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羅陽累倒!提拔女工當廠長,混
字數:3885 加入書籤
看到那天文數字般的訂單量,李廠長的眼睛瞬間亮了。這筆訂單要是拿下來,他不僅能完成全年的任務,甚至還能拿到省裏的表彰!
“價格好說!羅老板,我們馬上簽合同!”
搞定了國營大廠,羅陽又找到了私營小廠的王老板。
“王老板,你的化纖麵料,我想全部包下來。”羅陽開門見山,“但我有個條件,你必須按照我提供的幾個方向,去開發幾種新型麵料。開發費用,我來出。成功之後,這種新麵料,未來一年,隻能獨家供應給我。”
王老板又驚又喜。他正愁產品單一,沒有競爭力,羅陽這簡直是雪中送炭,不僅送訂單,還送技術,送未來!
“羅老板!您就是我的貴人!別說一年,三年都行!”
最後,羅陽來到了那家純棉小作坊。
麵對技術出身、性格有些固執的老板,羅陽沒有談訂單,而是直接指出了他們生產流程中的幾個技術缺陷,並給出了改進方案。
幾句話,就讓那位老師傅驚為天人。
“我不僅要買你的布,我還要投資你的作坊。”羅陽拋出了橄欖枝,“我出錢,幫你更新設備,擴大產量。我隻有一個要求,你最好的那批布,永遠要優先,以最優惠的價格,供給‘向陽牌’。”
一個下午的時間,三份不同內容,但都鎖死了價格和供應量的獨家供貨協議,被羅陽收入囊中。
他用國營大廠的穩定訂單壓低了基礎成本,用投資入股的方式綁定了高端麵料的命脈,再用技術合作的形式掌控了新型麵料的開發。
三家工廠,如同三根堅固的樁子,死死地支撐起了“向陽牌”的供應鏈帝國。
當南海第一紡織廠的王科長再次打電話來“商量”價格時,羅陽隻是淡淡地回了一句。
“不必了,王科長。我們已經找到新的合作夥伴了。”
電話那頭,王科長當場石化。
解決了供應鏈,羅陽又馬不停蹄地優化物流。
他正式和之前合作的貨車司機所在的運輸公司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獲得了他們最優先的運力保障。
同時,他在臨江府和周邊幾個銷量大的縣城,租下了小倉庫,作為供貨點,並雇傭了當地人負責管理,實現了就近補貨,大大提高了貨物流轉效率。
做完這一切,羅陽站在作坊門口,看著一輛輛滿載著“向陽牌”服裝的貨車駛向遠方,心中卻沒有一絲輕鬆。
他一個人,設計了產品,搞定了供應鏈,規劃了市場,優化了物流……
他就像一個上了太多發條的鬧鍾,不知疲倦地高速旋轉著。
這天晚上,他為了核對三家工廠的供貨賬目和幾十個合作攤位的銷售數據,一直忙到淩晨四點。
當他站起身時,隻覺得眼前一黑,天旋地轉,一頭栽倒在了桌上。
等他再次醒來,已經是第二天中午,吳愛國和劉姐正焦急地守在他床邊。
他撐著劇痛的腦袋坐起來,一個念頭前所未有地清晰。
他,又一次成了自己事業的瓶頸。
他需要幫手,需要能為他分憂的將領。
“羅陽,你可算醒了!嚇死我們了!”劉姐眼圈發紅,遞過來一杯溫水。
吳愛國也是一臉後怕:“你已經連著快一個月沒在十二點前回過家了!鐵打的人也受不了啊!”
羅陽喝了口水,苦笑著擺了擺手。
前世,他就是這樣為別人賣命,最終積勞成疾,英年早逝。
重活一世,他親手締造了這一切,難道還要重蹈覆る轍,累死在自己的江山裏?
不。
他要活得更久,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這場意外的暈倒,如同一記警鍾,讓他徹底清醒。他必須學會放權,必須建立一個即便離開他也能正常運轉的管理團隊。
他需要找到他的“蕭何”與“韓信”。
接下來的幾天,羅陽沒有再一頭紮進繁雜的事務裏,而是開始默默地觀察身邊的每一個人。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生產車間一個不起眼的角落。
林曉燕。
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女工,話不多,總是安安靜靜地坐在縫紉機前。但羅陽早就注意到了她。
她的計件數量,永遠是車間前三。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
羅陽發現,她總會在別人不注意的時候,對自己的工序做一些小小的改動。比如調整一下零件擺放的順序,或者改變一下縫紉的步驟,每次都能省下幾秒鍾的時間。
有一次,車間的一台機器出了故障,大家手足無措,是她第一個跑過去,憑借著自己摸索的經驗,找到了問題所在,指導著維修師傅很快修好了機器。
她不僅有技術,更有思考,有一種天生的組織和優化能力。
這就是他需要的生產總管!
而銷售方麵,一個人的身影,也漸漸在他腦海中清晰起來。
王強。
錦綢街的那個攤主,算是他最早的合作夥伴。
這個人,文化不高,身上帶著一股市井的“混不吝”氣息,但腦子極其靈活,嗅覺敏銳。
當初設立“專櫃”,他是第一個響應的。趙四搞價格戰,他急歸急,卻總能想出各種土辦法留住顧客。童裝一上市,他更是立刻就意識到這是個爆款,主動提出要包下整個錦綢街的獨家代理權。
他懂市場,懂人心,更懂得怎麽把東西賣出去。
這就是他需要的市場先鋒!
一個管生產,一個管銷售。一個主內,一個主外。
羅陽的心中,已經有了完美的藍圖。
但這兩人,一個隻是普通女工,太年輕;另一個是“編外人員”,太“野”。
直接提拔,能服眾嗎?
吳愛國這位老成持重的大管家,第一個就提出了疑慮。
“羅陽,你的想法很大膽。”吳愛國在聽完羅陽的計劃後,沉吟了許久,“曉燕這姑娘,確實是塊好料,但讓她管整個作坊的生產,是不是太早了點?她能壓得住那些老師傅嗎?”
“至於王強……”吳愛國搖了搖頭,“他是個做生意的好手,但為人太過油滑。讓他負責我們所有的銷售渠道,萬一他起了二心……”
羅陽明白吳愛國的擔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