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絕處逢生:背靠大樹的喘息

字數:4563   加入書籤

A+A-


    2018年的年底,蘇州的空氣中已經開始彌漫起歲末的寒意。街道兩旁的梧桐樹葉落盡,隻剩下光禿禿的枝椏倔強地指向灰蒙蒙的天空。這蕭瑟的景象,與我當時的心境幾乎完美重合。
    華悅旅遊的辦公室裏,雖然依舊坐滿了十五名員工,鍵盤敲擊聲和電話鈴聲此起彼伏,但一種無形的、沉重的低氣壓正籠罩著這裏,源頭就是我——馮瑞東。每隔幾天,我就要在夜深人靜時,獨自麵對電腦屏幕上那觸目驚心的財務報表。賬上那四十萬啟動資金,如同陽光下的冰塊,以遠超我預期的速度迅速消融,眼看就要見底,無限趨近於那個可怕的“0”。
    恐慌,像一條冰冷的毒蛇,悄無聲息地纏繞上我的心髒,並且越收越緊。
    我無數次地在腦海裏推演、計算,得出的結論都殘酷得令人窒息:如果按照目前的燒錢速度和營收水平,很可能撐不到過年,華悅旅遊就要關門大吉,我的第一次創業將以慘敗告終。那四十萬,不僅僅是一串數字,那是我在同程日夜打拚攢下的全部積蓄,是父母眼中兒子在外打拚的“老本”,更是我破釜沉舟的勇氣和全部希望的具象化。它的消失,意味著一切的歸零。
    問題的根源赤裸而殘酷:市場不認“華悅”這個名字。
    我們擁有充滿激情的團隊,我自認我們的旅遊產品設計得頗具競爭力,服務也足夠細致周到。但當我們滿懷希望地撥通潛在客戶的電話,開場白說道:“您好,我們是華悅旅遊……”時,電話那頭往往隻會傳來疑惑甚至不耐煩的回應:“華悅?沒聽說過。” 然後便是“嘟嘟”的忙音。偶爾有幾個願意聽我們說完的,最後也常常會因為對公司資質和信譽的疑慮而猶豫不決。
    能夠成交的,幾乎清一色是我過去幾年積累下來的老客戶。他們信任的不是“華悅”,而是我馮瑞東這個人。他們因為相信我這個人,所以願意把旅行計劃交給我這個新成立的公司。這份基於個人的信任讓我感動,但也讓我清醒地認識到,僅靠個人信譽的“輸血”,根本無法支撐一個公司規模化、持續化的“造血”。一家無法獲得市場品牌背書的初創公司,就像沒有根基的浮萍,風雨一來,瞬間飄零。
    那段時間,我表麵上維持著創始人的鎮定,給團隊打氣,分析數據,尋找突破口。但內心的慌張與焦慮隻有自己知道。常常在深夜,我一個人留在空蕩蕩的辦公室裏,看著窗外城市的霓虹,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和無助。當初放棄穩定的工作,豪情萬丈地創業,難道真的隻是一個不自量力的笑話嗎?我對不起跟著我幹的這十幾個年輕人,他們信任我,把職業生涯的初期交給了華悅,我卻可能連他們的工資都快要發不出來了。
    就在我覺得山窮水盡,前方幾乎看不到任何光亮的時候,一個意外的電話,像一道閃電,劃破了這濃重的黑暗。
    電話是闞澤潤打來的。
    聽到這個熟悉的名字和聲音,我心頭一熱。闞澤潤,以前在上海同程時,閔行區的門店店長,一個能力出眾、為人豪爽的北方漢子。我們曾一起在上海灘為同程開疆拓土,算是並肩作戰過的“老兄弟”。後來聽說他也離開了同程,但具體情況不詳。
    “瑞東!聽說你在蘇州自己當老板了?可以啊!”電話那頭,闞澤潤的聲音依舊洪亮,帶著北方人特有的那種直爽和熱情。
    “澤潤?哎呀,好久沒聯係了!是啊,搞了個小公司,瞎折騰。”我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輕鬆,但內心的苦澀隻有自己知道。
    “怎麽樣?老板當得爽不爽?”他笑著問。
    “唉,別提了。”在曾經並肩作戰的老兄弟麵前,我稍微卸下了一點偽裝,“壓力山大,快要揭不開鍋了。”
    闞澤潤收斂了笑意,語氣變得認真起來:“我大概能猜到。自己幹就是這樣,開頭最難。我後來去了攜程,現在主要負責華東區線下旅遊顧問的推廣和合作。我這邊有個合作模式,感覺特別適合你現在的情況,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了解一下?”
    旅遊顧問?攜程?我的心髒猛地一跳,仿佛捕捉到了什麽關鍵信息。
    “電話裏一句兩句說不清楚。”我立刻說道,“澤潤,咱兄弟倆約個時間,你務必來一趟我公司,我們當麵詳談!我請你吃飯,咱們好好聊聊!”
    我們很快約好了時間。見麵那天,我早早地在公司等候。當闞澤潤風風火火的身影出現在辦公室門口時,一種他鄉遇故知的親切感油然而生。我們用力地握手,互相拍打著肩膀,感慨著時光飛逝,也聊起了許多在上海打拚時的舊事和各自離開後的經曆。
    言歸正傳後,闞澤潤仔細看了下華悅的運營情況,然後拿出了他的方案,向我詳細解釋了攜程“旅遊顧問”的合作模式。
    “瑞東,你們現在有現成的銷售團隊,有場地,有管理經驗,缺的就是品牌和流量,對吧?”他一針見血地指出。
    我重重地點了點頭。
    “攜程的品牌和流量,就是現成的大樹。”他繼續說道,“我們這個旅遊顧問項目,說白了,就是授權你們使用攜程的品牌和後台係統。你們可以給客戶預定攜程線上全係的旅遊產品,從機票酒店到跟團遊、自由行,全部涵蓋。利潤,全部歸你們!”
    “利潤全歸我們?”我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那攜程圖什麽?”
    “攜程圖的是線下市場的滲透率和銷售額的增長。”闞澤潤解釋道,“你們相當於攜程分布在線下的、輕資產化的銷售渠道。你們需要繳納一萬元的保證金,主要是約束你們規範服務,避免損害攜程品牌聲譽。另外,每年需要支付3000元的管理費,算是平台使用費。這個費用,相對於你們能獲得的品牌背書和產品資源,幾乎是微不足道的。”
    他頓了頓,看著我的眼睛,強調道:“最關鍵的是,合作之後,你們給客戶打電話,可以不再說自己是‘華悅旅遊’,可以直接說——‘我們是攜程的旅遊顧問’。”
    “臥槽!”聽到這裏,我忍不住脫口而出,激動得差點從椅子上跳起來,“真有這麽好的事?!這……這簡直就是雪中送炭啊!”
    這意味著,我們瞬間就擁有了中國在線旅遊市場絕對龍頭老大的品牌背書!那些之前因為“沒聽說過”而掛斷我們電話的客戶,當他們聽到“攜程”兩個字時,態度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闞澤潤笑了笑,語氣中帶著一絲關照和兄弟間的實在:“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機會的。我們對合作方的選址、團隊素質、負責人過往經驗都有考量。咱們兄弟一場,你的能力我知道,華悅現在的情況我也了解。能幫的,我肯定會幫你。”
    他的話讓我心頭湧起一股暖流。這不僅僅是商業合作,更包含著昔日兄弟的信任與情誼。
    當天,我沒有絲毫猶豫,在仔細閱讀了合**議後,鄭重地在上麵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並蓋上了“蘇州華悅旅遊信息谘詢有限公司”的公章。
    手續很快辦妥。當我們的團隊正式接入攜程旅遊顧問的後台係統,當那熟悉的、資源浩瀚如海的攜程產品庫向我們全麵開放時,所有人都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興奮。
    改變幾乎是立竿見影的。
    之前,我們拿起電話,需要費盡口舌解釋“華悅”是誰,往往無功而返。現在,電話撥通,開場白變成:“您好,我們是攜程旅遊顧問,請問您近期有出遊的計劃嗎?我們可以為您提供專業的谘詢和預訂服務。”
    電話那頭的回應截然不同了。
    “攜程啊?我知道我知道!”
    “哦,攜程的顧問?我正好想谘詢一下去三亞的線路。”
    “你們是攜程官方的嗎?那太好了,我信得過!”
    信任感建立了,溝通的橋梁搭起來了。接通率、谘詢量、成交率,在合作後的第一個月,呈現出令人瞠目結舌的爆炸式增長!我讓財務做了統計,環比上個月,我們的成交額和利潤,增長了整整600%!
    600%!這是一個什麽概念?是從穀底到山腰的跨越,是從生死邊緣到獲得喘息的巨變!辦公室裏以往那種壓抑的氛圍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谘詢電話、鍵盤急促的敲擊聲和員工們因為成交而發出的興奮低呼。
    這就是中國式的品牌效應!強大到令人敬畏,也現實得令人深思。背靠攜程這棵參天大樹,我們這些剛剛破土的小苗,終於獲得了珍貴的陽光和雨露,迎來了 desperately needed 的生機。
    當然,我清楚地知道,這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我們隻是解決了“獲客”和“信任”的初級難題,公司的運營、服務、管理依然考驗著我和我的團隊。盈虧依舊自負,攜程隻提供平台和品牌,並不會為我們承擔任何經營風險。
    但無論如何,我們活下來了。在2018年那個寒冷的年底,因為闞澤潤的出現,因為攜程旅遊顧問這根“救命稻草”,華悅旅遊絕處逢生,獲得了繼續走下去、繼續追逐夢想的寶貴機會。我看著辦公室裏忙碌而充滿希望的年輕麵孔,緊緊攥起了拳頭。前方的路還很長,但至少,我們贏得了繼續參賽的資格。這份兄弟情誼和關鍵的轉折,我馮瑞東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