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椿樹村命案
字數:5857 加入書籤
初春的晨光帶著一絲慵懶,勉強驅散著黎明前的寒意。
椿樹村,這個位於青陽區郊外的村落,在晨曦中緩緩蘇醒,一如往常般寧靜。
村口,那棵需兩三人方能合抱的百年古椿樹,虯枝盤錯,光禿禿的枝椏指向天空。
緊挨著這棵地標性大樹,是一棟略顯陳舊的紅磚民房,牆上用已然有些斑駁脫落的紅油漆,寫著兩個碩大的字——“商店”。
這家店占據著村頭的好位置,是村民們日常采買煙酒醬醋、閑聊聚集的據點。
店主是一對姓郭的老夫婦,為人敦厚和善,生意一直不錯。
往常這個時候,郭老漢和老伴早已卸下門板,打掃幹淨,迎接一早來買早點或日用的鄉親了。
但今天,似乎有些異樣。
日頭漸高,時間已過上午九點,那兩扇木質店門卻依舊緊閉著,門閂從裏麵插得嚴嚴實實,不見半點動靜。
春日難得的暖陽灑在古椿樹下,幾位早起的大媽大爺正攏著手,倚著牆根曬太陽,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著。
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到了這家尚未開門的商店。
“怪事哩,老郭兩口子向來勤快,今兒個是咋了?太陽都曬屁股了還不見開門。”一位穿著藏藍色棉襖的大媽納罕道,目光疑惑地掃過那緊閉的店門。
旁邊一位叼著旱煙袋的老爺子嘿嘿一笑,帶著點戲謔:“許是昨晚……折騰得太晚,起不來咯?”
幾位老人發出了一陣善意且心照不宣的低笑。
另一位大媽接話道:“那也不成啊,這都啥時辰了,耽誤做生意呢,我還想著打瓶醬油哩。”
說笑歸說笑,又過了半晌,見店鋪依舊毫無動靜,一位想買煙的李大爺忍不住了,蹣跚著走到店門前,“砰砰砰”地敲了起來,聲音在寂靜的村頭顯得格外清晰。
“老郭!老郭頭!開門呐!買包煙!”
他側耳聽了聽,屋內死寂一片,沒有任何回應。
他又加重力道敲了幾下,門板發出沉悶的響聲,回應他的,依然隻有風吹過椿樹枝椏的細微嗚咽聲。
“奇了怪了,”李大爺皺緊了眉頭,喃喃自語,“這人能去哪兒?也沒聽說他們出門走親戚啊……”
這邊的動靜吸引了更多在附近曬太陽、閑聊的村民圍攏過來。
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空氣中彌漫著好奇而非擔憂。
“打他電話試試?”
很快有人掏出手機,撥通了郭老漢的電話。
聽筒裏傳來冗長的“嘟——嘟——”聲,始終無人接聽。
就在這時,一位耳朵頗靈的老爺子突然豎起手指“噓”了一聲:“你們聽!屋裏頭……好像有電話在響!”
有人湊到門縫邊,屏息凝神,果然隱約聽到從店內傳來微弱的手機鈴聲,一遍又一遍,固執地響著,直至自動掛斷。
“看來真是沒帶手機,或者……睡得太死了?”有人猜測道。
人群中開始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不安。
先前開玩笑的氣氛漸漸消散,一種模糊的擔憂像初春的寒氣,悄無聲息地滲入每個人的心底。
終於,那位最早敲門的李大爺臉色凝重起來,他環視一圈,嗓音帶著些微沙啞:“別是……出啥事了吧?這心裏頭咋這麽不踏實呢?要不……咱們進去瞅瞅?”
眾人麵麵相覷,短暫的猶豫後,一種鄰裏間的責任感占了上風。“對,進去看看,可別真出啥事了咱們還不知道。”
李大爺說著,用力推了推正門,紋絲不動,顯然是從裏麵閂死了。
他又轉到旁邊的側門——那通常是老郭一家自己進出的通道,伸手一推,門“吱呀”一聲,竟然應手而開,隻是虛掩著!
李大爺深吸一口氣,邁步跨了進去。
店內光線昏暗,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混雜著商品塵埃的、難以言喻的古怪氣味。他的眼睛適應了幾秒黑暗,隨即,目光猛地定格在店堂中央——
“啊——!!!”
一聲短促而充滿驚恐的尖叫猛地從屋內傳出,緊接著,李大爺連滾帶爬、麵色慘白如紙地從側門跌撞出來,雙腿發軟,幾乎站立不穩,一隻手顫抖地指著門內,嘴唇哆嗦著,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隻剩下粗重而驚恐的喘息。
“老李!咋了?!你看見啥了!”
“老李頭,你說話呀!別嚇唬人!”
圍觀的村民被他這模樣嚇得夠嗆,紛紛急切地追問,心中那不祥的預感驟然飆升。
足足過了一分多鍾,李大爺才像是緩過一口氣,他死死抓住旁邊人的胳膊,牙齒都在打顫,用盡全身力氣才擠出破碎的話語:“死……死人了!老郭……郭大嫂倒在地上……老郭躺在床上……都……都沒氣兒了!滿地……滿地都是血!!!”
“什麽!!!”
人群瞬間炸開了鍋,驚愕、恐懼、難以置信的表情交織在每個人臉上。
有人不信邪,壯著膽子探頭進去看了一眼,旋即同樣麵色大變地縮回頭,聲音帶著哭腔大喊:“真的!出人命了!快!快打電話報警啊!!!”
恐慌,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的漣漪瞬間席卷了整個椿樹村。
嗚啦——嗚啦——
急促而尖銳的警笛聲由遠及近,撕破了鄉村原有的寧靜。
幾輛警車閃爍著紅藍警燈,風馳電掣般駛來,最終戛然停穩在村口的空地上。
車門紛紛打開,身穿製服的警察們魚貫而下,動作迅捷而有序。
青陽分局主管刑偵的副局長胡誌華親自帶隊,新上任的刑偵大隊長李鵬威緊隨其後,兩人的臉色都異常凝重。
章恒也從他那輛三菱警車上下來,緊隨其後的鄧飛亮和周康,一下車就迅速觀察四周環境,職業本能讓他們立刻進入了臨戰狀態。
然而,一下車,章恒的心就猛地往下一沉。
現場的情況比他預想的還要糟糕。商店外圍滿了黑壓壓的村民,裏三層外三層,議論聲、驚呼聲混雜在一起,亂哄哄如同一鍋沸粥。
更令人心急的是,警戒線雖然已經拉起,但顯然為時已晚——從當地派出所同誌那無奈又焦急的表情,以及地麵上雜亂的腳印來看,在此之前,顯然已有不少膽大的村民進出現場,致命的痕跡很可能已被無情破壞。
胡誌華自然也看到了這一幕,他的臉色瞬間陰沉得能滴出水來,銳利的目光掃向負責先期處置的派出所負責人,聲音帶著壓抑的怒火:“你們是怎麽搞的!現場保護的基本原則都忘了嗎!這麽多人進去,線索都被踩沒了!”
那位派出所負責人一臉委屈與無奈,壓低聲音解釋道:“胡局,我們接到報警趕到的時候,就已經有好一些村民在裏麵看過了……我們第一時間就把人清出來拉起了警戒線,可這……”
胡誌華重重哼了一聲,沒再繼續責備。
他也明白,對於缺乏相關知識的普通村民而言,好奇和恐懼往往壓倒一切,現在發火已於事無補。
他大手一揮,語氣斬釘截鐵:“立刻擴大警戒範圍!疏散圍觀群眾!技術隊,跟我進去!其他人在外圍維持秩序,搜集目擊信息!”
大部分警員迅速散開執行命令。
胡誌華、李鵬威、章恒,以及戴著白手套、提著勘查箱的技術隊骨幹,作為第一批人員,麵色肅穆地踏入了這間已然成為血腥修羅場的小賣部。
一股濃烈、甜腥、混雜著塵埃和某種生命最後時刻排泄物氣味的惡臭,撲麵而來,幾乎令人作嘔。
店內光線昏暗,隻有從窗戶透進的幾縷陽光,照亮了空氣中飛舞的塵埃,也照亮了地麵上那大片已經變成暗褐色、觸目驚心的血跡。
拿著相機的技術民警立刻開始工作,“哢嚓、哢嚓”的快門聲不絕於耳,刺眼的閃光燈一次次照亮店內慘烈的景象,將每一個細節定格。
章恒默默地戴上潔白的手套,目光如鷹隼般銳利,開始冷靜而專注地掃視整個現場。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兩位死者身上。
男性死者,郭老漢,仰麵躺在裏間的床鋪上,雙眼圓睜,似乎凝固著死前最後一刻的驚駭與痛苦。
他的頭顱左側有一個明顯的凹陷性骨折,顱骨碎裂,邊緣不規則,暗紅色的血液和灰白色的腦組織混合物黏附在傷口周圍和枕頭上,已經半凝固。
女性死者,郭大媽,則倒在靠近側門的地上,身體蜷縮,她的致命傷在頸部——一道深可見骨的刀口,幾乎割斷了半個脖子,大量鮮血從傷口湧出,在她身下匯聚成一大片駭人的血泊,早已幹涸發黑。
強忍著生理上的不適和心理上的憤怒,章恒移開目光,開始係統地檢查門窗。
正門從內插著老舊的門閂,完好無損。側門……他仔細查看門鎖和門框,沒有明顯的撬壓痕跡。
“凶手很可能是在夜晚,以購買物品等為借口,誘使受害者從內部打開了這扇側門,”
章恒的腦海中迅速構建起畫麵:夜深人靜,急促的敲門聲響起,老郭或郭大媽隔著門詢問,門外是凶手偽裝急切需要買東西的聲音……門閂被拉開的“嘎達”聲,或許就是這場悲劇的開端……
接著,他注意到那個木質的老式錢櫃。
抽屜被完全拉開,裏麵被翻得亂七八糟,一些零散的賬本、收據散落出來,而原本應該存放營業款的地方,此刻空空如也,隻剩下幾枚一角、五角的硬幣,孤零零地躺在抽屜角落,反射著微弱的光。
這時,戴著口罩的法醫初步檢查完畢,走到胡誌華身邊,低聲匯報:“胡局,初步判斷,男性死者係頭部遭受鈍器多次猛擊,導致顱骨粉碎性凹陷性骨折、顱內出血死亡,從創口形態看,凶器可能是鐵錘、斧背,或者……重型撬棍之類質量大、便於揮動的鐵器。”
“女性死者係銳器切割頸部,導致頸動脈、氣管斷裂,失血性休克死亡,凶器可能是較長的刀具。”
胡誌華麵色凝重地點點頭,轉向周圍的偵查員,聲音沉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壓力:“都聽到了?凶器是關鍵!仔細搜!店裏、屋後、附近的草叢、垃圾堆,都不要放過!一定要把凶器給我找出來!”
所有人都清楚,找到凶器,往往就能順藤摸瓜,鎖定嫌疑人的身份、職業甚至作案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