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1933年末
字數:3080 加入書籤
1933年5月的金陵,梅雨初至。總統府內,委員長正伏案批閱文件,門外傳來熟悉的腳步聲。他抬起頭,看見李宇軒風塵仆仆地站在門口,軍裝上還沾著西南的塵土。
“景行回來了。”委員長放下筆,語氣平靜,仿佛兩人昨日才分別。
李宇軒大步走進,連禮儀都顧不上:“少東家,塘沽協定的事我都聽說了。我們現在應該立即組織抗日力量!日本人的野心絕不會止步於東北!”
委員長緩緩起身,走到窗前:“日本不足為懼。你現在最該做的,是穩定西南。”
“穩定西南?”李宇軒激動地走到委員長身邊,“少東家,您看看現在的局勢!日本人已經在華北得寸進尺,我們卻還在這裏……”
“景行!”委員長突然起身,目光淩厲,“你是在教我做事嗎?”
辦公室內一時寂靜。李宇軒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情緒:“我不敢。隻是……隻是想到東北的同胞,想到長城上戰死的將士……”
委員長的臉色稍緩,他拍了拍李宇軒的肩膀:“你的心情我理解。但是景行,治國如弈棋,不能隻看一步。日本固然可恨,但赤匪才是心腹之患。”
兩人從午後談到黃昏,茶換了幾巡,觀點卻始終無法統一。最後,李宇軒猛地站起身:“既然少東家執意如此,那我隻好回西南去了。”
委員長沒有挽留,隻是淡淡地說:“記住,穩定西南就是你現在的職責。”
回到昆明後,李宇軒立即開始了大規模的行動。他下令將東北遷來的兵工廠和自己先前組建的兵工廠,全部搬遷到西南腹地。
“主任,這些設備要運到哪裏?”工兵團長請示道。
李宇軒站在地圖前,手指點向貴州深山:“這裏,還有這裏。要選在交通不便但資源豐富的地方。記住,分散布局,避免被一網打盡。”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一支支運輸隊穿梭在雲貴高原的崇山峻嶺間。機器設備被拆解後用騾馬馱運,進入了一個個隱蔽的山穀。當地的苗族、彝族群眾被雇傭參與建設,一座座隱蔽的兵工廠在深山中拔地而起。
龍運察覺到李宇軒的舉動,意識到大事不妙。一天深夜,他召集親信密會。
“李宇軒這是要在西南紮根了。”龍運麵色凝重,“他搬遷兵工廠,整頓軍隊,下一步就是要徹底清除我們這些地頭蛇。”
“主席,我們該怎麽辦?”
“走!”龍運當機立斷,“趁現在還能走,立即準備撤離。”
三天後的一個雨夜,龍運帶著數十名親信和大量金銀細軟,悄悄離開了昆明,逃往法屬印度支那。
就在李宇軒在西南加緊布局之時,1933年11月,福建傳來驚天消息:李濟什、陳名樞、蔣廣鼐、蔡挺鍇等人發動反蔣抗日事變,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
消息傳到金陵時,委員長正在用早餐。他看完電報,緩緩放下筷子,對錢大軍說:“通知軍政部,立即召開緊急會議。”
金陵總統府內,氣氛凝重。何應親首先發言:“委座,十九路軍這是要造反!必須立即鎮壓!”
陳程接著說:“他們提出的聯赤抗日口號,極具煽動性。若不及早撲滅,恐生連鎖反應。”
委員長沉默良久,突然問道:“景行那邊有什麽反應?”
“李主席來電請示,是否要派兵協助平叛。”
“不必了。”委員長笑著擺擺手,“讓他在西南待著。傳令衛立黃,立即率部入閩。”
與此同時,福州城內一片歡騰。在第十九路軍總部,李濟什、陳名樞等人正在商議大計。
“我們必須盡快與那邊人取得聯係。”蔡挺鍇說,“單靠我們,難以對抗委員長的中央軍更何況李宇軒的第五軍還在西南可能隨時打過來。”
蔣廣鼐憂心忡忡:“但是那邊人會相信我們嗎?畢竟我們曾經圍剿過他們。”
“此一時彼一時。”陳銘樞堅定地說,“現在民族危亡之際,那邊人既然提出願意聯合抗日,應該不會拒絕我們。”
就在他們商議之時,委員長的部隊已經開始向福建推進。衛立黃率領的第五路軍兵分三路,直撲福州。
另一邊的昆明,李宇軒密切關注著福建事態的發展。
“主席,我們要不要有所表示?”黃偉請示道。
李宇軒站在軍事地圖前,久久不語。最後,他說:“給委員長發報,表示堅決支持中央平叛。但同時,命令各部加強戒備,以防不測。”
“主任是擔心……”
“我什麽都不擔心。”李宇軒打斷道,“隻是現在時局動蕩,小心為上。”
他走到窗前,望著東北方向,喃喃自語:“抗日……反蔣……這些人啊,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
福建事變最終以失敗告終。1933年12月,在委員長的重兵圍剿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瓦解。李濟什、陳名樞等人被迫逃亡香港。
消息傳來時,李宇軒正在視察新建的兵工廠。他聽完匯報,隻是淡淡地說:“知道了。”
“主席,這件事就這麽結束了?”
“結束?”李宇軒笑一了聲,“這隻是一個開始。日本人還在虎視眈眈,國內各派係明爭暗鬥。真正的風暴,還在後頭。”
他轉身對黃偉說:“加快兵工廠建設進度。我有預感,很快就要派上用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