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馬不停蹄
字數:4468 加入書籤
從禦書房出來,陳知禮與周尚書回到戶部衙門後,直接進了尚書的值房,緊閉房門。
兩人對著那份皇帝首肯的計劃書,就著熱茶,又細細商議了將近一個多時辰。
許多細節需要敲定,尤其是具體由哪些人參與、職責如何劃分、初步的章程、框架該如何搭建以及推進。
“知禮,此事千頭萬緒,絕非個人之力可完成。
依你之見,部中哪些人可堪任用?”周尚書揉著眉心問道。
陳知禮早有腹稿,第一就提到了方嚴知,又說了好幾個平日觀察下來,覺得務實肯幹、背景相對簡單的中低層官員名字。
“下官以為,明日可將這些人集中起來,先將大體框架議定,明確各自分工,再分頭去擬定細化的條款,如此事情就簡單的多。”
周尚書點頭同意,但又有些疑惑:“為何要等到明日?此事緊急,今日下午便可召集不是更好?”
陳知禮微微一笑,解釋道:“大人,計劃書中涉及官商合作、工坊經營的部分,下官雖有些想法,但終究不如常年經商者來得透徹。
下官想趁今日下午,去請教一下下官的嶽家二叔,顧蘇合。
他常年經營顧家藥材及諸多產業,於商事一道經驗老到,有他參詳,或可使章程更為完善,避免日後執行時出現大的紕漏。”
周尚書聞言,恍然點頭:“原來如此!顧二爺的名頭,老夫也有耳聞,確是精明幹練之人。
如此甚好,集思廣益,方能成事。
那便定在明日巳時。”
計議已定,陳知禮便告退離開。
他並未直接回家,而是先派高澤去顧家報信,避免去了找不到人。
然後回自己的值房快速處理了幾件緊急公務,待到半下午,便乘馬車回府,接上盼兒和女兒,一同往顧家去了。
到了顧家,顧四彥、顧蘇沐、顧蘇合父子三人早已在書房等候。
有知禮派人通知,又見他們夫婦倆人這個時候到來,都知道必有要事。
鍾氏和王氏帶走了嬌嬌,顧蘇合屏退了下人,書房門關上,一家至親圍坐。
陳知禮也不繞彎子,將麵聖的經過、皇上的態度以及計劃書中關於香皂、白糖、精鹽等物的設想和盤托出。
“……小婿在皇上與尚書大人麵前,直言這幾樣東西的方子,乃是祖父與盼兒一同研究琢磨出來的,並未假托古方。
方子我可以保證絕對不會有人知道,這個你們不用擔心。”
他看向顧蘇合,誠懇道:“二叔,朝廷欲以‘官督商辦’或合作經營的方式推行此事。
這其中的經營之道,如何與官府打交道,如何訂立契約保障雙方利益,如何管理工坊、拓展銷路,小婿見識淺薄,還需二叔您這位行家裏手多多指點。再者,”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諸位,“若二叔有興趣,顧家也不是不能參與一份。
畢竟,這方子我對皇上還有尚書大人所說的,本就是‘顧家’所出,由顧家來經營一部分,名正言順,也能確保品質不是?”
顧蘇合聽得極為認真,眼神亮晶晶的。
香皂、白糖、精鹽……這些絕對是能掀起風潮、利潤驚人的好東西!
尤其是香皂和白糖,麵向的是龐大的富人市場,需求是很可觀的。
他沉吟良久,又與父兄交換了幾個眼神,這才緩緩開口:“知禮,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此事於國於家,確實都是好事。
朝廷占了大利頭,我們跟著喝點湯,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隻是這三樣東西,性質不同。
精鹽,關乎國計民生,更是朝廷重要的稅賦來源,曆來管製極嚴,這塊肥肉,我們顧家不能碰,也碰不起,必須由朝廷完全掌控。
但香皂和白糖則不同,它們更偏向於民生改善之物,市場也廣闊,由我們顧家來負責一部分經營,協助朝廷管理工坊、開拓市場,最為合適。”
他看向陳知禮,明確表態:“這兩樣的經營權,我們顧家可以接下。
至於其他的工坊等,我們就不摻和了,貪多嚼不爛,也容易惹人眼紅。
有香皂和白糖這兩項,足夠顧家和盼兒日後……嗯,足夠我們賺的了。
而且,正如你所說,方子是‘咱們顧家’自己想的,我們參與經營,任誰也挑不出太大的錯處來。
實在不行,接下一樣也可。”
顧四彥和顧蘇沐在一旁聽著,也紛紛點頭,讚同顧蘇合的決定。
顧家立足之本在於醫術,經商乃是輔助,能借此機會將這兩樣或者其中一個穩賺不賠的產業抓在手裏,已是天大的機緣,確實不宜再涉足過深。
事情議定,幾人又就合作的具體模式、可能遇到的問題、如何與官府對接等細節討論了許久,直到天色徹底黑透,書房內早已點起了燈燭。
下人將晚餐直接送到了書房,幾人便圍著書案,邊吃邊談,氣氛熱烈而又務實。
這一晚,陳知禮一家三口都在嶽家睡的,並沒有回家。
次日巳時,戶部一間寬敞的議事堂內,周尚書端坐上位,陳知禮坐在旁邊,下方坐著的是方嚴知還有被挑選出來的七八名官員。
陳知禮將皇帝的旨意和盤托出,並將與顧家商議後的一些想法也融入其中,作為討論的基礎。
接下來的整整一日,議事堂內爭論與商討之聲不絕於耳。
一條條框架被提出、質疑、修改、完善。
從工坊的選址、工匠的招募管理、原料的采購標準、生產的工藝流程、品質的管控、成品的定價與銷售渠道,到與像顧家這樣的合作商如何分潤、如何訂立契約、如何審計監督……事無巨細,皆需一一明確。
陳知禮和方嚴知無疑是其中最核心的人物,一個把握大方向,思路清晰,一個心思縝密,善於查漏補缺,兩人配合默契,有效地引導著討論的進程。
周尚書則坐鎮上方,關鍵時刻拍板定調,排除幹擾。
半個月後,經過多方協調與最終核定,相關的章程終於正式出爐。
顧蘇合如願以償,代表顧家,與戶部簽訂了一份詳細的契約,拿到了香皂與白糖在指定區域內的生產與經營權。
雖然契約明確規定,所得純利,朝廷要占去七成,但顧蘇合臉上依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很清楚,即便是剩下的三成,也足以讓顧家日進鬥金,財富積累到一個新的高度。
而且這種生意,你隻要保證產量、品質,別的不需要擔心。
其實,十一月上旬,在陳知禮和方嚴知的全力推動下,許多事務就開始有條不紊地啟動起來。
工部的工匠被調動起來,依照方子研製更高效的生產工具;
京城周邊合適的工坊用地被迅速圈定;招募工匠、培訓人手的告示貼了出去;
農業方麵,一些負責的官員層層落實到下麵州府、縣城,年底時間實在來不及的,開春可以做,畢竟農耕得三四月份,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
盼兒的肚子一日比一日大,而陳知禮開始忙的昏天黑地起來。
陳富強跟吳氏知道兒子忙正事,家裏家外他們老兩口都幫著擔起來。
陳鈞自然不用他們擔心,連四歲的嬌嬌也跟著哥哥後麵,認真讀書寫字,因為想當很厲害的人,清晨也起來跟著父兄一起習武,小小的孩子,竟然自製力超強,一日也不願意停下。
陳富強老兩口心疼孫女冷,心疼孫女累,卻也沒有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