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官升兩級!他成了紅星廠最年輕

字數:4721   加入書籤

A+A-


    供銷科!
    這在國營廠裏,可是最有油水、最有權力的部門之一!
    多少人擠破了頭都想進去!
    而副科長,更是廠裏的中層領導,是真正的實權人物!
    羅陽才多大?二十出頭!
    進廠才幾年?
    現在,竟然要一步登天,成為全廠最年輕的科級幹部?
    “我反對!”
    一個聲音立刻響了起來。
    是供銷科的老科長,姓錢,一個快五十歲的油滑胖子。
    “張廠長,我不是對羅陽同誌有意見。他能力強,大家有目共睹。但是,提拔幹部,要講究資曆,講究流程!他太年輕了,一步提到這個位置,恐怕難以服眾啊!”
    錢科長的話,說出了不少人的心聲。
    “是啊,廠長,這不合規矩。”
    “供銷科的工作很複雜,不是光有衝勁就行的。”
    一時間,附和聲四起。
    張宇的臉色沉了下來。
    他正要發作,羅陽卻站了起來。
    他沒有去看那些反對的人,而是徑直走到了會議室的黑板前。
    他拿起粉筆,在上麵寫下了一串數字。
    “一個月,五千套服裝,銷往南海郡、臨江府兩地。”
    “半個月,八千個軸承,供應周邊七家機械廠。”
    “這是我承包的車間,目前的銷售數據。”
    羅陽轉過身,目光平靜地看著錢科長。
    “錢科長,我想請問一下,咱們供銷科上個季度的銷售額,是多少?”
    錢科長的臉,瞬間漲成了豬肝色。
    上個季度?
    上個季度供銷科連一筆像樣的訂單都沒談下來!全靠著一些零敲碎打的維修訂單過活,銷售額幾乎為零!
    羅陽的問題,像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他的臉上。
    會議室裏,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我同意廠長的提議!”
    一個副廠長第一個打破了沉默。
    “我也同意!現在廠子都快活不下去了,還講什麽老規矩!誰能給廠子拉來訂單,誰就該上!”
    “沒錯!就讓羅陽幹!”
    牆頭草們立刻調轉了風向。
    張宇看著羅陽,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小子,不光能幹事,還懂得怎麽在複雜的環境裏保護自己,爭取支持。
    任命,全票通過。
    羅陽,正式成為了紅星機械廠供銷科副科長。
    消息傳出,整個紅星廠再次轟動。
    工人們奔走相告,臉上都洋溢著喜悅。
    他們知道,羅陽上台,意味著廠子有救了,他們的飯碗,保住了!
    當晚,廠裏為羅陽舉辦了一場小型的慶功宴。
    宴會上,錢科長端著酒杯,皮笑肉不笑地走了過來。
    “羅科長,年輕有為啊!以後,供銷科就要靠你多多費心了。”他的話裏帶著刺,“不過,銷售可不比生產,光靠產品好可不行。這裏麵的人情世故,水深著呢!”
    他這是在倚老賣老,暗示羅陽在銷售領域還是個嫩雛。
    羅陽笑了笑,端起麵前的茶杯,以茶代酒。
    “錢科長說的是。”
    “不過在我看來,所有的人情世故,在絕對的利益麵前,都一文不值。”
    “我的任務,不是去跟人搞關係。”
    羅陽看著他,一字一句地說道。
    “而是去創造讓他們無法拒絕的利益。”
    錢科長臉上的假笑,僵住了。
    成為供銷科副科長,意味著羅陽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他現在要麵對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戰場。
    一邊,是南海郡那個充滿活力、野蠻生長的私營服裝作坊。
    另一邊,是臨江府這個體製僵化、百廢待興的國營機械廠。
    如何平衡兩邊的工作,成了他必須解決的頭等大事。
    他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裏,製定了一份詳細到令人發指的工作規劃。
    每個月,他將有一半的時間,留在紅星廠。
    在這一半時間裏,他要負責供銷科的日常工作,開拓新的軸承銷售渠道,同時還要監督車間的生產,確保產品質量和技術革新。
    另外一半時間,他將南下南海郡。
    他要親自坐鎮服裝作坊,把握最新的市場潮流,設計新款式,並且為作坊的下一步擴張,尋找新的機會。
    這個計劃一拿出來,所有人都覺得他瘋了。
    “羅科長,你這樣兩頭跑,身體吃得消嗎?”
    “是啊,一個月一半時間不在廠裏,供銷科的工作怎麽辦?”
    “還有路費,這一個月來回一趟,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啊!”
    麵對眾人的疑慮,羅陽隻做了三件事。
    第一,他在紅星廠的辦公室裏,以個人的名義,申請安裝了一部長途電話!
    在這個年代,私人電話都是稀罕物,更別提能打長途的了。
    光是安裝費和押金,就花了他近千塊。
    “以後,我不在廠裏的時候,每天晚上八點,會準時和廠裏通話。任何緊急事務,都可以通過電話找到我。”
    當電話安裝好的那天,整個辦公樓的人都跑來圍觀,看稀奇。
    他們無法想象,羅陽竟然舍得每個月花上幾百塊錢的話費,隻為了遙控工作。
    第二,他提拔了孫師傅,擔任生產車間的技術總管。
    全麵負責車間日常的生產調度和技術把關。
    同時,他又從廠裏提拔了一個叫李梅的年輕女工,擔任車間的生產文員,專門負責統計訂單、核算工資、對接供銷科。
    李梅心思縝密,做事認真,是羅陽在改革過程中發現的好苗子。
    他把南海郡那套先進的表格化管理方法,原封不動地教給了李梅。
    從此,車間的每一筆訂單,每一件產品,每一分錢的成本,都記錄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第三,他建立了一條穩定的物流渠道。
    他利用之前在跑運輸時積累的人脈,找到了一個專門跑臨江府到南海郡線路的貨車司機。
    以每個月一百塊的“顧問費”,讓這位司機成了他的專屬信使和貨運員。
    每個星期,司機會準時將紅星廠生產的最新樣品、報表和信件,送到南海郡的吳愛國手上。
    同時,再將南海郡那邊的市場信息、財務報表和服裝樣品,帶回紅星廠。
    電話線、人才梯隊、物流渠道。
    通過這三板斧,羅陽在相隔千裏的兩地之間,建立起了一套高效、穩定的信息與物資交換係統。
    他就像一個運籌帷幄的將軍。
    雖然人分兩地,卻能將兩個戰場的所有動態,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