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7章威爾遜的軟肋
字數:12304 加入書籤
威爾遜的軟肋
1953 年 4 月的台北依舊籠罩在濕冷的春雨中。林默涵站在 “明星書店“ 二樓的窗前,看著雨水順著玻璃窗蜿蜒成河,在玻璃上衝刷出扭曲的街景。三天前剛處理完阿貴的事,他的右手虎口還留著與那個叛徒搏鬥時的淺疤,此刻正隨著握緊的拳頭隱隱作痛。
“先生,您要的《最新英漢經貿詞典》到了。“ 店員小陳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林默涵轉過身,接過那本燙金封麵的詞典,指尖在扉頁上輕輕摩挲 —— 那裏藏著用糯米紙寫就的密令:“速查美軍駐台空軍基地布防,重點嘉義、桃園兩站。“
他不動聲色地將詞典收入公文包,目光掃過書架上偽裝成通俗小說的密碼本。自從醫院那次驚險接頭後,他已經有兩周沒收到任何來自大陸的指示。這種信息真空狀態讓他想起在香港接受特訓時教官的警告:“潛伏者最大的敵人不是追捕,是孤獨。“
走出書店時,雨勢漸歇。仁愛路上的法國梧桐剛抽出新芽,被雨水洗得發亮。林默涵撐開黑色油紙傘,混入熙攘的人流。街角報童的叫賣聲刺破潮濕的空氣:“號外!號外!美軍第七艦隊演習延長!“ 他放慢腳步,眼角餘光瞥見報紙頭版上 “中美共同防禦協定“ 的醒目標題,心髒猛地一縮 —— 這正是他冒著生命危險送出的情報,此刻卻成了國民黨當局炫耀的資本。
根據醫院接頭時老中醫傳遞的信息,美軍顧問團近期頻繁出入台北空軍基地。林默涵需要找到一個突破口,而檔案裏那個叫約翰?威爾遜的名字再次浮現。這位美軍顧問團的首席翻譯官,在檀香山軍事法庭的記錄裏留有 “涉嫌走私軍用物資“ 的汙點,這正是可以利用的裂縫。
傍晚六點,林默涵準時出現在 “藍調俱樂部“ 後門。這家位於中山北路的美式酒吧是美軍軍官的聚集地,霓虹燈牌在雨後的水窪裏碎成一片迷離的光斑。推開沉重的橡木大門,薩克斯風手正吹奏著格倫?米勒的《In the Mood》,慵懶的旋律混著威士忌的醇香在空氣中彌漫。軍官們摟著穿著緊身連衣裙的女伴跳著吉特巴舞,皮鞋在打蠟地板上踏出歡快的節奏,軍靴後跟敲擊地麵的聲音與鼓點完美契合。
“新來的?“ 守門的菲律賓裔保鏢上下打量著他。林默涵遞過一張偽造的哈佛校友卡,用帶著波士頓口音的英語低聲說:“找威爾遜少校,關於上次談的 " 生意 "。“ 保鏢狐疑地接過卡片,轉身走進酒吧。三分鍾後,一個金發碧眼的中年男人跟著保鏢走了出來,正是約翰?威爾遜。
“你是誰?“ 威爾遜警惕地眯起眼睛,右手不自覺地摸向腰間 —— 那裏通常別著配槍。林默涵注意到他左手無名指上的婚戒有明顯的鬆動痕跡,襯衫袖口沾著咖啡漬,這些細節都與檔案中 “生活奢靡卻經濟拮據“ 的描述吻合。
“我是陳先生的朋友。“ 林默涵故意用中文說出這句話,觀察著對方的反應。威爾遜的瞳孔明顯收縮了一下 —— 陳先生是台北黑市最大的軍火販子,也是林默涵虛構出來的接頭人。“他說你有批 " 貨到了 ",需要找個安全的倉庫。“
威爾遜左右張望片刻,將林默涵拉到巷口的陰影裏:“倉庫的事明天再說。你能不能弄到盤尼西林?我妻子的哮喘藥快用完了。“ 林默涵心中暗喜,魚兒果然上鉤了。在 1953 年的台灣,抗生素屬於管製藥品,黑市價格高達黃金每克五十美元。
“盤尼西林需要時間。“ 林默涵故意麵露難色,“而且最近憲兵隊查得緊。“ 威爾遜急切地抓住他的胳膊:“價錢好商量!隻要能弄到藥,我可以幫你弄到任何東西 —— 包括美軍基地的通行證。“
雨聲突然變大,掩蓋了巷子裏的對話。林默涵看著威爾遜因焦慮而扭曲的臉,想起特訓時教官的話:“所有間諜都敗在同一個弱點上 —— 他們總以為自己在控製別人。“
釣魚行動部署
台北市警備司令部的密室裏,魏正宏將一份文件拍在桌上。台燈的光暈在他金絲眼鏡上形成兩道反光,遮住了眼底的陰鷙。“根據保密局最新情報,**間諜 " 海燕 " 已獲取 M209 密碼機參數,目標直指美軍基地布防圖。“ 他用紅鉛筆在地圖上圈出基隆港的位置,“我們就在這裏設下陷阱,讓他自投羅網。“
特務隊長湊近細看:“主任英明!但如何確保 " 海燕 " 一定會咬鉤?“ 魏正宏冷笑一聲,抽出卷宗裏的照片 —— 那是林默涵在明星書店翻閱報紙的側影。“此人有個習慣,每天必看《中央日報》的航運版,我們隻需要在 4 月 17 日的報紙上刊登 " 聖保羅號 " 補給艦抵港消息,他就一定會去碼頭。“
方佩玲的棋局
4 月 12 日清晨,林默涵按約定來到台北師範學院的公告欄前。雨後的校園彌漫著樟樹的清香,布告欄前圍滿了尋找兼職的學生。他假裝看招聘啟事,目光卻鎖定在第三張啟事上 ——“誠聘中文家教,要求女性,英語流利,有意者請至教務處找方佩玲小姐。“
這是他與上線約定的緊急聯絡信號。當需要發展新人時,就用 “中文家教“ 作為接頭暗號。林默涵撕下那張啟事,折疊成特定的三角形,走向教務處。剛走出校門,兩名憲兵突然攔住去路:“站住!有人舉報你昨晚形跡可疑。“
林默涵心中一緊,想起戶政聯保製度的規定 —— 五戶為一保,十保為一甲,任何異動都需聯保戶具結擔保。看來是隔壁雜貨鋪的老王告了密,那家夥上周就因他深夜點燈而盤問不休。“長官誤會,我是師範學院的教員,昨晚備課到深夜。“ 他強作鎮定地掏出教師證。
憲兵仔細核對證件,又盤問了三個聯保戶的姓名住址,才悻悻放行。林默涵擦去冷汗,加快腳步走向教務處。方佩玲正在整理學生檔案,聽見腳步聲抬起頭來。這是個二十七八歲的女人,穿著淺藍色旗袍,頭發挽成一絲不苟的發髻,鼻梁上架著玳瑁眼鏡。她的手指修長,右手食指第二關節有明顯的老繭 —— 那是長期握筆留下的痕跡。
“請問您是方佩玲小姐?“ 林默涵將折疊好的啟事放在桌上。方佩玲的目光在三角形折痕上停留了半秒,隨即恢複平靜:“是的,我就是。您是來應聘家教的?“
“不,我是介紹家教的。“ 林默涵用暗語回答,“有位美國朋友需要學習中文,特別是古典文學方麵。“ 方佩玲推了推眼鏡,聲音壓得更低:“家父是前清舉人,家學淵源。不知您的朋友對哪部典籍感興趣?“
“" 詩經 " 如何?“ 林默涵說出暗號的下半部分。方佩玲的眼神瞬間亮了起來,她合上檔案夾:“《詩經》是風雅之源。不知何時方便見麵?“
“今晚七點,明星書店。“ 林默涵起身告辭,注意到方佩玲辦公桌抽屜的縫隙裏露出半截棕色皮套 —— 那是中統特務常用的勃朗寧 M1910 手槍的槍套。他心中警鈴大作,這個女人有問題。
當晚七點,林默涵提前半小時到達明星書店。他讓店員小陳在門口望風,自己則躲在倉庫的暗格裏,通過牆壁上的裂縫觀察著書店內部。七點整,方佩玲準時出現,她穿著米色風衣,拎著黑色皮包,徑直走向書架上的《唐詩三百首》—— 那是約定的接頭位置。
她從書架上抽出那本《唐詩三百首》,翻到第 73 頁 —— 那是李白的《靜夜思》。林默涵屏住呼吸,看著她用指尖在書頁上輕輕敲擊:咚、咚咚、咚 —— 這是摩斯電碼的 “SOS“ 信號。緊接著,她從皮包夾層裏取出一個微型相機,快速拍下了書架上的幾本書脊。
林默涵悄悄退出暗格,從後門繞到書店前門,裝作剛到的樣子走進來。“方小姐久等了。“ 他微笑著伸出手,目光卻緊盯著對方的皮包。方佩玲顯然沒料到他會從前麵進來,臉上閃過一絲慌亂,隨即握住他的手:“林先生客氣了。“ 她的手心冰涼,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關於家教的事,我們需要詳細談談。“ 林默涵故意放慢語速,觀察著她的反應,“我那位美國朋友對《詩經》特別感興趣,尤其是 " 小雅 " 部分。“ 方佩玲的瞳孔猛地一縮 ——“小雅“ 在情報術語中代表 “危險“。林默涵心中已有定論:這個女人不僅是中統特務,而且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走出書店時,春雨又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林默涵撐開傘,將大部分傘麵傾向方佩玲那邊:“方小姐住在哪裏?我送你回去。“ 方佩玲報出一個地址,林默涵心中冷笑 —— 那是中統在台北的秘密據點之一。
走到巷口時,方佩玲突然停下腳步:“林先生,其實我知道你是誰。“ 雨水順著她的發梢滴落,在眼鏡片上蒙上一層水霧。“魏正宏主任已經布好了網,就等你落進去。“ 林默涵握住傘柄的手微微收緊,傘柄裏藏著一把鋒利的匕首。
“既然知道,你為什麽還要來?“ 他平靜地問道,做好了隨時動手的準備。方佩玲突然淒然一笑:“因為我女兒在他們手上。“ 她從風衣口袋裏取出一張泛黃的照片,照片上是個五六歲的小女孩,“他們說隻要拿到你的人頭,就放了我女兒。“
林默涵看著照片上那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女孩,想起了自己留在大陸的兒子。他深吸一口氣,做出了一個冒險的決定:“如果你幫我拿到美軍基地的布防圖,我就幫你救回女兒。“ 方佩玲驚訝地睜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明天早上八點,到美軍顧問團門口等我。“ 林默涵將一個微型膠卷相機塞進她的皮包,“威爾遜每天早上九點會去咖啡廳買咖啡,他的辦公室抽屜裏有保險櫃的鑰匙。密碼是他妻子的生日:1920 年 6 月 18 日。“
方佩玲握緊皮包,轉身消失在雨幕中。林默涵站在原地,看著她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心中明白這是一場危險的賭博。如果方佩玲真的是雙重間諜,那麽明天將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一天。
M209 的秘密
4 月 15 日淩晨三點,林默涵在臨時租住的公寓裏擺弄著一堆黃銅齒輪。窗外的春雨敲打著鐵皮屋頂,發出單調的聲響。桌上攤著一張手繪的圖紙,上麵是 M209 密碼機的內部結構圖 —— 這是他根據記憶畫出的,當年在香港特訓時,他曾拆解過一台繳獲的 M209。
M209 是美軍在二戰期間廣泛使用的便攜式密碼機,由六個直徑不同的齒輪組成,每個齒輪邊緣都有數量不等的凸起。當操作員輸入明文時,齒輪會根據預設的密鑰轉動,通過齒輪間的相互咬合產生密文。破解的關鍵在於確定每個齒輪的齒數和初始位置。
林默涵將最大的齒輪固定在木板上,這個齒輪有 26 個齒,代表英文字母表的 26 個字母。他拿起第二個齒輪 ——25 個齒,代表 25 個常用標點符號。“哢嗒“ 一聲,兩個齒輪咬合在一起,轉動時發出清脆的聲響。每個齒輪邊緣的凸起與相鄰齒輪的凹槽精確齧合,當主動輪轉動一格,從動輪便會根據齒牙數量的差異產生特定偏移,這種機械聯動正是密碼生成的物理基礎。
他突然想起方佩玲昨晚送來的密信,上麵用鉛筆寫著一串數字:73192511。當齒輪組以 262523 組合轉動時,每 162525 次咬合才重複一次密碼序列,這種複雜的排列組合使盟軍在二戰中屢建奇功。
這串數字代表什麽?林默涵皺起眉頭,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突然,他恍然大悟 —— 這是齒輪的齒數組合!美軍常用的齒輪配置是 26、25、23、21、19、17,而方佩玲提供的數字是 7、3、19、25、11,明顯少了一個數字。
“少了一個齒輪...“ 林默涵喃喃自語,目光落在桌上的《聖經》上。那是他從威爾遜辦公室偷來的,裏麵夾著一張教堂禮拜的通知單,上麵用紅筆圈著日期:4 月 20 日。“20...“ 他猛地站起身,20 是缺失的那個數字!7、3、19、25、11、20—— 這才是完整的齒輪組合。
他迅速將六個齒輪按順序固定在木板上,轉動第一個齒輪到第 7 齒,第二個到第 3 齒,以此類推。當最後一個齒輪固定好時,窗外傳來了第一聲雞鳴。林默涵深吸一口氣,從抽屜裏取出方佩玲送來的密電 —— 那是一張從美軍文件上撕下來的紙,上麵布滿了雜亂無章的字母。
他將密電放在齒輪下方,轉動第一個齒輪。隨著齒輪的轉動,字母開始在紙上排列成有意義的單詞:“OPERATION...FISHING...“(釣魚行動)。林默涵的心沉了下去,魏正宏果然在設局。他繼續轉動齒輪,更多的單詞浮現出來:“TARGET...HAIYAN...APRIL 20...“(目標:海燕,4 月 20 日)。
4 月 20 日正是禮拜天,美軍顧問團的軍官們通常會去台北衛理公會教堂做禮拜。魏正宏計劃在那天實施 “釣魚行動“,目標就是代號 “海燕“ 的自己。林默涵放下齒輪,走到窗前。雨已經停了,天邊泛起魚肚白。他必須趕在 4 月 20 日前拿到布防圖,並且揭穿魏正宏的陰謀。
早上七點,林默涵來到醫院,假裝複診。他在候診室裏見到了老中醫,用暗語交換了情報:“家父的咳嗽好多了,但還是睡不著。“(情報已收到,但需要更多細節)老中醫點點頭,在處方箋上寫下:“夜交藤三錢,合歡皮五錢,水煎服。“(今晚七點,公園接頭)
當晚七點,林默涵準時來到台北新公園。雨後的公園彌漫著泥土的芬芳,路燈在濕漉漉的地麵上投下長長的影子。他走到湖心亭,看見老中醫正坐在石凳上釣魚。“老先生收獲如何?“ 林默涵輕聲問道,在他身邊坐下。
“釣了幾條小的,大的都狡猾得很。“ 老中醫將魚竿遞給林默涵,“試試你的運氣。“ 林默涵接過魚竿,注意到魚線末端沒有魚鉤,而是係著一個小小的油紙包。他悄悄解開油紙包,裏麵是一片微型膠卷和一張紙條。
紙條上是用毛筆寫的蠅頭小楷:“M209 需配合一次性密碼本使用,密碼本藏於威爾遜辦公室《莎士比亞全集》第 3 卷。“ 林默涵心中一凜,原來破解 M209 不僅需要齒輪組合,還需要一次性密碼本。他將膠卷和紙條藏進煙盒,將煙盒塞進鞋底。
“今晚月色不錯。“ 老中醫突然抬頭望向天空,“可惜烏雲太多。“ 林默涵順著他的目光望去,看見三個黑影正從公園入口處走來 —— 是魏正宏的人!他迅速將魚竿還給老中醫,低聲說:“魚咬鉤了,我先撤。“ 說完便轉身消失在樹林中。
回到公寓時,林默涵發現門被人撬過。他拔出藏在傘柄裏的匕首,小心翼翼地推開門。房間裏一片狼藉,抽屜被翻得亂七八糟,桌上的齒輪散落一地。他快步走到牆角的暗格前,發現裏麵的密電已經不翼而飛。
突然,他注意到桌上的台燈被移動過,燈座下露出一張小紙條。林默涵拿起紙條,上麵是方佩玲娟秀的字跡:“密碼本已取,明晚七點,美軍俱樂部見。“ 他將紙條湊到鼻尖,聞到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 —— 那是中統女特務常用的香水味。
林默涵將齒輪重新組合好,轉動密碼機,輸入密電的前幾個字母。隨著齒輪的轉動,明文漸漸浮現出來:“APRIL 20...AMBUSH...AIR BASE...“(4 月 20 日... 伏擊... 空軍基地...)他心中一緊,魏正宏果然計劃在 4 月 20 日美軍顧問團訪問空軍基地時設下埋伏。
窗外的雨又開始下了起來,林默涵看著桌上轉動的齒輪,突然意識到方佩玲提供的齒輪組合可能是個陷阱。他迅速將齒輪拆下來,重新排列組合 ——26、25、23、21、19、17,這是美軍標準的齒輪配置。當他再次輸入密電時,明文變成了完全不同的內容:“APRIL 18...SUPPLIES...HARBOR...“(4 月 18 日... 補給... 港口...)
林默涵恍然大悟,魏正宏故意讓方佩玲提供錯誤的齒輪組合,目的是讓他誤以為伏擊會在 4 月 20 日發生在空軍基地,而實際上,真正的目標是 4 月 18 日停靠在基隆港的美軍補給艦。他必須趕在 4 月 18 日前將這個情報送出去。
釣魚行動
4 月 17 日清晨,台北的天空終於放晴。林默涵站在美軍顧問團辦公樓對麵的咖啡館裏,透過玻璃窗觀察著樓內的動靜。根據最新情報,魏正宏的 “釣魚行動“ 將在明天實施,目標是停靠在基隆港的美軍補給艦 “聖保羅號“。他不知道的是,此刻魏正宏正在警備司令部分析著他的行動軌跡。
“報告主任,監視顯示目標今早購買了《中央日報》,並特別關注了航運版。“ 特務遞上一份監視報告。魏正宏推了推眼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果然不出我所料。此人有知識分子的通病,總以為看報紙是天經地義,卻不知報紙早已成為我們的誘餌。“ 他翻開檔案夾,裏麵詳細記錄著林默涵三個月來的報紙閱讀習慣 —— 每天上午九點零五分購買報紙,先看頭版,再翻航運版,最後瀏覽分類廣告。
林默涵看到威爾遜少校匆匆走進辦公樓,手裏拿著一個棕色公文包 —— 那裏麵很可能裝著補給艦的安保計劃。林默涵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領帶,走出咖啡館,朝著辦公樓走去。
在門口,他被憲兵攔住:“請出示證件。“ 林默涵掏出偽造的記者證,微笑著說:“《中央日報》記者,來采訪威爾遜少校。“ 憲兵狐疑地看著記者證,就在這時,威爾遜從辦公樓裏走了出來:“讓他進來,他是我的朋友。“
林默涵跟著威爾遜走進辦公室,注意到牆上的日曆被紅筆圈住了 4 月 18 日。“少校,關於 " 貨" 的事...“ 林默涵故意壓低聲音,觀察著對方的反應。威爾遜的眼神閃爍不定,從抽屜裏取出一個厚厚的牛皮紙袋:“這是你要的東西,今晚九點,基隆港三號倉庫交接。“
林默涵接過紙袋,感覺到裏麵是一疊文件。他假裝翻看文件,迅速將藏在袖口的微型相機對準文件拍照。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突然被推開,魏正宏帶著幾名特務走了進來:“林先生,好久不見。“
林默涵心中一沉,知道自己落入了圈套。他悄悄按下相機的快門,將相機藏進公文包。“魏主任怎麽有空來美軍顧問團?“ 林默涵故作鎮定地問道,手卻悄悄摸向公文包夾層裏的***膠囊。
“來抓魚啊。“ 魏正宏冷笑一聲,示意特務上前,“有人舉報你涉嫌竊取軍事情報。“ 特務們一擁而上,將林默涵按在桌上。威爾遜驚恐地後退一步,撞到了書架,《莎士比亞全集》第 3 卷掉在地上,露出了裏麵的一次性密碼本。
“威爾遜少校,你也涉嫌通敵。“ 魏正宏撿起密碼本,在威爾遜麵前晃了晃,“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有什麽話說?“ 威爾遜臉色慘白,突然拔出手槍指向魏正宏:“你陷害我!“
就在這混亂之際,辦公室的窗戶突然被撞碎,方佩玲舉著槍跳了進來:“都不許動!“ 她的槍口對準魏正宏,“放了林先生,否則我殺了你!“ 魏正宏顯然沒料到方佩玲會反水,驚訝地睜大了眼睛:“你瘋了?“
“我女兒已經安全了。“ 方佩玲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是林先生派人救了她。“ 林默涵趁機掙脫特務的束縛,從公文包裏取出相機,將膠卷藏進嘴裏。“魏主任,你的釣魚行動失敗了。“ 林默涵冷笑著說,“補給艦的安保計劃我已經發給大陸了。“
魏正宏惱羞成怒,下令道:“開槍!把他們都打死!“ 特務們紛紛拔槍,辦公室裏頓時槍聲大作。林默涵拉著方佩玲躲到辦公桌後麵,威爾遜則趁機從後門逃走。林默涵從公文包夾層裏取出另一把槍 —— 那是他早就準備好的備用武器。
“我們得趕緊離開這裏。“ 林默涵對方佩玲說,同時注意到牆上的時鍾指向九點 —— 離補給艦到達基隆港還有 12 小時。方佩玲點點頭,從窗戶跳了出去。林默涵緊隨其後,在落地的瞬間,他聽到身後傳來魏正宏的怒吼:“全城搜捕!一定要抓到他們!“
兩人一路狂奔,穿過狹窄的巷弄,甩掉了追兵。在巷口,林默涵與方佩玲分手:“你去碼頭,乘船去香港。“ 他將一個信封遞給方佩玲,“裏麵是假護照和船票。“ 方佩玲接過信封,突然抱住林默涵:“多保重。“ 說完轉身消失在夜色中。
林默涵看著她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他掏出藏在嘴裏的膠卷,快步走向最近的郵局。在郵筒前,他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將膠卷塞進一個普通的信封,寫上了香港一家書店的地址 —— 那是他與上線的另一個聯絡點。
做完這一切,林默涵轉身走向台北火車站。他知道魏正宏很快就會封鎖全城,必須趕在封鎖前離開台北。月台上,開往高雄的火車正在檢票。林默涵混在人群中,登上了火車。當火車緩緩駛離站台時,他回頭望向燈火通明的台北市區,心中明白自己的使命還遠遠沒有完成。
尾聲
1953 年 4 月 18 日清晨,基隆港籠罩在薄霧中。美軍補給艦 “聖保羅號“ 緩緩駛入港口,甲板上的水兵們正在進行例行檢查。突然,港口上空響起刺耳的警報聲,幾架國民黨空軍的戰鬥機呼嘯而過。
在港口指揮塔內,魏正宏焦躁地來回踱步。根據林默涵竊取的情報,解放軍潛艇可能會在今天襲擊補給艦。然而,直到中午,港口依然風平浪靜。魏正宏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 —— 林默涵故意提供假情報,目的是讓他放鬆對空軍基地的戒備。
與此同時,在嘉義空軍基地,幾名穿著美軍製服的 “士兵“ 正在安裝炸彈。他們是林默涵發展的下線,利用魏正宏調走大部分兵力防守港口的機會,潛入了空軍基地。中午十二點,炸彈準時引爆,機場跑道被炸毀,幾架 B29 轟炸機陷入火海。
林默涵坐在高雄的一家茶館裏,看著報紙上 “嘉義空軍基地遇襲“ 的頭條新聞,嘴角露出一絲微笑。他放下報紙,起身走向碼頭。一艘開往香港的貨輪正在裝貨,他將在那裏轉乘回大陸的船。
當貨輪緩緩駛離高雄港時,林默涵站在甲板上,望著漸漸遠去的台灣島。他知道自己還會回來,為了那些犧牲的同誌,為了祖國的統一。海風吹拂著他的頭發,仿佛在訴說著一個潛伏者的孤獨與榮耀。
在遙遠的北京,一份加急電報送到了保衛總部領導的手中。總部領導看完電報,對主管局長安排說:“這個 " 海燕 " 不簡單啊,讓他繼續潛伏,等待下一步指示。“ 主管局長點點頭,在電報上寫下批示:“海燕任務繼續,代號 " 驚蟄 "。“
1953 年 4 月的台灣海峽,波濤洶湧。林默涵站在甲板上,望著無垠的大海,心中默念著女兒的名字。他知道,隻有完成使命,才能與家人團聚。而這個使命,才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