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匠匣啟封,宿敵初現
字數:4252 加入書籤
第二天清晨的陽光剛爬上老街的黛瓦,文物局的考古隊就帶著設備趕到了古門旁。領頭的是位頭發花白的老教授,一見到蘇清瑤就笑著打趣:“小蘇,你說的‘可能藏有非遺技藝筆記’的木匣,要是真有東西,我可得給你記一功。”
蘇清瑤連忙將流浪和王伯拉到跟前:“張教授,這兩位是發現木匣的流浪同學和王伯,王伯還是江城有名的漆藝大師呢。”
張教授握著王伯的手用力搖了搖,目光落在古門上時瞬間變得肅穆:“這‘江城舊韻’門可是道光年間的老物件,當年我在文物普查時就登記過,可惜一直沒條件修複。現在有你們這些年輕人願意接手,真是太好了。”
挖掘工作進行得格外小心。流浪根據係統提示的木匣位置,用粉筆畫出精準範圍,考古隊員用小鏟子細細清理濕泥,連0.5厘米的土塊都要過篩——生怕破壞木匣外可能附著的技藝銘文。王伯則在一旁支起遮陽棚,泡上濃茶,時不時提醒隊員:“慢著點,老楠木遇潮脆,別碰裂了木匣邊角。”
流浪沒全程守在挖掘現場,他得趕去學校敲定文化節展品的擺放細節。剛走到老街口,就看見秦峰騎著電動車急匆匆趕來,車筐裏裝著一摞打印紙。
“流浪,你火了!”秦峰把打印紙塞給他,“你昨晚發的古門修複視頻,一夜之間在校園網轉了八千多遍,連校領導都轉發了!還有這個,是文化節組委會剛發的參展確認函,特意給你留了最顯眼的中央展位。”
流浪翻看著確認函,指尖突然頓在“特邀嘉賓”一欄——陳坤的名字赫然在列,備注是“江城文創產業協會代表”。
心髒猛地一縮,前世被烈火灼燒的痛感仿佛又回來了。他記得很清楚,這個時間點的陳坤,正靠著倒賣仿古家具賺得第一桶金,馬上就要以“文化保護者”的名義,吞並老街周邊的小工坊。
“還有個壞消息。”秦峰的聲音壓低了些,“趙天宇他爸找了校董施壓,說學院通報批評影響趙家聲譽,要求撤銷處分。李教授正跟他們據理力爭呢。”
“我知道了。”流浪將確認函折好放進兜裏,眼神冷了下來,“展品的事你幫我盯下,我去趟材料市場。”
他要趕在文化節前,做出一套能驚豔全場的榫卯套件——不僅要展示技藝,更要向陳坤宣告:這一世,老街的手藝,他護定了。
下午三點,係統突然彈出提示:【藏匠匣已出土,檢測到內部包含失傳榫卯技藝手稿,是否立即解鎖相關圖譜?】
流浪剛選好做套件的金絲楠木,立刻打車趕回老街。古門旁已經圍滿了街坊,張教授正小心翼翼地用軟毛刷清理木匣表麵的泥漬,蘇清瑤舉著相機全程錄像,王伯則站在一旁,手都在微微發抖。
木匣比想象中更大,約有半塊磚頭大小,表麵刻著繁複的纏枝蓮紋,和他修複的漆盒紋樣如出一轍。最奇特的是,木匣沒有鎖扣,而是用“暗榫”閉合——這正是王伯提到的“燕尾扣”技法。
“沒人能打開它。”張教授皺著眉,“試過了各種方法,暗榫的受力點根本找不到。”
流浪走上前,指尖撫過木匣表麵的紋路。係統瞬間彈出三維結構圖,將暗榫的位置和受力原理標注得一清二楚——原來紋路的交叉點,就是暗榫的機關。他用食指輕輕按住最下方的一朵蓮紋,同時用拇指推動旁邊的葉脈紋,隻聽“哢嗒”一聲輕響,木匣的蓋子緩緩彈開。
“開了!真開了!”圍觀的街坊爆發出一陣歡呼。
木匣裏鋪著一層油紙,油紙下是一疊泛黃的手稿,還有一把巴掌大的青銅刻刀。手稿首頁寫著“江城李氏榫卯漆藝集”,落款日期是道光二十三年。王伯看到“李氏”二字,突然驚呼:“這是我太師父的名字!他當年說有本技藝集遺失了,沒想到藏在這裏!”
張教授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手稿,越看眼睛越亮:“這裏麵記載的‘透空雕花榫’和‘多層疊漆法’,都是早就失傳的技藝!比我們博物館藏的孤本還要完整!”
就在這時,一輛黑色轎車停在路邊,一個穿著定製西裝的男人走了下來,手裏把玩著一串佛珠,臉上掛著恰到好處的笑容。看到木匣裏的手稿,他的眼睛閃過一絲貪婪,隨即快步走上前。
“張教授,蘇小姐,沒想到在這裏碰到你們。”男人的目光掃過流浪,最後落在王伯身上,“王伯,好久不見,您的漆藝配方考慮得怎麽樣了?我現在開的條件,可比上次高了一倍。”
是陳坤!
流浪下意識擋在木匣前,目光如刀:“陳總,王伯已經明確拒絕過你,就別再糾纏了。”
陳坤愣了一下,顯然沒把這個穿著工裝的年輕人放在眼裏,嗤笑一聲:“你是誰?這裏有你說話的份嗎?我跟王伯談生意,可是為了把江城的非遺技藝推廣出去,不像某些人,隻會抱著老古董故步自封。”
“推廣?”流浪挑眉,“用把非遺配方改成廉價工業品,再貼上‘古法傳承’的標簽騙錢,這就是你的推廣?”
陳坤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他倒賣仿古家具的貓膩,從來沒對外人說過,這個年輕人怎麽會知道?
蘇清瑤連忙上前打圓場:“陳總,這位是江城大學的流浪同學,也是古門修複項目的負責人,他在榫卯和漆藝上的造詣很高。”
“哦?”陳坤重新打量起流浪,看到他手上的老繭和沾著的木屑,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學生娃娃的手藝,能有多高?我公司裏的工匠,隨便拉一個出來,都比他強。”
王伯頓時急了:“你胡說!小浪的手藝,比我年輕的時候還好!”
“空口無憑。”陳坤看向張教授,“張教授,三天後的校園文化節,我公司正好有個非遺文創展位。不如讓這位流浪同學跟我的工匠比一比,看看誰的手藝更配叫‘非遺傳承’?”
他算準了流浪隻是個學生,肯定不敢跟專業工匠比試。隻要流浪怯場,他就能順理成章地抹黑對方,到時候再拉攏王伯,簡直易如反掌。
沒等張教授開口,流浪就點頭答應:“可以。比什麽,你定。”
陳坤愣了一下,顯然沒料到他這麽幹脆,隨即冷笑:“就比榫卯拚接和漆藝描金,用同樣的材料,做一個一模一樣的鬥拱構件,讓現場觀眾評判。輸的人,要公開承認自己的手藝不配談非遺。”
“沒問題。”流浪伸出手,“但我要加一個賭注——如果你輸了,就永遠不準再騷擾老街的匠人,也不準用‘非遺’的名義做假貨。”
陳坤盯著他的手看了幾秒,用力握了上去,指節捏得發白:“一言為定。”
看著陳坤離開的背影,蘇清瑤擔憂地說:“流浪,陳坤公司的首席工匠,是從故宮退休的老木匠,你……”
“放心。”流浪拿起木匣裏的青銅刻刀,刀身雖舊,卻依舊鋒利,“有了這本手稿,別說一個退休木匠,就算是前世的我,也未必能贏現在的我。”
【係統提示:觸發主線任務“技藝對決,捍衛非遺尊嚴”】
【任務要求:在文化節技藝比拚中戰勝陳坤的工匠,揭露其偽非遺的真麵目】
【任務獎勵:匠心值500點,解鎖失傳技藝“透空雕花榫”圖譜,獲得文物局非遺保護項目合作資格】
當晚,老木坊的燈亮到了後半夜。流浪趴在工作台上,一邊研究手稿上的“透空雕花榫”,一邊用金絲楠木練習。王伯坐在一旁,給手稿做防蟲處理,時不時指點他幾句:“這‘透空榫’講究‘留料不廢料’,雕花的時候要順著木紋走,不然容易裂。”
秦峰則在一旁幫他整理文化節的直播設備,嘴裏不停念叨:“我已經在校園網發了技藝比拚的預告,現在點擊量都破萬了,大家都在賭你贏。對了,李教授剛才發消息說,趙天宇的處分已經定了,學院會在文化節上公開通報。”
流浪抬起頭,窗外的月光灑在手稿上,那些泛黃的字跡仿佛活了過來。他握緊手中的青銅刻刀,刀刃在燈光下泛著冷光。
陳坤、趙天宇,還有那些覬覦非遺技藝的蛀蟲,這一世,他都會一一清算。
三天後的文化節,不僅是他展示手藝的舞台,更是他守護非遺傳承的第一戰。
他已經準備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