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孟天淩的家族構想
字數:4055 加入書籤
孟旭看著桌麵上的一疊銀票。
他已經清點過了,這一疊足足有三百兩!
不算玄鏡,把整個孟家給賣了都不值這麽多錢。
“爹,這是師父讓我轉交給你的,他說你有機會可以多買些田地,這樣咱們家以後就不會讓人給欺負了。”
孟天策站在桌邊,大大咧咧的笑道。
小兒子今年才五歲,幼童心思哪裏懂得這麽多,隻覺得沈衝星給了自家好多好多錢,壓根沒想過這錢的來曆。
孟旭一看就猜到多半是那夜沈衝星在滅了呂家滿門的同時,順帶著將呂家的積蓄給一並帶走了。
雖然不知道沈衝星從呂家身上得到了多少錢,但舍得拿出三百兩給自己,實在是讓孟旭心情複雜。
原本自己隻是想結份善緣,現在從沈衝星那得到的好處,早已經遠遠超出了孟家的付出。
反倒是顯得孟家虧欠了對方。
對於孟旭可言,這錢則有些像是燙手山芋,能看不能花。
掏錢買地哪裏是那麽容易說買就買的,自家富起來還沒幾年,比不上富戶的底子,一口氣買太多的地,隻會引人生疑。
特別是家中目前又沒有實力足夠強大的族人坐鎮,孟旭拿著這筆錢也不敢有太多的心思,以免類似呂家的事情再次發生。
雖然目前沈衝星對孟家表現得非常友善。
可孟旭也不敢將倚仗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唯有靠自己才是真正出路。
“爹有數,你記得替我感謝那位先生,順便再問問先生平日裏可缺些什麽,到時我買來讓你送去。”
孟旭小心翼翼的將銀票收起,正所謂財不外露,這筆錢足以讓太多人為之心動,甚至鋌而走險。
“爹,我回來了。”
就在這時,孟天淩背著書袋從院門外走了進來。
正在院裏晾衣服的謝雨蘭不禁疑惑問道:“淩兒,今日怎麽這麽早就回來了?駱夫子沒上課嗎。”
她早晨看著孟天淩出門,距離這會還不到一個時辰,以往可從未有這種早退的事情。
孟天淩一臉平淡:“陳家老爺下令暫時停了學堂授課,以後外姓人都不能再去陳宅,我便提前回來。”
“怎麽能這樣!今年我們家可是提前交過束脩的。”謝雨蘭頓時有些著急。
如今孟家家境雖然富裕了不少,可畢竟是窮苦出身,學堂一年的束脩要2兩銀子,說不讓人去就不讓人去了,難免會感到不甘。
況且孟天淩再過一年也快到了去參加童試的年紀,眼下正是需要跟著夫子學習的時候。
陳氏私塾不開,兒子就沒有地方可去,對於一位母親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無妨,陳氏私塾畢竟隻請了一位夫子,平日裏肯定輔導陳家的少爺小姐居多,不免會對淩兒的指導不上心,現在不去了也好,
之前我已經在九江縣打聽過了,縣裏有專門針對蒙生的童試學堂班,有更多的夫子可以請教,年費10兩還包住宿,過幾日讓淩兒去縣裏備考就行。”
孟旭從主屋走出,耐心的安慰道。
“以後淩兒不住家了?”
謝雨蘭一愣,心中萬分不舍得。
自己三個孩子,老大已經去了巡山司當兵,老二要是再外出去縣裏讀書,家中就隻剩下一個孩子,可是太冷清了。
“孩子長大了,總歸要去看看外邊的天地有多麽廣闊的,才能提高眼界,窩在這柴桑村裏能有什麽出息,
況且淩兒去的也不遠,就在九江縣,你要是想他,我們隨時可以去縣裏看他。”孟旭笑道。
當年自己選擇供二兒子讀書,就是為了讓他走出去。
況且孟天淩在學業上的表現確實不錯,身為父母哪有不繼續支持的道理。
隻要天淩能夠通過童試,載入《幼學登科錄》,便可以減免全家的徭役、丁役。
而每年複讀經義,隻要三年都能達到優等,還可以實現跳級,被國子監注意,府學推選。
又或者被書院特培,受到某位官員青睞,收為門生,從而真正邁出跨越階層的一步。
到時候什麽陳家呂家,這十裏八鄉的地主都得趕著上門來給孟旭送禮討好。
那般滋味,孟旭現如今還真想象不到。
但先種下一顆種子,慢慢等待長成蒼天大樹,這總是對的。
“唉……”謝雨蘭不再多言,隻能聽從夫君的安排。
她有在修煉太陰接引辟竅卷,早就知道孟旭對於全家人的期望。
孟旭從來隻相信一件事情,那就是什麽階層的人士能夠得知到什麽階層的事情。
底層百姓踩著黃土大地,哪裏能夠知曉那九天之上的天宮所在。
你想要找到仙人,就必須站得高。
大兒子和二兒子都是他培養的對象,隻有兩個兒子爬的越高,看得越遠。
才能接觸到有關於仙人的線索,為孟家搏一個修仙機緣。
要不然像隻無頭蒼蠅似的離家四處漂泊,隻怕是一輩子都難有結果,反倒白白蹉跎一生。
孟天淩頷首應道:“爹,娘,孩兒一切都聽你們安排,我先回房看書了。”
他慢步走回房中,待關上門後,原本的乖巧表情驟然變得陰沉。
“那夜若沒有那位先生出手,我孟家又該如何是好,下次再有類似的情況,大哥不在家,豈不是還得再去勞煩那位先生,把希望寄托於外人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孟天淩來到桌前坐下,從書架取來一本空白冊子,思索一番,便研墨提筆寫起字來。
‘天淩對家族將來構想’
‘孟家當有一人在外操持髒活累活,為孟家掃清不穩定因素,最好能暗中把持一支流竄山匪為孟家所用,必要時可與孟家毫無瓜葛’
‘孟家應養些知恩之人,供吃供住,幫助娶妻生子,為家族死士,必要時讓死士出手,孟家可贍養家人一生無憂’
寫了幾條,孟天淩停下筆,反複審視一番,自語道:
“這些想法目前來看,都太粗糙,不夠全麵,且先記下,待將來家中資產豐厚後再進行改良籌備,屆時我與天策也到了能為家中出力的年紀,若是大哥再平安從巡山司歸來,那就更好不過了。”
待字幹透,孟天淩將冊子塞回抽屜,便拿起一本書章集注翻閱起來。
仿佛剛剛一切都未曾發生。
孟旭若沒有親眼所見,他也想不到二兒子私底下竟還有如此一麵。
不然定要驚歎一聲,我兒天淩有掌家之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