間的一切,都看淡了些。
他唯一還掛念的,便是這個他親手締造的王朝,和他眼前這個傾注了心血的孫兒。
如今,天幕告訴他,大明國祚,遠超他預想中的三百年,甚至達到了六百年之久。
他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至於那個能為大明續命兩百年的“木正居”,他隻是有些好奇。
一個臣子,究竟能做到何種地步?
他拍了拍朱允炆的手,聲音沙啞:“允炆呐,你也坐下,陪咱一起看看。”
“看看這後世的風景,看看那個叫木正居的能人,也看看……你是怎麽當皇帝的。”
他的語氣很平靜,聽不出喜怒。
朱允炆應了一聲,挨著朱元璋坐下,眼神卻有些躲閃。
天幕之上,在三個時空朱家天子的注視下,緩緩繼續。
【華夏人向來不以成敗論英雄。】
【但,我們今日要說的,卻是一個既贏得了身後名,也贏得了生前功的“完人”。】
【後世有無數人曾感慨:少時不解木聖人,讀懂已是中年身。】
【年輕時,我們崇拜的是快意恩仇的俠客,是揭竿而起的英雄。】
【可當真正走入這人世間,被現實的磨盤碾壓得遍體鱗鱗傷,才幡然醒悟:】
【在那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年代,在那個充斥著猜忌、構陷、黨同伐異的泥潭裏。
一個人,要懷著怎樣堅定的信念,擁有怎樣強大的內心,才能在背負著常人無法想象的壓力下,依舊能保持本心,維持大局,最終幹成那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他不是神,他隻是一個比任何人都更懂得“取舍”二字的凡人。】
【人生如白駒過隙,英雄遲暮,美人白頭,本是世間最無可奈何的悲劇。】
【可偏偏有那麽一個人,他仿佛與這天地同壽,跨越了數個時代,以一己之力,對抗著時間的洪流。】
【他,就是木正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