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下) 訪道入穀見彼暮影

字數:3436   加入書籤

A+A-


    第二十六回(下)
    訪道入穀見彼暮影
    且說竹荷二靈看見前麵的一人是李微禹,李微禹回頭也看見了她倆,彼此都道巧合。
    原來,李微禹因聽到縉雲山回龍觀有修道養生功,就動了仙心,遂想到,若一邊用藥調治,一邊去修煉,相得益彰,且節省時日,豈不更好?便不回家,直奔縉雲山而來。今日正往回龍觀去,恰遇見了竹荷二靈。李微禹道:“兩位姑娘也上山求道?”荷靈尚未及答話,竹靈搶先道:“我們是來遊玩,你是上山求道的?求什麽道?”李微禹驚道:“這麽大的事,二位姑娘不知?”當下細細打量竹荷二位,一個身著綠衣,一個一襲白衣,如臨風花樹,靈秀精致,心想自己連夜乘機坐車,匆匆忙忙才登到半山腰,一身疲憊,這二人竟也到此處,且毫無倦怠之色,心中暗暗驚異。
    見李微禹望著自己發呆,竹靈道:“什麽大事?”李微禹方道:“這山上回龍觀有個法一真人,法力無邊,開辦了氣功養生班,很是靈驗,都爭著去呢。”竹靈驚訝道:“哪兒有真人?哪兒?”手搭涼蓬,仰望山頂。沒見到有真人,卻有一道雙色的飛虹,搭在峰間,精美可愛,就叫道:“我們去那虹上走走。”早已飛了出去,那荷靈也跟過去,翩如雙鴻,投向那彩虹。李微禹既驚訝又羨慕,呆了半天,心想自己要有這兩位姑娘的本事,來去如風,逍遙自在,該有多好!自己塵念太多,憂思重重,心中滿是暗霾,正需要真人點拔,一邊想著,一邊加速上山去。
    原來那彩虹站在兩峰之間。竹荷二靈飛上虹背,顫顫悠悠,如鶴停弱枝,好不俊爽。淩步虹弧,走到彼端,仔細看時,大為驚訝:虹竟是從一塊石頭上均勻吐出。看那石頭,心樣形狀,三丈長圓,平滑如鏡麵,嵌在峰頷的岩壁上。
    竹靈撫摸那心石,說:“瞧這石頭,形狀怪倒也罷了,怎又能吐出彩虹?難道這石頭也有靈?”荷靈瓣目含煙,蓮眉皺波,仰看心石,不解其故,尚未及答話,隻聽有人朗聲道:“石頭怎能無靈?石頭為山之骨骼,舉峰抑穀,架瀑沉潭,拋霞邀月,布樹藏蟲,山水秘境之間,怎能少了我石頭?”
    竹靈早驚得縮回手去,停落在旁邊的岩翅上,問道:“你這石頭會說話?”心石笑道:“虹兒我都吐得出,說話又有何難?”話語間氣息不勻,彩虹被吹得微微曲動。
    荷靈瞪大眼睛望著它,究不知是從哪兒冒出的聲音,遂又問道:“你既是石靈,可也能和我們一樣行走?”心石道:“我又何必行走?滿山眾石,都是我的耳目;他山之石,亦可相通。所以石間之事都瞞不過我。”荷靈聽它語速婉長,蜀地口音,因又問道:“你既是眾石之靈,為何居於此地?倒帶了本地口音。”心石道:“蜀地幽秀,又少災禍,在此成靈,也是天數。至於口音,我在本地日久,常聞得漁樵吟唱,當然學得一些。兩位姑娘不也是吳音嗎?”
    竹靈道:“你在這兒待了很久?”心石道:“十二億八千萬年,方得修成正果。猿類脫毛穿衣,不過歎息之間。”荷靈點頭思忖,又問道:“你怎麽長成了心狀呢?”心石道:“這其實是桃子形狀。眾生之心,不過是仿桃而生。因最早看到一樹桃果,美豔異常,因此就成了此狀。我名為心石,也恰如其分,因我能讀懂眾人之心。”
    那竹靈早想說話,隻是插不上嘴,聞得此言,喜得綠衣婆娑,就要問話。心石說:“那位姑娘不必先說,我猜一下你心裏想說的:你既能讀心,又以眾石為耳目,能否查看世上之事?”竹靈兒拍手笑道:“正是這話。”心石道:“我這麵板上,有各地域各部類,姑娘點開看就是了。”
    竹靈騰空至心石中央,點開碣石州,山水排在各部類之首,因泰山、曝書山都已熟悉,就點了一下徂徠山,看到有“徂徠枯霞”一景,覺得新奇,就打開觀看。那一道嶺叫枯霞嶺,隻見那嶺上多白雲,究不知是四麵遊來,還是山中生出。正是傍晚,夕陽一點一點矮下去,霞色有微妙的變化。在夕陽入地之時,最為壯美,群霞如楓葉,滿天飛舞,有千般顏色,萬種形姿,如眾仙的花園。然而最動人的,是看那雲霞漸漸衰枯,由火焰般的紅,至輕婉的暖色,又變赭藍、淡黃,空域高曠,晴亮明麗,風哨悠遠,奇美異常。然而歎賞之間,霞色漸衰,夜色侵入雲底,往上浸去,雲麵雖豔,已成淒麗。接著雲片已似淡渲的水墨,瞬間又變幹枯,如山嶺哲思的表情。看那西方,隻餘一縷弱微的暮光了。
    二靈看罷,點頭稱讚。荷靈道:“這景兒像一池枯荷。”竹靈道:“徂徠山竟有這麽好的景色,我們常常在那片山水間,竟然不知!”竹靈兒按了一下心石,返回上一層界麵,正想再看別處時,荷靈說:“等等再看景色罷。”又對心石道:“剛才在穀中碰到了李微禹,他要去回龍觀找法一道長修仙,請心石幫忙找找他們。”心石道:“要滴!”突見石麵上有了影像,心石道:“二位請仔細看,你們的朋友是哪一個?”隻見心石上換了幾個場景,二靈仔細找,沒有李微禹,直至看到一群站樁的,都穿了一樣的道服,李微禹細長彎曲,一眼就把他認出來,就說:“就是這裏,個頭最高的那個。”二靈又玩耍一陣,自去不提。
    原來,李微禹到了觀裏,要報法一道長的培訓班,但接待人員說,師尊的班已報滿,且都是富豪明星,李微禹是初學者,隻能報初級班,由師尊的弟子帶班。隻得報了名,交上3800元的學費,接著就出來站樁。
    帶班的是個小道長,二十多歲。等眾人站樁十多分鍾後,小道長讓大家停下來,體味自己的身體變化,說:“你們是不是感覺身體在顫抖?那是有氣流在經脈中走動。”眾人又站了一會兒,都累得兩腿瑟瑟。小道長說:“現在我看你們的小腿開始發抖了,這就是站樁的功效,說明身體的這個地方有問題。”又道:“樁功站到一定時間,人體在極度的放鬆之下,可以啟動人體的律動係統,身體會自動做功,修複內部的紊亂,找到自身的節奏。”李微禹深為然,跟著小道長一意練功。
    這一日傍晚,上完功課,李微禹見此地林壑幽美,就四處溜達觀看,沿一小路,越走越美,愈看愈喜。見那叢竹新綠,小溪清淺,峰不高而清秀,穀不深卻幽婉,邊走邊歎賞。
    進了一處寬穀,穀內野花遍地,芳草如茵。此時霞光滿穀,輝映如仙境。見一側有石刻,文字模糊,仔細辨認,是“悅穀”二字,想是前人曾留連此地,題刻以誌其景。找一方石坐下,隻覺暮彩烘頰,眼光迷濛,似夢似醒。沉醉間,昏冥倏至,因怕忘了歸路,忙忙往回走。見前麵一黑影慢慢移動,心中一驚,不知是仙是怪,就放慢腳步保持距離。
    那黑影回身也發現了後邊的黑影,竟加快了腳步。到了一處農家樂,有燈光高照,彼此相視,都穿了一式的道服,就知道都是來修行的仙友了。前麵的那人停下來,招乎道:“仙友是去哪裏遊玩了?”李微禹說:“剛才到了一處叫‘悅穀’的山穀,實在是好看!”那人說:“悅穀?我倒聽法一道長講過,是山中仙境。這兩日我也四處遊覽,沒有尋到,想是仙友有奇緣。”李微禹說:“哪裏是?誤走誤撞而已。”那人說:“做什麽都是這樣,不僅有努力,還得有機緣。”
    交談中彼此自作介紹,原來那人叫牛務,乃蜀中名商,富甲天下,名滿傲來國。李微禹久聞大名,但見他個子瘦小,其貌不揚,卻也驚奇;又見他大眼睛、扁臉盤,透著精幹睿智,因想奇人往往才貌不相符。聽他談吐不沾金欲,也心生一段敬佩。又得知牛務由法一道長直接授課,更是羨慕不已,自己不知何時也能親睹法一仙容?
    再說那牛務,見李微禹乃一介凡夫,竟有緣找到仙境,自己卻不能,不禁煩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