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五軍的籌備4

字數:3212   加入書籤

A+A-


    1927年末的柏林,寒意已浸透菩提樹下大街的磚石,連空氣都凝著魏瑪共和國特有的沉鬱。洗頭了辦公室內,壁爐火焰劈啪跳動,卻暖不透半分角落的涼。洗頭了指尖摩挲著一封東方來信的信封,簽名墨跡早已幹透,他嘴角噙著抹難辨深淺的笑意,目光落在信紙褶皺處,似在掂量某種隱秘的分量。
    “領袖,您在審閱要務?”副官輕步而入,將熱咖啡擱在桌邊,瓷杯與木桌碰撞出一聲輕響。
    洗頭了抬眼,眼眸掠過絲複雜的光,揚了揚手中信紙:“李給我來信了。”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錯辨的存在感,“他想讓我派幾名軍事顧問去華夏,幫他訓練新組建的部隊。”
    “元首,要應允嗎?”副官難掩訝異,如今組織正全力衝擊國會,本就分身乏術,“況且派顧問遠赴華夏,於我們而言,似無直接利益。”
    “這是他頭一回求我。”洗頭了將信紙折起,貼身收好,語氣裏藏著幾分決絕,像是做出了某種權衡後的決斷,“罷了,便幫他這一次。戈林此刻在哪?”
    “回元首,他剛從飛機公司返回。”副官連忙應答,心底卻暗自驚疑——讓首領左膀右臂親赴華夏擔任軍事顧問?未免太過興師動眾。
    “告訴他,準備一下,即刻動身去華夏。”洗頭了的語氣不容置喙。
    副官徹底怔住:“首領,您當真要派他前往?戈林是您的左膀右臂,怎能輕易遣往那般遙遠之地?”
    “嗯,這是我第一次幫他,也會是最後一次。”首領望向窗外飄落的雪花,聲音裏摻了絲悵然,“便讓他去吧。權當是我年輕時,一場荒唐的胡鬧。”
    同一時刻,德國國防軍總參謀部的會議室裏,氣氛卻熱烈得與窗外的嚴寒形成鮮明對比。布隆伯格上將將一份電報重重拍在桌上,目光掃過在座將領:“華夏方麵請求派遣軍事顧問,協助訓練部隊。上麵授意我等國防軍遴選人選,我打算派曼施坦因前往,諸位可有異議?”
    會議室裏先是一陣寂靜,隨即響起幾聲低低的議論。曼施坦因站起身,筆挺的軍裝襯得他愈發沉穩幹練,語氣堅定:“屬下願往。”
    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古德裏安正對著一張裝甲部隊推演圖凝神思索,指尖在地圖上緩緩滑動。妻子走進來,見他又對著滿桌的坦克模型出神,忍不住嗔怪道:“又在琢磨這些鐵家夥?難道它們比家人還重要?”
    “我的學弟來信了。”古德裏安抬起頭,眼裏迸發出難以抑製的興奮,“他說這次要我去華夏,專門訓練裝甲部隊——你知道的,他們終於要組建真正的機械化部隊了!”
    妻子輕歎一聲:“你還要再去?上次去柏林參加演習,你就說要把閃電戰理論帶到戰場,你難道要去那遙遠的地方嗎?”
    “我想再試一次。”古德裏安的語氣裏滿是不容置疑的堅定,“在德國,總有人質疑我的理論,認為坦克不過是輔助武器。但學弟信我,他說華夏的平原最適合裝甲集群衝鋒,我要去證明,我們是對的。”
    基爾港的海軍軍官俱樂部內,鄧尼茨正被一群同僚圍著舉杯。有人拍著他的肩膀打趣:“奧托,聽說你又要去華夏?難道那邊的潛艇,比咱們的U艇還迷人?”
    鄧尼茨放下酒杯,眼底閃過一絲銳利的光,從口袋裏掏出信紙:“我的好友來信了。”他聲音沉穩,“他說願意支持我的‘狼群戰術’理論,而且已經訂購了一批潛艇,就等我過去主持訓練。所以,我願意再去一次。”
    “可華夏連像樣的海軍基地都沒有……”有人麵露不解。
    “正因為沒有,所以我才想試一下。”鄧尼茨望向窗外停泊的戰艦,目光悠遠,“總有一天,東方的海洋上,也會留下獨屬於我戰術的傳奇。”
    符騰堡的鄉間別墅裏,隆美爾正有條不紊地收拾著行囊。妻子露西站在一旁,眼眶泛紅,聲音帶著幾分哽咽:“埃爾溫,你不是已經去過一次華夏了嗎?怎麽他一來信,你還要再去?”
    隆美爾轉過身,輕輕握住妻子的手,語氣溫柔卻堅定:“我的這位好友來信說,他願意全力支持我的機動戰術理論,讓我去幫他訓練一支如我理論中的一般的快速反應部隊。”他抬手替妻子拭去眼角的淚水,“放心,最多一兩年我就回來,不會耽擱太久。到時候,我給你帶最上乘的東方絲綢。”
    大洋彼岸的紐約,羅斯福家族的莊園裏,小羅斯福正對著一封信哈哈大笑,眉眼間滿是得意。管家走上前,恭敬詢問:“少爺,是誰的來信,讓您如此開懷?”
    “李給我來信了。”小羅斯福晃了晃手中的信紙,語氣難掩興奮,“他希望我幫他采購一批裝備,從步槍到戰鬥機,清單長得能繞莊園一圈。”
    “少爺,那您要應允嗎?”管家麵露遲疑,“華夏局勢動蕩,萬一收不到貨款……”
    “當然要幫!”小羅斯福勒打斷他的話,指著信上的付款條款,笑意更深,“畢竟給的酬勞太過豐厚,預付三成,貨到付全款,這種好生意打著燈籠都難找。”他忽然想起幾年前在紐約的那次會麵,那個“夢中下屬”的華夏人,眼神裏的野心與魄力,藏都藏不住。
    “當時我就說,他絕不是一個小小的軍需官。”小羅斯福笑得愈發得意,“你看,我說的果然沒錯。好了,你去安排一下,讓軍火商們抓緊備貨,用最快的船運過去。”
    “是,少爺。”管家躬身退下,心底暗自咋舌——能讓少爺如此看重的東方人,想必絕非等閑之輩。
    1927年的最後幾天,從柏林到紐約,從陸軍總部到海軍基地,一道道指令跨越重洋,朝著東方匯聚。沒有人能預料到,這些跨海而來的軍事顧問與鋼鐵裝備,將會給華夏的戰場帶來怎樣的驚濤駭浪。
    而金陵城外的第五軍營地,李宇軒正佇立在訓練場上,望著士兵們操練的身影,目光深邃。副官匆匆跑來,遞上一份電報,語氣難掩激動:“主席,德國和美國那邊都回信了,顧問團和裝備,都已經在路上了!”
    李宇軒接過電報,指尖微微顫抖。他知道,從這一刻起,第五軍將不再是紙上談兵的幻影。那些來自遙遠國度的先進軍事思想,那些凝結著工業文明的鋼鐵洪流,即將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碰撞出改寫曆史的火花。
    寒風掠過操場,吹動著飄揚的軍旗,獵獵作響。李宇軒望向東方泛起的魚肚白,嘴角緩緩勾起一抹釋然的笑意。他忽然覺得,彌補一下屬於後世的遺憾也不這麽遙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