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人型掃描儀
字數:5910 加入書籤
六月的風帶著初夏的灼熱,裹挾著山野草木蓬勃生長的清新氣息,吹散了中學時代最後的喧囂。六月一號,兒童節的熱鬧與高三學子無關,在學校簡短的考前動員、老師們最後的叮嚀與祝福後,校園正式放假,學生們背著行囊各自回家,進行高考前最後一周的自我調整。
祝十三背著不算沉重的行囊,登上了返鄉的中巴車。兩個多小時的顛簸山路,窗外的風景從城鎮的鋼筋水泥樓房,逐漸過渡到連綿起伏的青山、層層疊疊的梯田和熟悉的田野。車內混雜著泥土的濕潤味、乘客身上的汗水味和汽油味,顯得有些渾濁,但他心境平和,閉目凝神,任由真氣在經脈中緩緩流轉,滋養著身體。
中巴車在蜿蜒的山路上顛簸前行,發動機的轟鳴聲與車輪碾過石子路的 “咯噔” 聲交織在一起。約莫過了半個多小時,車子行至一段較為平直的路麵時,前排忽然傳來一陣急促而驚恐的哭喊聲,瞬間打破了車廂內的寧靜。
“小寶!小寶你怎麽了?!你別嚇媽媽啊!” 一位年輕母親的聲音帶著崩潰的哭腔,尖銳而絕望。“哎呀!孩子抽過去了!臉色都紫了!” 旁邊一位大媽驚呼出聲,語氣裏滿是焦急。“快!司機停車!快送醫院!” 有人對著駕駛座大喊。
車廂內瞬間亂成一團,乘客們紛紛起身張望,議論聲、安慰聲、驚呼聲混雜在一起。祝十三驟然睜開雙眼,目光如電般穿透人群,瞬間鎖定了聲音來源 —— 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母親緊緊抱著一個約莫三四歲的小男孩,孩子雙眼上翻,瞳孔渙散,四肢強直痙攣,身體劇烈抽搐,口唇發紺,呈現出可怕的青紫色,喉嚨裏發出 “嗬嗬” 的窒息聲,顯然是急性驚厥發作,且伴有呼吸道堵塞的風險,情況危急!
“讓一下!我是醫生!” 一個戴著眼鏡、穿著襯衫的中年男子急忙從後排擠過來,看樣子是隨行送考的家長之一,胸前還別著鋼筆,透著一股斯文氣。他快速檢查了一下孩子的狀況,臉色瞬間變得凝重:“是驚厥!快把他放平,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堵塞氣道!有沒有硬的東西墊一下?得防止他咬傷舌頭!”
年輕母親早已嚇得六神無主,雙手顫抖著,想要把孩子放平卻又怕弄傷他,手忙腳亂,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往下掉。那中年醫生試圖用手指撬開孩子的嘴,想要找東西墊在他齒間,但孩子牙關緊咬,痙攣得愈發劇烈,根本無法撬動。眼看孩子缺氧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胸膛起伏越來越微弱,臉色紫得嚇人,周圍的乘客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讓我試試。”
一個平靜沉穩的聲音響起,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鎮定,如同甘霖般澆滅了車廂內的慌亂。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個身形挺拔、麵容還帶著些許青澀的少年從後排走了過來,正是祝十三。他穿著簡單的 T 恤牛仔褲,眼神清澈卻格外堅定,周身散發著一種與年齡不符的沉穩氣場。
那中年醫生一愣,上下打量著祝十三,眼中滿是疑惑:“同學,你…… 你還未成年吧?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我家祖傳中醫,懂點急救手法,現在情況緊急,再耽誤就來不及了。” 祝十三言簡意賅,不等對方回應,已然快步蹲下身。他甚至不需要搭脈,在 “望氣” 感知中,孩子體內一股熾熱紊亂的 “赤紅色病氣” 直衝頂門,攪亂了心神,閉塞了竅穴,更有粘稠的痰涎壅堵於喉間,正是驚厥發作的根源。
情況危急,容不得半分猶豫!
他左手並指如劍,暗中運轉《祝由十三科》中 “安神定驚咒” 的法門,一股清涼平和的淡青色真氣順著指尖,隔空渡入孩子眉心的印堂穴與胸口的膻中穴。真氣如同溫潤的流水,緩緩安撫著那暴走的 “赤紅病氣”,強行穩住孩子瀕臨崩潰的心神,緩解四肢的痙攣。
與此同時,他右手快如鬼魅,從隨身攜帶的帆布背包側袋裏取出古樸的針套,指尖一撚,一根細長的銀針便出現在手中 —— 為了應對考場上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也為了自身真氣消耗後能快速恢複,他始終將針具帶在身上。
車廂內的燈光昏暗,卻依舊能看到銀針上閃爍的寒芒!
在周圍乘客驚駭的目光中,祝十三出手精準無比,沒有絲毫猶豫,一針刺向孩子鼻下唇上的 “人中穴”。這一針淺刺疾出,手法利落,用以開竅醒神、解除肌肉強直;緊接著,第二針毫不猶豫地刺向孩子頸後第七頸椎棘突下的 “大椎穴”,針尖微微撚轉,用以泄熱止痙、疏通經絡!
兩針落下,蘊含著一絲精純的 “青木真氣” 如同甘霖灑入幹涸的土地,順著穴位快速滲入孩子體內。那肆虐的 “赤紅病氣” 仿佛被無形的手掌撫平、疏導,漸漸褪去鋒芒。
“呃……”
孩子劇烈痙攣的身體猛地一鬆,四肢不再強直,喉嚨裏的 “嗬嗬” 聲停止了。緊接著,“哇” 的一聲,一口粘稠的黃白色痰涎從口中吐了出來,隨即發出了微弱卻清晰的哭聲,青紫色的麵龐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慢慢恢複了紅潤,呼吸也變得平穩起來。
“好了!好了!孩子哭出聲了!”“天啊,太神了!這小夥子真是救了孩子一命!”“年紀輕輕醫術這麽厲害,真是祖傳的本事!”
車廂內頓時響起一片驚呼和讚歎聲,緊繃的氣氛瞬間緩和下來。那年輕母親喜極而泣,緊緊抱住失而複得的孩子,淚水混著汗水滑落,不停地對祝十三道謝:“謝謝!謝謝你小同學!謝謝你救了我家小寶!你就是我們家的救命恩人啊!” 她一邊說,一邊想要起身給祝十三鞠躬,被祝十三連忙攔住。
那位中年醫生推了推眼鏡,看著祝十三收針的動作,眼中充滿了震驚和不可思議。他行醫多年,見過不少驚厥發作的病例,卻從未見過如此迅速有效的急救手法,尤其是那兩針,看似簡單,卻精準地抓住了病機要害,效果立竿見影,這絕非普通中醫學生能做到的。
“同學,你…… 你這針法,是家傳的絕學吧?” 中年醫生忍不住開口,語氣中帶著敬佩。
祝十三將銀針仔細擦拭幹淨,收好針套,麵色依舊平靜,仿佛隻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點家傳的土法子,應急而已。孩子暫時沒事了,但驚厥可能有多種原因,最好還是盡快去醫院做個全麵檢查,查明根源,避免後續複發。” 他語氣淡然,再次將一切歸功於 “家傳”,不願過多解釋。
車子重新啟動,車廂內的氣氛卻完全不同了。先前那種備考的緊張焦灼,被一種劫後餘生的慶幸和對祝十三的敬佩所取代。不少同車的考生和家長都偷偷打量著這個沉靜得有些過分的少年,竊竊私語,眼神中滿是好奇與敬畏。
祝十三回到自己的座位,重新閉上眼睛,看似在休息,實則在默默運轉《本源煉氣訣》,恢複剛才施救時消耗的真氣。隻有他自己知道,剛才那看似輕鬆的兩針,對他的真氣和精神力消耗並不小 —— 尤其是在顛簸的車廂內,需要精準控製真氣輸出,稍有偏差就可能傷了孩子。但他心中並無波瀾,救死扶傷,是醫者本能,亦是祝由傳承賦予他的責任,他隻是做了該做的事。
這個小插曲,像一顆投入湖麵的石子,在他波瀾不驚的心境上蕩開一圈微瀾,隨即又恢複了平靜。他甚至沒有留意到,同車的人群中,有一個穿著普通、看似送考家長模樣的中年男子,趁著大家不注意,悄悄用手機記錄下了剛才施救的部分過程,眼神深邃,不知在盤算著什麽。
他的體質早已今非昔比。真氣在經脈中無聲流淌,不僅滋養著肉身,更讓他的五感、記憶力和思維速度提升到了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可以說,他如今的身體與精神,已然超越了普通人的範疇,正向著他所理解的 “超凡” 邁進。這點旅途的疲憊,對他而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回到那座熟悉的山村老屋,父母早已在門口等候。看到他平安歸來,母親李桂蘭連忙上前接過他的背包,噓寒問暖,父親祝建國也露出了憨厚的笑容,拍了拍他的肩膀。兩人關切地問候了幾句考試準備的情況,便默契地不再過多打擾,隻是將那份深沉的期望,藏在每日精心準備的飯菜和無聲的凝望裏。
放下行李,祝十三甚至沒有多做休息,徑直走進了自己那間簡陋卻整潔的房間。他從床底拖出幾個略顯陳舊的紙箱,裏麵整整齊齊碼放著他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所有的課本、筆記和習題集。書頁微微泛黃,上麵還留著他昔日認真書寫的筆跡,有的地方還畫著重點標記,此刻看來,竟有種恍如隔世的陌生感。
若是以前,要在短短一周內重新梳理、吃透這六年的海量知識,無異於天方夜譚。但現在,對他而言,卻並非難事。
祝十三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淡金色的微光。他隨手拿起一本高一數學課本,並非像往常那樣一頁頁仔細翻閱,而是如同掃描儀一般,目光快速而精準地掠過每一行文字、每一個公式、每一幅圖表。他將 “望氣” 之能巧妙作用於自身神識,使得大腦仿佛一台高效運行的超級計算機,又像是擁有了龐大的數據庫與瞬時調取能力,能快速處理海量信息。
文字、圖像、邏輯關係…… 所有信息如同潮水般湧入他的腦海,並被迅速理解、分解、歸納,烙印在記憶深處,形成清晰無比的知識網絡結構。以往需要反複琢磨、刷題才能理解的難點,此刻如同陽光下的薄冰,瞬間消融透徹;那些曾經混淆的知識點,如今也變得條理分明,一目了然。
一目十行?不,對現在的他而言,近乎是一目一頁!
房間裏隻剩下書頁快速翻動的 “嘩啦” 聲,以及少年沉靜如淵的呼吸聲。從初中最基礎的代數幾何、文言詩詞,到高中複雜的函數導數、電磁感應、有機化學方程式、生物遺傳圖譜…… 所有的知識,都在以一種恐怖的速度被他重新 “掃描”、吸收、整合。
他忘卻了時間,全身心沉浸在這種高效汲取知識的奇妙狀態中。偶爾遇到極其複雜、需要深度推演的數理邏輯,他的思維速度更是快得驚人,腦海中仿佛有無數透明的算式自行推演組合,瞬間便能得出最優解。真氣在經脈中緩緩流轉,不斷滋養著他的大腦,讓他始終保持著高度專注,沒有絲毫疲憊感。
整整一天一夜,除了必要的吃飯、喝水和短暫的調息恢複精神力,他沒有絲毫停歇。當第二天傍晚,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戶灑進房間,照亮他手中最後一本高三下學期的物理課本時,他緩緩合上書本,眼中雖有一絲淡淡的疲憊,但更多的是一種掌控一切的自信光芒。
初中、高中六年所有的知識體係,已然如同掌觀紋路般清晰地呈現在他的腦海之中。他有絕對的信心,除了語文科的作文 —— 那畢竟是沒有唯一標準答案、受限於閱卷人主觀評判的部分 —— 其餘所有科目,他都能輕鬆拿下滿分!
這不是狂妄,而是基於對自身認知能力的絕對了解,以及對試題本質的透徹把握。
他走到窗邊,看著遠處暮色中起伏的山巒輪廓,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慨。曾幾何時,高考對他來說,是一座需要拚盡全力、甚至帶著幾分僥幸才能翻越的大山。而如今,這座山在他麵前,已然變成了一條清晰可見、可以穩步邁過的坦途。
他深深明白一個道理:隻有自身足夠強大,主動權才能真正掌握在自己手裏。對於他這樣沒有資源、沒有背景的普通山鄉少年而言,高考,依然是這個時代賦予平民子弟最公平、最直接的一條崛起之路。它或許不是唯一的出路,但絕對是改變命運、走向更廣闊天地的關鍵跳板。
祝十三握緊了拳頭,指尖仿佛有微弱的氣流縈繞。高考,是他必須完美拿下的一場常規戰役。而在此之後,那條隱藏於現實表象之下的、充滿未知與挑戰的修行之路,以及肩負的祝由傳承重任,才是他真正需要攀登的險峰。
一周時間,對他而言,已不再是緊張的衝刺,而是從容的調整與蓄力。他期待著考場的到來,也期待著,考場所代表的那個階段性終點之後,真正屬於他的、波瀾壯闊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