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加入專案組(四千八百字)

字數:7612   加入書籤

A+A-


    章恒這個名字,在青陽分局乃至市局部分領導耳中,確實算得上是響當當的一號人物。
    個人一等功的光環,加上屢破數起要案的成績,足以讓他在一定範圍內聲名鵲起。
    然而,名聲的傳播總有它的邊界。
    這裏是青山分局,不是章恒的主場,除了少數消息靈通、或對業內動態格外關注的人,隱約聽說過“青陽分局有個章恒很厲害”之外,對於分局內大部分埋頭於自家一畝三分地的幹警們而言,“章恒”這兩個字,暫時還隻是一個略顯陌生的符號。
    會議在沉重壓抑的氣氛中結束,領導們麵色凝重地魚貫而出。
    但會議室內的低氣壓並未完全散去,一部分並未直接參與核心偵查、或是手頭暫時沒有緊急任務的警員們並未立刻散去,而是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好奇與“吃瓜”心態,低聲熱議起來。
    “章恒嗎,這名字有點耳生啊,誰知道是哪路神仙?”一個年輕警員撓著頭,一臉困惑。
    “肯定不是咱們市局機關的,那幾個有名的刑偵專家、各支隊頭頭,名字我都門兒清,沒這號人。”一個中年警員語氣肯定,隨即猜測道,“莫非是省廳派下來的專家?要不黃局能這麽看重,一來就空降當副組長?”
    “我知道!我知道他!”一個略顯激動的聲音插了進來,是刑警隊裏號稱“包打聽”的小王。
    他刻意壓低了些聲音,卻難掩分享秘辛的興奮,“章恒是青陽分局刑偵三中隊的!年紀輕得很,但本事大得嚇人!前段時間轟動一時的那起十二年都沒破的滅門懸案,就是他給啃下來的!因為這個,上麵直接給他記了個個人一等功!”
    “我的天!一等功!”有人倒吸一口涼氣,“這得是多大的功勞啊!我入行這麽多年,就沒親眼見過活的一等功功臣!”
    “你這麽一說,我好像也有點印象了,是有這麽個報道,原來他就是章恒本尊啊!”
    “看樣子黃局是請來了真佛,指望他打破現在的僵局呢,就是不知道這位‘高手’能不能創造奇跡,把這鐵板一塊的案子給撬開。”
    “我看懸……”也有人持悲觀態度,搖了搖頭,壓著嗓子道,“不是質疑他的能力,關鍵是這案子太邪乎了,線索比頭發絲還細,時間又過去那麽久,人都成白骨了,從哪兒下手嘛!一個月?除非他能通靈……”
    “……”
    各種議論、猜測、期待與懷疑,在青山分局的各個角落悄然彌漫、發酵。
    而此時,處於輿論漩渦中心的章恒,對這一切還毫不知情。
    將他調入專案組並委以副組長之職,是黃建喜在巨大壓力下臨機決斷,事先根本無人與他通氣。
    當他口袋裏的手機急促響起時,他正駕駛著那輛風塵仆仆的三菱警車,穿行在城鄉結合部狹窄顛簸的街巷裏。
    他此行的目的,依舊是為了理清蘇汐身世那團亂麻般的線索,進行著又一次深入而細致的走訪。
    陽光透過沾滿灰塵的車窗,在他棱角分明的側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到目前為止,關於蘇汐的身世,雖有一些零星的、指向模糊的進展,但距離找到她的親生父母,依舊隔著重重迷霧,前路漫漫。
    他靠邊停車,掏出手機,看到是市局一個不常聯係的號碼,眉頭微蹙,按下了接聽鍵。
    “什麽!”
    “將我調入專案組?還擔任副組長?!”
    聽著電話那頭清晰而正式的指令,章恒足足愣了好幾秒,臉上寫滿了錯愕。這個突如其來的調令,完全在他的計劃之外。
    然而,短暫的錯愕之後,一股久違的、混合著挑戰欲與興奮感的情緒,如同被點燃的引信,在他心底“嗤”地一聲竄起,迅速驅散了之前的意外。
    這一段時間,處理的都是些鄰裏糾紛、小偷小摸之類的雞毛蒜皮,對他而言實在有些提不起勁,骨子裏那份渴望挑戰大案要案的刑警熱血,早已躁動不安。
    可是,他也明白,驚天大案並非家常便飯。
    他甚至已經盤算好了,在盡力幫蘇汐尋找親生父母之後,如果還沒有大案發生,就主動去翻查那些積壓多年、落滿灰塵的懸案卷宗。
    白雲市範圍內,未破的懸案總有那麽一些,他相信自己那雙善於發現細節的眼睛,再加上強大的直覺,或許能從中找到被遺漏的蛛絲馬跡,萬一又能偵破一起呢?
    現在,機會以這樣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主動找上門來了。
    章恒沒有猶豫,立刻暫時中止了手頭的尋親調查,調轉車頭,警車發出一聲低吼,朝著青山分局的方向疾馳而去。
    抵達青山分局刑偵大隊,大隊長鄧磊早已接到通知,在辦公室等候。
    見到章恒,他立刻起身,臉上擠出熱情卻難掩疲憊的笑容,大步迎了上來,一雙手緊緊握住了章恒的手,用力晃了晃。
    “章恒同誌!久仰大名,如雷貫耳啊!今天總算見到你本人了,真是……比我想象的還要年輕,還要精神!”鄧磊的話語帶著官場上常見的客套,但眼神深處那份急於尋求突破的焦灼,卻是實實在在的。
    “鄧隊,您太客氣了。”章恒不動聲色地回應,他能感受到對方手掌的力度和微微的潮濕,那是壓力之下不自覺的生理反應。
    兩人握手,簡單寒暄幾句,便在會客區的沙發上落座。
    茶水剛沏上,嫋嫋熱氣還未散開,話題便不可避免地、迅速地切入正題——那起令人頭疼的青山湖白骨案。
    鄧磊主動且詳細地向章恒介紹了案件的全部情況,從發現過程、法醫檢驗結果、物證狀態,到目前投入的警力、摸排走訪的範圍以及陷入的困境。
    他語速不快,但條理清晰,顯然對案子的每一個細節都爛熟於心。
    介紹完畢,他端起已經微涼的茶杯,卻沒有喝,隻是重重地歎了口氣,眉宇間那抹化不開的愁容愈發明顯,身上那股無形的、仿佛源自骨髓的疲憊與壓力,又開始絲絲縷縷地彌漫開來。
    “章恒同誌,不瞞你說,這起案子……目前非常棘手。”
    他放下茶杯,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沙發扶手,“我們幾乎把能派的人都撒下去了,以發現地為中心,輻射了周邊好幾個鄉鎮,重點排查近十年內的失蹤人口,連續奮戰了好幾天,可……有用的線索,一條也沒有摸到,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使不上勁啊!”
    章恒靜靜地聽著,沒有打斷,隻是偶爾微微頷首,表示自己在認真跟隨他的思路。
    直到鄧磊說完,他才沉吟著開口,聲音平穩而冷靜:“鄧隊,當務之急,也是破案的第一關鍵,必須要確認死者的身份。隻要能搞清楚‘他是誰’,弄清楚他的社會關係、人際恩怨,這個案子,基本上就相當於破了一大半。”
    “對!太對了!我也是這麽認為的!”鄧磊仿佛找到了知音,身體不自覺地前傾,語氣帶著遇到同道中人的激動,“法醫推斷死亡時間在1到10年之間,這個範圍太寬泛了。我們目前主要精力就放在排查這個時間段的失蹤人員上,尤其是符合死者年齡、體貌特征的。”
    道理誰都懂,但執行起來卻困難重重。死者被殺害後沉屍湖底,多年無人發現,其家人很可能在失蹤初期就報過案,理論上應該留有記錄。
    兩人就著清茶,針對已知線索和排查方向,又進行了一番初步的分析和交流。辦公室內的氣氛,因為專業層麵的探討,暫時驅散了一些之前的客套與沉悶。
    “咚、咚、咚!”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聲音不輕不重,帶著一絲克製下的急促。
    “請進。”鄧磊揚聲道。
    門被推開,重案中隊中隊長孫全快步走了進來。
    他的臉上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混合著疲憊與希望的振奮,目光先是在鄧磊臉上停留了一下,隨即有些好奇地落在了陌生的章恒身上。
    “鄧隊,我們派下去的偵查員剛反饋回來一條重要信息!”孫全的聲音因為激動而略微提高,“又摸排到一個高度吻合的失蹤人口!”
    “哦?!快,詳細說說情況!”鄧磊“唰”地一下從沙發上站了起來,語氣急切,眼中瞬間燃起了光亮。
    孫全的目光再次瞟向章恒,帶著詢問的意味。
    鄧磊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光顧著高興,忘了介紹,連忙拍了拍額頭:“你看我,一著急就忘了。這位是章恒同誌,市局剛指派到我們專案組的副組長!章恒,這位是我們重案中隊的孫全,孫隊長。”
    原來他就是章恒!果然好年輕! 孫全心中閃過這個念頭,但臉上立刻堆起熱情的笑容,向前緊走兩步,主動伸出右手:“章組長,您好!久仰您的大名,我是孫全!”
    “孫隊,你好。”章恒起身,與孫全用力握了握手,觸手感覺對方掌心有不少老繭,是個實幹的人,“不必客氣,直接說情況吧。”
    “好!”孫全不再耽擱,語速加快匯報道,“我們的人在青山湖西邊的柳林鎮摸排時,發現了一名失蹤人員記錄。男性,失蹤時正好45歲,與法醫推斷的年齡完全一致!已經失蹤8年多,家屬當年報過案,但一直沒找到人……”
    他簡明扼要地將了解到的情況說了一遍,包括失蹤者的姓名、家庭情況、失蹤前的大致活動範圍等。
    鄧磊聽完,臉上振奮之色更濃,仿佛在黑暗的隧道裏終於看到了一絲曙光,他大手一揮,聲音洪亮地命令道:“好!太好了!孫全,你馬上安排人,立刻聯係這名失蹤人員的直係家屬,最好是子女,請他們盡快過來一趟,配合我們做DNA鑒定和比對!”
    青山區分局的技術人員早已從死者骸骨中成功提取了DNA樣本,隻要找到其直係血親進行比對,身份確認便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而一旦確認了死者身份,就如同握住了打開迷宮大門的鑰匙,接下來的偵查方向將豁然開朗。
    也難怪鄧磊會如此激動,這確實是案件陷入僵局以來,出現的第一個看起來最具可能性的突破口。
    與鄧磊的振奮相比,章恒則顯得冷靜得多。
    他臉上沒有任何欣喜的神色,反而微微蹙起了眉頭。
    在孫全匯報的過程中,他又追問了幾個細節問題,比如失蹤者的具體職業、失蹤前的精神狀態、有無與人結怨、家屬描述其體貌特征與法醫推斷是否存在細微差異等等。
    孫全一一作答,但隨著章恒問得越深入,他最初的興奮也漸漸平複了一些,意識到這其中還存在一些需要核實和推敲的地方。
    聽完孫全的補充回答,章恒心中的某種直覺變得更加強烈。
    他隱隱覺得,鄧隊長這次,恐怕要空歡喜一場了。這名失蹤者,與湖底沉屍的死者,大概率並非同一人。
    果然,現實很快印證了章恒的預感。
    DNA比對結果在焦急的等待後終於出爐——不匹配。
    當技術中隊的民警將那份冰冷的鑒定報告送到鄧磊辦公室時,鄧磊臉上的光彩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黯淡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更深沉的失望與挫敗感。
    他拿著報告,反複看了好幾遍,最終無力地將其放在桌上,發出一聲悠長而沉重的歎息。
    他仿佛一瞬間又被拉回了沉重的現實,恢複了之前那種眉頭緊鎖、心事重重的狀態。
    那股無形的壓力再次籠罩了他,甚至比之前更加濃重。
    他默默地從上衣口袋裏摸出煙盒,抽出一支,先是習慣性地向章恒示意了一下。
    “謝謝鄧隊,我不抽煙。”章恒輕輕擺手。
    鄧磊也沒再客氣,將香煙叼在嘴上,“啪”一聲按動打火機,橘黃色的火苗躥起,點燃了煙絲。
    他深深地、貪婪地吸了一大口,仿佛要將所有的焦慮和疲憊都隨著煙霧吸入肺中,再緩緩吐出。
    繚繞的青色煙霧模糊了他略顯憔悴的臉龐。
    “章恒同誌,你也看到了……”他的聲音帶著吸煙後的微啞,更添了幾分滄桑感,“上麵的命令是一個月內破案,黃局親自立的軍令狀。這壓力,層層傳導下來,最後都壓在我們這些人身上啊。”
    章恒沒有說話,隻是安靜地看著他,目光中帶著理解,也帶著一種沉靜的力量。
    他不需要說什麽安慰的空話,此刻的傾聽,本身就是一種支持。
    鄧磊又狠狠抽了一口煙,繼續道:“下麵的兄弟們真的很辛苦,沒日沒夜地摸排走訪,失蹤人員是摸排出好幾個了,這個是目前看來條件最接近的……可結果,還是讓人失望。線索……線索到底在哪裏呢?”他的語氣中,透著一股深深的無力感。
    “鄧隊,破案急不得,越急越容易亂。”章恒開口,聲音平穩,帶著一種奇特的安撫人心的力量,“一個月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隻要我們方向正確,方法得當,未必不夠用。”
    鄧磊抬起頭,透過煙霧看向章恒,眼神中帶著一絲希冀:“章恒同誌,那你……現在有什麽具體的想法和打算嗎?我們都聽你想法。”
    章恒略一思索,條理清晰地回答道:“大規模的摸排走訪不能放鬆,這是基礎工作,甚至可以考慮再投入一些力量,將範圍再擴大一些,不能局限於青山湖周邊,要考慮水流、拋屍便利性等因素,將鄰近區縣符合條件的失蹤人口也納入排查範圍。”
    他頓了頓,目光變得銳利起來,繼續道:“另外,我想親自去看一看死者的骸骨,還有那些打撈上來的衣物和其他遺物。有些線索,可能隱藏在肉眼難以察覺的細節裏,需要親手觸摸,近距離觀察,才能有所發現。”
    鄧磊聞言,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立刻將手中才抽了半截的煙,用力在煙灰缸裏摁滅,霍然起身,幹脆利落地一揮手:
    “走!我現在就帶你過去!技術中隊和物證室那邊,我已經打好招呼了!”
    …………
    各位童靴,10000字送上,能炸一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