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宮闈驚變
字數:3053 加入書籤
養心殿裏,乾隆正批閱著三法司呈上的兩淮鹽引案卷宗。燭火搖曳,映著他緊鎖的眉頭。案情已經基本明朗,高恒、普福、盧見曾等人貪腐事實確鑿,按律當斬。但...
他放下朱筆,揉了揉眉心。高恒畢竟是慧賢皇貴妃的親弟弟。想到貴妃,乾隆心頭不由一軟。那個溫婉柔順的女子,這些年來在後宮從不爭寵,待人寬和,雖未誕育子嗣,卻始終深得他的憐愛。
“皇上,“貼身太監李玉輕手輕腳地進來,“貴妃娘娘宮裏的宮女來報,說娘娘今日又咳血了...“
乾隆猛地站起身:“太醫怎麽說?“
“太醫說...說是憂思過度,傷了心脈...“
乾隆沉默片刻,揮揮手讓李玉退下。他踱到窗前,望著窗外飄落的雪花,心中五味雜陳。
就在這時,一個小太監連滾爬爬地衝進來:“皇上!貴妃娘娘...娘娘昏過去了!“
乾隆臉色大變,立刻擺駕承乾宮。
承乾宮內,藥氣彌漫。慧賢皇貴妃躺在榻上,麵色蒼白如紙,見到乾隆,掙紮著要起身。
“愛妃別動。“乾隆急忙上前握住她的手,隻覺得入手冰涼,“太醫,貴妃怎麽樣?“
太醫跪在地上,顫聲道:“回皇上,娘娘這是鬱結於心,加上舊疾複發...臣等已經盡力了...“
乾隆的心沉了下去。他揮手讓眾人退下,獨自坐在榻前。
“皇上...“貴妃虛弱地開口,“臣妾...臣妾有個不情之請...“
“愛妃但說無妨。“
“臣妾的弟弟高恒...他犯下大罪,臣妾不敢求皇上寬恕...隻求皇上看在臣妾侍奉多年的份上,留他一條性命...“說著,淚水從她眼角滑落,“高家...就隻剩下他了...“
乾隆沉默著。他何嚐不知道貴妃的心思?高家自高斌起,世代忠良,如今就剩下高恒這一根獨苗。若是處斬...
“皇上,“貴妃見他不語,更加著急,“臣妾知道高恒罪該萬死...可是...“
突然,她劇烈地咳嗽起來,竟咳出一口鮮血。
“愛妃!“乾隆大驚,“快傳太醫!“
然而已經晚了。慧賢皇貴妃的手緩緩垂下,眼睛卻還望著乾隆,帶著最後的期盼。
乾隆呆呆地坐在那裏,握著貴妃漸漸冰冷的手,久久不能回神。這個陪伴他二十餘年的女子,最終還是在憂懼中離世。他想起她平日裏的溫婉賢淑,想起她從未因家族之事向他求過什麽,這臨終的請求,竟成了她唯一的心願。
次日早朝,氣氛格外凝重。大臣們都聽說了慧賢皇貴妃薨逝的消息,也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果然,在討論兩淮鹽引案時,軍機大臣傅恒出列奏道:“皇上,高恒雖罪大惡極,但念在慧賢皇貴妃新喪,是否...“
“傅恒,“乾隆冷冷打斷,“朕記得你與高恒私交不錯?“
傅恒嚇得連忙跪地:“臣不敢!臣隻是...“
“隻是什麽?“乾隆站起身,目光掃過滿朝文武,“就因為他是皇親國戚,就可以法外容情?那大清的律法還要不要了?天下的百姓會怎麽想?“
他走到丹陛前,聲音提高:“兩淮鹽引案,貪腐金額高達千萬兩,相當於我大清一年賦稅的四分之一!這些蛀蟲,吃著朝廷的俸祿,挖著大清的牆角!若是因為他是皇親就網開一麵,朕將來如何麵對天下百姓?如何麵對列祖列宗?“
朝堂上一片寂靜,隻有乾隆的聲音在回蕩:
“傳朕旨意:高恒、普福、盧見曾,貪腐證據確鑿,按律當斬。秋後處決!“
聖旨傳到刑部大牢時,高恒正在用膳。聽到“秋後處決“四個字,他手中的飯碗“啪“地掉在地上。
“不...不可能...“他喃喃自語,“姐姐...姐姐不會不管我的...“
傳旨的官員冷冷道:“高大人還不知道吧?慧賢皇貴妃...昨日薨了。“
高恒如遭雷擊,整個人僵在那裏。良久,他突然仰天大笑,笑聲淒厲:
“好...好一個鐵麵無私的皇上!好一個明君!“
他猛地撲到柵欄前,對著虛空嘶吼:“皇上!您可還記得,那些南巡的排場是怎麽來的?那些貢品是怎麽來的?您現在要肅清吏治,當初怎麽不說?!“
獄卒上前要製止他,卻被高恒一把推開:
“這大清的官場,從上到下,哪個不是這麽幹的?憑什麽就拿我高恒開刀?!就因為我姐姐死了嗎?!“
他的聲音在牢房中回蕩,帶著絕望和不甘。然而,沒有人回答他這個問題。
對麵的囚室裏,盧見曾默默地整理著衣冠。這位曾經的文壇領袖,此刻顯得異常平靜。他低聲吟誦著自己的詩句: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普福則在角落裏瑟瑟發抖,嘴裏不停地念叨:“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乾隆三十三年的這個冬天,格外寒冷。刑部大牢裏的三個人,在等待最終命運的降臨。而紫禁城裏的乾隆,則在慧賢皇貴妃的靈前站了一夜。
雪花靜靜地飄落,覆蓋了京城的每一個角落。仿佛要將所有的罪惡與悲傷,都掩埋在這片潔白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