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對手降價打壓?羅陽反手殺入童
字數:3876 加入書籤
羅陽的應對,快、準、狠。
第一板斧:穩住基本盤,強化品牌形象。
他讓王強等人在專櫃最顯眼的位置,掛出“向陽牌——舒適棉滌,品質保證”的宣傳語,並且將棉滌混紡麵料和趙四的化纖麵料樣品掛在一起,讓顧客親手觸摸對比。
“不用多說,讓顧客自己感受。好東西,不怕比。”
第二板斧: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羅陽並沒有完全放棄化纖麵料。他反而主動聯係了那家生產化纖麵料的私營小廠,以一個極低的價格,吃進了一大批貨。
但他沒有用這些料子去做襯衫和連衣裙。
他憑借領先時代的設計眼光,用這些色彩鮮豔、造型挺括的化纖麵料,設計出了一批款式極為新潮、甚至有些大膽的喇叭褲和蝙蝠衫。
這些款式,追求的就是一個“潮”,一個“亮眼”,對舒適度的要求反而不高。
“這些新款,就叫‘青春派’係列。”羅陽對吳愛國說,“定價不用高,十一塊、十二塊就行。就放在趙四攤子旁邊賣,專門搶那些追求時髦、但兜裏錢不多的年輕人。”
吳愛國看著那些新潮的設計圖,眼睛都直了。他隱約感覺到,羅陽這是要用趙四的矛,去攻趙四的盾!
然而,這還不是羅陽真正的殺招。
做完這一切,他從抽屜裏,拿出了一張全新的設計草圖。
圖上畫的,是一件小小的、帶著可愛印花的嬰兒連體衣。
“吳大哥,你看看這個。”
吳愛國湊過去一看,愣住了:“這是……給小孩穿的?”
“沒錯。”羅陽的臉上,露出了運籌帷幄的笑容,“趙四他們用的那種化纖料子,大人穿了都嫌悶,要是給皮膚嬌嫩的娃娃穿,不出兩天就得起一身的痱子。”
“我們的機會,就在這裏。”
“你去聯係之前那家專門做高檔棉布的小作坊,告訴他們,不管多少錢,我要他們能拿出來的最軟、最透氣的純棉布!”
“我們要開一條全新的生產線——向陽牌童裝!”
羅陽的聲音擲地有聲:“我們的宣傳口號就一句——‘愛孩子,就給他百分之百的棉’!”
這個年代,成人的衣服市場已經是一片紅海,但專業的童裝市場,卻幾乎是一片空白。大部分孩子穿的,都是大人衣服改小的,或者是一些粗製濫造的小作坊產品。
這是一個被所有人忽視了的巨大金礦!
吳愛國被羅陽這個天馬行空卻又直指要害的想法,徹底震撼了。
他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心中除了佩服,再無他想。
一周後,第一批“向陽牌”童裝樣品,被送到了作坊裏幾個已經當了奶奶或媽媽的工人手上。
第二天一早,劉姐抱著自己的小孫子,第一個衝進了羅陽的辦公室,激動得臉都紅了。
“羅陽!羅陽!你快看!”
她把懷裏的小孫子舉到羅陽麵前。
那孩子穿著一件淡黃色的純棉連體衣,小臉上掛著舒服的笑容,咯咯地笑著。
“這衣服太好了!又軟又吸汗!我孫子以前穿別的衣服,一熱就哭,昨晚穿這個,一覺睡到大天亮!村裏好多人看到了,都追著我問在哪兒買的,說花多少錢都願意!”
羅陽看著那孩子天真無邪的笑臉,他知道,自己又贏了。
“向陽牌”童裝的上市,就像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深水炸彈。
王強他們甚至沒怎麽宣傳,隻是把幾件樣品掛在專櫃最顯眼的位置,旁邊放上一塊寫著“愛孩子,就給他百分之百的棉”的木牌子。
結果,僅僅一個上午,所有樣品就被搶購一空。
那些年輕的父母、疼愛孫輩的爺爺奶奶們,在親手摸過那柔軟到心坎裏的純棉布料後,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掏了錢。
二十塊錢一件的嬰兒連體衣,比成人襯衫還貴,卻賣到脫銷!
“羅老板,再送五百件童裝過來!不,一千件!有多少要多少!錢不是問題!”王強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
童裝係列的巨大成功,不僅為作坊帶來了豐厚到令人咋舌的利潤,更是一舉奠定了“向陽牌”高端、優質的品牌形象。
現在,市場上形成了奇特的景象:
趙四的攤位前,幾個圖便宜的顧客在為了一塊兩塊錢討價還價;羅陽的“青春派”係列,吸引著追求時髦的年輕人;而“向陽牌”的經典款和童裝專櫃,則圍滿了真正有消費力、追求品質的顧客。
趙四的價格戰,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他被羅陽用一套組合拳,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隻能守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眼紅地看著羅陽的生意越做越大。
危機解除,但羅陽心中的警鍾卻敲得更響了。
經典款、時尚款、童裝款,三條產品線並行,對布料的需求量和種類都呈幾何倍數增長。
南海第一紡織廠的王科長,最近打電話的態度又變得“熱情”起來,話裏話外都在暗示,最近原材料緊張,下一批貨的價格,可能“需要再商量商量”。
“想再敲我一筆竹杠?”羅陽放下電話,臉上泛起冷笑。
他絕不允許自己的咽喉,被同一個人卡住兩次。
他要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堅不可摧的供應鏈壁壘!
這一次,他沒有再去找王科長,而是直接繞過了他。
羅陽整理了作坊未來半年的布料預估需求——那是一個足以讓任何紡織廠廠長心跳加速的龐大數字。
他揣著這份預估單,以及作坊的納稅證明和他在紅星廠的身份證明,開始了他的“廠長圍獵”計劃。
他的目標很明確,三家不同類型的工廠。
第一家,是鄰市的一家大型國營紡織廠,規模比南海第一紡織廠還大,但最近效益滑坡,正愁沒有大訂單。
第二家,正是給趙四供貨的那家生產化纖麵料的私營小廠,技術靈活,老板有衝勁,但規模小,資金緊張。
第三家,則是那家專門生產高檔純棉布,給“向陽牌”童裝供貨的小作坊,品質頂級,但產量一直上不去。
羅陽沒有同時約見他們,而是玩了一手漂亮的時間差和信息差。
他先見了國營大廠的李廠長。
“李廠長,這是我們未來半年的訂單量。”羅陽將預估單推了過去,“隻要您能保證質量,並且給我一個比市場價低一成的價格,這份訂單就是您的。而且,我們是長期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