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彼此恩怨
字數:7607 加入書籤
可在這洪荒之中,善良往往易受欺淩。
紅雲那般老成持重之人尚且屢遭算計,更何況這四位清修女仙?
故而通天特命她們執掌劍陣,令其感受誅仙四劍中的殺伐之意。
鋒銳之道,能在無形之中改變人的性情。
誅仙四劍乃天道之下第一殺陣,威力自然非凡。此事無需多言。
通天神情淡然,開口說道:“去外麵迎接你們的天劫吧!”
三十六位弟子齊聲應是。他們明白天劫已然降臨,不敢一同渡劫,各自選了一個方向,在金鼇島周圍站定。
片刻之間,烏雲遮蔽陽光,滾滾雷劫之力升騰而起。雷劫範圍極廣,覆蓋了整個金鼇島與碧遊宮。
通天立於碧遊宮外,抬頭望天,仿佛隻需伸手便可觸及那厚重的劫雲。他麵上浮現笑意,心中欣喜自家弟子積累深厚。
細細想來,在碧遊宮中的時間法陣內,他們數億年未曾停歇地修煉《上清玉宸金章》。這可是頂尖的修道秘法,三十六位弟子本就天賦出眾。
如此漫長的積累,一旦爆發,天劫自然迅速降臨。更可怕的是,這不是一人渡劫,而是三十六人一同經曆。
三十六之數,乃是天罡之數,一同渡劫,古往今來罕見!
通天輕笑:“今日,是我碧遊宮三十六弟子震撼洪荒之時!”
雷雲不斷匯聚,仿佛壓到了頭頂,低沉至極。
凡有傳承的修士,皆知不可同時渡劫。
一起承受天劫,看似痛快,實則凶險萬分。
天劫疊加,威力非同小可,這便是真正的。
極為恐怖!
三十三天外的紫霄宮中,太上、元始、接引、準提正因封神之事爭論不休,忽然同時一震。道祖鴻鈞也睜開了雙目。
五位聖人的目光,一同投向一處——那正是上清通天的道場:金鼇島碧遊宮。
五大聖人俯瞰下方,齊齊露出疑惑神色。
隻見那雷雲之中,雷霆之力竟凝成液態,化作雷池。
準提麵帶笑意,語氣戲謔:“通天道兄頭回收徒,竟放任弟子結伴渡劫,真是夠大膽的。”
太上與元始聞言微笑,也覺得通天行事未免太過隨意。
三位聖人並未為那些弟子擔憂。若連天劫都度不過,那才真正讓人驚訝。
“不對!”接引突然出聲,“你們細看這些師侄的修為。”
其餘三人起初不以為意。聖人弟子再強又能強到哪裏去?況且通天收下他們也不過是不久前的事,能突破當前境界便已不錯。
然而下一刻,他們便震驚不已。
“這法力之深厚,說他們是大羅金仙我都信!”
“並非是點化所得,諸位師侄的根基極為紮實,度過這樣的雷劫,完全不成問題。”
“可是通天才剛收他們為徒不久,除非……動用了時間法陣?!”
眾聖頓時恍然大悟。
陣法一道,在洪荒之中早已發展得極為成熟。
每一位聖人對陣法都有極深的研究。例如菩提祖師創出了菩提大陣——這是洪荒第一座專門用來渡化他人的法陣,隻要踏入其中,修士必然皈依西方教。
太上老君則布下了兩儀微塵陣,被公認為防禦力最強的陣法。
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
不過隨之而來的疑問也更多了!
“看這些弟子的法力深厚程度,絕非千年、萬年苦修所能達成,哪怕他們修習的是上清大道也不可能做到如此地步!”
修行自有其規律所在,除非得到大能親自點化,否則都必須依靠自身的積累與努力。
這一點是無法作假的。
以眾聖的眼力,自然看得清楚,
通天的這些弟子,分明已經修煉了以億年計的時間。
接引與準提互相對視,心中震驚萬分。
他們忽然想起了過去通天閉關時,曾與他們交談的一幕。
阻人成道之仇,曆來被視為死仇。
西方二聖原本以為通天隻是在碧遊宮中才開始閉關修煉,誰知人家早就修煉了數億年?
幸虧通天以幾件靈寶便化解了因果,若當時二人真一時糊塗動手,恐怕整個西方教早已覆滅!
接引與準提不由得感到後怕。
若不是碧遊宮眾弟子渡劫時展現出的強大威力,他們根本不會想到這一層。
要知道,通天此前在洪荒四處收徒,毫不掩飾行蹤。
這些弟子的出身來曆,他們再清楚不過。
無論用千年、萬年,乃至億年時光,都不可能積累如此深厚的法力。
兩位聖人一經推演,立刻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他們對通天的怨恨頃刻間煙消雲散。
這種情況下,哪還生得起怒意?
反而是占了大便宜。
幸好通天聖人大度,僅以幾件外物就化解了彼此恩怨。
元始天尊似有所思地開口:“師兄,通天師弟所用的這個法陣,我等也可以參……”
話說到一半,他似乎意識到說漏了嘴,便不再繼續。
太上老君看了他一眼,目光仿佛在說:你能不能穩重些?非得在這裏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引與準提眼神更加明亮。
他們瞬間抓住了關鍵。
剛才四位聖人爭執不斷,是為了什麽?
那不就是因為人教、闡教、西方教三教弟子加起來,也沒湊夠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的數目麽?
封神之事因此遲遲定不下來。
這事兒也就一直拖在紫霄宮裏沒有結果。
可元始方才的一句話,頓時點醒了眾人。
修為足夠的人手不夠?
這有什麽難的,
不是還有時間法陣可用嗎!
通天師弟的那個時間法陣,據說是洪荒一天,陣內百萬年!
事實上,混元無極大陣的時間比例是洪荒一天,陣內千萬年!)
就算他們西方教做不到這般程度,把比例縮小一些,比如洪荒一天,陣中十萬年,也未嚐不可。
眼下距離封神大劫開啟尚有七八百年,
如此充裕的時間,別說培養出三百六十五位正神,
便是三千六百五十位也完全來得及。
接引與準提已經懶得去計較元始是有意透露還是暗藏算計。
這些對他們而言並不重要。
對西方二聖來說,當務之急是早日達成西方大興,還清所欠天道功德。其餘的事,都可暫時擱置一旁。
二人目光交匯,心中同時生出一個念頭:“這東方三聖,真是幫了大忙!”
元始麵沉如水,嘴角卻微微上揚了一絲弧度。
他清楚得很,接引和準提一定會依樣畫葫蘆,布置類似的時間法陣。
對西方教而言,最缺的就是時間。
他輕輕一點,將這個暗示明明白白送給了接引和準提。
他也知道,西方二聖不會深究背後是否藏著什麽圖謀,必定會立即行動。
並非他們不明智,而是局勢使然。
當初向天道借下的功德,始終壓在心頭。
接引、準提的第一要務,就是償還這筆債。
待到那時,才有資格談長遠謀劃。
在這之前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西方大興。
元始心下冷笑:“所謂西方大興……恐怕又是鴻鈞的一項安排吧。”
這念頭剛起,他便迅速將其壓下。
在紫霄宮裏,切不可議論道祖是非,容易出事。
他不經意地望向鴻鈞,察覺道祖神情似乎有些不太自然。
他心中暗笑:“想借封神大劫抹除盤古大神和眾先天魔神的痕跡?就讓我看看你怎麽清除。”
元始甚為得意,仿佛已能預見西方二聖下一步的舉動。
待紫霄宮第二次封神之後,接引與準提一回西方,必定廣收門徒,隻要稍有資質根性的弟子,皆不放過。
畢竟,在這場封神大劫中,他們所需要的,並非衝鋒陷陣的大將,而是數量龐大的祭品罷了。
接引與準提竭力保全西方教的弟子,因為他們為將來西方大興做準備。
數億年光陰雖不足以造就一位大羅金仙,但培養出玄仙乃至金仙,倒也勉強可以。
這樣的境界,已經足夠進入封神戰場。
如此修為,任誰也挑不出任何瑕疵。
至於元始,他若想做什麽,自會去做。
而元始所作所為,其實與西方二聖並無二致。
鴻鈞的真實意圖不明,這讓元始一時無從下手。
可一旦得知鴻鈞的目的,元始立刻就想到了應對之策:廣收門徒,越多越好!
玉虛宮外不是有三千散仙嗎?
他專挑那些後天出身的散仙納入門下。
但這還遠遠不夠,人族之中也要多多收納弟子。
為何非要如此選擇?
因這些人生於後天,未沾染半點盤古大神與先天魔神的印記。
哪怕他們戰死沙場,真靈也會歸入封神榜中。
如此安排,反倒成了一條通向長生的捷徑。
元始心中略有得意:“你想抹去盤古大神的烙印,想清除先天魔神的痕跡。”
“那我就在封神主戰場上布滿後天生靈,看你怎麽動手!”
這便是諸聖之中算計第一的元始。
即便是道祖,他也敢算計一二。
元始從來不是仁慈之人。
事實上,所有聖人皆是如此。
誰若膽敢算計他們,必遭強烈反擊。
哪怕對方是道祖,也不例外。
當年西方二聖闖入碧遊宮阻斷通天證道之路,
通天毫不遲疑,在須彌山立起誅仙劍陣,勒索四件先天靈寶及青蓮寶色旗。
此事之後,接引、準提雖感羞辱,卻也未曾多言。
聖人的威嚴不容冒犯。
能證道成聖者,無不擁有大機緣、大毅力、大功德與大法力。
或許他們會認可其他聖人的高明之處,但在內心深處,每一位都自認天下第一。
“唯吾獨尊”,正是這般心境。
然而,聖人間自有默認的規則。
即便是道祖,也需遵循此理。
倘若有人破了規矩,其餘聖人便會聯手共討之。
雖然計謀已然落下,但元始並未放鬆警惕。
一切未成定局之前,誰也無法預知最終結果。
就像當初,他與太上屢次催促通天盡早立教證道,表麵說是為通天著想。
待到通天真正證道之時,元始才驚覺自己錯得多麽離譜。
元始乃六聖之中智慧最高者,他立刻從過往中汲取了教訓。
眼下看似一切順利,可真正的結局未顯現之前,誰能斷言最終走向?
根本無法斷定!
喜歡通天掀桌拒教,係統賜道成聖!請大家收藏:()通天掀桌拒教,係統賜道成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