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城防加固與“不靠譜”的妙招
字數:4965 加入書籤
偵察小隊帶著所有人的期望與擔憂,悄然隱入了黑森林的陰影之中。溫斯頓城堡的氣氛並未因此放鬆,反而如同上緊的發條,進入了更高等級的戒備。空氣中彌漫著鐵匠鋪飄來的煤煙味、工匠們忙碌的敲打聲,以及一絲若有若無的、屬於戰爭的焦灼。
雷蒙德騎士長站在高大的城牆上,古銅色的臉龐在晨光中顯得格外凝重。他粗糙的手指拂過牆垛上一道深刻的爪痕——那是去年一頭狂暴的雷爪熊留下的印記。他的身旁,老工匠頭領漢斯正愁眉苦臉地指著一處牆體根部新裂開的縫隙,以及那飽經風霜、鉸鏈處鏽跡斑斑的城門。
“騎士長,不是我們不盡心,”漢斯的聲音帶著無奈,“城堡年歲久了,這些石頭和木頭也到了極限。去年勉強修補的地方,今年看樣子是撐不住了。還有這城門鉸鏈,鏽得都快咬死了,吊橋的繩索也磨損得厲害……要是獸潮真像預料的那樣凶猛,光靠這些老夥計,恐怕……”
雷蒙德的眉頭擰成了疙瘩。他何嚐不知道這些問題?但大規模重修城牆耗時耗力,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他正欲下令先進行最緊急的應急處理,卻見莉婭和維克多大師一前一後走上了城牆。莉婭提著她那個標誌性的小木箱,而維克多則拿著一本厚厚的、封麵鑲嵌著魔法水晶的典籍,嘴裏念念有詞。
“雷蒙德騎士長,”莉婭開口,目光掃過城牆和城門,語氣平和卻帶著一種令人信服的力量,“或許我們可以在不進行大規模重建的情況下,顯著提升城防的預警能力和堅固程度。”
“哦?”雷蒙德看向她,眼中帶著期待,也有一絲習慣性的審視。漢斯等工匠也好奇地圍了過來。
莉婭首先指向城牆外那片開闊地:“首先是預警。我們無法時刻盯著森林邊緣。但大地會告訴我們敵人何時靠近。”她打開木箱,取出幾塊看起來平平無奇、隻是表麵異常光滑的淡藍色晶石碎片,以及一卷細如發絲卻極具韌性的銅線。
“這是……低階的‘寧靜水晶’?”維克多大師湊近,用放大鏡觀察著,“通常用於安撫情緒,或者製作一些寧神藥劑。莉婭小姐,你打算用它來……感知震動?”他立刻猜到了部分意圖,但臉上寫滿了不解,“理論上,晶石確實能對能量和物理衝擊產生反應,但這種低階水晶的反應極其微弱,而且如何將信號傳遞上來?”
“單靠水晶本身確實不夠,”莉婭微微一笑,開始動手演示。她讓一個工匠在城牆根下挖了一個淺坑,將一塊水晶水平放置其中,周圍用細沙而非泥土填充。然後,她將銅線的一端小心翼翼地纏繞在水晶的一個特定棱麵上,另一端則連接到一個她自製的、結構簡單的共鳴器上——那是一個繃著薄獸皮的木框,上麵撒著一些極其細微的熒光粉末。
“這不是傳統的魔法感應,更像是……‘放大自然的耳語’。”莉婭解釋道,這其實是修真界最低級的“地聽術”的魔改版,“水晶負責捕捉極其細微的地麵震動,銅線負責傳導這種‘震動信息’,而這個共鳴器,會將信號放大並可視化。”她示意一名騎士騎馬在遠處奔跑。
當馬蹄聲響起時,令人驚奇的一幕發生了!共鳴器上的熒光粉末開始隨著馬蹄的節奏微微顫動,並在獸皮表麵形成了隱約可見的波紋!
“看!”莉婭指著波紋,“波紋的幅度和頻率,對應著震動的強度和節奏。如果是零散的偵察魔獸,波紋會細碎而雜亂;如果是成規模的獸群奔跑,波紋就會變得密集而規律。我們沿著城牆埋設一係列這樣的節點,就能勾勒出敵人靠近的方位和大致規模!”
漢斯和工匠們看得目瞪口呆,他們從未想過還能用這種方式“看”到遠處的動靜。雷蒙德眼中精光一閃,這比派哨兵用肉眼觀察要可靠得多,尤其是在夜間或惡劣天氣下!
維克多則陷入了癡迷的狀態,他圍著那個簡陋的共鳴器轉來轉去,試圖用他的魔法理論解釋眼前的現象:“利用物理共振原理放大微弱信號……摒棄了複雜的元素轉化……直接讀取物理世界的‘語言’……妙!太妙了!但這銅線的傳導效率……還有這粉末的敏感性……”他立刻掏出筆記本開始瘋狂記錄。
然而,第一個小插曲發生了。一個年輕工匠在埋設第二塊水晶時,好奇地用錘子敲了敲旁邊的城牆想測試效果。結果,“砰”的一聲巨響,共鳴器上的熒光粉末被震得猛地跳起,然後簌簌落下,整個獸皮都劇烈抖動起來。
“敵襲?!!”附近一個緊張的哨兵差點吹響了警報號角。
莉婭連忙擺手:“別緊張!是測試,動靜太大了。”她無奈地對那個吐著舌頭的年輕工匠笑了笑,“這個係統對震動很敏感,所以埋設點要避開工匠日常作業和人員頻繁走動的地方。”
這個小意外讓緊張的氣氛緩和了不少,也讓大家更直觀地理解了這套預警係統的敏感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下來是城門鉸鏈的問題。看著那鏽死、需要好幾個壯漢才能勉強推動的城門,莉婭並沒有建議立刻更換——那需要拆卸整個城門,時間來不及。
“有時候,讓‘頑固’的家夥動起來,不需要蠻力,隻需要一點‘潤滑’和‘引導’。”莉婭說著,又從木箱裏拿出幾個小罐子。一罐是粘稠的、帶著鬆香味的黑色膏體基於修真界潤滑符文的啟發,用鬆脂、石墨和少量魔獸脂肪特製),另一罐則是些小巧的、帶滾珠的金屬構件。
她沒有讓人去硬砸鏽死的鉸鏈,而是指揮工匠在鉸鏈的受力關鍵點,鑽了幾個細小而精準的斜孔。“把這種潤滑膏用特製的長嘴壺,加熱後慢慢注入這些孔裏。熱量和壓力會幫助膏體滲透到鏽死的縫隙內部。”她解釋道。
然後,她展示了那些小金屬構件:“這是‘輔助承重滾珠’。把它們鑲嵌在鉸鏈軸與承重槽之間,將之前的‘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這其實是簡單軸承原理的應用,但在這個世界,這種精密的機械結構還很少見。
工匠們將信將疑地照做了。當加熱後的特製潤滑膏注入,並且滾珠安裝到位後,雷蒙德再次嚐試推動城門。令人驚訝的是,之前需要數人合力的沉重城門,此刻竟然被他一個人就緩緩推開了!雖然依舊能聽到細微的“嘎吱”聲,但那是因為常年變形所致,鉸鏈本身的轉動已經順暢了無數倍!
“神了!”漢斯摸著那些小滾珠,嘖嘖稱奇,“就這麽幾個小東西,比我們費勁塗十斤機油都管用!”
維克多再次被這種“機械巧思”所折服,他顧不上油膩,親自檢查了鉸鏈結構,喃喃道:“變滑動為滾動……減小摩擦……如此簡單的原理,為什麽魔法裝備製造師們從未想過將其應用在大型結構上?我們太依賴附魔和材料本身了!”
最後是吊橋的加固。看著那有些搖搖欲墜的木製吊橋,莉婭提出的方案同樣讓工匠們麵麵相覷。
“我們需要在吊橋下方,增加一些‘三角形’的支撐。”莉婭用炭筆在地上畫著示意圖。
“三角形?”漢斯撓著頭,“小姐,我們加固一般都是加厚木板或者增加垂直支柱。三角形……不穩當吧?尖尖的,看著就容易倒。”
這是典型的直觀認知與科學原理的碰撞。莉婭沒有直接反駁,而是讓工匠取來幾根木條。她先用四根木條釘成一個四邊形,輕輕一推,四邊形就變形了。接著,她又在四邊形中間加了一根木條,將其分成兩個三角形,再用力推,結構卻變得異常穩固。
“看,”莉婭解釋道,“三角形是所有結構中最穩定的。在吊橋下方增加傾斜的支撐杆,與橋麵和城門牆體形成三角形,可以將承受的衝擊力有效地分散開,比單純的垂直支撐要堅固得多。”
工匠們看著這簡單的演示,恍然大悟。然而,在具體施工時,又出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插曲。一個工匠在切割用於製作斜撐的硬木時,下意識地按照傳統習慣,將木料的端頭切成平口。莉婭看到後,連忙製止。
“接口處不能是平的,”她指導道,“需要切成相互契合的‘榫卯’結構,就像這樣……”她拿起工具,熟練地在木料兩端分別開出了榫頭和卯眼,演示如何將它們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牢固的節點。
“這……這是什麽手藝?”老漢斯看著那嚴絲合縫的接口,眼睛都直了,“比用鐵釘和鐵箍牢靠多了!而且不會像金屬那樣年久鏽蝕!”
“這是家鄉一種古老的木工技藝,叫‘榫卯’。”莉婭微笑道,“依靠結構本身的力量咬合,不需要額外的連接件。”
於是,城堡的工匠們第一次接觸到了異世界的“榫卯結構”,在嘖嘖稱奇中,開始現學現用,為吊橋添加一道道堅固的三角形斜撐。期間,難免有工匠因為不熟練,把榫頭做小了或者卯眼開大了,導致木料結合不緊,引來同伴善意的哄笑和莉婭耐心的再次指導。現場氣氛竟然難得地輕鬆活躍起來。
夕陽西下,一天的加固工作接近尾聲。城牆根下,一套簡陋卻有效的“地震波”預警係統悄然成型;城門鉸鏈恢複了順暢,開關省力;吊橋下方,一道道呈現完美三角形的榫卯結構斜撐,為其注入了新的力量。
雷蒙德看著這些看似不起眼,卻凝聚著驚人智慧的改動,心中充滿了感慨。他走到莉婭麵前,鄭重地行了一個騎士禮:“莉婭小姐,我代表溫斯頓家族和北境的所有守軍,感謝您!您帶來的,不僅僅是這些巧妙的裝置,更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
莉婭擦了擦額角的汗水,看著在夕陽下仿佛煥發新生的城防工事,輕輕搖了搖頭:“我隻是提供了想法,是工匠們的雙手和汗水,讓這些想法變成了現實。”
維克多大師合上他那寫滿了新思路的筆記本,看著莉婭,目光複雜,最終化為一聲長歎:“我現在開始懷疑,莉婭小姐,你的‘家鄉’,或許是一個比所有魔法學院加起來,都更注重‘實用智慧’的地方。”
夜幕降臨,城樓上新設置的警示燈在黑暗中散發著冷靜的光芒,與天空初升的星辰交相輝映。城堡依然麵臨著未知的威脅,但此刻,每個人的心中,都比以往更多了一份沉穩與信心。這份信心,不僅來自於加固的城牆,更來自於那個總能帶來奇跡的、寧靜而強大的身影。
喜歡三千年仙途不如一世煙火請大家收藏:()三千年仙途不如一世煙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