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那一紙的厚度
字數:4946 加入書籤
林書研奔向圖書館的背影,像一個投入風暴的黑色紙鳶。工裝背心男生他叫楊銳)撓撓頭,看看那堆棘手的模型零件,又看看我,尷尬地咧嘴笑笑:“嘿,謝了啊!他這幾天壓力太大了,不是針對你……主要是,”他壓低了聲音,朝門口努努嘴,“家裏那位祖宗盯得緊,恨不得他拿個獎跟拿奧運金牌似的拚命。”
“理解。”我收斂心緒,目光落回那被半遮的模型基座上。防塵布邊緣,露出一抹設計獨特的飛簷輪廓,線條流暢而充滿力量感,帶著林書研圖紙裏那種獨有的孤寂美感。“我可以……看看他的設計草圖嗎?”我輕聲問,盡量讓語氣聽起來專業而不過分好奇,“我需要了解作品的核心概念,構思采訪方向。”
楊銳猶豫了一下,或許是被我剛才提供的精準解決方案所打動,又或許看我目光坦蕩,他指了指工作台上那疊厚厚的圖紙:“喏,主創草圖都在那邊公開欄,核心結構保密件……呃,最好別亂動。” 他指了指林書研工作區域上鎖的抽屜。
“當然,隻看公開的構思部分。”我點頭,走向那堆圖紙。
指尖拂過粗糙的圖紙邊緣,上麵密密麻麻的線條、精準的標注、充滿想象力的透視……這曾是我們高中設計課搭檔時,我最熟悉的氣息。目光在一頁頁翻動中逡巡,尋找可能成為播客切入點的靈感。忽然,我停住了。
這不是結構圖。
是一張早期的概念草圖。
在圖紙最不起眼的右下角,用極細的、幾乎難以察覺的筆觸,勾勒著一個極其微小的輪廓——不是建築,而是一個抽象的人像剪影!
那剪影的姿態……
帶著熟悉的倔強抬頭望天的動作……
腰間那條隨風揚起、被我們戲稱為“傻氣迎風飄帶”的帆布腰鏈……
那——是我!
是高二那年設計競賽前,我蹲在籃球場邊啃著麵包做模型構思時,他偷偷速寫的輪廓!當時他還被我抓個正著,慌亂地把本子往身後藏,耳根紅得像火燒雲!
心髒猝然被一隻溫柔的手攥緊!鼻尖酸澀洶湧而上!
這微不可察的、埋藏在宏偉建築基底角落的、隻屬於他的密碼!如同那晚音頻裏笨拙追逐的噪音,在無人知曉的角落,固執地保留著昔日的溫度!
他沒忘!
他根本沒有忘記那段被小心翼翼珍藏的、赤誠又笨拙的時光!那時光裏的笑靨和心跳,與眼前這個冰冷壓抑的建築,在無聲的紙上產生了驚心動魄的交疊!
“學姐?”楊銳的聲音把我從驚濤駭浪中拉回,“怎麽了?”
我深吸一口氣,強行穩住聲線,指著那微小輪廓,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微顫:“這個……也是設計的一部分嗎?”
楊銳湊過來看了一眼,一臉茫然:“啊?這不是很早之前的練習速寫邊角料吧?打印的時候沒裁幹淨?林大才子平時草圖可嚴謹了,這種小塗鴉……嘖嘖,難得一見,他手抖了吧?”
“也許是……設計理念的某種核心錨點呢?人在建築中的位置感?” 我迅速披上專業解讀的外衣,為自己的失態打掩護。
楊銳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有點道理哈!回頭問問他!”
就在這時,工作室的門被猛地推開!林書研風一般衝了回來,臉上帶著一絲壓抑不住的亢奮和專注!他直奔工作台,仿佛沒看見我們,手指飛快地敲擊鍵盤,將“結構大師”計算出的最優參數直接導入旁邊的激光切割程序!電腦屏幕藍光映亮了他眼下的烏青,卻也點燃了那雙沉寂已久、此刻閃爍著征服難題光芒的眼睛!
“楊銳!參數鎖定了!快送切割間!”他頭也不抬地命令,聲音嘶啞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好嘞!”楊銳抱起數據板就跑。
工作室瞬間隻剩下我和他。
巨大的機器運轉聲成了背景音。
他緊繃的肩膀微微鬆弛了一些,後背靠在椅背上,長長地、無聲地吐出一口氣。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圖紙,目光卻停留在他剛剛導入數據、此刻正在後台瘋狂運算的電腦屏幕上。
空氣裏彌漫著粉塵和膠水味,以及……一種近乎凝固的、隻在我們之間流淌的沉默。高中那次他藏速寫時的慌亂感,仿佛跨越時空,再次無聲地彌漫開來。我能清晰感知到他身體姿態裏那份努力維持的平靜下,細微的不安和僵硬。
“設計……”我清了清嗓子,主動打破了這片沉重的安靜,聲音不大,卻能清晰地穿透機器的嗡鳴,“很獨特。尤其是……構思的原點。”
他似乎沒料到我會開口談這個,身體猛地一僵!沒回頭,隻含糊地“嗯”了一聲,手指敲擊桌麵的頻率驟然加快,像敲著一種無聲的密碼。
“校慶主題是‘新聲·薪傳’,你的方案,‘聽瀾塔’,用聲學結構和建築形態去回應湖水與風聲……是想為清瀾‘留存流動的聲音’?”我走到他工作台的側麵,保持了一個安全的職業距離,目光卻落在圖紙上那個宏偉的構想上。聲音不疾不徐,帶著專業播客製作人對“聲音”天然的敏銳度,“這角度切入校慶精神內核,很……深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敲擊桌麵的手指倏地停下!寬大的外套下,肩膀線條似乎更僵硬了。他緩緩抬起頭,側臉看向我,帽簷下的眼神像深潭,平靜無波,卻暗流洶湧。他沒有否認我的解讀,但那份冰冷疏離的硬殼,在這一刻似乎裂開了一線。
“……聲音,很脆弱,容易消散。”他終於開口,聲音沙啞得厲害,目光卻越過我,投向窗外的湖麵,帶著一種近乎偏執的執拗,“凝固的空間,才有機會留住它一瞬的回響。 僅此而已。” 像是在闡述理念,又像是在解釋……某種更深邃的東西。
僅此而已?真的是這樣嗎?
我的視線,如同被無形的線牽引,再次落向圖紙右下角那個微小的輪廓。那個幾乎要被建築符號淹沒的剪影……僅僅是“人在空間中的位置感”?
機器切割的嘶鳴驟然停止,工作室陷入短暫的寂靜。
這份寂靜像被無限放大,如同當年自習室昏黃的燈光下,我們之間因為一張夾著薄荷糖的物理卷子而安靜下來的時刻。空氣似乎變得粘稠,將那些無法言說的情愫,那些刻意冰封的記憶,那些圖紙角落裏的密碼,緩慢地拉扯、拉伸……
我深吸一口氣,向前走了一小步,從隨身包裏拿出一個微型采訪錄音筆,輕輕放在他圖紙上方——距離那個小小的輪廓很近的位置。動作很輕,卻帶著不容忽視的份量。
“林書研同學,”我直視著他驟然收回目光、帶著一絲驚疑的眼睛,聲音平穩,卻仿佛被壓抑的情感浸潤,字字清晰,“‘聲瀾’播客的第二期重點節目主題是【凝固的回響:當聲音遇見建築】。我請求你……允許我記錄這段凝固的聲音如何從構想變成地標的過程。不為其他,隻為那些值得被凝固回響的‘存在’。”
“不為其他”四個字,我說得格外緩慢,格外重。
目光沉沉地落在他臉上,沒有絲毫閃躲。
空氣仿佛被這沉甸甸的“回響”和“存在”壓得更重了。窗外湖麵上掠過幾隻飛鳥,留下短促的鳴叫,又歸於死寂。
他沒有立刻回答。
時間仿佛粘稠地流動著。
他那雙深潭般的眼睛鎖定了我的目光,試圖從中辨別出試探、憐憫或者其他雜質。但我的眼底隻有一片沉靜的、不容置疑的堅定和……一種他無法解讀的、深埋在冰層之下的滾燙渴望。
那渴望不是索取承諾,不是索取愛意,隻是單純地——想要“看見”!看見那個他曾深愛、他仍深藏於圖紙角落、被林天豪的重軛死死壓住的——真正的林書研!
這無聲的邀請,不啻於一場豪賭!
機器的冷卻風扇低沉地嗚咽著。
他擱在桌麵的手指,指節慢慢捏緊,指尖泛出用力過度的白。
我屏住呼吸。
等待。
賭上我的專業立場,也賭上這份被他親手冰封卻依然在我心頭熾熱燃燒的愛——
那如高中初吻般清冽熾熱的愛!
那被林天豪陰影籠罩、被他以冷漠隔絕的愛!
那足以燒穿這薄紙般的阻隔的愛!
他會撕掉采訪許可?還是撕掉這沉默的硬殼?
錄音筆躺在圖紙上,距離那個微小剪影輪廓不足一掌之距。窗外的暮色開始四合,將工作室染上一層暗金。他的沉默如同即將繃斷的弦,每一次呼吸都帶著冰層碎裂前的脆響。沈采薇的心跳在胸腔裏撞擊出鼓點,她賭的不是一場采訪的許可,而是賭這份深埋的愛,如同一部被遺忘的舊收音機裏突然響起的摩斯電波——那個曾經用指尖在她掌心敲下“喜歡你”三個字密碼的少年,是否還有勇氣,哪怕用最隱晦的方式,回應這場以圖紙為界、以專業為名的無聲呼喚?機器的嗡鳴徹底停歇,林書研的指尖緩緩離開了桌麵邊緣,向上抬起……
喜歡那年那時那朦朧請大家收藏:()那年那時那朦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