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西安事變6

字數:3355   加入書籤

A+A-


    回去之後,宋梅齡臉色蒼白,但眼神卻異常堅定。她的哥哥,財政部長宋子聞,以及姐夫,國防設計委員會委員孔祥希等人圍繞在她身邊。
    “不行!絕對不行!”宋梅齡明白何應親主張武力討伐,激動地站了起來,聲音帶著顫抖,“他們這是要置委員長於死地!轟炸西安?大軍討伐?刀槍無眼,萬一……萬一……” 她不敢再說下去,強忍著淚水,“這絕不是營救,這是借刀殺人!”
    宋子聞相對冷靜,但眉頭緊鎖:“小妹說得對。何靖之他們,其心可誅。如今首要任務是確保委員長的安全。必須阻止何應親的軍事行動。”
    孔祥希也點頭道:“子聞所言極是。應立即召開緊急會議,闡明利害,爭取黨內元老和國際社會的支持,主張和平解決。或許……我們需要親自去一趟西安。”
    “我去!”宋梅齡毫不猶豫地說道,眼中閃爍著決絕的光芒,“我一定要去西安!我要親自去見張漢青,去見虎成!我要問問他們,到底想幹什麽!我要確保委員長的安全!”
    “小妹,這太危險了!”宋子聞勸阻道。
    “危險?”宋梅齡淒然一笑,“委員長如今身陷險境,我還有什麽危險不能冒?我必須去!而且要快!在何應親他們把天捅破之前!”
    金陵城內,兩派意見激烈交鋒,電報往來如雪片般飛向各地,征詢意見,調兵遣將。一場圍繞如何解決西安事變的最高權力鬥爭,已然拉開序幕。
    西安城內,在張楊的聯合控製下,西安城雖然氣氛緊張,但秩序基本穩定。街道上巡邏的東北軍和十七路軍士兵明顯增多,重要路口設置了崗哨和路障。安民告示貼滿了大街小巷,向市民解釋兵諫初衷,承諾保障生命財產安全,呼籲市民保持冷靜。
    新城大樓及周邊區域戒備森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任何靠近的人員和車輛都要經過嚴格盤查。被扣押的南京軍政要員們,如陳程、衛立黃、蔣頂文等,被分別安置在不同地點,受到了相對禮遇的“保護”,張楊二人輪流前往探望、解釋,試圖爭取理解或至少是中立。
    全國各界。風起雲湧。
    西安事變的衝擊波,以驚人的速度向全國擴散。
    廣西,李宗人、白衝禧聞訊後,雖感震驚,但內心深處對張楊“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不無認同。他們迅速通電全國,雖未明確支持張楊,但強烈呼籲“政治解決”,反對內戰再起,要求“動員全國力量,一致對外”。其態度曖昧,意在觀望,並借此向南京中央政府施壓。
    河北,宋著元、韓付榘等華北地方實力派,身處抗日最前沿,對局勢更為敏感。他們的表態更為謹慎,一方麵呼籲確保委員長安全,和平解決,另一方麵也強調“國家危急,不宜再起內訌”,隱隱呼應了停止內戰的主張。
    山西,閻錫三老謀深算,震驚之餘,接連發出多封電報,既致電金陵表示“擁護中央”,又致電張楊,詢問情況,扮演調停角色,試圖在各方之間維持平衡,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
    民間,各大報紙、通訊社連發號外、評論,全國知識界、文化界、學生團體議論沸騰。支持張楊抗日主張者有之,痛斥其“犯上作亂”者亦有之,更多的人則是憂心忡忡,既渴望抗日,又害怕由此引發更大規模的內戰,國家徹底陷入萬劫不複之境。燕京、魔都等地的學生團體紛紛集會,呼籲全國團結,一致抗日,要求金陵政府接受張楊主張,和平解決事變。
    而在國際上蘇聯、日本、英美等國也迅速做出反應,通過各自渠道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其態度和可能的幹預。
    在陝北,古月拿著電報,對蘇林說:“這是個曆史性的轉折點。我們應該立即派代表去西安。”
    王伍福補充道:“但要謹慎,不能給金陵以口實。”
    翌日,張雪亮和楊虎成在新城大樓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外記者擠滿了會場。
    “副總司令,您不擔心被指為叛變嗎?”一個外國記者問道。
    張雪亮坦然回答:“我張雪亮若是為了個人利益,大可繼續做我的副總司令。但我不能看著國家走向滅亡!”
    楊虎成接著說:“我們此舉,隻為促成全國團結抗日。隻要委員長答應抗日,我們願意接受任何處分。”
    入夜,西安城牆上的燈火比往常更加明亮。張雪亮裹緊了棉袍,腳下的馬靴踩在石板路上,發出沉悶的篤篤聲,再次停在了新城大樓前。樓內燈火通明,卻靜得能聽見遠處街巷隱約的犬吠,透著一股壓抑的凝重。
    侍衛長迎了上來,神色為難:“張副司令,您又來了。委員長還是那句話,不願意見任何人。”
    張雪亮眉頭擰成一個川字,聲音帶著一絲疲憊:“我知道他心裏有氣,但眼下局勢緊迫,總不能一直這麽耗著。麻煩再通報一聲,就說張雪亮有要事稟報,關乎全城安危。”
    侍衛長遲疑片刻,終究還是轉身進了內室。不多時,他快步出來,搖了搖頭:“委員長說,除非恢複自由,否則誰也不見,話也懶得說。”
    正說著,一名侍從端著空托盤從裏間走出,臉上滿是焦慮,低聲向張雪亮報告:“張副司令,委員長還是不肯進食。從昨日到現在,隻喝了兩口白水,廚房燉的參湯、熬的米粥,都原封不動放在那兒,涼了又熱,熱了又涼。”
    張雪亮抬手揉了揉眉心,長長的歎了口氣,語氣裏滿是無奈與懇切:“委員長性子剛,但身子骨不能不顧。你跟廚房說,讓他們隨時盯著,燉著的雞湯多煨會兒,粥要熬得軟爛些,委員長什麽時候想吃,哪怕是後半夜,也得立即熱了送上,不能有半點耽擱。”
    “是。”侍從應聲要退。
    “等等。”張雪亮叫住他,補充道,“再備些清淡的小菜,不要油膩。另外,告訴伺候的人,不用時時去勸,免得惹委員長心煩,就守在門外,委員長有任何動靜,第一時間來報。”
    侍從點頭應下,輕手輕腳地退了下去。張雪亮望著內室緊閉的房門,眉頭鎖得更緊了。屋內隱約傳來翻書的聲響,卻聽不見半分人聲,那份沉默,比任何爭執都更讓人焦灼
    在另一處住所,李宇軒正與黃偉密談。
    “部隊情況如何?”
    “第五軍已經完成對西安的包圍,但按照您的指示,保持二十裏距離。”
    李宇軒點頭:“繼續監視,但不要輕舉妄動。”
    夜深了,西安城卻無人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