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新程
字數:2727 加入書籤
金殿風波,以蕭景珩的完勝和周廷玉的倒台告終。皇帝禦筆親批,將周廷玉革職下獄,交三司嚴審,其黨羽也遭到清洗。永寧侯世子蕭景珩忠勇果毅、臨危不亂之名,傳遍朝野,聖眷之隆,一時無兩。東南大案在掃清了朝中障礙後,由錦衣衛指揮使馮錚主持,以雷霆萬鈞之勢深入推進,牽連出的貪官汙吏紛紛落馬,東南官場風氣為之一清。
永寧侯府門前,再次車水馬龍,前來道賀、攀附的官員絡繹不絕。但府門之內,卻比以往更加低調謹慎。蕭景珩以“傷後需靜養”為由,謝絕了大部分宴請,隻每日準時前往兵部履職,專注於整飭軍務條例,修訂邊防策論,沉穩得仿佛之前的驚濤駭浪從未發生。
沈清辭則將內宅打理得井井有條,恩威並施,將侯府上下守得鐵桶一般。她深知,盛極必衰,此刻越是風光,越需如履薄冰。她協助蕭景珩處理一些隱秘文書,心思之縝密,見解之獨到,越發讓蕭景珩倚重。
這日傍晚,蕭景珩從兵部回府,並未直接回書房,而是來到了後院的小花園。暮春時節,園中芍藥盛開,姹紫嫣紅。沈清辭正站在一叢白芍藥前,微微俯身,輕嗅花香。夕陽的餘暉為她周身鍍上一層柔和的光暈,側臉恬靜美好。
蕭景珩放輕腳步,駐足望去。這一刻,他心中忽然生出一種奇異的安寧。這個女子,在他最危難時嫁入侯府,與他共曆生死,陪他度過暗夜,如今已悄然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不再是初入府時那個需要他庇護的衝喜新娘,而是能與他並肩而立、共擔風雨的盟友,是這深宅之中,他唯一可以全然信任的知己。
沈清辭察覺到目光,轉過身,見是他,微微一笑,福了一禮:“世子爺回來了。”
“嗯。”蕭景珩走上前,與她並肩而立,看著眼前繁花,“今日部中無事,回來早些。”
兩人沉默片刻,享受著難得的靜謐。晚風拂過,帶來陣陣花香。
“東南案,馮錚那邊已有定論了。”蕭景珩忽然開口,聲音平靜,“趙元、陳彪等一幹涉案主犯,罪證確鑿,判斬立決,家產抄沒,親族流放。牽連官員一百三十七人,或斬或流或革職,閩浙總督革職留任,戴罪立功。”
沈清辭靜靜聽著,心中並無多少波瀾。這是罪有應得。隻是……“莫先生,還是沒有任何消息嗎?”她輕聲問。
蕭景珩眼神一暗,搖了搖頭:“閩江下遊百裏都搜遍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他語氣中帶著深深的痛惜與遺憾。莫問,如同他消失在茫茫大海中的父親一般,成了他心中一道難以愈合的傷疤。
“莫先生吉人天相,或許……或許被好心人救走了也未可知。”沈清辭柔聲安慰,盡管知道希望渺茫。
蕭景珩深吸一口氣,甩開陰霾,轉換了話題:“陛下今日召見我,問了對東南海防後續的看法。”
沈清辭神情一肅:“世子爺如何回稟?”
“我奏請重建東南水師,汰弱留強,更新戰船火器,並在沿海要地增設炮台烽燧,推行保甲連坐,嚴查私港,杜絕走私。同時,奏請設立‘市舶司’,規範海貿,征收關稅,以充國用,以絕奸商與海盜勾結之源。”蕭景珩緩緩道來,這是他深思熟慮後的方略。
沈清辭眼中閃過讚賞之色:“世子爺思慮周全!剿撫並用,堵疏結合,方是長治久安之策。陛下可準了?”
“陛下頗為讚許,已交內閣與兵部詳議。”蕭景珩道,“不過,此事牽涉甚廣,觸動利益無數,推行起來,必是阻力重重。”
“但隻要利國利民,再難也要做。”沈清辭語氣堅定。
蕭景珩側目看她,見她眼中閃爍著與自己一般無二的光芒,心中微暖。他沉吟片刻,道:“清辭,待東南局勢穩定,市舶司若能設立,其中涉及賬目清查、物資調配、與海商接洽等事宜,紛繁複雜,需得力之人掌管。”
沈清辭心中一動,隱約明白他的意思:“世子爺的意思是……”
“我希望你能幫我。”蕭景珩看著她,目光坦誠而鄭重,“你心思縝密,通曉庶務,更難得的是沉得住氣,識大體。內宅之事,你可交由母親和可靠之人打理。外麵這些事,我需要一個信得過、且有能力的人在一旁協助。”
沈清辭心潮微湧。他這是在邀請她,真正走入他的世界,參與朝堂之外、卻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的實務。這已遠超尋常內宅主母的範疇。這意味著更深層次的信任,也意味著更重的責任。
她沒有絲毫猶豫,迎上他的目光,清晰而堅定地答道:“承蒙世子爺信重,清辭定當竭盡全力,助世子爺成就此事。”
“好。”蕭景珩唇角微揚,露出一絲極淡卻真實的笑容。
夕陽徹底沉入地平線,暮色四合。園中燈火次第亮起。
“起風了,回去吧。”蕭景珩輕聲道。
“是。”
兩人並肩,踏著漸濃的夜色,向燈火通明的內院走去。身影在廊下燈籠的光暈中,漸漸重合。
新的征程,已然開啟。前路或許依舊布滿荊棘,但這一次,他們將攜手同行,共赴波瀾壯闊的未來。
喜歡嫡女謀,掌家主母不好惹請大家收藏:()嫡女謀,掌家主母不好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