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貝殼項鏈
字數:7898 加入書籤
潮濕的海風裹挾著鹹腥氣息撲麵而來,程遠蹲在福建東山島一處新暴露的岩層前,岩麵還殘留著台風過境後的水漬。
他的登山靴陷進濕潤的沙土裏,褲腳被濺起的浪花打濕,卻渾然不覺。朝陽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在赭紅色的岩麵上微微顫動,仿佛與遠古的時空產生了某種微妙的共鳴。
“這絕對不是自然形成的。”
他喃喃自語,聲音被海浪聲吞沒大半。從背包裏取出考古刷時,指腹擦過刷柄上經年累月留下的凹痕——那是無數次田野發掘留下的印記。
小心翼翼地清理凹槽邊緣的泥沙,刷子與岩麵接觸時發出沙沙輕響,如同在聆聽遠古的低語。
隨著刷子的移動,一道人工開鑿的痕跡逐漸清晰——那是距今約七千年前的石器刮削留下的獨特紋路,邊緣處還能看到細密的敲擊點,正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工具特有的加工痕跡。
每一個鑿痕的角度、深淺,都仿佛在訴說著遠古工匠的技藝與執著。
助手林新宇提著工具箱氣喘籲籲地跑來,額頭上的汗珠混著沙塵,順著脖頸滑進衣領:“程老師,無人機在東北角懸崖下發現異常熱成像!”
他的聲音裏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胸前掛著的地質錘隨著急促的呼吸輕輕晃動。工具箱的金屬扣在陽光下閃爍,裏麵整齊排列著全站儀、測繩等設備,每一件都像是等待出征的戰士。
程遠猛地站起身,海風將他額前的碎發吹得紛亂,眼鏡片上沾了幾滴鹹澀的海水。
他眯起眼睛望向遠處那片被晨霧籠罩的海蝕洞,洞口隱約可見牡蠣殼堆積的白邊,像一道天然的警戒線。
心跳突然加快,太陽穴突突跳動——三周前當地漁民報告說台風過後岩壁上露出了奇怪的“木溝”,現在看來,這很可能是一次足以改寫航海史的重大發現的序幕。
他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各種可能,想象著即將揭開的遠古秘密。
三天後,潮水退至最低點時,考古隊終於進入了那個半淹沒的海蝕洞。
洞內彌漫著腐朽的氣息,潮濕陰冷的空氣讓人忍不住打了個寒顫。手電筒的光束掃過岩壁,照亮了密密麻麻的牡蠣殼化石,在石壁上形成斑駁的光影。
這些牡蠣殼層層疊疊,記錄著歲月的變遷。程遠突然停住腳步——在洞窟最深處,一段黝黑的物體半埋在泥沙中,形狀像極了......
“獨木舟殘骸!”海洋生物學家蘇沐雨搶先喊了出來。
她蹲下身時,防水服膝蓋處的魔術貼發出輕微的摩擦聲。戴著手套的手指輕觸那段朽木,指尖傳來的觸感讓她眉頭微蹙:“看這碳化程度,至少五千年以上。”
她的聲音帶著專業的冷靜,可眼底閃爍的光芒卻暴露了內心的激動。她的腦海中迅速閃過各種數據和資料,試圖從專業角度分析這一發現的重大意義。
程遠感到一陣眩暈,扶著岩壁才穩住身形。
他曾在博士論文中用近百頁篇幅推測東南沿海可能存在新石器時代的航海證據,可當猜想成真的這一刻,仍覺得如夢似幻。
他示意團隊架設三維掃描儀,黑色的三腳架在沙地上支開,發出金屬碰撞的脆響。自己則跪在潮濕的沙地上,膝蓋傳來涼意,用毛刷一寸寸清理覆蓋在殘骸上的沉積物,每一下動作都帶著朝聖般的虔誠。
每清理出一小片區域,都仿佛在揭開曆史的一層麵紗。
“這裏有刻痕!”蘇沐雨突然指向殘骸內側。程遠湊近看去,頭燈的光暈在朽木表麵晃動,終於辨認出幾道排列規則的凹點,像是某種計數符號。
更令人震驚的是,殘骸邊緣分布著七個等距的穿孔,每個孔洞內壁都留有繩索摩擦的痕跡,磨損處甚至還殘留著細小的植物纖維。
這些痕跡仿佛在無聲地講述著曾經的故事,訴說著遠古人類的智慧與勇氣。
“不是簡單的獨木舟,”程遠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喉結上下滾動,“這是帶舷外支架的複合舟!《淮南子》裏記載的‘見木浮而為舟’,我們找到實物證據了!”
他的喊聲在洞窟裏回蕩,驚飛了棲息在洞頂的海鳥,撲棱棱的振翅聲與眾人的驚歎聲交織在一起。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遠古人類在這片海域上航行的壯麗場景。
海浪輕柔地舔舐著沙灘,發出細碎的聲響。阿岩用燧石刀最後一次修整杉木的凹槽,刀刃與木材接觸時迸出細小的木屑。
他的手臂上布滿被火烤出的水泡,每動一下都鑽心地疼,但眼睛亮得驚人,仿佛燃燒著對未知的渴望。
身旁堆著燒焦的炭木——這是部落長老傳授的秘法:先用火灼燒要挖去的部分,再用石斧鑿碳化的木頭,這樣能大大節省力氣。每一次灼燒,火焰舔舐木材的聲音都像是在為即將完成的傑作歡呼。
“阿海,再試試。”他朝海邊喊道,聲音被海風送得很遠。
名叫阿海的少女放下正在編織的藤繩,赤腳跑過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的腳掌沾滿濕潤的沙子,腰間掛著一串用海豹筋穿起的貝殼,跑動時發出清脆的撞擊聲。
這是去年大潮時她在礁石間撿到的寶貝,部落裏沒人見過這麽光滑的彩色貝殼,在陽光下還會折射出奇異的光暈。這些貝殼對她來說,不僅是美麗的裝飾,更是與大海的神秘聯係。
阿海跳進三米長的杉木槽裏,她的重量讓獨木舟微微下沉,但幹燥的杉木依然浮得很好。
阿岩用石錘將最後一塊橫木楔入舟體兩側的凹槽,這是他從夢見海鳥停在蘆葦上的夢境得來的靈感——橫向支撐能讓獨木舟在浪中更穩。
每一次敲擊,石錘與木頭碰撞的聲音都像是在為即將開始的冒險擊鼓。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緊張,期待著未知的探索,又緊張著航行的安危。
“明天,”阿岩指向海平線上若隱若現的黑點,那片朦朧的輪廓在晨霧中時有時無,“我們去那裏。”
那是他和阿海在月圓夜站在山頂看到的“大魚背”,沒人知道那究竟是什麽。部落禁止族人進入深海,但阿岩偷偷用葫蘆測試過洋流,他相信那些貝殼就是從遠方島嶼漂來的信使,指引著他們前往未知的世界。
他的心中充滿了信念,堅信這次航行將帶來重大的發現。
阿海解下貝殼項鏈係在獨木舟首端,月光下,珠母光澤在海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與星辰對話。她撫摸著貝殼,心裏默默祈禱這次航行能夠平安,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一絲難以察覺的憂慮。
她深知這次冒險的危險,但對未知的渴望戰勝了恐懼。
程遠小心地將那串已經石化的貝殼項鏈放入標本盒,透明的亞克力盒蓋上倒映著他專注的神情。
碳14檢測顯示,這些貝殼與獨木舟殘骸屬於同一時期,但化學分析顯示它們來自三百公裏外的另一處海域。
顯微鏡下,貝殼表麵的生長紋路與東山島本地貝類截然不同,像是攜帶著遠方的密碼。
每一個紋路的走向、每一個細微的差異,都可能隱藏著重要的信息。
“這意味著什麽?”蘇沐雨遞給他一杯咖啡,紙杯上印著“考古專用”的字樣,熱氣嫋嫋升起,在兩人之間氤氳出一片朦朧。
臨時搭建的考古帳篷裏,電腦屏幕顯示著三維重建的獨木舟模型,藍色的光影在帆布上跳動。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和期待,等待著程遠的解讀。
“意味著七千年前就有人完成了跨海域航行。”
程遠指向模型首端的七個穿孔,激光筆的紅點在屏幕上閃爍,“這些孔洞角度證明曾安裝過桅杆類結構,加上我們在洞內發現的編織物殘片......”他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和興奮,每一個發現都讓他離真相更近一步。
“帆?新石器時代的帆船?”蘇沐雨倒吸一口冷氣,手中的咖啡差點潑出。她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眼睛瞪得老大,充滿了難以置信。
這個發現顛覆了她以往的認知,讓她對遠古人類的智慧有了全新的認識。
夜風突然掀起帳篷門簾,帶著鹹味的空氣湧入,將桌上的圖紙吹得嘩嘩作響。
程遠望向月光下泛著銀光的海麵,恍惚看見一艘掛著獸皮帆的獨木舟正破浪而行。那串貝殼在船首叮咚作響,像是遠古傳來的密碼,訴說著被歲月掩埋的故事。
他的思緒仿佛穿越時空,與遠古的航海者產生了共鳴。
“明天我要潛水探查洞窟水下部分。”程遠突然說,聲音裏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他注意到蘇沐雨欲言又止的表情,補充道:“潮汐和天氣窗口都很合適。”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決心,無論前方有多少困難,都無法阻擋他探尋真相的腳步。
蘇沐雨沉默片刻,從背包裏取出一個防水袋,拉鏈滑動的聲音在寂靜的帳篷裏格外清晰:“帶上這個。最新款的深海相機,能自動記錄水深和坐標。”
她的指尖在交接時不經意擦過程遠的手背,兩人同時怔了一下,一種微妙的情愫在空氣中悄然蔓延。這一刻,時間仿佛靜止,隻有彼此的心跳聲在耳邊響起。
“謝謝。”程遠輕聲說,突然發現蘇沐雨的眼睛在燈光下呈現出一種奇特的灰藍色,像是暴風雨前的海麵,深邃而神秘。
他的心中泛起一絲漣漪,對蘇沐雨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
次日清晨,程遠穿著潛水服站在礁石上。昨夜暴雨讓海水變得渾濁,泛起陣陣黃色的漣漪,但他等不及了——天氣預報顯示新一輪台風正在形成,時間緊迫。
他檢查完裝備,壓力表發出輕微的嗡鳴,對岸上的團隊比了個手勢,縱身躍入浪花之中。
海水沒過頭頂的瞬間,鹹澀的味道充滿口腔,他朝著海蝕洞的方向遊去。每一次劃動,都帶著對未知的期待和緊張。
水下能見度不足兩米,渾濁的水流中漂浮著細小的沙粒,在頭燈的照射下宛如無數懸浮的星辰。
程遠沿著洞窟岩壁下潛,強光手電筒照亮了大片牡蠣礁,堅硬的貝殼在燈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突然,他的視線被岩壁底部一道筆直的陰影吸引——那絕不是自然形成的裂縫。
程遠遊近觀察,心跳驟然加速:那是另一段獨木舟殘骸,保存狀態比洞內的更為完整,甚至能看到清晰的工具鑿痕,木紋間還殘留著暗紅色的樹脂,像是遠古工匠留下的封印。每一道鑿痕、每一絲樹脂,都讓他感受到遠古人類的精湛技藝。
他取出蘇沐雨給的相機開始拍攝,快門聲在水中顯得沉悶而遙遠。
就在這時,一股暗流突然襲來,程遠被衝得撞向岩壁。氧氣麵罩擦過尖銳的牡蠣殼,發出令人牙酸的刮擦聲,仿佛死神在耳邊低語。
慌亂中他抓住那段獨木舟殘骸,卻意外扯開一片海藻——殘骸下方赫然露出半截人類骸骨!
骸骨呈蜷縮狀,左手緊握著一個石製物件。程遠強忍震驚遊近觀察,認出那是個簡陋的魚鉤,鉤尖處還殘留著一絲腐爛的魚線。
更令人震撼的是,骸骨頸椎處纏繞著某種纖維製品,上麵綴滿微小的貝殼,在水中輕輕晃動,像是在訴說著主人最後的故事。這些貝殼與阿海的項鏈如此相似,仿佛在暗示著某種神秘的聯係。
烏雲壓得很低,仿佛要將海麵吞噬。阿海拚命劃著已經進水的獨木舟,船槳與海水碰撞發出沉重的悶響。
三天前他們離開海岸時天氣晴朗,但此刻海天之間隻剩翻滾的墨色浪濤,狂風呼嘯著掠過耳畔,將她的呼喊聲撕成碎片。
舷外支架早在第一波巨浪襲來時就斷裂了,木板斷裂的聲音仿佛是命運的喪鍾。阿岩用身體壓住即將散架的橫木,鮮血從他額頭的傷口不斷湧出,在蒼白的臉上蜿蜒成觸目驚心的圖案。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毅,為了保護阿海,他願意付出一切。
“扔了貝殼!”阿岩在雷聲中大喊,聲音嘶啞而焦急。
但阿海搖頭,反而將項鏈纏得更緊。她知道這些來自遠方的彩色貝殼是神的啟示——部落長老說過,能浮在海上的東西都藏著海洋的靈魂。
她堅信這些貝殼會保佑他們平安,哪怕希望渺茫,也不願放棄。她的心中充滿了對阿岩的愛和對生存的渴望。
一道閃電劈開烏雲,照亮了前方的海麵。
阿海突然看到前方有塊突出的黑色礁石,如同黑暗中的燈塔。她用盡最後的力氣調整方向,獨木舟在浪尖拋出一道弧線,重重撞進岩縫。
阿岩在撞擊瞬間將她推上礁石,自己卻被倒下的桅杆砸中,身影在暴雨中漸漸模糊......那一刻,時間仿佛凝固,阿海的心中充滿了絕望和痛苦。
程遠浮出水麵時,暴雨已經來臨。豆大的雨點砸在海麵上,激起無數水花。
他摘下呼吸器大口喘息,鹹澀的海水混著雨水灌進喉嚨,手中緊握著那個石器魚鉤,仿佛握著打開遠古秘密的鑰匙。
團隊成員七手八腳把他拉上岸,蘇沐雨蒼白的臉出現在視野裏,眼神中滿是擔憂。她的心中充滿了關切,害怕程遠受到傷害。
“水下還有更多發現,”程遠咳嗽著說,聲音沙啞,“一具人類遺骸,可能是舟的製造者......”
話未說完,他突然頓住——蘇沐雨脖子上戴著一串貝殼項鏈,在灰暗的天光下泛著珍珠般的光澤,與標本盒裏那串石化貝殼驚人地相似。
每一顆貝殼的形狀、紋路,甚至穿孔的位置,都像是出自同一雙手。這個發現讓他心中充滿了疑惑和震驚,仿佛有一雙無形的手在操控著這一切。
“上個月在海南島撿的,”蘇沐雨注意到他的目光,輕聲解釋,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貝殼,“有種奇怪的吸引力,就像......”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迷茫和困惑,自己也無法解釋這種奇妙的感覺。
“就像它們一直在等你。”程遠鬼使神差地接話。
兩人對視的瞬間,一道閃電照亮海麵,恍若七千年前那道照亮獨木舟的電光。暴雨傾盆而下,程遠卻感到某種溫暖的東西在胸腔裏蘇醒,就像考古層下突然發現的火塘遺跡,灰燼深處還跳動著未熄的火星,指引著他們繼續探尋遠古航海的奧秘。
在這一刻,他們仿佛與遠古的命運產生了交匯,而前方等待著他們的,將是更多未解的謎團和驚心動魄的發現。
喜歡考古浮海記請大家收藏:()考古浮海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