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驚濤古船

字數:7407   加入書籤

A+A-


    鉛灰色的雲層如同被揉皺的棉絮,重重壓在海麵上。
    “探海號”在東海的怒濤中劇烈搖晃,鋼鐵船身與巨浪相撞,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
    程遠死死攥著鏽跡斑斑的欄杆,鹹澀的雨水混著浪花劈頭蓋臉砸來,模糊了他的視線。
    防風服下的皮膚被冰冷的海水浸透,每一次船身傾斜都讓他的胃裏翻江倒海。
    雷達屏幕上,那個神秘的信號源正隨著風浪時隱時現,如同幽靈般捉摸不定,像極了古籍中記載的“海市蜃樓船影”,充滿了神秘與詭異。
    林珊頂著狂風艱難地跑來,實驗記錄本在她懷中被雨水浸透,紙張變得皺巴巴的,邊緣還在往下滴著水。
    她的馬尾辮早已被風吹散,發絲淩亂地貼在臉上,發梢還掛著晶瑩的水珠,在昏暗的甲板燈光下閃爍。
    “聲呐顯示,目標是雙甲板結構,龍骨間距符合春秋時期‘大翼’戰船的特征!”
    她扯著嗓子大喊,聲音幾乎被呼嘯的風聲吞沒。
    程遠的眼神瞬間銳利起來,與林珊對視一眼,兩人眼中都閃爍著難以抑製的興奮與期待。
    他注意到林珊睫毛上凝結的水珠,在燈光下折射出細碎的光芒,恍惚間竟比實驗室的冷光燈還要明亮。
    潛水艙入水的瞬間,程遠仿佛墜入一片墨色綢緞,四周的海水冰冷而靜謐,隻有潛水艙下降時產生的氣泡聲打破這片死寂。
    隨著深度增加,溫度驟降至8攝氏度,寒意透過特製的潛水服滲入骨髓。
    150米深處的海水泛著詭異的青灰色,仿佛被染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能見度不足五米,探照燈的光束在渾濁的海水中顯得格外微弱。
    當燈光終於刺破黑暗的刹那,程遠的呼吸幾乎停滯——一艘巨大的樓船殘骸斜倚在海底斷崖,宛如一位沉睡千年的巨人。
    船身覆蓋的藤壺在燈光下閃爍著金屬光澤,如同披上了一層古老的鎧甲,密密麻麻的牡蠣殼層層堆疊,記錄著歲月的痕跡。
    船舷雕刻的玄鳥圖騰雖已斑駁,卻仍透著一股威懾力,那栩栩如生的鳥喙中銜著的青銅箭簇,與他在史料中見過的吳國兵器如出一轍,仿佛在訴說著昔日的輝煌與榮耀。
    “快看船艏!”林珊的聲音在通訊器裏帶著顫音,充滿了震驚與激動。
    機械臂緩緩掃開堆積的泥沙,揚起的沙塵在光束中翻滾,宛如金色的煙霧。隨著泥沙散去,半截斷裂的桅杆顯露出來,上麵纏繞的繩索早已碳化,卻仍保持著複雜的係結方式。
    程遠突然想起《越絕書》中“吳船結繩,九道成陣”的記載,心跳陡然加快,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工匠們的智慧與技藝。
    那些繩索的紋路裏,或許還留存著當年水手們的汗水與呼喊。
    當攝像機鏡頭掃過甲板時,他們看到了更驚人的景象:破碎的青銅酒器旁,散落著刻有“餘皇”二字的殘片——那可是吳王專屬旗艦的名號!
    這一發現讓程遠和林珊興奮不已,他們知道,這可能是一個改寫曆史認知的重大發現。
    林珊在另一頭的驚呼透過電流傳來,帶著難以掩飾的顫抖,仿佛要將整個海底的寂靜都打破。
    在考古隊員緊張而有序的發掘中,樓船的神秘麵紗逐漸被揭開。
    程遠蹲在臨時搭建的水下工作艙內,周圍彌漫著海水的鹹腥味和設備運轉的嗡嗡聲。
    艙內空間逼仄,頭頂的冷光燈發出慘白的光芒,將每個人的影子拉得很長。
    他戴著特製的手套,小心翼翼地清理著一塊保存完好的船板,手中的刷子每一次拂過,都仿佛在與曆史對話。
    當刷子刷去表麵的海鏽,一排細小的榫卯結構顯露出來,每個接口處都嵌著貝殼薄片,在冷光燈下泛著珍珠般的光澤,宛如鑲嵌著無數顆璀璨的星辰。
    這些貝殼薄片切割得極為規整,邊緣還雕刻著細密的水波紋,工藝之精湛令人歎為觀止。
    “這是春秋時期的防水工藝!”
    他對著對講機驚呼,聲音中充滿了驚喜與讚歎,“用貝殼粉混合桐油填補縫隙,比鐵釘拚接更耐腐蝕!”
    這種精湛的工藝讓程遠對古人的智慧敬佩不已,也讓他更加期待接下來的發現。
    他想象著千年前的工匠們,在簡陋的條件下,如何憑借著經驗與智慧,創造出如此精妙的技術。
    林珊正在分析從船艙提取的文物,實驗室裏擺滿了各種瓶瓶罐罐和檢測設備,空氣中彌漫著化學試劑的味道。
    顯微鏡下,青銅器表麵的鏽層呈現出斑斕的色彩,每一層都記錄著不同時期的曆史。
    突然,她舉起一枚青銅帶鉤,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程遠,看這個!”
    帶鉤表麵的雲雷紋間,刻著極小的鳥篆文,若不仔細觀察,根本無法發現。
    經翻譯器解析,竟是“夫差五年造”的字樣。這一發現讓林珊激動不已,她的目光掃過旁邊的竹簡殘片,上麵的朱砂字跡雖已褪色,仍能辨認出“齊師壓境,舟師備戰”的記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些發現與《左傳》中吳越爭霸的曆史記載相互印證,仿佛將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畫卷重新展現在他們眼前,令兩人激動得難以自持。
    林珊的臉頰因為興奮而泛起紅暈,眼中閃爍著光芒,就像發現了世間最珍貴的寶藏。
    然而,當機械臂深入主艙室時,異變突生。
    原本平靜的海水突然泛起漩渦,如同一個巨大的黑洞,吞噬著周圍的一切。
    無數發光水母從船底湧出,在黑暗中拚湊出吳國旗幟的圖案,那幽藍的光芒在海水中閃爍,營造出一種詭異而神秘的氛圍。
    這些水母通體透明,體內流動著熒藍色的液體,它們排列成整齊的隊列,仿佛受到某種神秘力量的操控。
    程遠手腕上的貝殼手鏈發燙,與海底傳來的震動產生共鳴,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牽引著他。
    在強烈的磁場幹擾下,所有電子設備突然失靈,顯示屏瞬間變黑,儀器停止運轉,潛水艙內陷入一片寂靜,隻有程遠沉重的呼吸聲在狹小的空間裏回蕩。
    而船艙深處,傳來齒輪轉動的聲響,仿佛沉睡千年的機關正在蘇醒,令人不寒而栗。那聲音由遠及近,節奏越來越快,仿佛是遠古的心跳在海底複蘇。
    應急燈亮起的瞬間,昏暗的紅光籠罩著主艙,給整個空間增添了一絲詭異的色彩。
    燈光在青銅立柱上跳躍,將上麵的星象圖投射出扭曲的陰影,仿佛那些古老的星辰正在蘇醒。
    程遠看清了主艙內的景象:八根青銅立柱環繞著中央祭壇,每根柱子上都刻著不同的星象圖,那些圖案仿佛蘊含著宇宙的奧秘,神秘而深邃。
    有的柱子上雕刻著北鬥七星,勺柄指向不同的方位;有的則是二十八宿的圖案,每顆星辰都栩栩如生。
    祭壇中央擺放著青銅編鍾,鍾體表麵凝結的海鏽下,隱約可見吳越兩國的兵器圖案相互交錯,仿佛在訴說著兩國之間的恩怨情仇。
    編鍾上的紋路曆經千年海水侵蝕,卻依然清晰可見,仿佛在等待著某個時刻的到來。
    林珊的銀海星項鏈突然發出蜂鳴,與編鍾產生共振,鍾壁上的紋路竟開始流動,顯現出一段動態的海戰畫麵。
    “這是全息投影!”林珊難以置信地湊近觀察,眼中充滿了震驚與好奇。畫麵中,吳國樓船在太湖上列陣,船頭的玄鳥圖騰突然活了過來,展翅撲向越國戰船。
    戰船破浪前行,激起千層浪,船身兩側的槳手整齊劃一地揮動船槳,號子聲仿佛穿透了千年時空。
    士兵們呐喊著揮舞兵器,箭矢如雨般飛射而出,鮮血染紅了湖水,慘叫聲回蕩在湖麵上。
    更驚人的是,戰船上的士兵脖頸處,都戴著與蘇沐雨家族相似的貝殼圖騰,這一發現讓程遠和林珊心中湧起無數疑問。
    這些貝殼圖騰究竟有什麽特殊含義?它們與歸墟之門又有著怎樣的聯係?
    程遠的腦海中閃過一道靈光,他想起了之前的種種發現,抓起祭壇角落的殘破竹簡,在紫外線照射下,一行隱藏的文字浮現:“以貝為契,通於幽冥,得者王天下。”
    這句話仿佛是一個神秘的預言,暗示著貝殼圖騰背後隱藏著巨大的秘密。
    程遠反複琢磨著這句話,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此時,海底傳來劇烈震動,整個樓船殘骸開始解體,木板斷裂的聲音在寂靜的海底格外清晰,仿佛是曆史的歎息。
    破碎的木片在水中翻滾,揚起陣陣沙塵,遮蔽了視線。
    程遠和林珊在撤離途中,發現了船尾的暗格。暗格周圍布滿了鏽跡和海草,顯得格外神秘。
    他們小心翼翼地打開暗格,裏麵整齊排列著青銅虎符,每枚虎符上都刻著不同的卦象,這些卦象仿佛蘊含著無窮的力量,仿佛在守護著某個驚天的秘密。
    當他們取出最後一枚虎符時,暗格底部露出一張殘破的帛書,上麵用朱砂繪製的航線圖,終點竟指向傳說中徐福東渡的起點——琅琊台。
    這一發現讓程遠和林珊意識到,他們可能卷入了一個跨越千年的巨大謎團之中。
    帛書邊緣已經破損不堪,朱砂的顏色也有些黯淡,但上麵的航線卻依然清晰可辨。那些彎彎曲曲的線條,仿佛是古人留下的密碼,等待著他們去破解。
    林珊的手輕輕顫抖著,指著帛書上的一個標記:“你看,這個符號和我們在歸墟之門發現的玉簡上的一模一樣...”她的聲音中充滿了恐懼和興奮,兩種情緒交織在一起,讓她的聲音變得有些沙啞。
    回到科考船時,台風已至最猛烈的時刻。狂風如同萬馬奔騰,咆哮著掠過海麵,仿佛要將整個船隻撕裂。
    暴雨如注,密集的雨點敲打著船身,發出咚咚的聲響,仿佛是大自然在演奏一場激昂的交響樂。
    程遠在實驗室整理文物,四周堆滿了各種文物和資料,空氣中彌漫著曆史的氣息。顯微鏡、光譜分析儀等精密儀器在工作台上整齊排列,屏幕上跳動著各種數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突然,他發現青銅虎符的卦象與《周易》記載的“水戰占辭”完全吻合,這一發現讓他興奮不已。
    他將虎符按卦象排列,桌麵的投影係統自動啟動,在空氣中投射出春秋戰國時期的海域地圖,那些閃爍的光點和線條,仿佛重現了當年的海戰場景。
    地圖上,不同顏色的線條代表著不同的航線,光點則標記著重要的軍事據點。
    程遠的目光在地圖上移動,試圖找出這些航線之間的聯係。
    林珊湊過來,發絲掃過他的臉頰,帶來一絲淡淡的清香,那是洗發水混合著海水的獨特味道。
    “你看,這些航線串聯起來,正好是吳越爭霸的軍事防線!”她指著投影說道,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她的手指在地圖上滑動,劃出一條弧線,“從太湖到東海,再到琅琊台,這些路線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網絡。”
    窗外的閃電照亮林珊的側臉,程遠心中一動,想起在海底生死時刻,林珊毫不猶豫地將氧氣麵罩讓給他的模樣,那份勇氣和堅定讓他深受感動。
    那一刻,他在林珊眼中看到了超越生死的決然,也看到了她對考古事業的執著。
    此刻,他輕輕握住她的手,卻觸到一片冰涼——林珊的指尖正按在全息地圖的琅琊台位置,眼神中充滿憂慮。
    “程遠,帛書上的航線...和我們之前發現的歸墟之門,似乎存在某種聯係。”
    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擔憂,仿佛預感到前方還有更多未知的挑戰。她調出之前拍攝的歸墟之門的影像,與眼前的地圖進行對比,果然發現了一些相似的標記。
    程遠看著林珊專注的神情,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在這驚濤駭浪的考古之路上,能有這樣一個誌同道合的夥伴,是他最大的幸運。
    話音未落,船體突然劇烈傾斜,仿佛被一隻巨大的手猛地推向一邊。
    程遠眼疾手快,將林珊護在懷中,用自己的身體為她擋住可能的危險。
    實驗室裏的儀器和文物在慣性作用下四處飛濺,玻璃器皿破碎的聲音刺耳地響起。
    他們聽見甲板上傳來鄭海峰的怒吼:“右舷發現不明物體!”兩人對視一眼,眼中充滿了堅定,隨後迅速衝向甲板。
    隻見漆黑的海麵上,無數發光的貝殼正匯聚成巨大的船隊輪廓,船頭的玄鳥圖騰在閃電中忽明忽暗,仿佛來自兩千年前的幽靈艦隊,正朝著琅琊台的方向,緩緩駛進暴風雨的中心,那神秘而壯觀的景象,讓人既興奮又感到一絲恐懼。
    這些貝殼發出的光芒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絢麗而詭異的畫麵,仿佛是古人在向他們傳遞某種信息。
    林珊緊緊抓住程遠的手臂,手指因為用力而微微發白,程遠則握緊了拳頭,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未知挑戰。
    在狂風暴雨中,他們的身影顯得渺小而堅定,如同兩顆永不熄滅的星辰,照亮著考古探索的道路。
    喜歡考古浮海記請大家收藏:()考古浮海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