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交流

字數:7426   加入書籤

A+A-


    第七哨所內,時間在精確的監控與深沉的調息中緩緩流逝。
    大戰消耗的靈力與靈能逐漸恢複,控製中樞內那種緊繃的氣氛也隨之緩和。
    陳理率先結束了調息,目光落在依舊閉目、氣息卻已圓融無礙的韓無塵身上。
    經過並肩一戰,那層冰冷的隔閡似乎薄了許多,他主動開口,打破了沉寂,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絲探究:
    “韓峰主似乎對域外風情、乃至那些偷渡者的手段,頗為熟悉。” 這並非質疑,而是基於方才韓無塵應對時那份遠超尋常元嬰的冷靜與精準的判斷,同時結合域內得到了隻言片語想看看從韓無塵這邊能不能得到什麽消息。
    韓無塵緩緩睜開眼,那雙古井無波的眸子看向陳理,並無被冒犯之意,反而像是早已料到會有此一問。
    韓無塵沉默片刻,聲音依舊冷淡,卻難得地給出了詳細的回應:
    “韓某並非域外之人,自幼便在青雲門長大,修行,直至金丹,而後接管孤雲峰。” 他簡單交代了根腳,表明自己是不折不扣的天域修士,“之所以知曉些許,不過是職責所需,多看了些卷宗,多聽了些前輩教誨罷了。”
    陳理聞言,微微頷首,順勢將話題引向更深層次:“原來如此。韓峰主既已晉升元嬰,想必對金丹破境之關鍵——那十大領域,感悟極深。”
    他頓了頓,如同陳述知識般流暢道出:“虛空骨相、天矩、長生絡、須彌脈、逝川、業輪、無常燼、涅盤劫、歸墟壤、萬相印。此乃天域乃至界海公認的元嬰必經之路。隻是…” 陳理語氣稍轉,帶著一絲屬於他“新興派”的坦誠與好奇,“具體何為,於我而言,仍是知其名而難悟其意。我之道途,終歸與你之修行有所不同。”
    他提及“新興派電磁境”,既是解釋,也是一種敞開交流的姿態。
    韓無塵看著陳理,對於他那迥異的道路並未表現出驚訝,似乎早已看透幾分,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清晰:“陳閣主所言無誤。此十大領域,確是通往元嬰的十道門戶,亦是元嬰修士強大之根源。每領悟一域,實力與對規則的掌控便更深一層。”
    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堡壘,望向無形的規則深處:“而我之所修,所執掌之領域,便是那第十域——萬相印。”
    陳理目光微凝:“萬相印?”
    “正是。”韓無塵肯定道,並拋出了一個關鍵信息,“我所說的‘宿命’,便是萬相印的另一種稱謂。名雖不同,其本質,乃是同一事物在不同傳承或認知下的體現。”
    這個概念讓陳理眼中銀色數據流瞬間加速,不同的命名指向同一規則本質,這符合他對世界底層代碼統一性的猜想。
    “宿命…萬相印…”他低聲重複,試圖理解其中的關聯。
    韓無塵繼續解釋道,語氣平淡卻蘊含著驚人的信息:“所謂宿命,或者說萬相印最初、最基礎的能力,簡而言之,便是——窺見未來。”
    饒是陳理心誌堅定,也不由得心神微震。窺見未來!這已是觸及時間與因果層麵的至高偉力!
    “當然,並非全知全能。”韓無塵仿佛知道陳理所想,“這隻是初窺門徑所得之能。以我如今元嬰期的修為,憑借此領域,所能清晰窺見的,是自身一息之後的所有未來可能。”
    一息!
    雖極為短暫,但在高階修士的生死搏殺中,能提前一息知曉對方的所有變招、所有能量運轉、所有意圖,幾乎是立於不敗之地!
    這便能解釋為何他總能那般精準、那般恰到好處地打斷關鍵節點!
    “故而,我能預判,能察覺薄弱之處,能避開的幻惑之心。”韓無塵平淡地陳述著方才戰鬥的真相。
    陳理迅速消化著這驚人的信息。
    窺見一息未來,已然如此強大,那…
    “若萬相印修煉至大成,又將如何?”陳理追問,這關乎到他對此界規則理解的深度。
    韓無塵的目光似乎變得更加幽深,他沉默了片刻,才緩緩道出那足以令界海震動的境界:
    “若萬相印修煉至大成…便將不再僅僅是‘窺見’。”
    “而是…確定未來。”
    “於一定範圍內,一定程度上,將所窺見的、於己有利的某種未來可能性,錨定為必然發生的現實。”
    確定未來!
    此言一出,控製中樞內仿佛連陣法的嗡鳴都為之停滯了片刻。
    這是何等逆天的能力!
    這已近乎於是規則層麵的定義與書寫!
    雖然必然有著極大的限製和代價,但其戰略意義無可估量!
    陳理徹底明白了。
    為何韓無塵的氣息如此特殊,如此寂滅,那並非空洞,而是承載了過於龐大的時間與因果信息後所呈現出的某種“超然”狀態,他所修的,是一條直指時間與因果本源的可怕道路!
    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以元嬰之身,在化神降臨前,穩穩拖住三位同階巔峰的強敵。
    天域界外,守護哨所靜靜懸浮於虛空亂流之中,哨所外無形的陣法屏障不時蕩漾起漣漪,將偶爾襲來的細小隕石或能量餘波化為烏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哨所內,陳理與韓無塵相對而坐,中間的玉台上溫著一壺靈茶,氤氳的霧氣帶著寧神靜氣的功效。
    陳理,一位靈能派電磁境的修士,其境界雖與元嬰期相當,但力量體係迥異,對韓無塵所修的傳統氣修之道,尤其是那玄奧的十大根源領域,充滿了探究之心。
    此前已聽聞韓無塵闡述了“萬相印”的玄妙,此刻便自然而然地追問下去。
    “韓峰主對於其他九大領域,不知又有多少了解?”陳理品了一口靈茶,語氣中帶著真誠的請教之意。
    韓無塵,氣質沉靜如深淵,聞言,眼中掠過一絲追憶之色,緩聲道:“陳道友既問起,便與你論道一番,亦是快事。我當初測靈根,乃是地脈品陽靈根,與此屬性相合,在修煉途中,對‘宿命’與‘同塵’這兩大領域的感觸可謂最為深刻,它們對應的,便是‘萬相印’與‘歸墟壤’。”
    “萬相印之能,方才我已粗略談及”韓無塵指尖在空氣中虛劃,一道複雜異常的符文一閃而逝,引動周圍靈氣微微波動,“那我便再與你說說這‘歸墟壤’。”
    他語氣平和,仿佛在談論一件尋常事物:“歸墟壤之名,聽起來或許不如萬相印那般,也不如一些攻擊性極強的領域那般霸道神秘,初時表現甚至有些不起眼,僅僅是能吸收微量溢散的能量。”
    陳理微微頷首,凝神靜聽,他能感覺到,韓無塵接下來要說的,絕非表麵那麽簡單。
    “然而,”韓無塵話鋒一轉,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此領域一旦修煉深入,其威能絕不容小覷,動起手來,與萬相印可謂各擅勝場,隻是側重不同。當其修煉至元嬰境界,便可於周身形成一道無形力場,能化解、吸納絕大多數襲來的能量攻擊。尋常法術神通,未及近身,便已如泥牛入海,威力十不存一。”
    韓無塵抬手,掌心向上,一縷極其黯淡、近乎無法感知的土黃色微光浮現,那光芒並不耀眼,卻給人一種極度沉重、仿佛能吞噬一切的詭異感覺。
    哨所外一陣劇烈的能量亂流恰好撞在屏障上,發出轟鳴,但韓無塵掌心的那點微光卻似乎將哨所內的些許震動都悄然撫平、吸納了。
    “此乃歸墟之力的一絲顯化,”韓無塵淡淡道,“它並非硬碰硬的防禦,而是‘化歸’與‘消解’。任你雷霆萬鈞、烈焰滔天,亦或是陳道友你所精通的電磁神光,其本質皆為能量之形態。而歸墟壤之真意,便是將這一切有序或狂暴的能量,引導、分解,複歸於最原始、最沉寂的虛無基態。”
    韓無塵看向陳理,語氣變得凝重而深遠:“據古老典籍記載及元嬰境後的感悟推演,此領域一旦大成,其威能絕非僅止於防禦。一念之間,或許真可使萬物歸於沉寂,返璞歸‘無’。那並非毀滅,而是一種……回歸原初的終極平靜。”
    陳理聽得心神震動,他自身操控電磁,深知能量運作的法則與威力,而韓無塵所描述的“歸墟壤”,簡直像是一種針對能量法則的“逆流”之力,一種近乎規則層麵的化解。
    陳理想象著若與掌握大成歸墟壤的修士對決,自己引以為傲的電磁神通恐怕竟會徒勞無功,甚至被對方化為無形,那將是何等令人無力的一幕。
    “宿命牽因緣,萬相演萬法,而同塵……歸墟寂萬物。”韓無塵收回手掌,那點微光隱沒,“十大領域,無一簡單。我輩修士,能得窺其中一二真諦,已是莫大機緣。”
    哨所外,界海的混亂能量依舊永無止境地奔流湧動,而哨所內,陳理沉浸在對“歸墟壤”那化有為無的玄奧理念的思索之中,對十大根源領域之浩瀚,產生了更深的敬畏。
    韓無塵一番關於“歸墟壤”的闡述,將十大根源領域的深邃莫測展現得淋漓盡致,引得陳理心生無限向往與思索。
    然而,道法萬千,各有乾坤。
    韓無塵話鋒一轉,眼中帶著純粹的好奇與探究之色,望向陳理:
    “這十大領域聽起來固然神異非凡,但陳道友你所修的電磁境之能,我也是頗感好奇!力之所及,竟能引動天象,駕馭無形之力,與我等氣修之道可謂大相徑庭。”
    陳理從對“歸墟壤”的沉思中回過神,聽到韓無塵問起自己的修行,不由得笑了笑,似乎在想如何用對方能理解的方式解釋。
    他略一沉吟,道:“韓峰主過譽了,所謂電磁境,究其根本,乃是掌握世間電磁之力。若說得淺顯些……”
    他頓了頓,尋找著恰當的比喻:“大概就是能‘憑空改物’吧!例如尋常修士以寒冰咒法將水化為冰,那種僅僅改變形態或溫度的手段,在我等看來已不值一提。”陳理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屬於自身道路的自信。
    “電磁之力,觸及物質構成之根本。我所能做的,是更深入地改變物質的狀態、屬性,甚至……結構。”他似乎覺得用語言描述過於抽象,搖了搖頭:“嗯……說起來頗為麻煩,許多概念與修煉界通用術語難以一一對應。不如,我做一下給韓峰主親眼看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韓無塵自然頷首,做了個請便的手勢,目光中期待之色更濃。
    陳理目光掃過玉台,見其上除了茶具,還有一枚用於鎮紙的尋常鐵膽,約有龍眼大小,表麵光滑,透著金屬的冷硬光澤。
    陳理伸出右手,食指虛點那枚鐵膽。
    並無驚天動地的靈壓,也無繁複炫目的法訣,隻見陳理指尖似乎有極其細微、幾乎看不見的湛藍色電弧一閃而逝,伴隨著一種極高頻的微弱嗡鳴聲,那是空氣被極速震動的粒子所擾動。
    下一刻,那枚堅硬的鐵膽,就在韓無塵的注視下,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
    它的形態仿佛在高溫下般開始軟化,但表麵卻並無絲毫熱浪溢出,反而泛出一種奇異的流光。
    金屬的冷硬質感迅速消失,如同最柔韌的泥坯,在無形之手的操控下緩緩改變形狀。
    先是拉長,繼而扁化,邊緣變得薄而鋒利。
    不過兩三息之間,那枚圓滾滾的鐵膽,竟已然化作一柄小巧玲瓏、寒光閃閃的金屬短匕!
    匕首的刃口線條流暢,甚至能隱約看到一絲鍛造般的紋理,全然不似法力強行塑形,更像是從內部徹底改變了其物質形態後自然形成的結果。
    陳理散去指尖之力,那嗡鳴聲也隨之消失。
    陳理拿起那柄新生的匕首,指尖輕彈匕身,發出清脆悅耳的震音,笑道:“看,就像這樣。並非幻術,也非單純以巨力擠壓塑形,而是從本質上,改變了它內部微粒的排列與相互作用,引導它‘變成’了另一種形態。若是能量足夠,領悟更深,甚至能進行更基礎的轉化,而非僅僅是物理形態的改變。”
    韓無塵凝神看著那柄匕首,以他元嬰期的神念感知,能清晰地察覺到這鐵膽的材質並未改變,依舊是凡鐵,但其內部結構已被一種他難以理解的力量徹底重塑,強行改寫,賦予了它新的形態與特性。
    這種手段,迥異於他所知的任何煉器法門或五行法術,是一種直指物質本源的、更為“根本”的力量。
    “憑空改物,化鐵為兵……竟能如此舉重若輕,不涉元氣波動,不引五行轉化。”韓無塵輕輕吸了一口氣,由衷歎道,“陳道友此法,果然另辟蹊徑,神妙無比!這電磁之力,堪稱造化之工矣!”
    在這界海哨所之中,兩種截然不同的力量體係於此交匯,各自展現著通往至高境界的獨特途徑,令兩位修士心中都生出了見賢思齊、大道無涯之感。
    陳理演示完畢,將那柄由鐵膽化成的短匕輕輕放回玉台。
    韓無塵看著那閃爍著金屬冷光的匕首,感受著其中被徹底重塑的物質結構,沉默片刻,方才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慨:
    “陳道友這‘憑空改物’之能,確實令人大開眼界,直指造化根本。可見大道三千,皆能通玄。”他話鋒一轉,神色變得更為沉凝,“不過,修行之路,越往後行,便越是艱難。尤其是到了我等這般境界,每一步都如同跨越天塹。”
    陳理聞言,也收斂了笑容,正色道:“韓峰主所言極是。我雖非純粹氣修,但也知元嬰期之後的道路,與之前境界已是雲泥之別。”
    “正是此理。”韓無塵頷首,目光似乎穿透了哨所的壁壘,望向了無盡虛空,也望向了自身修行之路的前方。“金丹結嬰,是一個質的飛躍,神魂與能量核心合一,誕生元嬰,可謂褪去凡胎,初具神通。然而,元嬰期的修煉,與金丹、築基時依靠積累靈氣、打磨金丹的模式,又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