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等待
字數:7905 加入書籤
天水峰,藏經閣頂層。
陳理緩緩睜開雙眼,眸中那非人的、絕對理性的冰冷輝光逐漸內斂,周身彌漫的那種極細微的、仿佛能穿透一切的感知力如潮水般收回體內。
輕輕呼出一口氣,這口氣息並非白色霧氣,而是在出口的瞬間微微扭曲了光線,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熱”意,仿佛周圍的能量粒子都因此變得活躍了幾分。
“終於……熱力境中期了。”陳理低聲自語,聲音平靜無波,仿佛隻是在陳述一個客觀事實,但若仔細品味,卻能察覺到那極致冷靜之下的一絲極其細微的波瀾。
從突破熱力境那一刻算起,到如今積累能量達到中期,竟然用了近二十三年!
這個速度,若是被外界知曉,恐怕會引起軒然大波。
熱力境,對應修仙體係的金丹期,每一個小境界的提升都艱難無比,動輒以百年計。
二十三年從初入到中期,已是駭人聽聞的極速。
但陳理依舊感到緩慢,他的意識不由回溯到更早之前。
“機械境時,吸收天地靈氣,將其蛻變成更高一等的‘勢能真元’,也僅僅是提升了一個能量等級。”陳理內心剖析著,“即便如此,加上當初宗門為了培養我們這一批未來支柱以及墨衡不計代價的資源供應,也花了半年時間,才從初入機械境修煉到巔峰,再半年後得以突破至熱力境。”
機械境,對應築基,能量層級確為“勢能真元”對應金丹期的“真元”,更注重能量的儲存、結構性和潛在做功能力。
“而如今,熱力境,需要將天地靈氣連續蛻變兩個等級,轉化為‘內能靈力’。”陳理的意識中浮現出對應的物理模型:天地靈氣如同散亂的低階能量動能靈氣),勢能真元是高度有序儲存的能量如被舉高的重物,而內能靈力,則是物質係統內部微觀粒子做無序運動所具有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代表著更深層次、更活躍的能量形態,其微觀無序性背後,是宏觀上更強的做功能力和熱力學特性。
這一步的跨越,遠比從普通靈氣到勢能真元要困難得多,能量轉化的效率和精度要求呈指數級增長。
這不僅僅是將能量壓縮,更是要改變其本質形態,激發其內在的、無序卻強大的活性。
“還真是……漫長。”即便是陳理這般近乎絕對理智的存在,也不得不承認這個過程的耗時遠超預期。
二十三年的苦修,加上他超越此界的理解力和優化後的修煉方法,也才堪堪達到中期。
他默默推演著後續的修煉。
“真這樣全靠自己憑空修煉,按目前速度,積累能量到達熱力境巔峰……”龐大的計算力在意識中運轉,結合自身能量吸收轉化效率、此界環境靈氣濃度、以及可能遇到的瓶頸等因素,“……預計需要八百年。”
八百年。
這個數字並未讓他感到絕望,卻清晰地指明了一條路——此路不通,至少不能隻靠這一條路。
依靠常規修煉,按部就班地吸收轉化天地靈氣,效率太低下了,他需要更高效率的能量來源,或者更優化的轉化方式。
陳理的目光穿透藏經閣的重重阻隔,望向青雲山脈深處某個方向。
那裏有一處隻有曆代青雲門支柱才知曉的秘地,與青雲門同庚,甚至更為古老。
鐵心長老在交接時曾隱晦提及,那裏或許有助益修煉之物,但也伴隨著未知的風險,非到萬不得已,不可輕入。
“得抽時間去一趟秘地了。”陳理做出了決定。
八百年太久。
這並非出於急躁,而是基於最優解的計算結果。
風險存在,但與浪費八百年光陰相比,探索秘地尋求機遇的期望收益顯然更高。
陳理再次閉上雙眼,並未立刻動身。
前往秘地之前,需要做好萬全準備,而且不隻是陳理一個人去!他並非莽撞之人。
秘地信息來自前任大長老鐵心,語焉不詳,隻知與宗門同庚甚至更古,蘊藏機緣亦伴隨風險,獨自探索並非最優解。
一葉扁舟自天水峰悄然升起,掠過雲海,落入青雲峰核心區域。
陳理的身影出現在一座殿閣之外,此處靈氣之濃鬱遠超他處,近乎化為實質般的薄霧——正是宗門天驕,最年輕的金丹修士之一林清霜的清修之所掌門殿。
通傳之後,陳理被引入靜室。
林清霜一襲素白衣裙,靜坐蒲團之上,周身氣息圓融內斂,已臻金丹中期之境,見陳理到來,她微微頷首略帶喜意:“師兄今日怎有空來我這兒?”
陳理並無寒暄之意,直接道明來意:“師妹,我近日修為遇一瓶頸,需一契機。想起鐵心大長老提到的秘地,或存機緣,特來相詢,不知師妹可願一同前往探察?”
林清霜聞言,美眸中閃過一絲訝異,她自然知道陳理所指的秘地是何處。
沉吟片刻,並未直接回答可否,而是輕輕搖頭:
“師兄,秘地之行,事關重大,如今恐怕還操之過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理目光平靜地看著她,等待下文。
林清霜緩緩道:“如今宗門青黃不接之象未去。我等十人雖僥幸支撐的現在,現如今又招收十萬弟子得以恢複一口元氣。但這些弟子,絕大多數仍在煉氣期徘徊,築基成功者寥寥無幾,且多是近一兩年才勉強突破。”
她的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宗門未來,終歸要寄托於他們。如今這批弟子尚未成長起來,宗門運轉諸多事務,仍極度依賴我等十人支撐。若此時我與你前往秘地,萬一有何閃失,或僅是長時間滯留未歸,對宗門而言皆是難以承受之風險。”
陳理沉默,他瞬間理解了林清霜的顧慮。
從宗門整體利益出發,頂尖戰力確實不宜在此時進行高風險活動。
“那依師妹之見?”陳理問道。
林清霜眼中閃過一絲睿智的光芒:“等待,並助力。宗門已有計劃,待這批新弟子修為逐漸上來,基礎更為穩固後,將舉辦一次‘精英弟子百強賽’。”
“百強賽?”陳理重複道,意識中已開始快速分析此舉的意義。
“不錯。就是咱們當初那個百強戰力榜!”林清霜點頭,“旨在激勵弟子修行,篩選出真正有潛力、有實力的苗子,集中資源培養。屆時,會有一批新的築基精英脫穎而出,甚至可能出現幾位假丹境弟子。待他們能逐步接手宗門更多事務,分擔我等壓力,形成良性循環……”
林清霜看向陳理,語氣堅定:“待那時,青雲門即便暫時像當初一樣少了我們十人,也能勉強運轉。屆時,你我再行探秘之事,方為穩妥。”
陳理眼中數據流般的光芒微微閃動,瞬間完成了利弊計算。
林清霜的方案,從風險控製和長期收益角度看,確實優於他現在貿然前往。
“師妹思慮周全,是陳某心急了。”陳理從善如流,“如此,便依師妹所言,在此期間,我亦會從藏經閣方麵,為這批弟子提供些助力。”
這既符合宗門利益,也能為將來的某些可能打下基礎。
林清霜露出一絲淺笑:“有師兄鼎力相助,實乃宗門之幸。培養後進,非一日之功,你我皆需耐心。”
陳理頷首,不再多言,告辭離去。
離開青雲峰,回望那雲霧繚繞的山巒,陳理意識中與成林微微交流了片刻。
“等待……”
————
一日,藏經閣內,陳理靜立於玉簡書架之間,雙眸中不再是修士常見的靈光閃爍,而是某種更接近於絕對理性的冰冷輝光,無數信息流如瀑布般在他意識中衝刷、重組、建模。
以一種超越此界常識的方式,“閱讀”並理解著閣中浩如煙海的典籍。
“五行非元素,乃法則表征。金為結構度規,木為拓撲擴展...”他指尖劃過一枚古老的玉簡,其中晦澀難懂的關於“金靈本質”的論述,在他眼中自動翻譯成了更接近現代物理模型的描述。
他的目光投向青雲峰靈獸殿的方向,意識與成林微微交融,瞬間感知到了那邊的情況——成林對“五行金光靈氣”的演練愈發純熟,但對更深層的五行轉換效率仍有困惑。
“需要更精細的能量操控理念,以及...更本質的五行論述作為理論支撐。”陳理心念電轉。
數日後,靈獸殿執事弟子在整理一批剛從藏經閣送來的“待鑒定古籍殘卷複製品”時,發現其中混入了兩枚似乎不太一樣的玉簡。
一枚標簽模糊,題為《五行精微操控述略》,另一枚則名為《氣脈流轉與場域呼應初探》。
其內容看似古雅,實則用詞精準,直指靈力操控的微觀層麵和能量場的構建與互動,其思想內核與成林正在實踐的“靈植感應”和“五行靈氣”有著奇妙的契合度。
這兩枚玉簡“恰好”被劉管事看到,他翻閱後雖覺有些地方過於深奧難解,但其中理念令他耳目一新,立刻想到了殿主看重的那位弟子。
“成師侄,你看看這個。”劉管事將玉簡遞給成林,“剛從藏經閣送來的古複本,似乎對你那些‘心得’有點用處。”
成林接過,神識沉入,心中頓時了然——這分明是陳理將現代科學中的係統控製論、場論概念,用修仙術語精心包裝後的成果!其價值遠超尋常功法。
“多謝劉師叔!此物對弟子確有大用!”成林真誠道謝。
與此同時,任務殿也新發布了一批研究類任務。
《征集優化低階靈雨術靈力損耗方案》、《探究不同屬性靈石粉末對蘊靈土肥力影響之規律》、《長期觀察並記錄夜交藤在不同光照周期下的靈氣波動》...
這些任務要求細致、周期長、貢獻點卻不算高,很少有弟子願意接取。
眾所周知,青雲門靈獸殿弟子成林,除了一手神乎其技的“靈植感應”之術外,還有一項令人稱奇的本事——自創的、效果奇佳的“五行金光靈氣”。
成林卻如獲至寶,這些任務簡直就是為他量身定做,既能賺取貢獻點,又能為他係統性地實踐現代農學、生物學知識提供絕佳的掩護和數據支持,他毫不猶豫地接下了數個任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又是成林接了那些沒人要的瑣碎任務?”
“聽說他就喜歡鼓搗這些...門內還挺支持。”
任務殿的執事弟子私下議論著,隻當是成林癖好特殊,並未深想。
成林的“靈植感應心得”及其帶來的實效,終究還是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這一日,一位自稱來自秘傳閣的中年修士拜訪了靈獸殿。
秘傳閣是青雲門內一個較為特殊的團體,由一批專注於研究的弟子組成,因提倡“觀察自然、總結規律、創新方法”,而被一些青雲門稱為“新興派”。
此人名為趙槐,築基後期修為,言談間對成林改良夜交藤、優化栽培方法的事跡十分推崇,希望能交流心得。
成林接待了他,兩人就靈植栽培相談甚歡。
成林謹慎地分享了部分關於略去了光周期理論的光照周期對靈植生理影響的觀察結果,以及略去了無土栽培核心的不同基質配比對根係發育的重要性,聽得趙槐眼中異彩連連。
“成師弟之見解,實在精妙!與我新興派倡導格物致知、實踐求真之理念不謀而合!”趙槐熱情邀請,“不知成師弟可有興趣加入我秘傳閣,共探格物大道?”
成林心中微動,但意識中立刻傳來陳理的警示:“別脫褲子放屁了,抓緊提升門內待遇,提升修為!咱自己就是這新興派的領頭羊。”
成林遂婉拒道:“趙師兄厚愛,師弟愧不敢當。目前師弟隻想安心打理藥園,修行淺薄,恐難當大任。若日後有所得,再與師兄交流不遲。”
趙槐雖覺遺憾,但也表示理解,留下通訊符後離去。
成林默默分析,“這是機會,也是風險。現在的研究方法對他們有吸引力,但過早綁定或暴露過多,都可能引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危險。”
“接觸需有度,保持距離,以個體交流為主,暫不卷入新興係。”成林確定了下一步的行動方針。
處理完這些外界事務,陳理再次將主體意識沉入自身的修煉與研究之中。
陳理的修煉方式與修仙方式截然不同。
周身不見靈氣旋渦,隻有一種極細微的、仿佛能穿透一切的“感知力”在彌漫。
陳理在用念力視角,直接觀測和分析天地間靈氣的運行規律,試圖構建其數學模型。
“所謂靈氣,更像是一種具有特定振動頻率的能量粒子流...不同屬性,即是不同振動模式...法術施展,實則是以自身意識能量神識)引導這些粒子流進行有序排列和能量釋放...”
“金丹境界,或許可以理解為在體內構建一個穩定的、高密度的能量奇點,並能持續對外界能量粒子流進行捕獲和轉化形成特殊的場域...”
陳理的力量在穩步提升,並非簡單的靈力積累,而是對世界本質規則的理解和掌控力的加深,這種提升無聲無息,卻根基深厚。
藏經閣內,偶爾會有那麽一兩頁“前人未識之珍稀古籍殘篇”被發現,其內容或許是關於“靈植內在氣脈網絡”,或許是“小範圍環境靈氣微循環”,看似不起眼,卻悄然為成林那邊的實踐提供著看似來自“古籍”的理論依據。
成林的“靈植感應”和“五行金光靈氣”正逐漸成為他在宗門內立足的資本,也為他後續可能需要的資源交換提供了平台。
與陳理兩人一體,明暗相輔,才是最優發展策略。
藏經閣頂層靜室也恢複絕對的寂靜。
二十三載至中期,八百年路漫。
秘地之行,已悄然提上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