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DNA比對成功,凶手就是他!(4200字)
字數:7248 加入書籤
隨著王廣浩總隊長一聲令下,一場規模空前、目標明確的排查行動,如同精密的戰爭機器,在三省範圍內高效運轉起來。
數萬名警力被迅速動員,這張以清晰照片為指引的大網,撒向了茫茫人海。
正所謂,人多力量大,眾誌可成城。
在如此高強度的排查和現代刑偵技術的支持下,嫌疑人的身份信息,以驚人的速度浮出水麵。
僅僅過了數個小時,在當天下午三點多鍾,一份關於嫌疑人初步身份信息的緊急報告,就被送到了專案組指揮部,擺在了王廣浩的辦公桌上。
負責情報匯總的偵查員站在桌前,語氣清晰地匯報道:“王總,嫌疑人的身份已經基本摸清!姓名:董奮明。性別:男。年齡:31歲。戶籍地:江北省白象縣東風鄉董家坳村。 這是初步掌握的檔案資料,更詳細的信息正在進一步核實中。”
王廣浩聞言,精神頓時為之一振,臉上難以抑製地露出喜色。
他迫不及待地接過那疊還帶著打印機餘溫的資料,快速翻看起來。
隨著目光在紙頁上掃過,他臉上的振奮之色越來越濃。
資料顯示:董奮明,高中文化,無固定職業,長期在外流竄。
更重要的是,他有著兩次勞教的前科,一次是因盜竊,另一次是參與團夥搶劫。
而他最後一次刑滿釋放的時間,恰好是在半年多以前。
王廣浩的手指重重地點在“釋放時間”這一欄上,抬頭看向周圍的幾位核心成員,聲音帶著壓抑不住的激動:“時間點完全吻合! 我們串並的這一係列案件中,最早的一起就發生在江北省,時間正是在他出獄後不久!履曆、時間、活動區域……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他!”
他“啪”地一聲合上資料,斬釘截鐵地道:“太好了!應該就是他,沒跑了!”
雖然還需要最終的DNA鐵證,但憑借這些高度關聯的信息,王廣浩以及專案組絕大多數人,內心已經基本認定了董奮明的重大嫌疑。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整個專案組。
原本被巨大壓力籠罩的指揮部,氣氛瞬間為之一鬆,仿佛陰霾的天空透出了一縷強烈的陽光。
大家奔走相告,臉上都露出了久違的、帶著希望的笑容。
很多人再看向章恒時,目光已然完全不同。
警察圈子雖然有時講究資曆,但更崇拜真正的強者和能人。
章恒憑借一己之力,在看似無解的僵局中,硬生生撕開了一道口子,找到了關鍵突破口,這足以贏得所有人的尊重。
“章恒同誌,你太牛了!這次真是立了大功!”
“章恒,厲害!你是這個!”一位來自江北省的老刑警對著章恒用力豎起大拇指,眼中滿是毫不掩飾的讚賞,“要不是你,我們這會兒還在摸黑抓瞎呢!”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麵對四麵八方湧來的讚揚和敬佩,章恒始終保持著謙遜的微笑,一一禮貌回應,從不居功自傲,更沒有流露出絲毫的得意忘形。
他通常隻是簡單地說:“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我隻是做了分內的事。”
這種不驕不躁、謙虛謹慎的態度,讓許多原本就佩服他能力的人,更加從心底裏感到讚賞。
然而,在一片樂觀的氣氛中,仍有少數經驗豐富、性格謹慎的老刑警保持著冷靜。
在指揮部旁邊的一間休息室裏,煙霧繚繞,幾位來自不同省份的骨幹一邊借著抽煙緩解疲勞,一邊低聲交換著看法。
“老李,你覺得……這個董奮明,真的就是我們要找的人嗎?板上釘釘了?”一位兩鬢微白的老警察吐著煙圈,眉頭微蹙。
“從目前看,可能性極高,但要說百分百,還為時過早。”被稱作老李的資深偵查員緩緩搖頭,“辦案子,最怕先入為主,一切,還是要等最終的DNA比對結果出來說話。”
“是啊!”另一人接口道,語氣沉穩,“我也覺得先別高興得太早,萬一……我是說萬一,DNA對不上,那我們現在所有的部署都可能走偏,豈不是空歡喜一場,還浪費了寶貴的偵查時間。”
“謹慎一點沒錯,畢竟牽扯太大,必須做到萬無一失。”
這少數人的擔憂,也代表了專案組高層最後的審慎。
為了獲得那枚“一錘定音”的鐵證,專案組立刻啟動了最高效的程序。
一方麵,一支由精幹力量組成的特別行動小組,在王廣浩的親自指派下,立刻出發,緊急趕往江北省白象縣。
他們的任務是與當地警方配合,秘密接觸董奮明的家人,依法合規地采集其直係親屬(父母、兄弟姐妹)的DNA樣本(如血液、口腔拭子等)。
另一方麵,王廣浩親自致電公安部協調小組,由部裏領導直接與江北省公安廳最高層溝通,要求他們開啟綠色通道,全力配合此次DNA比對工作,確保樣本送達後,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鑒定。
所有環節都秉持著“就近、最快”的原則。
樣本采集後,無需千裏迢迢送回江南省,而是直接在江北省公安廳最權威的刑事技術鑒定中心進行檢測,與專案組提供的、從多個案發現場提取的凶手DNA數據進行緊急比對。
隻要比對成功,那麽凶手是董奮明,就將成為鐵一般的事實! 接下來,就是全力以赴,部署抓捕!
時間,在焦灼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流逝,悄然來到了晚上。
窗外,白雲市已是華燈初上,霓虹閃爍。
繁華的街道上車水馬龍,夜市喧囂,充滿了城市的煙火氣。
然而,與外麵的熱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市公安局大樓內,專案組指揮部卻籠罩在一種異常安靜而又緊張的氣氛中。
沒有人下班,也沒有人高聲談論。
大家或坐在電腦前整理資料,或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低聲討論,或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有一部分係於那部直連外線的紅色保密電話上。
空氣中彌漫著咖啡和泡麵的味道,以及一種無聲的期待與焦慮。
晚上九點零七分。
當時鍾的指針劃過這個刻度,辦公桌上那部沉寂了許久的紅色電話,突然毫無征兆地、急促地響了起來!尖銳的鈴聲在安靜的指揮部裏顯得格外刺耳,瞬間牽動了所有人的神經!
“唰!”
幾乎在同一時間,指揮部裏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那部響個不停的電話!原本還有些細微聲響的房間,此刻徹底變得落針可聞。
許多人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微微緊張起來。
既擔心聽到“比對失敗”的消息,讓所有的努力和希望付諸東流,又無比渴望聽到那個期盼已久的、能徹底鎖定真凶的喜訊。
王廣浩深吸一口氣,從座位上站起身,他的步伐沉穩而有力,在數十道目光的注視下,走到辦公桌旁,伸出寬厚的手掌,穩穩地拿起了聽筒。
“這裏是‘2·26’專案組,我是王廣浩。”他的聲音沉穩,但仔細聽,能察覺到一絲不易察覺的緊繃。
電話那頭,立刻傳來了專案組派往江北省的負責人——那位姓張的老刑警熟悉的聲音。
他的聲音因為激動和喜悅而微微顫抖,甚至帶著一絲哽咽,透過聽筒清晰地傳了出來,在寂靜的房間裏甚至能聽到回響:
“王總!王總!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老張幾乎是喊著匯報,“DNA比對結果剛剛出來!完全匹配!成功! 我重複一遍,DNA比對成功!係列跨省流竄殺人案的犯罪嫌疑人,就是董奮明!確定就是他!”
“好!太好了!!!”
聽到這個等待已久的、最確鑿無疑的消息,王廣浩心中那塊懸了不知多久的巨石,轟然落地!
他難以自抑地對著話筒大聲回應,臉上瞬間綻放出無比燦爛、無比釋然的笑容,甚至連眼眶都有些微微發熱。這一刻,所有的壓力、所有的疲憊,仿佛都值得了!
他重重地放下電話,轉過身,麵向指揮部裏所有翹首以盼的戰友們。
他環視全場,看到的是幾十雙充滿急切詢問的眼睛。
他清了清嗓子,用盡全身的力氣,讓聲音如同洪鍾般響徹整個房間,帶著無比的激動和斬釘截鐵的確認:
“同誌們!剛剛接到從江北省打來的電話!DNA比對結果——成功! 老張親口匯報,經江北省廳技術部門最終鑒定確認,我們追捕的係列殺人案凶手,就是董奮明!”
轟!!!
王廣浩的話音剛落,短暫的、幾乎令人窒息的寂靜之後,專案組指揮部裏瞬間爆發出了雷鳴般的熱烈掌聲!這掌聲如同積蓄了許久終於決堤的洪水,洶湧澎湃,經久不息!
“太好了!”
“終於確定了!”
“哈哈,太好了!”
很多人激動得臉色潮紅,不由自主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用力地鼓掌,仿佛要將這些天來積壓的所有壓力、所有焦慮,都通過這熱烈的掌聲宣泄出去。
手掌拍紅了、拍麻了,也渾然未覺。
不少人相互握手、擁抱,眼中閃爍著興奮和如釋重負的光芒。
章恒的臉上也浮現出一絲由衷的、輕鬆的笑意。
這個結果對他而言,算不上驚喜,更像是一種“理所當然”的確認。
他對自己之前的判斷和發現有著絕對的把握,他平靜地看著周圍激動的人群,分享著這份集體勝利的喜悅,但內心已然開始思考下一步——抓捕。
良久,熱烈的掌聲才漸漸停息。
王廣浩紅光滿麵,精神抖擻,他用力地揮了揮手,聲音洪亮,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力:“全體都有!現在,立刻開會! 我們商討並部署對犯罪嫌疑人董奮明的最終抓捕方案!務必製定周密計劃,以最快速度、最小代價,將這個惡魔抓捕歸案!”
“是!”
眾人齊聲應答,聲音中充滿了昂揚的鬥誌。
數十號人迅速各就各位,難掩臉上的喜色和激動,但職業素養讓他們立刻進入了工作狀態。指揮部內瞬間安靜下來,隻剩下王廣浩部署任務時鏗鏘有力的聲音,以及筆尖在紙上劃過的“沙沙”記錄聲,偶爾夾雜著筆記本翻頁的輕微響動。
章恒也和所有人一樣,認真地聽著,仔細地記錄著王廣浩提出的每一個要點和分工。但他的大腦,在記錄的同時,已經開始飛速運轉,思考著一個關鍵問題:
“董奮明……你現在,到底藏在哪裏呢?”
他是在青州市犯下最新一起案子後,依舊潛伏在江東省?還是已經像驚弓之鳥一樣,利用這短短的時間差,偷偷流竄回了他的老家江北省?
或者,正躲在三省交界的某個三不管地帶,窺伺著外麵的風聲?
摸清楚他的準確藏身地點和動向,是成功實施抓捕最關鍵的前提。
如果連他在哪裏都不知道,再周密的抓捕計劃也隻是紙上談兵。
盡管麵臨著“大海撈針”般的困難,但專案組上下,乃至三省參與行動的數萬警力,此刻都充滿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既然已經知道了“針”是誰,那麽在這張已經鋪開的、由數萬雙眼睛和現代科技共同編織的天羅地網中,找到他,隻是時間問題!
以專案組指揮部為大腦和神經中樞,一項項指令如同雪片般發出,通過加密通訊網絡,瞬間傳達到三省各地的公安機關。
江南省、江東省、江北省,三地的警察力量幾乎在同一時間被全麵調動起來,連夜展開行動!
針對董奮明社會關係的摸排、對其可能藏身地點的篩查、對交通樞紐的布控……各項工作在夜色中有條不紊卻又爭分奪秒地展開。
與此同時,數以萬份印有董奮明清晰頭像和基本特征的《懸賞通告》被連夜緊急印刷出來。
通告上方,“懸賞十萬元” 幾個大字格外醒目。在2003年,十萬元人民幣無疑是一筆足以改變普通人生活的巨款,在某些小縣城,甚至足夠全款買下一套不錯的商品房。
這筆高額賞金,旨在最大限度地發動群眾力量,壓縮董奮明的藏匿空間。
夜色深沉,城市逐漸入睡。
但在普通人看不見的地方,一場規模浩大、目標明確的無聲圍獵,已經全麵展開。數萬警力如同精密的齒輪,協同運轉;無數雙警惕的眼睛,在夜色中搜尋著那個罪惡的身影。
這張疏而不漏的天羅地網,能否在黎明到來之前,網住董奮明這條狡猾而凶殘的“大魚”?整個專案組,乃至所有關注此案的人,都在屏息等待著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