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驚世駭俗

字數:4845   加入書籤

A+A-


    六月的烈日,毫無保留地傾瀉在縣城一中的校門口,將水泥地麵烤得滾燙,空氣仿佛都在扭曲蒸騰。這裏,卻聚集了比陽光更熾熱的目光和期待。黑壓壓的人群是無數守候的家長,他們的臉上交織著焦慮、期盼、緊張與祈禱,目光死死鎖定著那扇緊閉的校門,仿佛能穿透它,看到裏麵正在書寫命運的子女。
    祝老栓和李秀娟,也在其中。
    祝老栓穿著洗得發白的舊襯衫,額頭上沁出的汗珠順著黝黑深刻的皺紋滑落,他也顧不上擦,一雙粗糙的大手緊緊攥著一個舊的軍用水壺,指節因為用力而微微發白。李秀娟站在他身邊,不停地踮腳張望,手裏緊緊捏著一個裝有濕毛巾和清涼油的小布包,嘴裏無聲地念叨著什麽,像是在祈求祖先保佑。他們接到了兒子的電話,隻說讓他們放心,卻拗不過內心的牽掛,還是天不亮就從山裏出發,輾轉來到了這陌生的縣城,擠在了這令人窒息的人牆外。
    “他爹,十三……能行嗎?”李秀娟第無數次低聲問著同樣的問題,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住院、車禍、那些看不明白的銀針和符紙,都讓她心裏沒底。
    祝老栓重重地“嗯”了一聲,聲音沙啞卻帶著一股莫名的篤定:“娃說行,就一定行!”他想起兒子出院時那沉穩的眼神,以及近日來身上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變化,那是一種超越年齡的鎮定與自信。
    就在這時,考場內,祝十三平靜地攤開了語文試卷。
    目光掃過,現代文閱讀的文本結構、核心觀點、潛在情感,如同抽絲剝繭般清晰呈現;古詩文鑒賞的字詞淵源、意境營造、作者心緒,了然於胸;那些需要背誦默寫的篇章,更是如同刻印在腦海深處,信手拈來。他的大腦仿佛一台超頻運行的“智腦”,信息處理速度快得驚人,邏輯鏈條瞬間構建,答案精準浮現。
    他沒有絲毫停頓,拿起筆,蘸滿墨水,便開始在答題卡上書寫。字跡工整,力透紙背,帶著一種沉穩的韻律。作文題目是“論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他略一思索,腦海中便構建出清晰的框架,引經據典,結合自身經曆與對時代的觀察,下筆千言,文思泉湧,立意深刻而格局宏大。
    三十五分鍾。
    僅僅三十五分鍾,包括一篇八百字的作文在內,所有題目解答完畢。
    他又花了十分鍾,從頭至尾快速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任何疏漏,甚至連一個標點符號的錯誤都挑不出來。
    然後,在監考老師和其他考生驚愕的目光中,他平靜地舉手,示意交卷。
    “同學,你……確定不再檢查一下?時間還早。”監考老師是一位戴著老花鏡的女教師,她忍不住提醒道。開考不到一小時就交卷,這在她幾十年的監考生涯中聞所未聞。
    “謝謝老師,我檢查過了。”祝十三禮貌地點頭,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遍了寂靜的考場。
    他收拾好文具,在無數道或震驚、或疑惑、或覺得他自暴自棄的目光注視下,從容地走出了考場。
    當他那挺拔的身影出現在教學樓門口,沐浴在熾烈陽光下的那一刻,校門口守候的家長群先是死寂了一瞬,隨即爆發出一陣巨大的騷動!
    “出來了!有人出來了!”
    “天啊!這才多久?!”
    “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放棄了啊?”
    “哪個學校的?這速度也太嚇人了!”
    無數的鏡頭,主要是家長們焦急等待時用於打發時間的手機,瞬間對準了他。祝老栓和李秀娟在人群中,猛地瞪大了眼睛,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十三!是十三!”李秀娟激動地抓住丈夫的胳膊,聲音帶著哭腔。
    祝老栓也懵了,張了張嘴,卻發不出聲音,隻是死死地盯著兒子,看著他麵色平靜,步伐穩健地穿過隔離帶,朝著他們走來,完全不像是身體不適或者考砸了的樣子。
    “爸,媽,你們怎麽來了?不是讓你們在家等嗎?”祝十三走到父母麵前,看著他們被曬得通紅的臉和滿是汗水的額頭,心中一暖,又有些心疼。
    “十三,你……你怎麽這麽快就出來了?題……題難不難?是不是……”李秀娟急切地追問,語無倫次。
    “媽,題不難,我都做完了,檢查過了,沒問題。”祝十三語氣輕鬆,帶著令人安心的力量,“裏麵有點悶,我就提前出來了。”
    做完了?檢查過了?沒問題?
    不到一個小時,做完語文試卷?還包括作文?
    周圍的家長聽到這番對話,臉上的表情更加精彩,懷疑、震驚、難以置信,種種情緒交織。
    很快,下午的數學考試,情形幾乎複刻了上午。
    拿到試卷,祝十三的目光如同精密掃描儀,題目、圖形、數據瞬間攝入腦海,解題路徑自動生成,最優解法的推演過程在意識中如光速流淌。選擇題、填空題幾乎無需草稿,心算瞬間得出答案。後麵的解答題,證明過程嚴謹,步驟清晰,書寫流暢。
    二十五分鍾,全部完成。
    再次仔細檢查十分鍾。
    三十五分鍾後,他又一次在滿場驚愕中,第一個交卷離場。
    這一次,校門口的騷動更大了。如果說語文提前交卷還可以理解為某種特立獨行,那麽連最考驗邏輯和計算的數學也如此迅速,這就完全超出了常理的理解範圍!
    無數手機鏡頭瘋狂地對準他,拍照、錄製短視頻。祝十三微微蹙眉,他不喜歡這種被聚焦的感覺,但還是護著父母,迅速離開了人群密集的區域。
    他並不知道,關於他“神秘考生半小時交卷”的短視頻和照片,已經開始在本地網絡平台,尤其是短視頻APP上悄然流傳、發酵。
    標題五花八門:
    “驚現考神!首日高考,語數雙科均半小時交卷!”
    “是天才還是棄考?一中門口直擊神秘提前交卷考生!”
    “今年的高考這麽簡單了嗎?學霸的世界我們不懂……”
    “賭五毛,這小子要麽是超級學霸,要麽就是徹底擺爛!”
    視頻下麵,評論更是炸開了鍋:
    “臥槽!這哥們兒牛逼啊!我作文才寫了個開頭!”
    “裝逼犯吧?肯定是都不會,硬著頭皮坐不下去!”
    “樓上的酸什麽?人家看起來就很鎮定自信好不好?”
    “我是他同考場(馬賽克)的,親眼所見,他答題速度真的快得離譜,而且看起來很從容!”
    “坐等打臉/坐等神話!期待成績出來那一天!”
    “有沒有人知道他是哪個學校的?叫什麽名字?”
    網絡上的熱議,祝十三毫不知情,也不關心。他正帶著父母在考點附近找了一家幹淨的小飯館吃飯,平靜地安撫著他們依舊忐忑的心情。
    第二天,第三天,理綜、英語……
    考試流程對祝十三而言,已經變得如同機械操作。理綜卷,物理、化學、生物的知識融會貫通,複雜計算信手拈來,實驗設計題思路清奇而嚴謹。二十分鍾,答畢檢查完畢,交卷。
    英語卷,聽力無懈可擊,閱讀如同母語掃描,完形填空語境把握精準,作文書寫流暢地道。依舊二十分鍾,完成並檢查,第一個走出考場。
    每一次他提前交卷的出現,都引發校門口的小範圍轟動和更多的手機拍攝。關於他的話題熱度持續攀升,“神秘提前交卷考生”幾乎成了本地高考期間最引人注目的花邊新聞。人們的好奇心被吊到了最高點: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學生?他交上去的,到底是近乎完美的答卷,還是大片空白的無奈?
    猜測紛紛,莫衷一是。但幾乎所有關注到這件事的人,都在心中劃下了一個巨大的問號,並牢牢記住了一個雖然模糊卻氣質獨特的身影。
    他們,拭目以待!
    當最後一場考試的結束鈴聲響起,無數考生如同脫韁的野馬般衝出校門,或狂喜,或哭泣,或解脫般地大喊時,祝十三早已陪著父母,坐上了返回山村的班車。
    車窗外,熟悉的風景飛速倒退。祝十三靠在窗邊,神情平靜,目光悠遠。
    高考這場世俗意義上的大戰,對他而言,已經結束。他交出的,是一份自己確信無限接近完美的答卷。
    然而,他心中並無太多波瀾。因為他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更遠的地方。那張冰涼的名片,鄭悅需要手術的消息,腦海中深奧龐雜的祝由傳承,以及冥冥中感受到的、來自暗處的窺探……這一切都告訴他,一段真正充滿挑戰與未知的旅程,即將開始。
    世俗的榮耀與認可是階梯,但絕非終點。他需要借助這階梯,獲取資源,積累力量,去履行傳承賦予他的使命,去守護他想要守護的一切。
    班車在山路上顛簸,少年的心,卻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堅定和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