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鐵證辨偽
字數:3478 加入書籤
楚峰的厲聲質問,如同寒冰墜地,在偏廳內激起一片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從楚峰身上,轉向了那個被指控為“朝廷鷹犬”的青衫大夫。驚疑、鄙夷、警惕、甚至暗含殺機的眼神,如同無數根無形的針,刺向沈硯。
王擎、洪長老、慧明禪師等人亦是麵色驟變,看向沈硯的眼神充滿了審視。朝廷與江湖,向來涇渭分明,甚至多有齟齬。一個前鎮武司密探混在楚峰身邊,其目的不得不讓人深思。
葉尋下意識地向前半步,隱隱將沈硯護在身後,清冷的眸光掃過在場眾人,短刃雖未出鞘,但那股凜冽的氣息已無聲蔓延。
麵對這千夫所指的絕境,沈硯臉上卻未見多少慌亂。他隻是靜靜地看著楚峰,看著那雙被憤怒和痛苦燒紅的眼睛,眼中掠過一絲極深的複雜情緒,有理解,有痛惜,但更多的,是一種被逼到牆角後反而生出的決絕冷靜。
他沒有回應楚峰的質問,也沒有去看周圍那些充滿敵意的目光。他緩緩地、極其鄭重地,再次轉向了牆壁上那道致命的劍痕。
“楚兄,”他的聲音異常平靜,甚至帶著一種近乎冷酷的剖析感,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你說得對,我確實在用我過去的經驗在看。因為隻有看清真相,才能還你,還浩然劍派一個清白。”
他無視了楚峰瞬間更加難看的臉色和周圍響起的嗤笑聲,伸出一根手指,虛點向那道劍痕的起始處。
“諸位請看,這道劍痕,初入牆壁時,深約一寸三分,力道剛猛,一往無前,確有浩然劍法‘正氣長存’的神韻。”他的話語清晰,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但是——”
他話音一頓,手指沿著劍痕緩緩向下移動。
“諸位再看此處,劍痕中段。若真是將浩然正氣催發到極致,劍意應如長江大河,奔流不息,力道均勻而綿長。可這道劍痕,在此處力道卻出現了極其細微的凝滯與衰減!雖然模仿者極力掩飾,但這瞬間的力弱,如同樂曲中一個不和諧的音符,破壞了劍意的純粹與連貫!”
一些懂行的江湖人聞言,不由得凝神細看,似乎……確實感覺那流暢的劍意中,藏著一點說不出的別扭。
沈硯的手指沒有停,移至劍痕末端。
“還有這裏,收勢之處!浩然劍法講究‘留有餘地,正氣不絕’,收劍時勁力會有一個含蓄的回旋。而這道劍痕,收勢卻顯得過於幹脆,甚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拖拽’感!這絕非浩然正氣的中正平和,倒像是某種……更為陰柔詭譎的內力,在強行模仿剛猛路數後,無法完美控製而留下的破綻!”
他猛地收回手指,轉身麵向眾人,目光如電,掃過在場每一位江湖宿老的臉。
“此其一,力道運轉存疑!”他聲音提高,帶著斬釘截鐵的力量,“其二,角度!”
他走到牆邊,以手代劍,模擬著出劍的動作。
“‘正氣長存’一式,講究身與劍合,氣與意合。以吳長老當時可能所處的位置推斷,若真是楚兄或其同門出手,這一劍的最佳切入角度,應是自右上向左下斜劈,方能將劍勢與自身功力發揮到極致!”
他比劃出那個標準的角度,隨即指向牆上那道幾乎是從正前方直刺而入的劍痕!
“而牆上這道!角度近乎垂直!看似威猛,實則放棄了浩然劍法最擅長的發力軌跡!這更像是一個不熟悉浩然劍法精髓,隻知其形、不明其神的模仿者,依葫蘆畫瓢留下的痕跡!”
此言一出,滿場嘩然!
許多原本篤信是浩然劍派所為的人,臉上露出了驚疑不定的神色。沈硯的分析條理清晰,直指要害,尤其是那角度問題,經他一點破,再去看那劍痕,確實顯得頗為別扭生硬!
楚峰僵立在原地,臉上的憤怒如同潮水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巨大的震驚與……恍然。他死死盯著那道劍痕,腦海中飛速回想著“正氣長存”的每一個細節,沈硯所指出的那絲凝滯、那不夠圓融的收勢、那錯誤的角度……一點一滴,如同碎片般拚湊起來,指向一個他之前因憤怒而忽略的事實——
這真的不是正統的浩然劍法!
沈硯沒有停下,他蹲下身,從懷中取出一個小巧的皮囊,倒出些許細膩的白色粉末,輕輕吹向劍痕邊緣。
“這是驗屍……查驗現場常用的石粉,可顯細微痕跡。”他解釋了一句,眾人屏息看去,隻見粉末附著處,除了劍痕本身,還隱約顯現出一些極其細微的、非金屬劃痕的平行淺印。
“這是……”慧明禪師目光一凝。
“這是凶手在出劍後,為了確保傷口形態與劍痕完全吻合,用某種軟質工具(如浸濕的皮革甚至特殊處理的手指),在傷口或劍痕邊緣進行過二次修整按壓!”沈硯站起身,語氣冰冷,“真正的浩然劍客,劍出無悔,一劍定乾坤,何須做此等畫蛇添足、欲蓋彌彰之舉?!”
鐵證如山!
力道、角度、以及這最後的、暴露了凶手心虛心態的修整痕跡!三條證據環環相扣,構成了一個無可辯駁的結論——
這是精心策劃的模仿嫁禍!
偏廳內,陷入了更長久的寂靜。先前指責楚峰最激烈的洪長老,張了張嘴,卻發不出任何聲音,臉色一陣青一陣白。王擎看向沈硯的眼神,充滿了驚異與複雜。慧明禪師雙手合十,低誦了一聲佛號。
楚峰緩緩抬起頭,看向沈硯。那個青衫落拓的身影,在眾人質疑與敵視的包圍中,依舊挺直如鬆,用最冷靜、最專業的方式,為他,為他的師門,硬生生劈開了一條通往清白的道路。
憤怒、猜忌、羞愧……種種情緒在他胸中翻騰,最終化為一股沉重的暖流與無比的愧疚。他想起自己剛才失控的指責,那些傷人的話語,如同鞭子抽打在他的心上。
他一步步走到沈硯麵前,嘴唇翕動,千言萬語堵在胸口,最終,隻是深深地、無比鄭重地抱拳,躬身一禮。
“沈兄……楚某……錯了!”
這一禮,這一聲認錯,重愈千斤。它意味著信任的回歸,意味著裂痕的開始彌合。
沈硯看著他,眼中那冰封的寒意終於漸漸消融。他伸手扶住楚峰的手臂,輕輕托起。
“楚兄,不必如此。真相大白便好。”
危機暫解,但眾人的心情並未輕鬆。模仿者是誰?其目的何在?嫁禍浩然劍派,攪亂洛川英雄宴,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陰謀?
所有的線索,似乎都指向了那個尚未露麵,卻已陰影籠罩全場的人——
武林盟主,李宗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