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中原大戰1

字數:3553   加入書籤

A+A-


    1930年初的金陵城,籠罩在一種詭異的平靜中。委員長站在總統府辦公室的巨幅地圖前,手中的紅藍鉛筆在華北地區畫著一個又一個圓圈。
    “閻百穿最近動作頻頻啊。”委員長對身後的何應親說,“聽說他在太原天天召集各路將領開會?”
    何應親躬身回答:“是的,委座。據可靠情報,閻錫三最近與馮遇祥、李宗人往來密切。還有……據說他在1月份截獲了一份密令,連夜逃回太原後,就下定決心要反叛。”
    委員長冷笑一聲,將鉛筆重重摔在地圖上:“娘希匹!這些人,北伐時個個稱兄道弟,現在倒好,都要來分一杯羹!”
    就在這時,李宇軒求見。他帶來了一份兵工廠的建設進度報告,但眼神中透露著憂慮。
    “少東家,北方局勢緊張,是否需要第五軍做好準備?”李宇軒試探著問。
    委員長擺手:“不用,景行,你就好好建你的兵工廠就行。這些人,不過是烏合之眾。”
    然而,局勢的發展出乎委員長的預料。同年3月,57名反蔣將領聯名通電,擁戴閻錫三為總司令。4月1日,太原城內旌旗招展,閻錫三在萬眾矚目下就任“中華民國軍總司令”。
    在太原的閱兵式上,閻錫三身著戎裝,對著台下的十萬軍民慷慨陳詞:“委員長獨裁專權,排除異己,今日我閻百穿不得已而起兵,實為救國救民!”
    站在他身旁的馮遇祥和李宗人相繼宣誓就職副總司令。馮遇祥聲如洪鍾:“我馮遇祥今日與百川兄同心,誓要推翻委員長這個獨夫民賊!”
    5月1日,委員長發表《討伐閻馮誓師詞》,兩日後在金陵舉行盛大誓師大會。長江岸邊,十萬中央軍整齊列陣,槍刺如林。
    “將士們!”委員長的聲音通過擴音器傳遍全場,“閻錫三、馮遇祥這些叛徒,破壞統一,禍國殃民!今日出征,必要肅清叛逆,還我河山!”
    “誓死效忠委座!”震天的口號聲中,戰爭正式拉開帷幕。
    5月11日,中原歸德城外,中央軍第一師與晉軍第三師打響第一槍。炮火撕裂黎明,整個中原大地為之震動。
    在歸德前線的指揮所裏,中央軍師長胡中南舉著望遠鏡觀察戰況。突然,一發炮彈在指揮所附近爆炸,塵土飛揚。
    “師座,晉軍的炮兵太猛了!”參謀長大喊。
    胡中南抹去臉上的塵土:“若非委員長打散第五軍哪還有他們囂張的份,告訴炮兵團長,集中火力打掉敵人的炮兵陣地!”
    與此同時,在歸德城內,晉軍師長李升達正在焦急地踱步。他剛剛接到情報,中央軍正在策反他的部下牛茂恩。
    “命令各團收縮防線,特別是牛茂恩的部隊,要嚴密監視!”李升達下令。
    然而為時已晚。當夜,牛茂恩果然率部倒戈,打開城門迎接中央軍入城。歸德城破的消息傳到太原時,閻錫三氣得摔碎了最心愛的茶具。
    南方戰場上,李宗人率領桂軍勢如破竹,連續攻克衡陽、星城。在星城城外,桂軍士兵冒著槍林彈雨衝鋒,喊殺聲震天動地。
    “德公,照這個速度,不出半月就能打到武漢!”白衝禧興奮地說。
    李宗人卻麵色凝重:“不要高興得太早。而且若不是第五軍被我們聯合打散,也不會進展那麽順利。況且委員長的主力都在北方,我們這裏進展順利,不代表整個戰局樂觀。”
    6月的齊魯戰場,戰事進入白熱化。晉軍在張蔭梧的指揮下,向濟南發起猛攻。
    在濟南城外的黃河岸邊,中央軍與晉軍展開慘烈的拉鋸戰。河水被鮮血染紅,屍體堆積如山。
    晉軍士兵王鐵柱趴在一個彈坑裏,手中的步槍槍管已經打紅。在他身邊,同鄉李狗蛋胸口中彈,奄奄一息。
    “柱子哥……告訴我娘……我沒給她丟人……”李狗蛋說完最後一句話,永遠閉上了眼睛。
    王鐵柱紅著眼睛,猛地躍出彈坑:“二狗子,哥給你報仇!”
    他端著刺刀衝向中央軍陣地,接連捅倒兩個敵人,最終被亂槍打死。
    6月25日,晉軍終於攻占濟南。消息傳到金陵,委員長勃然大怒。
    “娘希匹,不過是一時失利罷了!”委員長在軍事會議上咆哮,“告訴景行,叫他不要慌,安心建他的兵工廠!還有,通知的第五軍軍官,叫他們做好準備。”
    侍從官連忙記錄:“是,委座。”
    然而前線的將領們卻憂心忡忡。何應親私下對顧祝銅說:“濟南失守,津浦線被切斷,局勢確實不容樂觀。”
    7月的齊魯,酷熱難當。委員長親自前往徐州督戰,決定在津浦線、膠濟線發起全線反攻。
    7月31日淩晨,中央軍集中三百門火炮,對晉軍陣地進行猛烈轟擊。炮火映紅了半邊天,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連綿不絕。
    在泰安城外,中央軍第2軍團總指揮劉智親臨前線。他站在一個高地上,用望遠鏡觀察著炮擊效果。
    “命令坦克部隊,一小時後發起衝鋒!”劉智下令。
    中央軍的雷諾FT17坦克隆隆前進,晉軍士兵用集束手榴彈和炸藥包進行反擊。戰鬥異常慘烈,每一寸土地都要經過反複爭奪。
    晉軍師長傅作議在指揮部裏焦急萬分:“請求總司令速派援軍!我們快頂不住了!”
    然而閻錫三此時正與馮遇祥為戰略方針爭吵不休,延誤了最佳增援時機。
    晉軍雖然英勇,但在裝備和補給上處於劣勢。8月初,中央軍收複濟南。
    8月6日,反蔣聯軍在隴海線發起規模空前的“七月攻勢”,分七路猛撲徐州。
    委員長在歸德前線指揮部急電金陵:“通知景行過來,此次沒他不行。”
    幾天後,李宇軒親臨前線。看著潰退下來的部隊,他皺緊眉頭:“有著如此高的裝備卻連他們都打不過嗎?”
    滿身血汙的黃偉哭訴:“主任,對麵火力太猛了。我們的坦克比較少,用一輛少一輛。”
    李宇軒立即調配第五軍軍官以及第五軍的武器裝備,通知所有部隊,要還認我這個主任,都給我滾過來。
    是,主席黃偉說道。
    而李宇軒開始整頓前線指揮係統。在李宇軒的調度下,中央軍防線暫時逐漸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