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0章 守著養豬場卻沒肉吃的史可法

字數:4878   加入書籤

A+A-


    “夏兄弟,這裏就是邵伯鎮。”波光粼粼的邵伯湖邊,史德威指著前方的一座集鎮說道。
    夏華點了點頭,這七八天裏,他和史德威等人跑遍了揚州城周邊地區,勘察地形、草擬備戰計劃和作戰計劃。
    邵伯鎮坐落在揚州城北約二十裏處的邵伯湖畔,也在大運河畔,往北是高郵湖,該集鎮雖不大,卻是大運河、淮河、長江的交匯點,是揚州城後勤補給水路運輸線的核心樞紐所在。
    “必須盡快加固這座集鎮,”史德威道,“真打起來,這座集鎮至關重要,隻要它不丟,揚州城的物資運輸線就能保持暢通,丟了,糧道就中斷了,揚州城會徹底地成為孤城,守軍也會隨之崩潰。”
    夏華深表讚同:“嗯,得盡快把這座集鎮修建成一座像寧遠城那樣的軍城堡壘。”
    兩人並排騎馬邊走邊看邊談。
    “排除江北四鎮,史閣部能指揮的兵馬就是你的督標營、我的鎮團練,還有揚州衛所軍。”
    “嗯,揚州設有江都、儀真、高郵三衛指揮使司,以及興化、泰州、通州三守禦千戶所,兵冊上整個揚州衛約有軍士八千九百人,但實際人數麽...嗬嗬,能有這個數字的三四成就算不錯了,而且大半是老弱,根本沒什麽戰力。”
    “上次高傑之亂時,馬大人等人曾緊急募兵萬餘人協助衛所軍守城,但那些民兵、社兵、宿兵都隻有一時的血氣之勇,既無精良的武器裝備也未經過長期的正規訓練,實際戰力可想而知。說到底,史閣部真正能依靠的,還是你我的部隊。”
    “是啊,我打算把督標營擴充到三千人,嚴格地訓練成精兵,再裝備精良的兵器和盔甲,這是我早就想做的事,隻是一直苦於餉銀短缺,幸好有夏兄弟你的雪中送炭...”
    “駕!駕!...籲!”夏華和史德威正談著,一騎快馬飛馳而來,抵近後,馬上騎士勒馬駐足翻身下馬,奔到夏華和史德威跟前,“報!史將軍、夏總兵,史閣部從應天府回揚州了,急召二位回去!”
    “哦?閣部回來了?”夏華和史德威對視一眼,一起急急策馬向揚州城。
    傍晚時,夏華和史德威在府衙見到了從南京回來的史可法,馬鳴騄、任民育、施鳳儀等官員都已跟史可法見過了,不在現場。
    “龍江、明心。”大堂裏,見到史德威和夏華的史可法滿麵笑容。
    “閣部!”夏華和史德威一起恭敬行禮。
    “這位是奉皇上聖諭前來揚州督察鹽務的王坤王公公,你們還不見過?”史可法介紹著他身邊一人。
    “見過王公公。”夏華和史德威一起向那王坤行禮,夏華心裏稍感到怪怪的,因為這是他第一次跟太監打交道,後世可沒有太監這種特殊人群,他瞥了一眼王坤,果然是個死太監,高高瘦瘦、麵白無須、兩腮無肉,一臉的皮笑肉不笑,渾身上下散發著一股黴氣和一股若有若無但刺鼻的尿騷味。
    “哎喲,早就聽說這史將軍是閣部的心腹愛將,這夏總兵是閣部剛剛一手提拔和栽培的新秀英傑,今日一見,果然都不凡呐!”王坤笑眯眯地開口,嗓音尖尖的,帶著太監特有的陰陽怪氣腔調,讓夏華不由得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嗬嗬,王公公過獎了,”史可法笑嗬嗬地道,“王公公隨我從應天府來揚州,這一路舟車勞頓的,辛苦啊,我這就安排你好好休息。”
    “哎呀,閣部太客氣了,咱家哪受得起呀...”
    “應該的,應該的...”
    把王坤親自送到府衙門口後,史可法折返回來,對史德威和夏華招呼道:“好了,現在沒有外人了,都坐吧。”說著先坐了下來。
    “是。”夏華和史德威一起坐下。
    史可法眼神溫和地看著史德威和夏華:“你們倆這些日子裏做的事,馬大人他們都跟我說了,好,很好,如果我大明的官將們都跟你們一樣,夙興夜寐、一心公事,我大明又何愁不能中興複振,隻是,”他看著夏華,話鋒一轉,“明心,你跟錢公子的事...”
    “閣部!”史德威立刻給夏華幫忙說話,“那事真不能怪夏兄弟,都是那小子欺人太甚,不瞞閣部,那小子自打出了應天府城,一路上對我頤指氣使、指手畫腳,我不得不忍氣吞聲,到了揚州後,對夏兄弟也是目中無人、倨傲無禮,夏兄弟忍無可忍,隻是在言語上回擊了他,並未動手傷他,他回去後說的必是添油加醋的誇大其詞,閣部你可不要相信啊...”
    “好了,好了,”史可法輕輕地擺手,“我當然不會聽信他的一麵之詞,而且我對明心是什麽人還是很了解的,離開應天府前,我特地去了錢大人府上賠禮道歉,錢大人也說隻是小事一樁,這事就這麽過了。不過,明心啊,還有龍江,你們倆雖然年輕、火氣旺,但畢竟已身在官場上,凡事要學會忍耐、克製、考慮周全,不能輕易衝動...”他推心置腹地教導著。
    “是!閣部教導,我們一定銘記於心...”夏華和史德威一起老老實實地受訓,但兩人的表情一個比一個更沒當回事。
    史可法苦口婆心了一盞茶才結束,然後談起了正事:“明天,揚州幕府就要正式成立了,你們接下來都要更忙了,唔...明心,馬大人他們跟我說,你堅定主張在揚州整軍固城備戰?”
    夏華道:“是。”
    史可法沉吟道:“流寇或韃虜的兵鋒應該不會一路打到揚州來吧?江淮一帶還是安全的,敵我將會交戰於山東、河南等地...”
    雖然夏華非常尊崇史可法,但也忍不住暗暗吐槽史可法的天真,他不得不跟史可法剛才一樣苦口婆心:“閣部,流寇絕非韃虜對手,韃虜很快就會占盡北方山河並大舉南下對我朝圖窮匕見,駐防江淮的江北四鎮除了滁和鎮,另外三鎮都靠不住,一旦韃虜殺來,我敢斷言,此三鎮都會頃刻間土崩瓦解,屆時,揚州將會門戶大開,揚州不保,應天府喪失屏障也難存!”
    “閣部,明心所言可謂鞭辟入裏、真知灼見,”史德威再次給夏華幫忙說話,“對揚州進行大規模的整軍固城備戰絕非畫蛇添足,而是有備無患,流寇或韃虜沒打來,自然是再好不過,打來了,揚州就能保住,應天府也能高枕無憂,這關係到我大明朝的生死存亡,不可心存僥幸掉以輕心。”
    史可法輕輕地點了一下頭,他基本上被夏華和史德威說動了,但還是深感踟躕:“朝廷撥放的糧餉實在不多,光用於中原戰事就捉襟見肘了,哪來多餘的糧餉對揚州進行大規模的整軍固城備戰呢?就算明心你捐獻了五十萬兩,也完全不夠...”
    “閣部勿憂,這事好辦!”夏華單刀直入,“揚州那麽多有錢人呢,動員他們捐獻錢糧不就行了?”
    “不可!不可!”史可法連連搖頭,“我等朝廷王師是保國安民的,豈能對商民行強取豪奪之事?那不是自甘墮落跟流寇、韃虜、亂軍一樣了?再者,士人乃國本也,豈可侵害之?”
    國本個錘子!夏華在心裏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但他不敢罵,一來,他要在史可法麵前注意禮儀,二來,史可法就是東林黨的一員,他隻得忍住脾氣,臉上帶笑、好聲好氣地繼續勸說史可法:“閣部,您誤會我的意思了,我絕不是巧立名目逼著他們捐獻錢糧,是借!借!”
    “借?”史可法有點懷疑地看著夏華。
    “真的是借!”夏華一臉的鄭重,“他們的錢都是他們合法經營所得,豈能蠻橫搶奪走?我們可是朝廷王師,又不是流寇、韃虜或亂軍,國家危難,朝廷缺錢,他們借錢給朝廷用於救國,幫助國家渡過難關,事後,朝廷再好好地、翻倍地還錢給他們,這不是很自然的事嗎?”
    史可法輕輕撫須思索著。
    曆史上史可法督師揚州時曾就地籌集過糧餉,他的做法是把屬於官府公家的房舍地產等賣給或抵押給那些有錢人。在夏華看來,這個做法也太溫柔、太窩囊了,那麽多的肥羊大魚需要你史閣部保護,依靠你史閣部呢,你缺錢缺糧,卻對他們客客氣氣,想讓他們出錢出糧,還老老實實地用做生意的方式賣東西、抵押東西給他們換取錢糧,我的天呐!你也太斯文了!
    說到底,史可法是個非常典型的中國古代傳統文人,他從小就飽受儒家教育,很多思想已是根深蒂固,這就導致他一方麵忠貞不屈、正氣凜然一方麵在很多事上有些古板甚至迂腐,以至於擁有養豬場卻沒肉吃。
    “行吧,”在思索了半天後,史可法點了點頭,他看著夏華,語重心長地道,“明心啊,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你需要我相助的話,我會全力以赴,但是,第一,你不能有事瞞著我,第二,你絕不可對那些商民使用任何威逼脅迫手段。”
    夏華心裏跳腳、表麵上老老實實地道:“是!”
    告辭出門後,夏華叫來繡春:“都查清楚了嗎?”
    夏華現在已有自己的情報機構,由繡春負責,楊寧負責的是偵察兵部隊,兩者已經分開。
    “公子放心,都查清楚了。”繡春取出一疊紙遞交給夏華,“名單在這裏。”
    夏華打開看著。
    繡春講解道:“前四家便是四大家族,他們的家產總額都在三百萬兩以上,遠超過其他富戶,接下來的這十三家的家產都在十萬和一百萬兩之間,再接下來的二十八家都在三萬和十萬兩之間...”
    “很好。”夏華很滿意,“今晚就給這些家產都在三萬兩以上的富戶發請帖,說史閣部明天中午在府衙設宴請他們吃飯,不準找任何理由推托不來。”
    “是!”繡春應道,“對了,公子,有一份剛接到的情報,跟黃得功總兵和高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