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西安事變5

字數:3040   加入書籤

A+A-


    1936年12月12日清晨,西安城的寧靜被急促的軍號聲打破。街頭巷尾,東北軍士兵正在張貼剛剛印發的《對時局通電》。一個早起的教書先生扶正眼鏡,借著晨曦讀道:
    “東北淪陷,時逾五載,國權淩夷……”
    很快,越來越多的市民圍攏過來。當讀到“停止一切內戰”“立即召開救國會議”等八項主張時,人群中爆發出陣陣議論。
    “這是要造反啊!”一個老者驚呼。
    “不,這是要抗日!”一個青年學生激動地反駁。
    與此同時,在西京招待所,被扣押的國民黨軍政要員們也陷入了混亂。陳誠拍著桌子怒吼:“張雪亮這是要做什麽?造反嗎?”
    衛立黃相對冷靜:“稍安勿躁,看看形勢發展。”
    新城大樓內,委員長穿著睡衣,麵色鐵青地坐在椅子上。當張雪亮走進來時,他猛地站起身:
    “漢青!你這是什麽意思?”
    張雪亮立正敬禮,語氣懇切:“委員長,雪亮別無他意,隻求您領導我們抗日。”
    “抗日?”委員長冷笑,“用這種方式逼我抗日?你這是叛變!”
    “委員長息怒。”張雪亮上前一步,“隻要您答應停止內戰,一致對外,雪亮立即負荊請罪。”
    委員長轉過身去:“我沒有什麽好說的。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此時,李宇軒的住處也被東北軍士兵“保護”起來。當他要求見張雪亮時,很快得到了應允。
    “景行兄,”張雪亮快步走進來,“事出突然,還請見諒。”
    李宇軒麵無表情:“漢卿,你這是要置我於何地?”
    “雪亮別無選擇。”張雪亮歎息,“委員長執意剿匪,置國家民族於不顧。我知道景行兄的第五軍和第十八軍就在城外,還望景行兄以大局為重。”雪亮懇請景行兄,能以國家民族為重,與我等一同,勸說委員長,順應民意,領導抗日!”
    李宇軒靜靜地聽著,臉上看不出什麽表情。他端起茶杯,輕輕吹開浮葉,卻沒有喝,又緩緩放下。他的動作沉穩,甚至有些緩慢,與張雪亮語氣中隱含的急切形成了鮮明對比。
    片刻後,他抬起眼,目光平靜卻極具分量地看向張雪亮:“漢青,你我相識非止一日。有些話,我就直說了。”
    他頓了頓,繼續道:“從華清池昨夜之前,我按兵不動,甚至有意拖延部隊集結,到如今事變已發,委員長被你們請到新城大樓保護起來。這其中,我李宇軒,或者說我的第5軍、18軍,沒有在背後給你們捅刀子,沒有立即揮師進城救駕,這,已經算是看在“停止內戰,一致對外”這八個字,以及你我往日交情的份上,幫了足夠多的忙了。”
    他的話語很輕,但每一個字都像小錘子敲在張雪亮心上。“共同抗日,”李宇軒的嘴角微微牽動了一下,似笑非笑,“可以。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我的夙願。我原則上讚同。”
    張雪亮眼中剛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李宇軒的話鋒卻陡然一轉,語氣瞬間變得冰冷而銳利,帶著不容置疑的警告:
    “但是,漢青,你給我聽清楚,也請轉告虎城兄。兵諫是你們發動的,這潑天的大事,是你們挑起來的!接下來,如何說服委員長,如何應對金陵,如何收拾這錯綜複雜的局麵,得看你們自己的本事和造化!”
    他的身體微微前傾,目光如刀,緊緊鎖定張雪亮的眼睛:“我第五軍和18軍數十萬將士,就在西安城外駐紮。他們槍膛裏有子彈,炮口有方向。我李宇軒在此向你保證,也請你相信我的底線——隻要委員長在西安城內,安然無恙,一根汗毛都不能少!那麽,我的部隊,可以暫時作壁上觀,不給你們添亂。”
    “可若是——”李宇軒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股凜冽的殺伐之氣,“委員長在你們手裏,有任何閃失!哪怕隻是受了一丁點的驚嚇、皮外傷!那就休怪我李景行不講情麵!”
    他猛地一拍茶幾,震得茶杯叮當作響:“屆時,我會親自下令,第五軍、18軍全體將士,立即開拔!就是圍,也要把整個西安城給我圍得鐵桶一般!水裏泄不通!裏外不通!哪怕是你把我殺了,也是一樣會如此。一切後果,由你張漢青和楊虎成承擔!勿謂言之不預也!”
    張雪亮的臉色微微發白,他能感受到李宇軒話語中那沉甸甸的分量和毫不掩飾的決心。他沉默了幾秒鍾,似乎在消化這混合著有限支持與嚴厲警告的信息。最終,他深吸一口氣,鄭重地點頭,甚至勉強擠出一絲禮節性的笑容:“景行兄的意思,雪亮明白了。多謝……多謝景行兄的……支持與提醒。請放心,雪亮與虎成兄,一心隻為抗日,絕無傷害委員長之意,更無顛覆政府之心。委員長安全,高於一切。我們自會竭盡全力,確保萬無一失,並盡快說服委員長,和平解決此事,雪亮以命擔保委員長的安全。”
    “希望如此。”李宇軒收斂了外放的殺氣,重新恢複了那副沉穩莫測的樣子,端起了茶杯,輕輕呷了一口,送客之意,已不言而喻。
    正午時分,金陵總統府亂作一團。何應親拿著剛收到的電報,在軍政部會議室裏表麵大發雷霆:“張雪亮這是造反!必須立即出兵討伐!”
    宋梅齡紅著眼睛反駁:“出兵?你是要置委員長於死地嗎?”
    “夫人,”何應親強行控製自己的臉上的表情,“正因為要救委員長,才更要展示中央的決心!”
    宋子聞插話:“我已經聯係了端納先生,他願意去西安斡旋,況且景行在去西安之前,讓第5軍和18軍在西安布防。”
    會場頓時分成兩派。以何應親為首的討伐派主張立即發兵,而以宋氏兄妹為首的和談派則堅持先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諸位,”陳不雷試圖調和,“是否可以先做兩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