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仙緣
字數:7704 加入書籤
青雲門任務殿內略顯嘈雜,數十名身著統一月白道袍的煉氣期弟子,正圍在幾麵巨大的任務玉璧前。
玉璧由整塊溫潤的青玉雕成,上麵流轉著金色的符文,不斷刷新著密密麻麻的任務條目。今日新發布的條目格外醒目,閃爍著淡淡的銀輝:
【丙級宗門任務:凡塵尋緣】
內容: 遣弟子若幹,分赴大梁、南詔、西涼三處凡俗國度,尋訪身具靈根、心性尚可之未啟慧者,引其入門。
時限:三月。
要求: 煉氣後期,通曉基礎相麵、望氣之術,需攜帶宗門製式“照靈鏡”及“引緣符”。
酬勞: 視引薦者資質及最終入門情況,賜下品靈石十至五十枚,貢獻點若幹。
————
窗外的陽光透過“萬卷閣”古樸的雕花木窗,在布滿歲月痕跡的青磚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五月的午後,窗外庭院裏的古槐樹沙沙作響,空氣中飄蕩著淡淡的花香與若有若無的墨香。
“林默,閉閣時辰到了。”萬卷閣管事王嬤嬤的聲音從遠處傳來,林默這才驚覺窗外已是暮色四合。他活動了一下僵硬的肩膀,開始收拾桌上散落的筆墨紙硯和幾卷厚重的竹簡。
“可需老身幫手?”林默抬頭,看見王嬤嬤站在過道裏,手裏拿著串黃銅鑰匙。
“勞煩嬤嬤掛心,小子這便好。”林默快速將書卷歸入書匣,突然想起什麽,“對了,嬤嬤可知《嘉靖通州誌》置於何處?閣冊記載尚存,小子今日遍尋乙區而未得。”
王嬤嬤:“《嘉靖通州誌》啊…當在甲區‘珍異閣’丁字架下層。然此書乃孤本,紙脆墨洇,閣規所定,非經特許,不得借閱。”
看著林默失落的神情,王嬤嬤沉吟片刻:“你若急用,明晨卯時來尋我,老身或可為你通稟閣主,求個特許。”
“多謝嬤嬤!”林默眼睛一亮,隨即又有些躊躇,“隻是明日休沐,恐擾嬤嬤清靜?”
“不妨事。”王嬤嬤擺擺手,“老身慣常早起。卯時三刻,莫要誤了時辰。”
就在這時,一陣清冽如高山雪鬆、又帶著晨露般生機的氣息飄入他的鼻端。
“嬤嬤,閣中可是新添了清心香?”林默隨口問道。
“嗯?”王嬤嬤一臉茫然,“不曾啊,萬卷閣忌用香料,恐損典籍。”
“林默?”王嬤嬤的聲音忽然變得有些縹緲,“你麵色怎如此蒼白?可是身子不適?”
林默的視線恍惚了一瞬。當他重新凝神,赫然看見丁字書架前站著一個身影——一個身著月白道袍、身姿挺拔的青年。
他正從書架下層取出一卷古舊的玉軸書簡,動作輕靈優雅,如同拈花拂柳。
“嬤嬤,那位道長…”林默指向青年,卻發現王嬤嬤的神情更加困惑。
“哪位?老身並未見人。”
林默猛地轉頭,青年依然在那裏,甚至似乎感應到了他的注視,緩緩轉過身來。
“我名鄭輥,緣法已至。”鄭輥將玉簡遞向林默,“拿去吧,。”
“啊!”林默痛哼一聲,猛地縮手,玉簡“啪嗒”一聲掉在地上。當他再抬頭時,眼前空空如也,唯有那玉簡靜靜躺在地上。
“林默!”王嬤嬤的聲音帶著驚疑在耳邊炸響,“你對著空處作甚?魔怔了不成?”
林默眨了眨眼,冷汗已浸濕內衫:“您…您沒看見方才那位穿月白道袍的仙長?”
王嬤嬤的神情從困惑變成了凝重:“從方才起你便氣色有異,可是讀書過耗,傷了心神?此地除了你我二人,哪還有旁人?”
————
王晴猛地睜開眼睛,胸口傳來一陣灼熱的刺痛。窗外清冷的月光透過紙窗縫隙,在陋室坑窪的泥土地麵上投下一道慘白的光痕,梆子聲隱約傳來,已是三更時分。
王晴她伸手摸向脖頸間的古玉,指尖剛觸到玉麵就本能地縮了回來——那枚溫潤的玉石此刻燙得像塊烙鐵。
“嘶…”王晴倒抽一口冷氣,咬牙扯下紅繩。
陋室狹窄,僅容一床一桌一凳,王晴是這清河鎮上的獨居繡娘,年近三十,靠著替人縫補刺繡勉強糊口。
白日裏在鎮上的“墨香閣”幫工整理古籍舊書,是王晴難得的、能接觸那些不屬於她這個階層的“文字世界”的機會。
王晴輕手輕腳地下床,將發燙的古玉小心放入案頭一個粗陶碗中,又舀了小半瓢水倒進去。
清水接觸到玉石的瞬間騰起一縷細小的白霧,碗中傳來細微的“滋滋”聲。
做完這一切,王晴扶著桌沿喘息,突然發覺自己的呼吸節奏變得異常緩慢悠長。
一陣天旋地轉的眩暈感猛然襲來——
王晴霍然清醒,隻見一位身著月白道袍的道人,正盤膝懸浮於離地三尺之處。
道人穿著青雲門製式的月白道袍,他的眼神極為明亮,如同寒潭映月,深處卻藏著難以掩飾的疲憊與一絲急切。
“仙人?您為何入我家中…”王晴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道人開口,聲音清冽如泉,卻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你可以喚我青溪。我乃青雲門內門弟子,道號青溪。”
他抬手,動作並非老人那般從容,而是帶著一種年輕修士特有的利落。食指在空中迅疾地一劃——
“嗡!”
一團拳頭大小、赤紅中夾雜著青碧之色的火焰憑空躍出,懸浮在兩人之間。
青溪道人操控著火焰,它在他指尖如活物般穿梭,時而化作展翅的翠鳥,時而凝成一本燃燒著青焰的書冊。火焰舔舐書頁,非但沒有焚毀,反而有清晰的銀色符文從中浮現:
【道法自然,引氣築基】
“一點微末引火之術。”青溪道人目光灼灼地看向林晚,帶著審視與一絲期待,“你且試試感應它?”
王晴下意識地後退半步,但那青焰書冊卻在她念頭剛起時便化作一道流光,瞬間沒入她的眉心!
一股難以言喻的清涼暖流自頂門灌入,如溪流般迅速淌過四肢百骸,最後在王晴臍下三寸之處丹田)匯聚、盤旋,形成一個微小的、緩慢旋轉的氣旋。
“好!”青溪道人眼中疲憊一掃而空,迸發出驚喜的光芒,“雖已年逾凡俗‘最佳’之齡,但靈根深藏,底蘊未失!隻是…被這凡塵俗氣蒙蔽太久了。”
“靈根?”王晴用力掐了自己手臂內側的軟肉,尖銳的疼痛無比真實。
“是機緣,也是考驗。”青溪道人袖袍一揮,周遭璀璨的星空驟然扭曲。
青溪道人神情肅然,“時機若至,你自會知曉前路何在!”
————
成林以低階散修身份在選擇渭水河畔一處廢棄的河神廟作為臨時落腳點,默默觀察著這片土地和來往的修士凡人,同時也在暗中留意青雲門的風聲和陳理本體)的消息。
成林刻意壓製修煉速度,哪怕有陳理這個藏經閣閣主在也不敢修煉太快,僅僅保持著如同最普通、最無望的底層散修煉氣一層,靠接些采集低級草藥、幫工等微末任務糊口。
時值雨季過後,渭水暴漲又退,衝刷出大片泥濘的河灘。
一日清晨,成林如往常一樣,在河灘上搜尋可能被水流衝來的、蘊含微弱靈氣的草藥或礦物碎片。
成林手中拿著一柄鏽跡斑斑、凡鐵所鑄的舊藥鋤,動作緩慢,顯得有氣無力,完美符合其偽裝身份。
就在成林漫不經心地用鋤頭翻動一塊濕漉漉的河泥時,鋤尖似乎觸碰到了河泥深處某個極其堅硬又溫潤的東西。
同時,他腳下的大地傳來一陣極其微弱、卻異常熟悉的“脈動”!
這脈動的頻率、質感,竟與成林當初在銀色巨繭中感受到的、來自地脈深處的某種韻律隱隱呼應!
成林心中劇震,但麵上絲毫不顯,依舊保持著那副木訥散修的神情。
‘這感覺……本尊安排的機緣到了,就等看看是哪個煉氣的幸運兒來接我去參加試煉了?’
成林故作笨拙地用鋤頭繼續挖掘,終於將那硬物撬出。
那是一塊巴掌大小、沾滿汙泥、毫不起眼的暗黃色石頭碎片,邊緣參差不齊,像是從某個更大的器物上崩落下來的。
就在碎片暴露在晨曦微光下的瞬間,成林敏銳地感知到——手中那柄最普通的凡鐵藥鋤,與碎片接觸的部分,竟極其隱晦地泛起了一層肉眼幾乎無法察覺的、土黃色的光暈!
一股溫潤、厚重、帶著勃勃生機的暖流,順著鋤柄悄然湧入他體內。
這股力量卻異常精純,瞬間撫平了他因壓製修為而刻意維持的“虛弱”感,甚至讓他丹田內那沉寂的靈根都微微悸動了一下。
‘戊土精粹?附著在碎片上?這凡鐵鋤頭竟成了臨時的傳導媒介?’ 他心中了然,迅速將石頭碎片收入一個最普通的粗布囊中,並用汙泥掩蓋掉鋤頭那瞬間的異樣。
整個過程快如閃電,在外人看來,他不過是撿了塊稍微特別的“廢石頭”。
幾天後,一個背著巨大破麻袋、穿著補丁摞補丁衣服的老翁出現在河神廟附近,吆喝著收“破銅爛鐵、奇石怪木”。
別的散修嗤之以鼻,成林卻“恰好”路過,他猶豫了一下,從懷裏掏出那塊依舊沾著泥、毫不起眼的石頭碎片,用最市儈的口氣問:“老丈,這……河邊撿的石頭,看著有點沉,能換倆銅板不?”
老翁渾濁的眼睛隨意掃過碎片,又落在成林臉上,停留片刻。
老翁咧嘴一笑,露出幾顆黃牙:“嘿嘿,小老兒走南闖北,就喜歡收些‘稀奇古怪’。這石頭嘛……” 他慢悠悠地接過,枯瘦的手指在碎片表麵泥汙處不經意地一抹,指尖沾染了一絲極其微弱的土黃光點,瞬間隱沒。
老翁眼中精光一閃即逝,湊近成林,壓低聲音,帶著一絲神秘:“小友,這可不是普通石頭。渭水有靈,河泥埋金。你踩著了地脈的尾巴,驚動了土裏睡覺的‘老朋友’掉落的指甲蓋兒啊。這點‘戊土精粹’,沾了你的手汗和這破鋤頭的‘誠心’,也算有點靈性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翁頓了頓,看著成林偽裝出的茫然眼神,意味深長地說:“藍田玉暖,山裏有更好的‘玉’,想不想跟老兒去山裏……撿點更值錢的‘破爛’?保管比你當散修有前途,還……清淨。”
最後“清淨”二字,老翁說得極輕,卻像重錘敲在成林心上。
‘這老翁是青雲門的人!就你了!’ 成林心中瞬間明悟。
成林臉上露出恰到好處的驚喜、猶豫和一絲對“前途”的渴望,最終“下定決心”,用力點頭:“好!我跟老丈去!隻要能混口安穩飯吃,撿破爛也比風餐露宿強,記住老丈道號清啟!” 他表現得就像一個抓住救命稻草的底層散修。
————
山南西道金州,雲嶺南麓深處。
石猛是山中獵戶石老大的獨子,身材精悍,眼神銳利如鷹,沉默寡言但行動敏捷。
熟悉山林如同自家後院,能辨識獸蹤鳥跡,箭法精準。
母親早逝,與父親相依為命。
一日大雪封山,石猛為尋一味給父親治風寒的草藥,冒險深入人跡罕至的“鬼見愁”峽穀。
迷路之際,忽見前方一隻通體雪白、鹿角晶瑩如玉的雄鹿在雪中優雅踱步。
白鹿回頭看了他一眼,眼神清澈智慧,竟無絲毫懼意。
石猛本可張弓搭箭,但被這靈獸之美震懾,心生不忍,放下了弓箭。
白鹿輕鳴一聲,轉身向密林深處走去,走幾步便回頭看看他。
石猛猶豫片刻,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
白鹿將他引至一處被冰雪覆蓋、霧氣氤氳的隱秘寒潭邊,便消失無蹤。
潭水幽深,寒氣刺骨,潭邊一株虯勁的老梅淩寒怒放,香氣清冽。
石猛正驚疑間,發現潭水中央,霧氣最濃處,竟有一朵碗口大小、青翠欲滴的蓮花虛影在緩緩旋轉,蓮心處一點金光閃爍。
突然,潭水破開,一道金光躍出水麵!
竟是一條尺餘長的金色鯉魚,口中銜著一枚鴿卵大小、溫潤生光的青色玉珠,精準地拋向石猛腳邊。
金鯉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鱗片在霧氣中折射出七彩光芒,落回潭中消失不見,隻留下漣漪和那枚靜靜躺在雪地上的玉珠。
石猛拾起玉珠,入手溫潤,驅散了周身寒意,腦海中莫名浮現出幾個模糊的、關於氣息運行的畫麵。
數日後,石猛在山中練習父親傳授的獵刀技巧,心神不寧地摩挲著懷中的玉珠。
忽然,一聲清越悠長的劍鳴自天際傳來,由遠及近,聲震山林,驚起飛鳥無數。
抬頭望去,隻見一道青色流光如流星般劃破長空,瞬息間懸停在他前方樹梢。
流光斂去,現出一位身著青色勁裝、背負長劍、英姿颯爽的年輕女子,目光如電,掃過石猛,最終落在他緊握玉珠的手上,嘴角微揚:“小子,能得靈獸指引,避殺劫,獲靈珠,也算有緣。我乃青雲門巡山弟子淩霜。此珠內蘊《引氣訣》一篇,可願隨我回山,看看你能走到哪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