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隻要她好,便好!

字數:4959   加入書籤

A+A-


    譚宗明臉上那抹慣常的從容笑意,在轉身離開安迪辦公室的瞬間便悄然隱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難言的苦澀。
    如同最頂級的黑巧,初嚐是醇厚,回味卻滿是澀然。
    看著自己喜歡的女人與另一個男人越走越近,這種滋味,比他經曆過的任何一次商業談判僵局或市場暴跌都要來得複雜和難受。
    電梯門緩緩合上,隔絕了身後那個充滿她氣息的空間。
    譚宗明靠在光滑的金屬廂內壁,將本就鬆過了的領帶再次鬆了鬆,仿佛這樣才能讓那一點無形的窒悶感稍稍緩解。
    不過,這一切,他早有心理準備。
    從他選擇將那份深情緘默於口、止步於友的那一刻起,他就預見到了可能會有這樣一天。
    隻是預見到和親身經曆,終究是兩回事。
    記憶不受控製地翻湧而上。
    他記得第一次見到安迪,是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一個安靜的午後。
    她獨自坐在靠窗的位置,微蹙著眉,全神貫注地用筆在攤開的筆記本上推演著一組複雜的金融模型。
    陽光透過巨大的玻璃窗,恰好落在她略顯清冷的側臉和發梢上,像是給一座精密的玉雕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邊,卻並未融化她周身那種專注於學術的、生人勿近的氣場。
    那一刻,不可否認,他心動了。
    他常常會在後來的日子裏想,如果自己不是晟煊的譚宗明,隻是一個普通的投行經理,或許他會在某個春風拂麵的午後,鼓起勇氣,像所有追求心儀女子的年輕人一樣,遞上象征熾熱的999朵玫瑰,笨拙而真誠地表達愛慕。
    可惜,這個世界沒有如果。
    他是譚宗明,他的世界充滿了計算、權衡、風險控製和利益最大化。
    這種思維模式早已刻入骨髓,甚至侵蝕了他表達情感的方式。
    所以,即使心動,他接下來的行為也充滿了“譚宗明”式的風格。
    於是他利用手中的人脈和資源,私自調查了安迪的過往。
    調查報告清晰地顯示,她是一個孤兒,幼年被領養到美國,在多個寄養家庭之間輾轉長大。
    這份報告解釋了她超乎常人的獨立和那層自我保護般的冷漠。
    譚宗明心中泛起憐惜。
    然而,深入的調查結果卻讓他震驚。
    安迪的外公竟然是著名畫家何雲禮,父親更是經濟學界的泰鬥魏國強。
    難怪她在金融領域有著如此驚人的天賦,那不僅僅是努力,更有血脈裏傳承的基因。
    但巨大的疑問隨之而來:在當時如此顯赫的家庭,為何當初會選擇拋棄自己的女兒?
    當他帶著這個疑問,鍥而不舍地追查下去時,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真相浮出水麵:安迪的外婆和母親都患有遺傳性精神疾病。
    他帶著所能找到的所有關於安迪外婆和母親的病曆資料,拜訪了一位美利堅頂尖的精神科權威。
    最終的評估結果是:安迪患精神病的風險高達46.7。
    那個數字,像一枚冰冷的子彈,瞬間擊碎了他所有關於“如果”的幻想。
    譚宗明第一次體會到什麽叫作源自內心深處的恐懼。
    他不是恐懼她的病,而是恐懼自己。
    他害怕未來某一天,當可能的不幸降臨時,自己會像魏國強一樣,因為無法承受而選擇懦弱地逃離。
    他太了解自己了,一個習慣了掌控一切、計算風險的商人,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和擔當,去麵對一個概率高達46.7的人生巨變?
    他是否能毫無保留地接納可能不再“完美”、甚至需要完全依賴他的安迪?
    他計算了所有的利益得失,卻唯獨算不出自己的真心在極端壓力下能堅持幾分。
    他害怕自己最終會傷害她。
    如果注定了可能帶來的傷害,那他寧可從一開始就不要靠近。
    所以,當安迪決定回國,對他說“就想找個中檔小區,附近有個花園能跑步就好了”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親自接下了這件事。
    他幾乎看遍了上海所有符合要求的中檔小區,最終選定了歡樂頌。
    19號樓22層的那套房子,是他親自敲定的。
    他記得她喜歡開闊的視野,喜歡簡潔高效的現代風格,喜歡充足的采光,也需要一個足夠安靜和安全的環境。
    他甚至細致到叮囑裝修團隊選用隔音更好的玻璃,廚房要安裝她習慣用的那種牌子的淨水器,書房的書架要足夠承重且符合她的人體工學...
    他按照他了解的她、他想象中的她最喜歡的樣子,親手為她布置了那個“家”。
    像一個沉默的造夢者,精心搭建一個能讓她感到舒適和安全的空間,然後,親手將她送到這個空間的中心,自己則退回到“好朋友”、“老板”的安全距離之外。
    電梯平穩抵達一樓。
    譚宗明深吸一口氣,臉上瞬間恢複了往常的沉穩。
    他邁步走出電梯,穿過氣派的大堂,陽光透過玻璃幕牆照進來,有些刺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坐進等候已久的座駕,對司機報出一個地點。
    車子駛離晟煊大廈,他下意識地回頭望了一眼那高聳入雲的建築。
    安迪此刻,應該正和那個叫秦淵的男人,相談甚歡吧?
    他轉回頭,閉上眼,靠在舒適的後座靠背上。
    隻要她好,便好。其餘的,都不重要。
    ... ...
    譚宗明離開後,辦公室裏短暫地安靜了一瞬。
    陽光透過巨大的玻璃幕牆,在地板上拉出長長的光斑。
    安迪轉向秦淵,語氣恢複了平時的簡潔:“他平時不會這麽突然出現。”
    秦淵笑了笑,將那杯水喝完,語氣輕鬆:“大佬的心思總是難以揣測。不過,譚總確實名不虛傳,氣場強大。” 他頓了頓,看向安迪,帶著幾分調侃,“而且,安迪總,原來你還經常提到過我?這讓我壓力有點大啊,萬一表現不好,豈不是丟了你的麵子。”
    安迪被他這麽一說,略顯不自然地移開視線,整理了一下桌上並不需要整理的文件,語氣依舊平淡,但細聽之下還是能感受到其窘迫。
    “隻是偶爾談到生活時,提到了有一位新鄰居是老師,投資的思維方式和一般人不太一樣而已。是他過度解讀了。”
    “哦?隻是‘不太一樣’嗎?”秦淵挑眉,故意拉長了語調,但見好就收,沒有繼續深究讓她更不自在,轉而道:“好了,不開玩笑了。一起下去吃點東西吧!你這樣對胃不好。”
    安迪嘴角微揚,拿起手機和手包:“走吧。那家咖啡館的簡餐確實不錯,這個時間點人應該不多。”
    兩人並肩走出辦公室,穿過忙碌而安靜的辦公區。
    雖然安迪表情依舊清冷,但不少員工還是敏銳地察覺到,這位平時步履生風、眼神銳利的cfo,此刻的步伐似乎比平時稍緩,身邊那位氣質出眾的陌生男士也引得人們暗自好奇和打量。
    電梯一路下行,到達一樓大堂。
    走出晟煊氣派的大樓,午後的陽光正好,微風拂麵。
    咖啡館就在街角,環境雅致安靜。
    落座後,安迪快速點了份沙拉和冰美式,顯然習慣了高效簡潔的午餐。
    秦淵則要了份意麵和拿鐵。
    “關於下午要見的兩位,” 安迪抿了口服務員先送上的冰水,進入工作狀態,“一位是業內小有名氣的獨立財務審計師,擅長發現賬目中的隱藏問題,思維縝密,但為人有些過於謹慎,可能不太好打交道。另一位是我以前在華爾街認識的朋友,現在在國內一家頂級投行,做風險投資和項目評估,嗅覺敏銳,對市場動態把握很準,人脈也廣。性格比較活躍。”
    她言簡意賅地介紹了情況,信息精準,優缺點分明,完全是她一貫的風格。
    秦淵認真聽著,點了點頭:“明白了。一位是技術流,一位是市場派。互補性很強。”
    喜歡綜視之我的金手指是進度條請大家收藏:()綜視之我的金手指是進度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