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急救同學
字數:5494 加入書籤
距離高考隻剩最後三天,高三教學樓裏的空氣仿佛被壓縮到了極致,沉重得讓人喘不過氣。每一口呼吸都混雜著試卷油墨的刺鼻味、粉筆灰的幹澀感,還有同學們額頭滲出的焦慮汗水氣息,黏膩地纏繞在鼻尖。課桌上堆積如山的複習資料,幾乎要將坐在下麵的人完全淹沒;黑板上方的高考倒計時牌,鮮紅的數字 “3” 如同烙印,刺眼得讓人不敢多看;同學們伏案疾書時緊蹙的眉頭、緊繃的嘴角,無不昭示著這場決定命運的戰役已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
祝十三坐在靠窗的位置,指尖無意識地轉動著一支磨得光滑的黑色水筆。得益於修煉《本源煉氣訣》後大幅提升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那些曾經需要反複背誦、琢磨的知識點,如今在他腦海中清晰得如同刻上去一般,住院落下的課業早已補完,甚至比之前掌握得更加紮實。但他的心神,卻難以完全沉浸在眼前的題海之中。
丹田內淡青色的真氣如同溪流般緩緩流轉,帶來持續的能量滋養;而對外界的感知也變得異常敏銳 —— 窗外老樟樹的 “木氣” 沉穩厚重,花壇裏月季的生機帶著鋒芒,甚至周圍同學身上散發的微弱 “氣機” 都清晰可辨:有的焦躁紊亂,有的沉靜專注,有的則帶著一絲疲憊頹唐。這種雙重感知讓他仿佛同時置身於兩個世界 —— 一個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戰場,另一個則是危機與機遇並存、光怪陸離的修行之路。
晚自習的白熾燈亮得有些刺眼,光線反射在試卷上,讓人眼睛發酸。教室裏隻剩下筆尖摩擦紙張的 “沙沙” 聲,偶爾夾雜著一兩聲壓抑的咳嗽或快速翻書的聲響,安靜得能聽到自己的心跳。班長李晴坐在前排,脊背挺得筆直,如同挺拔的青鬆,正專注地演算著一道複雜的物理題,周身散發著沉靜而堅定的氣機,不受周圍環境的絲毫影響。
就在這時,一陣極其細微、卻帶著明顯痛苦意味的**聲,從教室後排傳來,如同平靜湖麵投入一顆石子,瞬間打破了這片緊繃到極致的寂靜。
聲音來自鄭悅 —— 一個身材瘦小、性格內向的女生。她四肢纖細修長,手指關節格外突出,平時總是安靜地坐在教室角落,不愛說話,幾乎沒什麽存在感,成績中等偏上,是那種容易被人忽略的類型。此刻,她臉色慘白如紙,毫無血色,額頭上滲出細密的冷汗,順著鬢角滑落,浸濕了校服的衣領。她一隻手死死捂住胸口,手指因為用力而泛白,另一隻手緊緊抓著桌沿,指節幾乎要嵌進木頭裏,呼吸變得極其急促困難,像破舊的風箱般 “嗬嗬” 作響,身體不由自主地沿著椅背向下滑去,眼神渙散,顯然已經承受不住劇痛。
“鄭悅?你怎麽了?” 坐在她旁邊的女生最先發現異常,驚呼出聲,語氣裏滿是慌亂。
瞬間,整個教室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去。同學們紛紛抬起頭,目光齊刷刷地投向後排,原本安靜的教室立刻騷動起來:有人慌忙起身想去扶鄭悅,有人急得團團轉,還有幾個反應快的,已經快步衝向辦公室去叫老師。
祝十三心中猛地一沉,一股強烈的危機感瞬間湧上心頭。他幾乎是立刻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快步朝著後排走去,速度不快,卻異常沉穩。在他的 “望氣” 感知中,鄭悅周身代表生命活力的 “白色氣機” 正在劇烈波動、迅速衰減,如同風中殘燭,隨時可能熄滅;尤其是在她心髒和主動脈所在的區域,一股紊亂、脆弱且帶著撕裂感的 “青灰色病氣” 正在失控地蔓延,如同貪婪的藤蔓,死死纏繞著她的生機,不斷侵蝕。
這症狀…… 祝十三的腦海中瞬間閃過前幾天在一個醫學科普 APP 上刷到的視頻,裏麵詳細講述了一種名為 “馬方綜合征” 的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患者通常身材高瘦,四肢及手指腳趾細長不勻稱,關節鬆弛,最危險的就是心血管係統 —— 主動脈壁薄弱,容易發生主動脈夾層撕裂或動脈瘤破裂,一旦發作,死亡率極高!
鄭悅那瘦削的身材、過長的四肢和突出的指關節,與視頻中描述的特征幾乎完全吻合!這是急性心血管事件發作,極其危險,黃金搶救時間隻有短短幾分鍾,稍有延誤就可能致命!
“讓開!都散開,保持空氣流通!” 祝十三的聲音帶著一種與年齡不符的冷靜和威嚴,瞬間鎮住了慌亂的同學們。大家下意識地往後退了幾步,給鄭悅周圍留出一片空間。他快步蹲下身,手指迅速搭在鄭悅冰冷的手腕上,感受著她的脈象。
觸手一片冰涼,脈象紊亂急促,時強時弱,如同斷線的風箏,隨時可能斷絕。來不及多想,也顧不得是否會暴露祝由傳承的秘密!祝十三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左手並指如劍,暗中運轉 “青木回春咒” 中蘊含生機維穩的法門,將一縷精純平和的青色真氣,順著指尖悄無聲息地渡入鄭悅的心脈附近,如同在湍急的河流中打入一根穩固的木樁,強行穩住那即將崩潰的生機。
與此同時,他右手迅速從隨身攜帶的帆布背包側袋裏,取出一個古樸的深色針套 —— 這是他出院後根據《祝由十三科》的傳承記憶,找村裏的老木匠定製的,裏麵裝著三根家傳的銀針,針身細長,泛著淡淡的光澤,早已被他用真氣反複溫養過,蘊含著微弱的生機之力。
燈光下,銀針閃爍著清冷的寒芒。在周圍同學驚愕、難以置信的目光中,祝十三出手如電,動作快得幾乎留下殘影!
第一針,直刺 “內關穴”—— 此穴位於腕橫紋上兩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是中醫急救心髒疾病的要穴。他手指捏針,精準定位,手腕微沉,銀針深可透筋,同時渡入一絲真氣,用以強心通脈、寧心安神,穩住鄭悅紊亂的心率!
第二針,斜刺 “膻中穴”—— 膻中穴在兩乳頭連線中點,平第四肋間隙,為氣之會穴。他輕撚針柄,淺進針身,真氣順著針體緩緩滲入,用以寬胸理氣、振奮心陽,緩解鄭悅胸口的憋悶與劇痛!
第三針,精準刺入 “足三裏穴”—— 足三裏在小腿外側,犢鼻下三寸,脛骨前脊外一橫指處,是養生保健、培元固本的核心穴位。他重撚針柄,深刺穴位,真氣源源不斷地渡入,用以穩固周身氣血,為鄭悅補充生機,抵禦病氣的侵蝕!
他的動作行雲流水,帶著一種古老而神秘的韻律,每一針的角度、深度、力度都恰到好處,仿佛演練過千百遍一般。每一針落下,都伴隨著一絲微不可查的真氣渡入,精準地刺激著穴位,疏導著鄭悅體內紊亂暴走的氣機。那肆虐的 “青灰色病氣” 仿佛被無形的力量束縛、安撫,蔓延的速度驟然減緩,漸漸被白色生機逼退。
隨著三針落下,鄭悅原本急促如風箱的呼吸漸漸平緩了一些,慘白的臉上也恢複了一絲若有若無的血色,不再像之前那樣毫無生氣。她原本渙散的眼神微微聚焦,身體不再劇烈顫抖,雖然依舊昏迷,但生命體征顯然暫時穩定了下來。
整個教室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祝十三這突如其來、宛如古代醫者般的施針手段驚呆了。前排的李晴也快步走了過來,用手捂住嘴,大眼睛裏充滿了震驚和難以置信,看著祝十三的目光中,多了幾分探究和敬佩。她從未想過,這個平時看似低調的同桌,竟然還藏著這樣一手絕技。
就在這時,窗外傳來了由遠及近、尖銳急促的 120 救護車鳴笛聲,劃破了夜空的寧靜,也讓教室裏的同學們鬆了一口氣。
祝十三凝神感知著鄭悅體內的情況,直到確認那縷青色真氣暫時護住了她的心脈,紊亂的氣機也被銀針導引平複,生命暫無瞬間傾覆之危,他才迅速而沉穩地將三根銀針依次取出,小心翼翼地收回到針套裏,放進背包。
急救醫護人員抬著擔架,帶著專業的急救設備,迅速衝進教室,立刻接手了搶救工作。他們快速給鄭悅連接上心電監護儀,進行初步檢查和生命體征監測。
“心率過快,血壓偏低,懷疑急性心血管問題……” 為首的醫生看著監護儀上的數據,語速飛快地說道,“奇怪,生命體征暫時平穩,比預想的情況好太多了!快,抬上車,吸氧,建立靜脈通道!” 他一邊指揮著現場的護士,一邊有些驚訝地看了一眼臉色恢複些許血色的鄭悅,又轉頭看向站在一旁、麵色沉靜的祝十三,眼神中帶著一絲探究 —— 剛才到底發生了什麽,能讓一個疑似主動脈夾層發作的病人,在這麽短的時間內穩定下來?
沒有人注意到,祝十三收回銀針的手指,微微有些顫抖。剛才看似短暫的施救,對他的真氣和精神力消耗極大 —— 丹田內的淡青色真氣幾乎消耗了一半,腦袋也隱隱有些發昏,這是精神力高度集中後的疲憊反應。
鄭悅被迅速抬上救護車,刺耳的鳴笛聲再次響起,朝著醫院的方向疾馳而去。班主任李老師也跟著上了車,臨走前特意拍了拍祝十三的肩膀,眼神複雜。教室裏剩下的同學麵麵相覷,議論紛紛,看向祝十三的目光充滿了驚奇、探究,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敬畏。
“十三,你…… 你剛才那是…… 針灸?” 同桌王浩快步湊了過來,結結巴巴地問道,語氣裏滿是不可思議,“你還會這個?也太厲害了吧!”
“家裏祖傳的一點急救針法,碰巧學過,剛好能用上。” 祝十三淡淡地說道,語氣平靜,仿佛剛才隻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重新坐回自己的座位,拿起筆,目光落在試卷上,卻一個字也看不進去。
他的腦海中,反複回放著鄭悅那張因為痛苦而扭曲、平日裏卻總是帶著恬靜笑容的臉龐。她總是那麽安靜,坐在角落裏,像一株不起眼的小草,默默努力,待人溫和,從未與人發生過爭執。可就是這樣一個溫柔的生命,卻要承受如此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折磨,隨時麵臨生命危險。
馬方綜合征…… 主動脈夾層…… 手術…… 這些詞匯在他腦海中反複盤旋。現代醫學雖然可以通過手術修複破損的主動脈,但那種根植於基因、涉及生命本源的先天缺陷,手術真的能徹底根除嗎?術後會不會有後遺症?會不會再次複發?
《祝由十三科》中,記載了許多調理先天、修補體質的秘術,甚至提到過逆轉部分遺傳缺陷的可能性。那麽,對於馬方綜合征,是否也有對應的治療方法?一個念頭在他心中瘋狂滋長,如同破土的幼苗,堅定而執著。
一定要治好她。
這個念頭無比清晰,紮根在他的心底。不僅僅是為了驗證祝由傳承的威力,不僅僅是為了積累功德,更是因為,他無法眼睜睜看著這樣一個溫柔善良的生命,永遠活在病魔的陰影之下,隨時可能被死神奪走。這,或許就是他獲得這份傳承的意義之一 —— 濟世救人,守護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高考的壓力依舊如山,壓得人喘不過氣,但祝十三的心中,卻悄然立下了一個超越高考的目標。他需要更強大的力量,更精深的醫道,更雄厚的真氣修為。為了父母,為了自己,為了那些信任他的同學,也為了鄭悅那蒼白而恬靜的笑容,他必須不斷變強,在修行之路和醫道之路上,堅定地走下去。
他深吸一口氣,閉上眼睛,稍微運轉了一下《本源煉氣訣》,緩解了些許真氣消耗後的疲憊。再次睜開眼時,眼神中已經沒有了絲毫迷茫,隻剩下前所未有的堅定。他拿起筆,重新將注意力投入到試卷中,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沉穩而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